恩施武圣宫文化艺术论文
时间:2022-11-26 11:24:04
导语:恩施武圣宫文化艺术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建筑结构与样式
武圣宫中采用传统古建筑的抬梁式的构架;如戏台、前殿和回廊,都是采用这种建筑手法,用来扩大室内空间。其中的抬梁式构造是在柱础上立柱,柱子中端开卯口,梁头做成榫头,把梁柱由上方插入柱子的卯口,柱子直接承托屋顶横木。当然,这也是湖北该地区在明、清时期对建筑抬梁式构架普遍采用的结构方式(见图1、图2)。图1回廊抬梁式构架图2前殿抬梁式构架武圣宫建筑中的戏台梁架为两层,下层为通道,上层为戏台采用的是抬梁式构架,高8.50米。由五柱、六檩撑托,前后檐采用高石础的落地柱。柱与柱之间用梁、枋连接。前檐砌有砖墙,后檐支出有挑檐檩。戏台底层地面为方石、条石铺置,第二层则是木楼板。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戏台的第二层是2003年维修时所作现代人字形构架,建筑格局上也还保留着历史遗风,高约为10米左右,共有四柱、十三檩,前后均有檐柱落地,高石础。柱间用梁、枋连接。戏台屋面为歇山顶,正脊、垂脊、戗脊均为灰色,正脊中间安有“寿”字装饰,两端则各有一条张开大嘴的石鱼。垂脊和戗脊则没有多余的装饰。回廊房顶为单檐的硬山顶,正脊石灰粉砖块砌成。据说戏楼下原有一对石马,现遗存有石马蹲放的柱形盘石,从其形式的大小来判断,不难想象当时的武圣宫建筑气势。前殿的梁架为抬梁式构架,前殿为五柱、七檩,前、后檐柱落地,高石础,前、后檐柱间用五架梁、三架梁连接。前、后檐有挑枋来承托檐檩。屋面为单檐硬山顶,小布瓦覆盖,砖砌脊,石灰粉脊。东、西山墙前檐有墀头为饰。后殿为十三柱和十四檩支撑,前后有五根柱落地,底部以石柱为础,房梁运用六架梁和五架梁及三架梁连接前、后金柱。大殿东面和西面配的房梁架同为抬梁式构架,共有七根木柱承八檩,有三柱落地以石柱为础。前檐柱与后金柱间用五架梁、三架梁连接。后金柱与后檐柱间用单步梁连接。前檐出挑枋,承托挑檐檩。屋面为单檐硬山顶,砖砌石灰粉脊。东、西配房与前殿共山墙。在后殿两侧的山墙上采用另一种建筑穿斗式构造形式。这是从汉代以来发展较为成熟的穿斗式构架,柱距较密,较细的落地柱直接撑托屋顶横木,在柱子和柱子间,沿房屋进深方向不设架空的梁,用枋木,把柱子组成排架,利用挑坊来托住挑檐。这种构架有两个特点,“第一为使用的木料较为细小所以相对比较节省材料;第二是柱与柱间距较密,所以作为山墙,抗风性较好。1”然而由于柱距较密,致使室内空间与抬梁式相比显得较为狭窄(见图3)。图3穿斗式百度网武圣宫建筑为了扩大每个房间的内部空间,在大殿和前殿的屋顶采用了勾连搭的做法,因而使其建筑结构十分紧凑。显然,武圣宫建筑集中反映出当时的恩施地区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建筑技术,而该建筑结构典型的例证。
二、建筑文化与雕刻艺术
武圣宫建筑所遗存的文化与雕刻艺术数量众多,内容信息量丰富;其中墙壁上多处镶嵌有清代乾隆皇帝开始至光绪皇帝年间的24块古老的石碑,是武圣宫建筑发展及历史的主要实物文献资料。同时,建筑的一些装饰物也是民间雕刻艺术的集中体现,共同丰富了该建筑的文化艺术价值。图4大殿墙壁石刻图5回廊墙壁石碑当时的武圣宫,主要是施南府军队用来进行祭祀以及举办其他军事活动的场地,所以石碑中对于施南协三营对军队中年老、衣食短缺等给予帮助章程的记载较多。施南府在清乾隆元年,也就是1736年建立了“协级”军事机构,称为施南协。从公元1814年到1888年期间,共有7块石碑对其进行了记载,石碑中详细陈列了章程的内容,随情况当时的变化,对其进行修订。在1839年的一块碑刻中记载了“经查明陈大恩昌充施南协右营病故守兵亲属认领义助而立碑饬警”。1885年的两块碑刻中还记载了有关与武圣宫置办的田地房产,招佃收租,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香火祭祀。公元1777年(清朝乾隆皇帝四十二年),道光十五年、十七年、二十二年以及道光三十年间的五块碑刻,记载了当时武圣宫对于,军队中伤亡而没有人认领的兵卒进行安葬、祭扫的事件,并将这些兵卒遗留下来的钱财捐助于武圣宫。公元1842年的一石碑中有关于恩施当地于1841年有大批军队出征及后事安排的战事记载,公元1841年处于鸦片战争时期,石刻的内容是对恩施地区在鸦片战争中出兵抗英历史的记载。