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05 14:41: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网络文学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网络文学分析论文
无论人们对于"网络文学"还会产生多少争议,这个概念终于站稳了脚跟。现今已经没有多少人否认网络文学的存在。尽管"网络文学"的完善定义有待于理论的进一步修补,但是,文学进驻网络空间并且成为一个活跃的臣民,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论文。其实,许多人的目光正在越过这个事实向后延伸:网络为文学制造了哪些强有力的冲击?换言之,因为网络文学的出现,传统文学正在或者即将发生哪些深刻的改变?
蔡智恒、安妮宝贝、李寻欢、宁财神、邢育森这些网络作家的名字渐为人知,网易公司与文学网站"榕树下"的文学评奖均己落下帷幕。检阅过"榕树下"网站的得奖作品之后,资深作家陈村慷慨地赠言网络文学:"前途无量"。他在"网络之星"丛书的序言之中说:"有人一口派定网上的文学作品都是垃圾,那是精神错乱,我们应该怜悯他。有人说网上的作品才是文学,那是理想,我们要努力。"显而易见,陈村所青睐的是"网络的原创文学"――即仅仅在网络空间写作和发表的作品。(1)由于文学爱好者的录入或者网站招徕用户的点击,网络空间存有大量业己出版的世界文学经典或者风靡一时的流行之作。对于这一部分文学而言,网络仅仅是一种征集读者的新型传播媒介。栖息于网络空间的文学不过是纸张文学的电子复制。这一部分文学并没有因为网络而改头换面,甚至提出新的美学设想。相形之下,"网络的原创文学"可能包含了某种前所未有的文学类型。在这一批文学那里,网络不再是计算机屏幕对于书籍纸张的替代;网络的特征介入文学生产――从遣词造句到发行传播――的全过程。
伊格尔顿曾经提议考察艺术的"生产工具"。对于文学说来,书写工具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互动关系。从龟甲、钟鼎、竹简、缣帛到纸张,新型的文学生产资料不断地改变书写者与阅读者的范围。这不仅派生出种种特殊的文体,同时还不断地重建文学社会学。如同人们的历史考察所发现的那样,书写工具的日益廉价导致了持续的文化民主。书写工具摆脱了权贵阶层的政治、经济垄断之后,文化归还了大众。大众的通俗语言赢得了文字的记载,甚至赢得了刊印的权利。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事件;这时常还意味了某些发不出声音的匿名阶层开始浮出文化地平线。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化生产工具以及文化传播体系的改变时常是缔造一个新型社会的重要条件。根据安德森的观点,印刷技术的发明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安德森称之为"印刷资本主义"。他概括说:"资本主义和印刷技术通过作用于人类语言的不可避免的多样性的命运,使一种新形式的想象的共同体成为可能,这种共同体的基本形态为现代民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②现今,一些人将网络空间形容为“后纸张”时代的书写与传播工具。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经济、社会民主以及文化形式无不因为网络的介入而产生历史性的转折;对于文学说来,人们逐渐将问题凝聚到这个方面:这一项技术革命是否包含了诱发艺术革命的契机?
