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报道在场性传播探讨

时间:2022-02-23 10:00:22

导语:网络文学报道在场性传播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网络文学报道在场性传播探讨

摘要:《中国青年作家报》报道网络文学是传统主流媒体介入新媒体文化现象的有益尝试。该报记者密切联系网络文学作家、读者和研究者,相关报道注重广度、高度和深度,注重青年关注和关注青年,在调动受众参与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能很好地通过文学叙事手法的运用增加受众阅读的体验感和满足感,有效地扩大了报道的影响力,其网络文学的报道极具建构力。记者长期跟踪和报道网络文学,通过对网络文学的全方位观察和在场性传播展开了建设性实践和思考,可为其他媒体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闻报道;青年;网络文学

在纸媒面临互联网新媒体巨大冲击的背景下,《中国青年作家报》(以下简称《中青作家报》)于2018年12月25日的创刊有一种“迎难而上”的气魄。创刊后,《中青作家报》迅速抓住网络文学这个当下重要的文学现象,并于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推出网络文学相关报道。对话知名网络文学作家,追踪网络文学前沿动向,体现青年作者创作审美,助推网络文学正向发展——《中青作家报》对网络文学进行了全方位的观察。截至2021年底,《中国青年报》《中青作家报》及“中青作家报”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青年网等共计刊发了一百余篇有关网络文学的报道。《唐家三少、何常在、夜神翼、骁骑校等知名网络作家,热切关注“百年百部”活动》《观红船学党史话创作:青年女性网络作家南湖之畔的“追寻”》《血红、匪我思存、管平潮、阿菩、静夜寄思、夜神翼、萧鼎:网络文学作家从这个英雄城市再出发》《网络作家与时代“同频共振”》《网络作家从“红岩精神”中汲取力量》《那些偷偷读网文的孩子们长大了——网络文学评论高研班采访手记》《中国作协为何下大力气培养青年网络作家——专访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何弘》《让中国网络文学从“表达场”到“见证地”网络作家积极拥抱数字文明》《90后网络文学作家的精神之源和审美追求》《19271007——跨越时空的数字密码和精神财富》……这些发自现场的报道,内容涉及网络文学重大事件、代表性网络作家访谈、读者心声、网络文学评论、文学网站编辑意见等,较为客观地展现了我国网络文学当下的整体面貌。这些报道紧跟国家重大文艺政策,重在引导网络文学青年作者和读者的思想成长,显示出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在报道网络新文艺的建设性实践和探索方面有所建树和思考。

一、网络文学报道的建设性引导

网络文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房间里的大象”,它拥有数以百万的作者,用户规模达4.67亿人,在影视改编和网文出海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关注和引导网络文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主流媒体新的时代使命。近年来,网络文学研究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但学术研究成果多为“阳春白雪”,面向的是学者群体,较难普及大众。虽有不少自媒体的“网络文学”推文,但因其重在运营流量和平台利益等原因,对网络文学往往存有“私心”,无法客观地呈现网络文学的全貌。一定程度上来说,主流媒体的品牌优势和可信度能为网络文学作家作品和研究成果提供展示平台,主流媒体的报道是网络文学发展的风向标,对引导网络文学作家创作和学者研究有着积极影响。《中青作家报》作为中国青年报的子报、主流媒体的一员,在“对话名家”和“文学评论”专版刊登了大量网络文学作家访谈和网络文学评论文章,在引导网络文学读者和作者方面有整体规划和侧重点,重点关注青年群体,有着明显的建设性。“建设性”概念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指事物发展的方式及过程,即阐释与推论;二是指事物发展的方向,即积极与改善。……其中“积极改善”是与建设性新闻传播的积极效果相呼应,进而体现了媒体的建设性与社会发展的平衡。[1]《中青作家报》报道网络文学呼应了这一网络新文艺的发展过程,并重在积极改善网络文学的“生态”环境,力图引导网络文学创作者思想上的健康发展和艺术上的传承创新。网络文学的发展不仅需要网络文学作家的辛勤耕耘和网络文学研究者的深入研究,还需要主流媒体的关注和引导。鉴于此,《中青作家报》的网络文学报道的指导思想,不仅需要有利于调动网络作家的创作激情,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为国家文艺政策的落实和推进保驾护航,引领创作倾向、读者趣味和研究热点,其建设性作用不言而喻。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副主任何弘高度评价说:“《中国青年作家报》创刊不久,即敏锐地抓住(网络文学)这个重要的问题,连续推出网络文学评论专版,对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

