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文化下廉政文化的路径探索

时间:2022-03-12 10:43:09

导语:传媒文化下廉政文化的路径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传媒文化下廉政文化的路径探索

在有效占领传媒的基础上,传媒文化环境下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另一条思路,就是充分运用和发挥现代传媒的各种文化功能和文化优势来为自己服务,以切实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巩固和扩大自己的话语权力。根据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任务,针对现代传媒设置的文化环境,我们认为当前特别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发挥现代传媒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通过传媒来增强廉政文化的传播能力,实现廉政文化的大众化、社会化建构。文化的力量即在于传播,离开了传播,文化就失去了影响力乃至生命力,而在多元化、商业化、全球化的传媒文化环境中,廉政文化建设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也首先在于能否突破各种文化的包围,让廉政文化走进家庭、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企业,延伸和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完成廉政文化的大众化、社会化建构。显然,现代传媒就是这样的一种最好的文化传播和建构工具,其它任何文化工具对此都无法胜任。当前要增强廉政文化的传播能力,便应进一步强化现代传媒特别是现代主流传媒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传播主渠道的作用,努力使其发挥最大的传播效应。在此一个亟需改进的便是摈弃过去那种公式化、概念化的传播定势,寻求更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从而更能为大众所接受的传播方式,努力借助传媒的传播优势来重塑廉政文化的文化形象,不断增强廉政文化在传播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通过传媒来增强廉政文化的主导地位,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社会氛围。必须看到,在多元冲突、复杂多变的传媒文化环境下,引导和帮助人们建立对主流文化的普遍认同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评价,重建人们对理想信念追问的热情,以确保廉政文化占据民众的精神空间,已成为当前传媒文化环境下廉政文化建设一个必须给以解决的紧迫课题。这意味着廉政文化建设不仅要承担传播文化的任务,还要履行文化导向的职责。借助传媒巩固扩大廉政文化的主导地位,一方面要坚持和强化传媒的正面引导和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传媒阵地发挥廉政文化的批评功能,对自己的对立面———腐败文化进行有效“解构”。后者,在当前对于净化传媒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社会氛围尤为紧要。近几年来,我们的廉政文化建设“破”的力度远不如从前,种种腐败思想和错误认识没有得到应有的批驳和清算,一些认同、羡慕腐败、为腐败辩护的言论甚至堂而皇之地充斥和散播在许多大众传媒的市场上,腐败文化几致成蔓延扩散之势,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趋势,也是今天的传媒文化环境对廉政文化建设构成的一大直接挑战。对此,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予以回应,决不能有丝毫的含糊与妥协;必须通过传媒,旗帜鲜明地让人们听到自己的批评和谴责的声音,而决不能保持沉默或暧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营造出廉政光荣、腐败可耻的社会文化氛围。可以说,赋予自己战斗的品格,批判和抵制腐败文化、占领和压缩腐败文化的表达和传播空间,亦应成为传媒文化环境下廉政文化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传媒来增强廉政文化的监督功能,构建对公共权力的文化压力机制。如果真正重视传媒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就必须赋予廉政文化的文化监督功能。因为作为一种社会公器,传媒的一个重要社会职责就是进行环境守望和舆论监督,马克思曾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传媒的这种社会环境守望和监督的本质在于,它是传媒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发动和组织广大民众行驶自身权利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直接民主形式,是公共领域的一个重要功能。虽然传媒的这种舆论监督没有强制力,但却具有揭露及时、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挖掘深刻、导向明显、处置及时等特性和优势,能够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引起政府高度关注。通过传媒这种功能的行使,不仅可促进社会良心和公民道德、政治意识的觉醒,而且可对腐败投机行为形成巨大的震慑和制约作用,从而有效抑制腐败的发生,使人不敢腐败、不想腐败,正如“透明国际”的创始人之一杰米里•波普所说:“如果政治家和国家公务员确信,他们不会有被新闻媒体在公众面前曝光因而受到羞辱的危险,他们就愈益受到滥用权力以谋取私利的诱惑”。正因为如此,许多国家的廉政建设经验中都非常重视发挥传媒的这种监督功能。在我国,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反腐倡廉的斗争实践中,舆论监督也被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反腐的有效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的是,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进一步扩大和保障传媒的知情权,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建立健全舆论监督结果反馈机制,对监督的结果及时进行处理并启动问责制,切实增强和扩大舆论监督的效果;突出网络这一新传媒监督的作用,进一步巩固传统主流媒体的监督地位,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新的更有效的舆论监督体系,等等。

本文作者:张铭智工作单位:萍乡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