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传播的发展
时间:2022-06-04 09:35:58
导语: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传播的发展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群众文化的传播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其中声乐演唱和教学作为群众文化中重要的一支,有其独特的影响力以及广泛的影响面。在群众声乐文艺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受问——“老师,我属于哪种唱法”“美声是不是唱不了民歌”?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何引导基层群众去理解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帮助学员形成良好的辨析、欣赏及演唱观念就十分重要且必要。文章对声乐演唱艺术的理论、实践、平台三个方面进行解析,探讨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群众文化;声乐演唱;唱法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进化和主体意识的日益觉醒,文化艺术工作已经成为我国核心工作之一,声乐作为一项重要的精神文化与艺术传播形式,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在文化内涵迅速发展以及文化交流不断频繁的背景下,音乐沙龙、剧院演出、大师授课等载体的不断形成,也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与到公共文化的建设中去,声乐演唱的风格与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声乐教育分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后,各专业院校的声乐教学基本以此为分类推行培养模式,与此同时,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推广也一直参照此分类延续至今。我们以事物二分法来看待此现象,将唱法分类在提倡特定唱法领域高质量发展时确实有助于“高精专”人才的培养与学科纵深的挖掘,但往往也局限了人才的综合性提升与学科的共性探索。群众文化着普及性、基础性的特点。[1]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群众对声乐艺术的学习热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在不断拓宽自身的艺术视野。然而群众文化基础性的特点致使声乐艺术在其传播过程中难以与时代以最快速度接轨,当下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仍然是以20世纪唱法分类进行。如今,随着网络声乐节目类型地不断增加与线下活动形式地不断丰富,以往的唱法分类在群众文化传播中逐步显现出了问题。笔者在从教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我属于那种唱法”“美声是不是不能唱民歌”等提问,面对此类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是因为群众文化在面对新形势的转变过程中由于体量大导致的转型慢;另一方面则是相较于专业院校其缺乏专业性,从而难以有前沿的声乐理论体系来支撑当下的新变化;再者就是缺乏广泛的实践平台来适应当下的新形式。2019年3月,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委员时提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讲话精神,强调了文化艺术工作重要性,也将文化工作提升至未有的高度。群众文化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专业文化的基础,更是整个文化的主体[2],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整体建设工程,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重视理论教育,明确唱法的意义内涵
三种唱法的分类应当是文化、风格的分类,而并非三种唱法的分类。自我国三种唱法分类传播到如今已经近四十余年的历史了,三种唱法起初的目的只是为1983年3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青年演员独唱比赛”制定一些相对的规则,在物质生活与艺术形式较为匮乏的彼时,群众对“青歌赛”的关注度极高,尝鲜式的讨论与久而久之的影响,也就促使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当下唱法分类的局面。如今,基层群众文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随着时代进步与精神需求提高的同时,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播与体现,也从以往的独唱慢慢延伸出合唱、音乐剧、音乐沙龙等形式,并且作为传播群众文化的载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3]然而长期以来,在群众声乐艺术的传播过程中,大多数以专业实践为主,以“唱得好”作为衡量标准,鲜有开设专门的理论辅导课程,忽略了整体进步达到“学得精”的要求;与此同时,群众文化相较于专业院校缺少大量的时间来巩固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经常以“短频快”的方式来进行,这一方面在于群众对于声乐艺术缺乏整体性的认知,认为声乐即是唱歌,无须理论学习甚至并不意识到声乐需要理论学习;另一方面,由于群众的基数大、从事指导的专业人士数量少,在进行教学与实践的过程中,为达到最快效益常常只重视实践部分而忽略了理论较整体的重要性。在音乐文化包罗万象的今天,社会上涌现出大量形式与内容都不同以往的作品,例如,综艺节目《歌手》中,石倚洁、龚琳娜、王佩瑜三人合作一首歌曲《武魂》,作品整合戏曲、民歌与美声等不同风格的元素进行跨界演唱,倘若在群众文化的传播中仍然以“三种唱法”的概念进行对待,势必很难说清这部作品的归属性,换言之也难以用言语界定此类歌曲。曾任何学科的构成均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事物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也揭示着各学科领域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来迎合时代的进步。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应逐步淡化唱法的概念,而提出声音是为作品服务的理念,其核心要义是使作品赋予情感。