二、网络文学报道的主动性介入

《中青作家报》编辑部秉承中国青年报“服务青年成长”的主旨,主动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引领凝聚全国各地的青年写作者,目的是“和新时代的文学青年一起长大”。青年群体是记者在网络文学报道中重点关注和服务的对象。数据显示,网络文学占比最大的读者集中在15—35岁,根据中国作协2021年5月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95后正在成为创作主力。网络文学的发展纷繁芜杂,关涉海量信息点,《中青作家报》始终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通过网络文学青年作家实现与青年读者、青年研究者的三方连接,努力打造该报的品牌效应。通过对《中青作家报》这三年网络文学报道的梳理可以发现,“青年”“90后”是报道中的高频词,这些“青年”既包括作家、读者、研究者,也包括网络文学网站编辑等。青年读者很容易从该报的报道中找到契合自身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共鸣,久而久之,这种感性的阅读体验就能上升为一种品牌的象征效应,使读者从众多报道中识别《中青作家报》对青年的持久关注,进而有利于该报独特品牌价值的实现。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第一代,90后是与网络文学一同成长的。《中青作家报》网络文学报道的主动性介入,首先是立足于把90后作为独立观察者,以90后的声音作为传播的主体。记者在2021年7月参加中国作协在北京举办的“网络文学评论高研班”后,立即组织与会的90后青年学者(含在校学生)撰写了一组《网络文学评论——90后的声音》(刊发于《中国青年报》2021年9月13日第7版),编者按中这样写道:“在他们的笔下,我们能感受到文学传统对于新青年写作者的滋养,更可喜的是他们的网络文学批评语调与风采:纯净天然,有趣真诚,有筋骨、有温度,有‘批评精神’,有朝气、有锐气。线上线下,在新的文学批评场域,更多年轻一代敢于表达观点,勇于发出强音——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新时代网络文艺评论。”这组评论与2021年8月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一致,敢于直面问题,有建设性观点,文风清新鲜活,引发了网络文学业界的关注和热烈反响,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了报道的着重点和中青传统,可谓新闻建设性的有效实践。其次,在内容选取方面,《中青作家报》对网络文学进行全方位观察,包括国家宣传文化领导部门对网络文学作家的培养和引导、网络文学精品化、现实题材、文学传统、红岩精神、网络文学与读者成长等。这些内容有全局视野,立意高远,既紧跟国家网络文艺相关的重大政策,又符合网络文学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内容选取的本身就是挑选、接受、评价和引导的过程。第三,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受众对高质量的内容需求日益增加。记者凭借多年的新闻实践经验,精心撰写优质内容,善于抓住读者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可读性强。网络文学作品体量巨大,数量多、篇幅长,作为记者不可能全读,但又不可以不读。记者在案头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融合性采访和观察的创新实践。通过与网络作家广交朋友,与采访对象建立感情联络,通过阅读网络文学作品、了解作家人生经历,深度挖掘作家的精神气质,引导青年创作群体,以利于报道更加贴近网文发生现场,也有利于网文爱好者全方位了解自己喜爱的网络文学作家和网文行业。“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青作家报》主动介入网络文学报道的积极实践,同样需要“生活场”的强力支撑,进入人物的内心和网络文学的内部是关键一环。从70后至00后“四代同屏”的网络文学作家队伍彰显出的旺盛的创造、大胆的想象、强烈的互动、勤奋的劳作,都为记者主动性介入网络文学报道提供了切口,有利于记者以多视角的报道鼓舞和提示青年作家,也为主动性介入报道的不断探索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

三、网络文学报道的在场性传播

受众是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新媒体时代,受众已由早期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新媒体服务和产品的最终客户(消费者)。受众不仅接收、消费信息,甚至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主动诠释信息,从而具备了信息的接收者、消费者、生产者、传播者四重角色。[3]作为主流媒体,《中青作家报》积极探索面向新媒体时代的受众推广策略,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青年网等平台快捷的特点,借助新技术的力量,探索强化网报的融合,通过音频、视频和公众号,让读者找到了“扫一扫,更精彩”的体验感和可视化,以适应新时代受众的特点。此外,强调多方受众的在场性,是扩大报道影响面的有力举措。自报道网络文学伊始,《中青作家报》不仅报道了唐家三少、管平潮、蒋胜男、辛夷坞、爱潜水的乌贼、我本纯洁、陈酿、麦苏等知名网络文学作家,还专访了网络文学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开设了“网络文学百字谈”专栏,邀请山东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等青年读者对网络文学发表意见,其中不乏闪光的金句与犀利的批判。另外,在网络作家专题培训班、“红岩精神”“红船精神”等相关报道中凸显了网络作家的精神传承。在这些报道中,网络文学报道相关的主体都是“在场”的。在所有的报道中,《中青作家报》都强调记者和编辑要着眼社会,走入网络文学现场,积极参与到报道中去。这样一来,报道对象在参与报道的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考虑自己发声的有效性和建设性,调整发声内容,以契合《中青作家报》的办报理念和对网络文学的引导。网络文学管理部门重要领导的在场,可及时传达国家重要的网络文艺大政方针,为网络文学作家领航、把脉,给网络文学作家提供创作方向的指引;网络文学作家的在场使记者能近距离接触网络文学创作者,有利于深入挖掘青年网络文学作家的创作理念、创作心态和创作技巧,并将他们的创作经验传达给其他青年文学创作者;青年学者的在场可以有效实现评论与创作的对接,有利于让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了解当前的批评动向,提高青年创作者的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网络文学网站编辑的在场则对网络文学作家了解文学网站的指导思想、选稿倾向,以便在创作时“避坑”,创作出既符合网站筛选标准又具有较高品质的作品,对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有积极作用;在所有的报道中,记者和编辑作为稿件的采编者和把关者的在场也至关重要。记者在报道内容上深耕细作,巧妙使用文学叙事的手法,让报道有血有肉,常常能激发出读者的情感共鸣。例如,在报道《19271007——跨越时空的数字密码和精神财富》(《中国青年作家报》2021年10月26日第1版)中,标题和开头巧妙地利用数字“19271007”制造悬念,使用了小说的叙事技巧,引导读者沉浸于阅读,唤起读者的想象力。在文章的结尾部分,通过引用90后青年作家涂燕娜的日记内容,来表现青年作家在井冈山参加专题培训班的心得体会,是较为感性的、富有情感的报道方式,极易打动读者的内心。记者在文学叙事手法的运用中实现了“不在场的在场”,也使得网络文学报道与报道对象网络文学有呼应,这就容易得到网络作家的认可,吸引读者的阅读。《中青作家报》多篇网络文学报道都被中国作家协会官网和主要网站转发,这既是对记者报道的认可,也有利于扩大报道的传播面。