很少人有胆量预言,网络文学的兴盛丝毫无损于传统文学的既定规范;但是,人们可以从某些不无委婉的表述之中发现传统文学的抵抗。不少传统文学的作家重复申明:文学的本质从未改变,评价文学的尺度始终如一,他们对于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一视同仁。余华断言:"对于文学说来,无论是网上传播还是平面出版传播,只是传播的方式不同,而不会是文学本质的不同。"(3)"文学的特性将因此――随着作品的发表方式、传播方式和作家成分结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甚或损害吗?"吴俊对于这种问题颇为肯定:"作品的文学性取决于它自身的叙述和表现,同其物化的载体(媒介)形式――不管是纸质书刊还是电脑网络――并无必然联系。"(4)然而,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网络作家的首肯。他们看来,"始终如一"的尺度无宁说证明了传统文学吞并网络文学的姿态。人们可以从一个具体的事件之中发现网络作家的理论异议――他们不信任网络文学评奖聘请的评委:
从网络调查中看出,不少"网虫"对由王蒙、刘心武、张抗抗等几位知名作家主持评委会感到"滑稽"和"不能理解"。因为他们几乎是清一色因写书成名的传统文学作家,对网络知道多少值得怀疑。评委之一的莫言说自己连一次网都没有上过。由这些评委评出来的作品,不仅难以评出真正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而且也伤害了网民的感情。此外,按何种标准进行评选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5)
当然,也有一些传统文学的作家愿意呼应网络作家的观点――例如徐坤。在她看来,网络文学必须产生新的衡量标准。(6)然而,迄今为止,这些标准尚未得清晰的表述。张抗抗曾经提到她的一次有趣经历。聘为"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的评委之后,张抗抗打算遭遇一批洪水猛兽式的作品。然而,她的阅读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惊讶:
网络文学主体管理论文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学社会心理文学接受者
前言
自1997年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风靡全国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网络上的文学;在“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的评选之后,随着网络上的网络、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网络文学”这个范畴方始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之内。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一些经典的著作都在网上有着电子版本);当然也是网络文学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有出版社出版发行,以书本形式传播)。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尚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的要素还有许多不成熟、不稳定有待于发展的地方,对网络文学的诸多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甚至于对“网络文学”的概念还尚无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网络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影响。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现象,与社会中的人是分不开的。在以往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对文学活动主体的研究往往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那么,网络文学一种新的文学传播媒介,其对文学主体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种影响对文学本身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其是否改变了文学的本质?这些问题,各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各有所说,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将借鉴社会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主要探讨网络传播媒介对文学接受主体的影响,并对此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网络成为传播媒介,使得网络文学,本质中审美的要素下降,娱乐性的成分上升。在本文中,笔者在讨论网络主体的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将网络文学的接受者和传统文学的接受者作简单的比较,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文学接受者特有的心理特征,重点探讨网络对网络文学接受者造成的特殊影响。
一相关范畴问题
作为文学传播媒介的网络。从原始社会阶段“诗乐舞”一体的文艺活动产生以来,文学活动系统中,传播媒介总是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文学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根据传播媒介在文学互动上的特点来看,文学的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几个阶段。应该说,每一种主导的传播媒介都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口头传播阶段,文学主要是由人们面面相授传播的。这样,传播者有很高的权威性。这种方式生动形象,互动性很强,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创作、传播自己的作品。但是这种传播方式很受时空的影响。因此,远古时代的大部分的文艺作品都不能保存下来。进入纸张传播的阶段后,由于文字的使用,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创作权利和自由。