二、拓宽训练方式,强化学习的核心理念
声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实践性是其重要的发展途径之一,在最终走向舞台之前,歌者都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从而能够稳定发声体的记忆性,达到收放自如的运用身体机能来表现情感。我国声乐艺术在唱法分类近4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无论专业院校还是业余学习者大多数都有一种将自己“站队分类”的观念,认为演唱美声作品时必须“通畅”、民族作品必须“微笑”等,假如让一个美声的学习者突然演唱民歌,极容易会造成开不了口的尴尬局面,这便是长期以来唱法分类后带来的弊端。近些年跨界演唱现象的不断涌现,表明我国声乐艺术已经进入多元发展的时期,不同音乐风格的碰撞与不同音乐元素的交融已经成为当下声乐发展的趋势,声乐舞台上的公众人物对跨界演唱的不断尝试也在群众文化中传播产生巨大影响,例如廖昌永在2007年推出跨界专辑《山丹丹花开》、谭维维融合华阴老腔跨界演唱《给你一点颜色》等。笔者认为,在声乐的训练过程中,既重视科学性也要讲究个性。[4]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所谓演唱的科学性,就是一种标准,通过它可以解决演唱各种作品的各种问题,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唱法,唱完以后不累,并且保持声音流畅贯通,给听者以美好的享受”。笔者理解,声音的训练,追求的不是千篇一律的音色与共鸣,而是在演唱过程中对自身追求“舒服”、对他人追求“好听”,所有不同风格的发声技术技巧训练都是为了满足自身与他人追求美的感受,在训练的过程中,也无须非要在不同风格的演唱中区分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样这也是对讲究个性化的最好诠释。不同歌者的发声结构不同从原理上做不到“千人一声”,在声音的训练过程中,在追求科学性的前提下挖掘其声音的个性,是培养一个好声音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跨界演唱现象频繁出现的今天,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传播的训练过程中,要不断拓宽训练的层次与方式,形成强化业务能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作品服务情感的理念。
三、加强平台探索,增强实践的价值功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彼时三种唱法的概念难以在当下的群众文化中抹去,又难以解释当下频繁出现的跨界演唱现象,基层群众在声乐艺术时,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5]人的群体意识体现了人的价值需要通过群体得到认可,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一样。综述上文,相较于专业院校,群众文化对于声乐艺术的突破口较小,缺乏实践的探索便难以在群体中得到肯定。笔者认为,若要使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得群众能够在学习声乐艺术时摆脱唱法的束缚形成科学的观念,其在加强理论学习与科学训练的同时,仍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锻炼,寻找适合的实践平台与载体。围绕群众文化的建设,声乐艺术实践性的特点就要求基层群众需要通过广泛的实践来带动前沿的观念形成。[6]近些年,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投入,社会各地各界都在为群众文化传播提供平台,多样化、多维度的载体搭建也为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播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例如谭晶在第九届青歌赛上演唱歌曲《大地》,是一种建立在严谨取舍基础上的唱式:民、美、通三向优势逻辑互补;民营文化工作室、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为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平台,例如近些年火爆的“彩虹合唱团”,以合唱的形式完成了不同风格的作品演唱。现如今,随着“发展繁荣公共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工作理念提出、政府机构或民间协会对合唱节、声乐沙龙、音乐剧的举办等,其丰富多样的载体设置都为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传播提供了优质的媒介,与此同时,基层群众也能在此类文化活动中学习到新知识体系,为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良性发展提供实践经验。综上所述,群众文化相较于专业院校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声乐艺术作为群众文化中重要的一支,如何加强并引导基层群众形成正确的理论观念,需要每一个歌者共同做出努力。在党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号召下,我们仍需不断探索与实践,构建与完善基层文化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体系与实践内容,基于特定学情探寻特定出路,才能更加行之有效地向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王丽.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发展探究[J].黄河之声,2020.
[2]田晓梅.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声乐艺术的普及和发展[J].北方音乐,2019.
[3]陈珍.简析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发展[J].黄河之声,2018,
[4]吴建平.群众声乐艺术辅导教学和音乐文化的宣传普及[J].大众文艺,2011.
[5]刘婕.声乐演唱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探讨[J].大众文艺,2017.
[6]姜泓宇.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声乐艺术研究[J].戏剧之家,2020.
作者:叶森 单位:温州城市大学
- 上一篇:神经生物学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教学研究
- 下一篇: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