四、网络文学报道的有效性思考

新闻报道的生命是真实。但在真实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文学叙事手法,有利于增加报道的趣味性和可视化,调动受众的参与感,拉近报道与受众的距离。在媒体融合时代,读者每天都在面临碎片化知识的轰炸,能让读者有印象的内容往往是能够唤起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在情感上与读者有连接的内容。在很多报道中,记者都采用了直接引语的方式来呈现报道对象的性格和真实心理,使报道更有人情味。另外,像“蒙太奇”手法、散文笔法的运用,都能很好地调动读者阅读的参与感,使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感动和满足。《中青作家报》记者近三年对网络文学的全方位观察和参与性叙事的思考与启示、方法和意义,主要体现在:1.审美和引导记者在综合运用有效叙事手段的基础上,注重报道的审美性和引导性原则,注重现场感和传播效应。创作个性强烈的90后网络文学作家,有着这一代人独立的审美追求和精神之源,这决定了他们的格局、境界和志向,也为新时代文学开辟出更多的可能性。面对海量和内容多样的作品,面对由网络文学生成的影视、游戏和动漫,媒体记者首先要增强定力,提升能力和素养,尽可能多阅读网络文学作品,与作家的交流既要坦诚,也要有独立的思考。《中青作家报》第一时间把这种思考、把新的思想传递给受众,从而达到激励作家创作,引导青年读者的目的。2.体验和效果脚下有多少泥土,内心和笔下就有多少真情。仅2021年,记者就先后到杭州、嘉兴、武汉、重庆、深圳、乌镇、温州、井冈山等多地网络文学活动现场采访,特别是10月中旬在井冈山进行了一周的实地采访,记者与新兴领域青年大学习暨全国青年网络作家“青社学堂”专题培训班的青年学员在一起,顶风冒雨,一堂课都没有缺席,体验“红军的一天”情境教学,“学编红军草鞋”,重走“挑粮小道”……记者把这些符合青年特点、带有“体验+沉浸+互动”特色的主题教学,以“19271007”一组数字+视频把它们“并联”起来,把井冈山上沉淀的历史故事和革命精神,把青年网络作家和编辑从跨越时空的数字密码背后的发现和探寻,转化为全媒体独家报道:《19271007——跨越时空的数字密码和精神财富》。该报道有深情和柔情,有思想和活力,文字耐人寻味,视频精彩感人,达到了极佳的传播效果。这再一次表明,来自现场的发现和践行“四力”,决定了报道的视野、境界和传播的效果。3.差异和互补记者在报道网络文学的同时,还参加了大量“传统文学”相关活动并进行报道,也采访和编发了许多当代“传统文学”名家作品的文学评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明显,但正是这些差异使二者有了对话的可能。在报道网络文学的过程中,记者系统地思考了报道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差异和互补问题,也有意识地在报道中呈现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互补性。记者同时深入“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现场,有利于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中把握对网络文学的报道,对尚在形成中的网络文学报道方法、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和网络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结语

毋庸置疑,在资本的驱动下,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规范和引导网络文学作家创作精品化,对青少年读者群体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尤为必要。网络文学作为新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尚处在不断变动发展的过程中,对这一社会热点和文学热点的跟踪报道,应该在贴近现场的全方位观察中着眼后续发展,关注持续性的过程并助益问题的解决,突出报道的叙事性引导和传播效用。主流媒体是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通过全方位观察和参与性叙事对网络文学进行报道未有穷期。从这一层面来说,《中青作家报》的创刊和集中报道网络文学是极有远见和胆识的,其网络文学报道的全方位观察和在场性传播的实践希望能为主流媒体关注新媒体文化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殷乐.建设性新闻:要素、关系与实践模式[J].当代传播.2020(2):45.

[2]何弘.网络文学评论青年有话说[N].中国青年作家报.2019-04-16(01).

[3]宫承波,田园.新媒体时代受众生态的变迁[J].青年记者.2014(03):9.

作者:只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