同时出版的审查制度,也使传播媒介成为权威机构的垄断工具。但是这种传播方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保存了大量古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读者有机会欣赏前人的,甚至是千年前的作品,为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书本的出现使得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书本文化至今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文学活动。电子传播一方面扩大了读者的范围,兼有字,音,画,多媒体的多种形式,但是基本上也被权威机构所垄断,在本质上与纸张传播大致相同。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第一,没有了以往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的审查制度,没有特殊的原因,创作者一般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发表自己的作品的地方。第二,接受者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主要是书本阅读,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屏幕进行阅读,不同的阅读环境对接受者的心理和状态等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第三,网络上创作者和接受者互动性交流活动增强。网络的作品所在的页面大多设有发表评论的地方,读者可以直接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QQ、E-mail、BBS等网络工具与创作者进行交流。
网络文学接受主体。这里我们谈论的文学接受者,不光是上网为了学术研究、文学交流的,有一定审美基础的读者,也不仅仅指那些文艺理论批评家们。这里的文学接受主体更主要的是泛指所有上网浏览网络上的文本的广大网民。
网络文学主体研究论文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学社会心理文学接受者
前言
自1997年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风靡全国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网络上的文学;在“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的评选之后,随着网络上的网络、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网络文学”这个范畴方始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之内。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一些经典的著作都在网上有着电子版本);当然也是网络文学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有出版社出版发行,以书本形式传播)。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尚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的要素还有许多不成熟、不稳定有待于发展的地方,对网络文学的诸多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甚至于对“网络文学”的概念还尚无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网络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影响。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现象,与社会中的人是分不开的。在以往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对文学活动主体的研究往往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那么,网络文学一种新的文学传播媒介,其对文学主体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种影响对文学本身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其是否改变了文学的本质?这些问题,各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各有所说,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将借鉴社会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主要探讨网络传播媒介对文学接受主体的影响,并对此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网络成为传播媒介,使得网络文学,本质中审美的要素下降,娱乐性的成分上升。在本文中,笔者在讨论网络主体的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将网络文学的接受者和传统文学的接受者作简单的比较,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文学接受者特有的心理特征,重点探讨网络对网络文学接受者造成的特殊影响。
一相关范畴问题
作为文学传播媒介的网络。从原始社会阶段“诗乐舞”一体的文艺活动产生以来,文学活动系统中,传播媒介总是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文学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根据传播媒介在文学互动上的特点来看,文学的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几个阶段。应该说,每一种主导的传播媒介都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口头传播阶段,文学主要是由人们面面相授传播的。这样,传播者有很高的权威性。这种方式生动形象,互动性很强,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创作、传播自己的作品。但是这种传播方式很受时空的影响。因此,远古时代的大部分的文艺作品都不能保存下来。进入纸张传播的阶段后,由于文字的使用,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创作权利和自由。