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困境
时间:2022-07-20 11:10:10
导语: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困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缺乏系统的培育矩阵,面临失传困局、失语难题和失权桎梏的主体性失位困境。立足培育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一研究基点,通过机制培育多元化、理论培养本土化、实践培训产业化等途径,打造新型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开发,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全面乡村振兴。
[关键词]新时代全面乡村振兴;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
2012年以来,中国农业农村部已开展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计入选118项,涉及浙江、四川、云南等多个省份。党的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若能有效依托特色农业文化遗产,助推当地产业、组织、人才、文化与生态振兴,不失为一条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值得探索的道路。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民是该地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直接传承者,有鉴于此,文章主张着力培育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性开发农业文化遗产,“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助推新时代全面乡村振兴。
1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主体性失位
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是直接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与沿袭的个人或群体,传承人的主体性是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中,肯定自身主人翁身份和目的性归属,实现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目前,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缺乏系统的培育矩阵,面临失传、失语及失权的主体性失位的培育困境。
1.1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结构性缺失,失传
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迈入快车道,城市占用农田、耕地不断向农村扩展,农业文化遗产生存空间逐渐被侵蚀,加之该地人口大规模向城镇流动,有效劳动力大量流出,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严重,农业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学术界和业界只关涉“有形”与“无形”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探讨,缺乏对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的观照;农业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快速普及,致使一些农业文化遗产地连毛带血采用统一生产模式,忽视传承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开发,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逐渐式微。
1.2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性受限,失语
国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共同体主要为学界和业界,学界多以“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农业文化遗产的困境与保护”等作为理论探讨,业界追求经济利益,对农业文化遗产明为保护开发实则破坏污染。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尽管是农业文化遗产的直接创造者和享有者,但较多农业文化遗产地处偏远落后地区文化程度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专业理论和社会影响力匮乏,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和转化发声困难,参与程度低、游离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共同体之外。
1.3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主体性弱化,失权
政府部门对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保护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一是传承人的教育、就业等社会保障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传承人学历层次、文化水平及专业素养仍旧薄弱,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很难给出建设性指导;二是传承人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身份不能得到有效保障,传承人本是农业文化遗产的创造者,由于自身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受限,大多数传承人在农业文化遗产的决策中被边缘化、收益获取时被排斥化,传承人价值主体的身份逐渐湮没,面临主体性弱化、权利缺失的桎梏。有鉴于此,通过机制培育多元化突破传承人失传困局、理论培养本土化求解传承人失语难题、实践培训产业化破解传承人失权桎梏,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系统的培养矩阵。
2机制培育多元化:突破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失传困局
人才瓶颈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重大掣肘,保护农业文化遗产首先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一方面加强本土传承人的培育和外来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政策留住传承人,突破农业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失传的困局。
2.1加强本土传承人的培育及外来人才的引进
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地“土专家”、“田秀才”,重视本土传承人的生产经验,做好经验总结、理论指导和技术培训;加强农业文化遗产地基层人员职业培训,提高其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构建多方参与机制,引进外来人才。发挥政府政策优势,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优化传承人引入渠道;搭建返乡创业平台,制定农业文化遗产创业政策,吸纳返乡就业创业人才;开设课题专项和投资计划,吸引专家学者、相关企业等高素质人才关注,这一举措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流失难题,也加大了该地区的政策倾斜,资金、人才、技术汇聚,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注入新动能。
2.2制定相关政策留住传承人
其一,制定农业文化遗产科学的扶持政策,增强农业文化遗产地内生性动力,让农业文化遗产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吸引传承人扎根农村。其二,落实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保障机制,增强传承人的法律意识,推进重点领域立法保护传承人相关权利;完善培养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财政投入机制,优化资金保障、政策激励和生态补偿等体制机制。加强本土传承人培育、拓宽外来人才引入渠道、做好传承人的保障工作,留住一批用得上、懂农业、爱农村的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突破失传困局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传承。
3理论培养本土化:求解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失语难题
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共同体,加强传承人理论培养和技术指导,培育传承人文化认同,打通传承人需求表达的渠道求解失语难题。
3.1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共同体
整合政府、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定科学培养方案。提升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教育水平,将农业文化遗产纳入该地区特色课程,培养本土后继人才;实施新型职业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工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加强中青年传承人的理论培养和技术指导;邀请各省市优秀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开展指导讲座,带队实地考察农业文化遗产示范区;培育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创新意识,激发传承人创新创业精神,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提供本土智力支持;完善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管理考核标准打造实用型人才,培养高标准、高质量和高素质的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
