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设计与企业文化对接探索

时间:2022-03-26 04:22:40

导语:美术设计与企业文化对接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美术设计与企业文化对接探索

摘要:全球市场化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美术设计专业的设置必须直面这种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因为教育的目的不是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整合,更根本的目的是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其所需的人才。而作为输出口的艺术教育和作为接收口的生产企业、两者之间无可避免地存在着对接关系,如何实现这种对接从而使企业实现产业利益的最大化是美术设计学科设置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因此对专业学科与企业文化对接设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企业文化;学科设置;设计专业

我国美术设计教育的目的既不是培养艺术家也不单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全民的审美教育,其终极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推动作用的人才,而作为社会发展重要环节的生产企业则为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接收的平台,两者是互利的承接关系。而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生产机构所设定或形成的具有与其生产特点相贴合的价值观、品牌指向、经营模式,它包含了文化、信仰、精神、职业操守及职业道德等于一身的复杂的文化属性。而企业文化是由决策层作为文化导向通过管理手段进行经营的,要实现企业文化的传播就需要在生产、管理等各环节来实现,例如产品设计的风格、宣传方式和管理方式中的人文属性等都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环节。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美术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艺术修养决定了企业文化品牌的文化深度;产品设计与宣传直接决定了企业市场营销的成败……因此作为为企业文化环节提供此方面专业人才的高校美术设计教育就需要与企业完成对接,这样教育理论才能落地实践,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背景下,高校美术设计专业通过完成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实现就业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符合该专业学科人才培养的要求,因为在工作岗位竞争激烈的今天,艺术院校除了要培养具有高素质、良好品格的人以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生存就业技能,这就需要将课堂理论对接到实际工作应用当中,而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就是最为实际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

首先,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才能更好地促使本专业学科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美术设计专业教育理念与授课方式相对来说过于封闭与保守,其培养目标与市场发展需求有一定程度上的脱节,那么美术设计专业学科在设置时就必须首要考虑其是否符合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重视学科教学模式与市场实际应用的对接。例如将教学内容与企业品牌文化、形象、产品设计、企业精神等相互结合与对接,将其融入学科课题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当中,本文试图从以下两点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对接方式:(1)将企业引入教学:即使用与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例如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并设置相应的研究课题,将生产与教学进行实践性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可以为课程的讲解提供专门人员与老师共同协同授课,这样就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从而改变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际操作。作为授课方在专业设置时着重结合企业的产业结构、技术与岗位需求进行学科划分与授课,其培养目标是能够承担企业文化项目所需要的、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例如在设计专业的学科培养内容上,注重设计与产品开发的市场需求,其授课采用:以课程理论知识为辅助、技术应用为核心目的、教师或技术人员作为实际操作示范教授的模式进行。再例如产品设计专业的授课模式可以通过这种企业项目介入的方式中更能清晰地理解企业品牌文化、产品需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品牌设计。这种方式使学生间接地参与了企业生产,而企业文化通过对教学模式与目标设置的参与和引导也直接地获得了符合企业需求的产品设计。这种授课方式的优势区别于传统纯理论的灌输,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设计理念与方案通过与企业生产的对接实现了产品的成品化,这种模式的对接即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也有利于企业文化对用人的需求。如果说企业介入教学有难度的情况下,还延伸出了另外一种方式,即企业设置资金奖项,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可以在校园里更好地宣传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与品牌,间接地培养了潜在的客户与用人需求。例如通过企业提供课题奖金进行课题研究,这种方式在国内国外多个艺术类院校中都有所体现,其效果立竿见影且达到了双赢的教学效果。(2)专业学科的细分化:即结合市场需求将美术设计学科进行更系统更多元的设置划分。传统的美术设计教育在专业的划分上过于笼统,造成了所分专业授课知识内容过于宽泛,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要实现其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在学科的划分上就需要更清晰更多元化,例如将设计专业细划分为:书籍装帧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景观设计等等具有实际指向的学科。这种划分一方面促进了教学系统的科学化同时也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更清晰化,而企业也从这种转变中间接地获得了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那么如何将学科细化以后落地实施就需要一个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机制,在中外艺术院校中尤其是外国的艺术院校更多的采取了“工作室”的教学方式,即根据学科带头人的专业特点及成就划分组成工作室,然后结合工作室的学科性质和需求为其提供教学资源的分配。这种工作室教学制度一方面有效分配了学校的教学资源,也使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系统更科学。另一方面,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这种资源去寻找课题项目,将前文提到的企业文化引入课题教学当中,这样导师授课具有一定的主导性、学生的学习方式更为灵活,而因为工作室专业上的清晰划分也使得企业文化的介入变得更精准和有效。

以上两种对接方式是互为良性发展的关系,改变了传统美术设计专业学科封闭式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弊端,更好地结合企业文化和生产的需求、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上获得了更清晰更多元的就业平台。当然任何教学模式的改进都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将是高校美术设计专业学科发展的突破口之一,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文瑞,廖兵.浅谈现代企业文化[J].金融与经济,2000(01).

[2]唐光安.浅谈艺术修养的提高[J].美术界,2015(07).

作者:黄春芸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