公元1871年的一块石碑中对武圣宫曾经的维修事件作了十分详细的记录,可见这此维修应是对武圣宫建筑的较大型规模的整修。这些石碑不仅成为了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也使武圣宫的建筑成为了历史文化价值的见证(见图4、图5)。武圣宫的木雕装饰中包括方格雀替、木花栏杆、木花窗等等。戏台的看楼前檐设置了木质花栏杆,栏板中间还有木雕“暗八仙”图案,房檐下也设置有花格雀替,在东回廊第二层南山墙安放了砖花窗。武圣宫木花栏杆主要集中在戏台的看楼上。其栏杆构造相对简单,主要是起保护作用,它可以把人拦在安全范围内,避免人们在高处时处于边缘位置,造成跌落所采取的一种建筑安全措施,因而省略了传统栏杆建筑中的望柱、地栿等构件。从“栏杆”起源来看主要是木质材料编织而成的遮拦物,所以栏杆原也称作“阑杆”。后来才演变出了石、砖等不同的材料,样式也越来越丰富,尤其到明清时期栏杆的雕刻装饰也越加繁复,精美多样。然而,武圣宫的栏杆上的镂空木雕呈简单多样的几何构造,简洁、素雅、大方,没有繁复的感觉;在正中的栏板上雕刻有“暗八仙”的装饰图案。所谓的“暗八仙”便是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中八位神仙各持的八件神器。显然,人们不仅把故事人物及花草作为建筑装饰雕刻中的主要内容,而且还融入了传统的吉祥寓意和对神明的崇拜,反应出人们在装饰雕刻中所蕴含的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见图6、图7)。图6木花栏杆图7暗八仙武圣宫回廊的柱头上的雀替2雕刻手法相对比较简洁没有太多繁杂的雕刻内容,具有较强的装饰作用。雀替位于建筑的梁枋与立柱的相交处,其作用是为了缩短横梁的净跨度,增强横梁的载力;减少横梁与柱子连接处向下的剪力;避免梁枋与柱子相交的角度发生倾斜。外观轮廓由生硬的直线逐渐转变成柔和多变的曲线,由单一的方形转变成灵活、丰富的多边形。形状似双翼置于柱头的两侧,也成为解决柱头装饰部分一种很好的形式,雕刻内容丰富极具装饰趣味。武圣宫的雀替应该属于花牙子雀替样式。所谓花牙子,在建筑构造上没有前面所说的雀替在力学上所具备的使用价值,纯属装饰作用,镂空的几何形构造,符合了武圣宫整体简洁的建筑风格,灵活简单的线条带走了木头本身的沉闷呆板之气,增强了建筑的观赏性(见图8)。武圣宫中的花窗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具有十分富有文化底蕴,而且在建筑中具有较强的装饰作用。其传统的建筑花窗图案样式多样,包括了各种变形和多种组合图形的形式。如简单的几何图案样式,其中包括四方、六方、三角等;另外还有多种几何样式组合而成的比较复杂的图案,如内圆外方的图形和冰裂纹等样式。除此,还有传统建筑花窗雕刻中常见的文字装饰图案的样式。其中草、隶、篆、楷等多种书法艺术作为装饰图案,如福禄寿等文字图案,其不同的内容代表了吉祥等多种不同的寓意。图8方格雀替图9花窗在武圣宫的建筑花窗中,其图案简洁,花窗分为六个方格,既似多种几何图形的组合,每格图案的中心又好似佛教中的万“卐”,寓意为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见图9)。因此,简洁精美的花窗不仅具有强烈视觉冲击,而且还汇聚了文化中富贵与儒雅的特点,反映出人们在建筑装饰中的一种美好追求。综上所述,恩施武圣宫建筑保存相对完整的雕刻艺术,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还是该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雕刻艺术缩影。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信息,不仅对于提高城镇文化发展的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味,发展旅游文化生态所不可缺少的一道人文景观。
作者:龚健单位:湖北民族学院艺术学院
- 上一篇:现代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 下一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