3.2培育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认同
其一,皈依中国文化,唤醒传承人文化自觉,加大精神培育。面对西方思潮及都市文明的入侵,农业文化遗产地需立足地方民俗特点,推进特色农业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农业文化遗产制作成电影、音乐舞蹈及游戏等多种模式,强化传承人的精神培育、凝聚文化认同。其二,培养传承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再认识。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开发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培育传承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加大传承人对农业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等多重价值的再认识,提高传承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开发。构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育共同体、凝聚传承人文化认同,打造职业传承人,为搭建传承人发声渠道提供坚实后盾,在传承人参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过程中,求解传承人的失语难题。
4实践培训产业化:破解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失权桎梏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丰厚的经济价值,以农业文化遗产为引擎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地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实践培训产业化牢固传承人主体性地位,破解传承人失权桎梏。
4.1打造农业文化遗产特色旅游基地
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依托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域特色,建立电影电视剧、综艺栏目拍摄基地,发展休闲农业和旅游产业。以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参与主体,开设观光摄影、特色农事活动参观及体验等多种旅游服务,推出农业文化遗产周边纪念品等文创产品,打造新型文化消费模式,发掘传承人对农业文化遗产多元化开发的创造力,实现传承人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
4.2培植农业文化遗产特色品牌
借助农业文化遗产有机生态农业的先天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优质农产品、延伸农业文化遗产产业效益。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的重要载体,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特色农事活动,制作手机游戏、打造VR体验馆、主题艺术馆等新型模式,依托互联网平台、借助“一带一路”、进博会等国际载体,加大农业文化遗产推广力度拓宽海内外市场,形成区域农业供应链,成为实现未来5年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目标的有力舵手,夯实传承人的理论基础、深化传承人文化涵养和专业素养,增设相应工作岗位,让传承人走出国门,输出品牌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4.3增强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性
发展智慧农业,在农业文化遗产地建立智能农业应用系统,提供自动化采集、灌溉、监测、采摘等服务;运用AR/VR、5G、三维等科技手段打造农业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发展农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存档。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人通过有效参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实现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统一,破解失权桎梏。
5培养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全面乡村振兴
贯彻“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思想,将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育与产业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相融合,依托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元的经济价值、特色的民俗文化、丰富的人文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转化,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打造农业文化遗产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挖掘农业文化遗产新业态,创新特色农产品招牌,提高农业文化遗产附加值,实现农业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转化,增加传承人生活收入。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条件,落实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政策支持。从政策、标准、管理等方面,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理论培养和技术指导,保障传承人的主体性地位。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打造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人才引擎。做好本土传承人的培育、优化多方参与机制,有效提升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红利效应,打造中国特色新型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突破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人才瓶颈。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加强传承人的文化培育。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中“天人合一”、崇德向善的精神归属,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健全农业文化遗产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坚持保护性开发的理念。秉持优先保护再发展的原则,将生态保护与资源可持续的理念贯穿在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文化遗产现代化。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既要有看得见的“山”、看得见的“水”,更要有看得见的“人”,把握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一关键力量,让农业文化遗产成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力量,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0-26.
[2]潘坤.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政治伦理建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1(01):96-101.
[3]张颖.耕读传家:论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遗产保护活化的文化逻辑
[J].贵州社会科学,2019(05):68-73.[4]朱冠榄,闵庆文.对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反思[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04):130-135.
[5]潘坤.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农民主体性思考[J].社会科学,2016(06):41-44.
[6]吴合显,罗康隆.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价值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20(09):1305-1313.
[7]陈茜.农业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与转化[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0(03):133-140.
[8]吴灿,王梦琪.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家,2020(12):147-151.
[9]张灿强,龙文军.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与传承路径[J].中国农史,2020(04):115-122.
作者:马小红 王钟桦 单位: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上一篇: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
-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路径
精品范文
10农业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