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化发展的途径探索

时间:2022-12-25 10:11:31

导语:西部文化发展的途径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西部文化发展的途径探索

本文作者:张弘刘杨工作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委党校

增强文化科技含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可以断言,未来国内外文化产业竞争将是一场科学技术的竞争,高新技术的渗透将会成为文化产业崛起的驱动器。因此,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注重科技创新和应用的前沿性,并及时通过最新科技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创新,将之转化为文化产业新的生产力。从东方到西方,一个新的竞争潮流正在风起云涌,那就是抢占与文化紧密结合的技术制高点,然后扩大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的生产,以达到全面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目的。为此,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投入巨资,抢占具有文化内涵的高技术产业和有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业的制高点。与过去时代的文化服务业不同,今天我们所说的文化内容产业有着信息化的技术内涵和特定的背景,是一个“人类的创意和知识集中的领域,是以数字技术扩大再生产的领域,是服务产业的核心部分,也是亲环境性的产业”。比如,花木兰本来是我国本土的一个古代传统文化中传承了上千年的人物形象,但是运用新的数字技术、佐之以美式文化之后,这部片子在我国获得了巨大市场空间,美式观念也被悄悄渗透进来,这不能不让人深思!完善高新技术人才流动机制,建立健全人才市场流动体系。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文化科技人才,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做到人才先行。高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文化产业更加具有发展潜力。具体来说,要想出高水准的文化产品并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具备大批高水准文化产品专业制作人才和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要想创作出一流的文化产品,就必须打破行业和国家、省市的地域界限,完全按照文化产品的生产规律,实行人才自由、合理的流动、交流与合作。同时,还须改变传统的文化人才地区、单位的陈旧体制,实现向人才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和人才供求的市场化转变。从投入角度看,文化产业是投资见效快,回报高的产业。可以说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缺的就是文化科技人才。规范和完善文化产业的创新体系,关键在于人才创新。鉴于此,西部应该建立畅通无阻的文化科技人才的市场流动体系,让国内外文化科技人才自由流动,转变以往开放引进过程中过时的思维定势。

深化人才培养创新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和人才激励机制。人才资源是发展文化科技的主体。文化产业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它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和管理人才。文化产业的特性要求文化企业人员必须既懂文化又懂经济,既熟悉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又精通市场运作和市场经济运行法则。鉴于此,西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依托高校、学术界的力量和资源优势,把文化产业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形成从本科到博士生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要面对境外文化企业集团抢滩我国文化市场,爆发人才争夺战的情况,提前做好准备,防止和减少文化产业人才的流失,为发展壮大自身文化经济创造有利条件。现在,吸纳和引进人才已渐渐成为全球人类资源管理者和组织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战略,一方面要加大文化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是吸引国内外的优秀文化科技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的改进力度。创造优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识才、用人机制,努力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社会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技术人员奖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设立奖励基金。研究制定技术创作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办法,充分调动各类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加强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处理吸收外来人才与培养本土人才的关系上,做到“不单要两眼向外,求贤若渴,也要两眼向内人尽其才”。在求贤若渴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把人才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创新思维,建立健全人才选录机制。文化科技人才战略是实施西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之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人才是第一需求的理念应该成为我们发展西部文化产业的重要理念。西部文化行业由于受旧文化体制的束缚,市场化运作很低,尤其是以往用人机制还没完全转变,大锅饭、排资论辈、外行领导内行等现象仍然存在,人才选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历、文凭、工作经验等僵化模式。人才战略不仅牵扯到文化产业人力资源部门,还牵扯到领导、行政、法规政策等多个方面。因此,在人才选录方面应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自上而下,从整体上彻底转变旧的、不合适宜的用人机制,树立新的人才选录、考核机制。“要开出一条路来,让有才能的人快速成长。”具体有三个方面需要创新:一是要破除“论资排辈”,大胆使用优秀年青人才。二是要破除“求全责备”,树立用人所长的观念。对人才要有正确的定位和认识,注意扬长避短,因人而异,各尽其能,把人才配置到最适合发挥其优势的岗位上。三是要破除狭隘思想,兼收并蓄选用人才。要破除身份界限,唯才是举,正确看待文凭与水平、内部人才与外部人才的关系,不断拓宽选用人才的观念。在人才的使用上,要做到唯才是举、唯才是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文化市场能够促进各类文化产品和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当前西部文化市场的发育还不够完善,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就更为滞后。例如,资金市场、设施市场、人才劳务市场、中介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急需建设和发展。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西部地区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例如,目前西部文化市场存在的侵权盗版屡治不绝,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向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是根本原因。没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其它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就没有基础和依据。反之,文化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又制约着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性必然造成各文化市场门类相互制约的局面。特别是文化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是现代文化市场的核心,需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了发展区域和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群,这表明在国家层面上,除了强调一般意义的产业形态之外,我国开始注重地区的差异性,尤其是西部地区,破解了以往文化产业政策“一刀切”的现象。《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之后,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必将形成新的文化产业投资热潮,西部各省(市)区文化产业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面对机遇和挑战,各级政府如何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科学、准确、符合实际的规划和决策,无疑成为西部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