同时出版的审查制度,也使传播媒介成为权威机构的垄断工具。但是这种传播方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保存了大量古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读者有机会欣赏前人的,甚至是千年前的作品,为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书本的出现使得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书本文化至今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文学活动。电子传播一方面扩大了读者的范围,兼有字,音,画,多媒体的多种形式,但是基本上也被权威机构所垄断,在本质上与纸张传播大致相同。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第一,没有了以往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的审查制度,没有特殊的原因,创作者一般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发表自己的作品的地方。第二,接受者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主要是书本阅读,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屏幕进行阅读,不同的阅读环境对接受者的心理和状态等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第三,网络上创作者和接受者互动性交流活动增强。网络的作品所在的页面大多设有发表评论的地方,读者可以直接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QQ、E-mail、BBS等网络工具与创作者进行交流。
网络文学接受主体。这里我们谈论的文学接受者,不光是上网为了学术研究、文学交流的,有一定审美基础的读者,也不仅仅指那些文艺理论批评家们。这里的文学接受主体更主要的是泛指所有上网浏览网络上的文本的广大网民。
女性网络文学出版业发展论文
引言:选这么一个题目,其实是跟我的爱好有关。这个爱好,其实说不上脱俗也谈不上高雅,是很市井很小市民很小人物的一个喜好,就是:爱看杂书,尤其专攻言情方向。
最起头的时候我是看台湾小言的,这个渊源比较长,与本文关系不大在此就不细说。之后,发现大陆原创文更理性,更适合我现在的心智,就开始找推荐榜、看大陆原创完结文。之后,涉猎范围越来越广,涉及面越来越宽,完结文已经再不能满足我的胃口,就开始找喜欢的作者的网络连载文看。而这一看,就来了问题,就是:比较强大的作者最后往往会走上与网站签约文章入V(vip)的情况,这就需要花钱买V看了。
而在我的拉网式大扫荡之后,特别是在看过各位作者、各位与读者的交流、留言、评论之后,我竟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自从去年的金融危机开始,考虑与网站和出版社签约的,考虑文章入V来赚取稿费的作者开始指数爆发性的增长。而与此同时,各位作者、各位在网文面临实体化出版或者实体书发售的时候也透露出一种含蓄或直接的担忧,即担心作品出版实体化之后会不会因为近来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造成发行量的降低或是市场的萎缩。
对这种现象,在这个学期的形势与政策开课之前,我就很感兴趣。因为本来我就很想从事编辑出版这一类的工作,不过后来因为选学了理科,到了大学又学了工科而不得不放弃那个理想,只能偶尔跟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做个几期内部文集来满足一下做不成编辑就做个网编的小心思。回归正题。所以,借着这个机会,我终于可以慢慢地想一想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女性网络文学出版业到底受到了怎样的冲击,之后又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心理解析
同的声音”一节,鸣谢一下出处和原作者。
网络传播媒介对网络文学接受主体影响论文
关键词:网络网络文学社会心理文学接受者
前言
自1997年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风靡全国之后,人们才开始关注网络上的文学;在“网易中国网络文学奖”的评选之后,随着网络上的网络、文学作品的大量出现,“网络文学”这个范畴方始纳入文学研究的视野之内。发展到今天,网络已经成为文学的重要传播媒介(一些经典的著作都在网上有着电子版本);当然也是网络文学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也有出版社出版发行,以书本形式传播)。由于网络文学本身尚处于发展阶段,其自身的要素还有许多不成熟、不稳定有待于发展的地方,对网络文学的诸多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甚至于对“网络文学”的概念还尚无定论。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网络给传统文学带来了多方面、不同层次的影响。文学作为一种社会的现象,与社会中的人是分不开的。在以往传统的文学研究中,对文学活动主体的研究往往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那么,网络文学一种新的文学传播媒介,其对文学主体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这种影响对文学本身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其是否改变了文学的本质?这些问题,各家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各有所说,尚无统一的定论。本文将借鉴社会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主要探讨网络传播媒介对文学接受主体的影响,并对此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认为网络成为传播媒介,使得网络文学,本质中审美的要素下降,娱乐性的成分上升。在本文中,笔者在讨论网络主体的整体特征的基础上,将网络文学的接受者和传统文学的接受者作简单的比较,并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文学接受者特有的心理特征,重点探讨网络对网络文学接受者造成的特殊影响。
一相关范畴问题
