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非公企业文化思考

时间:2022-09-26 03:59:25

导语:新形势下非公企业文化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形势下非公企业文化思考

企业文化是指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工作作风和行为规范等,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长期形成的精神财富,通过宣传、教育、感召等方式,使企业的全体成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能够统一意志、规范行为、凝聚力量,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形势下,企业文化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企业经营的转型升级,甚至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一、非公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

错误地将企业文化建设理解为喊口号、贴标语、发通知,与企业形象混为一谈,只注重企业的标识、展示等方面的设计,忽略企业文化内涵的塑造,简单将广告宣传、产品包装等外在形式当作企业文化的内容,缺乏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在员工的行为规范中深入贯彻,未能体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此外,有的企业将企业文化只看作是高层管理者的工作,与其他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关系不大,没有将员工视为企业文化的主人,殊不知失去企业文化植根的真正土壤,就会使之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不相匹配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更好发展的精神核心,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企业战略和经营活动。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愿景提供支撑,但在具体制定实施过程中,有些非公企业文化往往与发展战略不匹配,成为了一项独立的工作,使其失去了应有意义。首先,有的企业设置了专门的企业文化职能机构,但与战略制定部门未能形成合力,企业文化发展与企业发展战略不统一,更谈不上相互促进。其次,企业文化作为引导员工行为的重要支撑,与员工管理、薪酬待遇、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步调不一,导致员工无所适从,失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本质。另外,企业文化的落实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即使提炼出符合企业特色和员工价值的优秀文化,但在实施层面却始终停留在浅浮层次,没有深入推进,导致企业文化不能紧随企业发展发挥作用。

(三)企业文化工作缺乏创新性

有些非公企业的文化建设互相雷同,尤其是在同一行业中,仅仅成为一种体现行业特色的相同或相似表述,没有体现本企业独特的价值准则和经营理念。有的企业文化盲目照搬其他企业,虽然“企业文化月”“企业文化周”活动遍地开花却收效甚微,表面热闹,不能深入到员工内心,尤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传播渠道缺乏创新,没有找到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符合企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载体,这种文化建设既浪费了资源,又不能增强凝聚力。

二、对非公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一)引领非公企业家提高认识,增强塑造企业文化自觉性

非公企业中,企业家往往是企业的领导者,其个人特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整体氛围。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领导层,需要通过广泛开展企业家座谈、企业家沙龙、企业文化论坛等形式,坚持用新思想、新理念和新的思维方式武装头脑,科学引领企业家增强用先进企业文化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意识,充分认识企业文化作为软生产力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教育引导企业家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有保证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形成高层统筹、机构落实的良好体系。另外,企业家要率先垂范,在日常管理行为中自觉践行企业文化价值观和使命感,并作为常态化工作进行督导推进。

(二)丰富培训形式,科学保障企业文化建设

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利用调研座谈或专场培训等方式,对非公企业的管理层和相关部门进行有的放矢的培训指导。非公企业在制定和落实企业文化时,要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符合企业的定位和发展,保证企业有良好的文化建设氛围、有科学的规章制度、有专业的人员负责,保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走上良性轨道。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与企业文化培训结合,推动非公企业树立政治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重要观念,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坚定贯彻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推进非公企业文化向着更大格局、更深层次发展。

(三)创新服务方式,助推非公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

有效的服务方式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保证,工商联要以提升非公企业文化内涵为目标,以弘扬主旋律、传播新知识、凝聚正能量为宗旨,创造性地打造网站、会刊、新兴媒体等形式,展示优秀企业文化,促进非公企业之间交流经验和心得。利用文明创建活动契机,引导企业树立“文化强企”意识,在商会之间、企业之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类、展示类、评比类活动,为企业制度发展提供全方位平台,将企业文化真正打造成铸造优秀队伍、树立优秀品牌、塑造优秀形象的有效源泉,全面提升非公企业的竞争力,营造非公企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者:靳红 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