作为文学传播媒介的网络。从原始社会阶段“诗乐舞”一体的文艺活动产生以来,文学活动系统中,传播媒介总是处在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对文学活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根据传播媒介在文学互动上的特点来看,文学的传播经历了口头传播——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几个阶段。应该说,每一种主导的传播媒介都是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口头传播阶段,文学主要是由人们面面相授传播的。这样,传播者有很高的权威性。这种方式生动形象,互动性很强,而且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创作、传播自己的作品。但是这种传播方式很受时空的影响。因此,远古时代的大部分的文艺作品都不能保存下来。进入纸张传播的阶段后,由于文字的使用,限制了大部分人的创作权利和自由。同时出版的审查制度,也使传播媒介成为权威机构的垄断工具。但是这种传播方式跨越了时空的限制,保存了大量古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使得读者有机会欣赏前人的,甚至是千年前的作品,为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书本的出现使得文学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书本文化至今深深影响着人们的文学活动。电子传播一方面扩大了读者的范围,兼有字,音,画,多媒体的多种形式,但是基本上也被权威机构所垄断,在本质上与纸张传播大致相同。网络作为一种崭新的传播媒介,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第一,没有了以往纸张传播、电子传播的审查制度,没有特殊的原因,创作者一般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发表自己的作品的地方。第二,接受者的阅读环境发生了变化。以前主要是书本阅读,现在变成了对着电脑屏幕进行阅读,不同的阅读环境对接受者的心理和状态等等要素都会产生影响;第三,网络上创作者和接受者互动性交流活动增强。网络的作品所在的页面大多设有发表评论的地方,读者可以直接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另外还可以通过QQ、E-mail、BBS等网络工具与创作者进行交流。
网络文学接受主体。这里我们谈论的文学接受者,不光是上网为了学术研究、文学交流的,有一定审美基础的读者,也不仅仅指那些文艺理论批评家们。这里的文学接受主体更主要的是泛指所有上网浏览网络上的文本的广大网民。
网络文学发展趋势及问题
在21世纪之初,网络文学还走进了大学课堂,如中南大学欧阳友权主编的《网络文学概论》、西安交通大学梅红主编的《网络文学》等。毋庸讳言,“网络文学”已经成为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热点。而且,相当一部分学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网络文学研究的学科化。这一看来似乎还算繁荣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了一种什么态势?其学科化的努力是否已经实现?本文将从网络文学概念、网络文学发展、网络文学特征、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21世纪以来的网络文学研究进行必要的梳理,并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梳理对当下的网络文学研究进行必要的反思,以期能够在网络文学研究学科化的道路上略尽绵薄之力。
一、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网络文学的存在与概念
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中,研究某一对象先要弄清楚有没有这样一种东西?如果它的确存在,我们能否通过抽象概念的形式把握它?如果一个事物根本就不存在,我们有什么理由浪费时间对它进行研究?而要进行研究必须有一个界定:这个事物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如何进行研究。但是,在文学理论领域,有关“文学”的有无及其概念,历来都是文学理论家们争执不休而又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学者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网络文学?如果有,那如何对其进行界定?这一看似基本的问题,其实始终都在困扰着网络文学研究的每一位学者。因为文学的存在及定义,本身就是一个十分难以解决的问题,现在再加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对网络文学进行界定,其难度也就可想而知。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一些学者否认网络文学的存在。李敬泽认为,“文学产生于心灵,而不是产生于网络,我们现在面对的特殊问题不过是:网络在一种惊人的自我陶醉的幻觉中被当做了心灵的内容和形式,所以才有了那个‘网络文学’”[1]。李洁非则“强烈主张撇开‘文学’一词来谈网络写作。网络写作根本不是为了‘文学’的目的而产生的”[2]。以痞子蔡对“网络文学”的概念也持一种谨慎的态度。痞子蔡说,“如果只要发表在网络上的都算网络小说,那么万一曹雪芹复活,把《红楼梦》贴在网络上,《红楼梦》就是网络小说了吗?”[3]2他认为,网络文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情况还不很清楚,当下还没有达到给网络文学下定义的时候。只有到了网络文学更加多元化之后,再从中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才有可能对网络文学给出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但是更多的人认为网络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已经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南大学文学院应该说是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重镇,其领军人物欧阳友权在网络文学研究方面已经发表不少学术论文及著作。欧阳友权在博士学位论文《网络文学本体研究》中对网络文学明显持肯定态度。欧阳友权认为在网络文学本体中存在着显性和隐性两个层面,显性层面呈现为“文学的艺术化—艺术的仿像化—仿像的生活化”的层级蜕变;隐性价值则体现在:文学体制的转换、民间立场、电子诗意、文化表征、人文蕴含等方面。
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传播、供网络用户浏览或参与的新型文学样式。它有三种常见形态:一是传统纸介印刷文本电子化后上网传播的作品,这是广义的网络文学,它与传统文学的区别仅仅体现在传播媒介的不同;二是用电脑创作、在网上首发的原创性文字作品,这类作品与传统文学不仅有体载的区别,还有网民原创、网络首发的不同;第三类是利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交互作用创作的超文本、多媒体作品(如联手小说、多媒体剧本等),以及借助特定电脑软件自动生成的“机器之作”,这类作品离开了网络就不能生存,因而,这是狭义的网络文学,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4]。后来,人们就把这三种形态的网络文学简称为:上网文学、网上文学和“超文本”文学。面对理论上定义网络文学的困难,有学者认为,可以在承认网络文学存在的前提下,绕开网络文学的理论化定义,从应用的角度上对网络文学事实进行描述。其实,这种做法应该是从传统的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借鉴过来的。一些学者就提倡绕开“文学”的定义这一永远无法说清的问题,直接进入文学的各种层面展开研究。具体到网络文学,原创文学网站的主编朱威廉认为,“网络文学就是新时代的大众文学,Internet的无限延伸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大众化的自由创作空间使天地更为广阔。没有印刷、纸张的繁琐,跳过了出版社、书商的层层限制,无数人执起了笔,一篇源自于平凡人手下的文章可以瞬间走进千家万户”[5]。这与其说是一个定义,不如说是一种策略。其理论依据也很明显。在网络文学的特征尚未得到充分表达或者说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特点尚未进行有效的归纳的时候,与其通过演绎来给网络文学强行定义,不如选择更为妥当的办法,准确描述网络文学的状态。一个很明显的道理是,事物的命名往往通过约定俗成的历史选择来实现,而不是某一强制企图所能为。
二、二十年来风雨路———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
当下学术界有关网络文学的研究范式主要是学术批评。其实这也是一种十分自然的事情。毕竟,网络文学也不过刚刚21年的时光。在学术界,大家一般将其视为当代文学,尤其是21世纪文学的一部分。对这样一种新生的文学,文学批评应该就是一种主要的研究方式。但是,还是有一些十分有心的学者,现在已经开始留心于网络文学发展历程的梳理了。那么,21年来,网络文学又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呢?关于汉语网络文学的产生及其在海外的萌芽,欧阳友权曾经做过一个初步的梳理。根据他的研究,全球第一家中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于1991年4月5日诞生于美国。同年,王笑飞创办了海外中文诗歌通讯网,这个网站被认为是汉语原创网络文学的最初萌芽。迄今能见到的第一篇中文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是发表于1991年4月16日《华夏文摘》第3期上的杂文《不愿做儿皇帝》,署名张郎郎。第一篇中文网络原创小说是1991年11月1日发表在《华夏文摘》第31期上的《鼠类文明》,作者佚名。1994年,方舟子等人创办了第一份汉语网络文学刊物《新语丝》。1995年,诗阳、鲁鸣等人创办了网络中文诗刊《橄榄树》。1996年,第一份汉语网络女性文学刊物《花招》创刊[6]。1994年,互联网登陆中国大陆。1997年,我国最大的中文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在上海成立。自此,网络文学在大陆生根发芽,并迅速成长为当代中国文坛上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学者们的研究自然不会仅仅局限于对网络文学的发展脉络做一个知识考古学式的梳理。不少学者已经开始对这20年的汉语网络文学进行分期定位了。欧阳友权将大陆网络文学的发展归结为“三次冲击波”。《第一次亲密接触》的走红及大陆网络文学“五匹黑马”(邢育森、宁财神、俞白眉、李寻欢、安妮宝贝)的出现被称为网络文学的第一次冲击波。
高校网络文学教学方法分析
摘要:网络文学是一门新型课程,因网络文学本身的复杂属性,教学中应当在开放式的环境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从宏观与微观、研究与写作、线上与线下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关键词:网络文学;教学方法
网络文学是我校传媒专业的选修课,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部分课程如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专题等课程中均有所涉及。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于20世纪九十年代逐渐起步,发展到当今蔚为大观的局面。据欧阳友权的总结,有三个层面:其一,广义的网络文学,“指经电子化处理后所有上网的文学作品上传播的文学”;其二,狭义的网络文学,“指于互联网上的原创文学,即用电脑创作、在互联网上首发的文学作品”;其“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即“网络超文本链接和多媒体制作的作品”,目前较为认可的是其中的狭义定义,即在互联网上首发的原创的文学作品。网络文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则是近十年的事情,许多高校如北京大学、中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先后设置了网络文学课程,或各大培训机构在网络上推广的网络文学写作培训课程,其内容包括网络文学理论介绍、经典网络作品赏析评价、网络写作能力培养、网络文学网站运营管理等。相比起文学较为系统性、理论性相关课程如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来说,本校把网络文学作为专业课程时间更短,教学方法方面更是亟待改革。本人认为,网络文学的教学,应当遵从其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专业特征与爱好兴趣,在开放式的环境下,结合网络技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互动才能达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宏观与微观结合
网络文学的教学,首先要从宏观理论上进行梳理。网络文学的兴起,对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文论已经无法解释网络文学的写作模式、艺术功能、传播方式等复杂属性。按照传统文论的衡量标准,网络文学几乎一无是处,只能停留在大众的阅读层面。因此,日常的教学不能封闭于旧有的理论体系之中,而应建立新的理论系统;构建网络文学理论系统,不能只靠教师一家之言,而是与学生一起完成的文学理论史;理论的研究与学生的欣赏对象相契合,形成互动,有效地解决其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意思的是,最开始在现当代文学专题课程中,我将网络文学作为一个专题,设置几个命题布置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完成研究时,他们对网络文学有些不屑一顾,哪怕他们已经接触到许多网络文学的优秀文本。直到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形成研究报告后,学生才发现网络文学在理论之上的丰富性,现代性,扭转了网络文学等于通俗文学甚至媚俗文学的观念。网络文学的教学,必须结合微观的个案研究。目前的网络文学研究偏重于宏观的探讨和体系的建构,深入细致的微观研究欠缺。究其原因,一是源于网络文学自身的粗放、驳杂,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令人眼花缭乱,而且网络文学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化过程中,选择经典个案成了难题。二是研究者能力视野等方面的局限,教师选择的个案学生不一定认同,学生阅读过的经典教师可能闻所未闻。但是,日常的理论教学中,个案研究无法缺席。因此,网络文学的教学应当在开放式的环境中完成,教师只是做一个初步的引导与提示,具体内容如研究对象、研究思路、个案筛选等放手交给学生去完成,他们才是网络文学最重要的接受群体,他们的认同与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体现着网络文学的一种发展潮流。例如在谈到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时,一位女生以她实际的网络写作经验给同学讲解了网络文学创作的优劣得失,网络文学网站的运营机制等,这种现身说法的方式以实际的介入直面并缓解理论与创作相断裂的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彰显理论魅力的同时,也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形成必要的实践补充,真正发挥其文学研究的前沿先锋作用。
二、研究与写作结合
专业批评家与网络文学批评透析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和网络批评也呈现众声喧哗之势,但是繁荣背后是肤浅化和过度自由化的危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是必要的,但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好在网络文学与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有内在的承继关系,可以成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的有利条件。另外,专业批评家也应该积极地适应网络文学的新特征。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学;网络批评;传统批评家
一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现状
一种新的传播工具的产生总会带来文化形态的改变与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网络技术开始在中国普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文化交流方式。网络文学的兴起也就成为世纪之交文学领域不可避免的伟大变革。自从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风靡网络之后,仅仅几年的时光,数不胜数的网络和网络文学作品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网络上,甚至有些作品还以纸质书籍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网络文学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它不同凡响的影响力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有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存在,就一定会产生以之为对象的批评活动。2001年6月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在天津举办“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网络批评”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从而区别于传统的“媒体批评”的概念。这也说明,目前以网络文学为对象的批评可以有三种存在形式,包括发表在各种批评媒体上的批评文章,其中既有严格的学术论文,也有随机性的媒体评论。但是从总体上看,主流批评和媒体批评在数量上只占很小的组成部分,更多的批评性文字是发表在网络上的,出自广大网民之手的评论“帖子”,它由各类文学论坛、文学BBS和社区的文学批评组成,也常被称为“跟帖”,具有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特点。目前的网络文学批评多指这种在线批评或即时批评。
尽管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尽管网络文学批评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态势,但当前网络文学的批评现状仍令人担忧。“跟帖式”的网络批评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它潜藏着很大的危机:自由的批评环境可能造成文学创作的失范;批评主体的大众化造成的是批评的粗俗化和过渡自由化;多媒体方式的加入也可能带来批评的肤浅化,以至于越来越流于形式,从创作到批评,人们有可能都不再关注更深层的内涵。这样的批评是没法达到应有的效果的,很不利于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传统文学批评对网络文学的挑战透析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文学发展迅猛。在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文学新现象面前,传统的文学批评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面对新变化,传统文学批评一方面要坚守文学批评的使命,引导文学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一方面须调整自身的不合理因素,适应时代的变化,必要从大众文学批评中提取可借鉴的因素。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学批评;网络文学;大众文学批评
2009年4月,全民参与的选秀运动——“快乐女声”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一路被评委看好的实力唱将郁可唯最终杀进4强。但在这之后4进3的比赛中,输给李霄云,位列第4。“快乐女声”评委之一巫启贤于8月25日在其博客中发表文章“快女四强,是强”中谈到郁可唯的失利时说,她“虽然把《玫瑰人生》唱得如痴如醉,却让一个把《斗牛》唱得普普通通的李霄云P了下去,虽然我们很痛心,好音乐又一次败在热闹激情的手下,但是因为这比赛不只是有专业评委,还有大众评委的投票左右大局,他们可能是因为选手的一句话,一滴泪,或一个故事就会把票投过去,而跟选手的演唱表现毫无关系,时常令我们有一种挫败感。”在“快乐女声”这样一个商业化色彩浓重的选秀节目中,我们不排除大众被商业利益操控的嫌疑,但巫启贤谈到的“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的差别却是指出了精英与大众在面对艺术对象时的关键不同。大众常常因主观感情的偏好等因素而在对艺术对象进行审美判断时加人更多个人化的因素,而专业精英则更注重理论、技巧的运用,更具学理化色彩。艺术如此,文学亦如此,这最明显地体现在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系上。
90年代以来,《第一次亲密接触》、《告别薇安》、《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涌现出来。2008年11月,中国作协指导、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与中文在线联合举办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这次活动集中了《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长篇小说选刊》等20余家文学名刊的资深编辑参与审读和评点,最终推出十部网络文学佳作。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网络文学,正如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所说:“这个一度连‘正名’都困难的‘野路子’文学,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社会的文化视野,步人了时代文学的殿堂。”在福州参加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作协主席铁凝、副主席陈建功也认为,网络文学的兴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铁凝说,网络文学的兴起,颠覆了纸质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它是一个完全平民、自由的平台,给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以相对平等的机会。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学现象。相对于掌控在少数统治者或精英人士手里的传统文学,网络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空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及文学批评像现在这样繁荣这样无拘无束。
但是,一些学者在众生喧哗中提出质疑。白烨在《文学批评的声音太弱了——有关文坛现状的问题与建言》中明确指出:我国当代的网络文学实际上处于“无监管、无批评、无引导”的“三无状态”。网络文学这样一个新生的事物,由于其充分的自由:参与主体身份的自由、“说什么”的自由、“怎么说”的自由,以及网络技术造成的文学环境的极端宽容,促成了这样一个喧嚣与热闹的文学景象。在网络上常见有高水平的作品出现,但一些文学水平低、思想道德水平低的作品也混杂其中,甚至由于商业化、社会化等原因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热捧。在网络文学的鉴赏和评判中,大众由于充分地参与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而他们,如同巫启贤所说,“可能是因为选手的一句话,一滴泪,或一个故事就会把票投过去”,他们更关注选手或作品的“切身相关性”,而忽视一部文学作品应具有的文学价值。因此,本文认为,网络文学迫切需要文学批评,尤其是传统文学批评、专业文学批评的引导,使其及时准确地调适自己前行的路标,以便用业绩和品质历史地证明自己。
艺术设计论文:科技进步与艺术发展矛盾关系断想
【编者按】由本刊编辑部与文艺报社、武汉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时代文艺的发展问题”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11月1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针对高新技术时代文艺的发展方向及其特征、网络文化及信息技术革命对文艺功能的深刻影响、时代与艺术发展的矛盾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本期除以笔谈形式刊发的一组文章外,还重点发表了中共中央党校龚育之教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毛崇杰教授的两篇专题论文,前者在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所进行的人文思考中论述了“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意义,后者从哲学的角度对艺术进步的概念、高新技术时代艺术形式的变化及其对人类精神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摘要题】科技与文艺
【正文】
1
现代高新技术的进步与文学艺术的发展处在深刻的矛盾之中,处在命题与实际上的悖论之中。我们在研究它们相互关系中的正面影响的同时,有必要注意它的负面效应。
我们不能不看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破除了宇宙自然与生命思维的许多神秘的同时,也大大压缩了人类想象的空间,摧毁了不少“诗意栖息”的社会生态环境,严重冲淡了温馨和谐的人文情感。人们惊呼科技产业化时代艺术人文精神的丧失,惊呼现代科技对传统艺术精神和艺术魅力的瓦解,惊呼经典意义上的艺术价值受到越来越大的藐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