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传承对雕塑风格的影响
时间:2022-09-03 04:19:25
导语:区域文化传承对雕塑风格的影响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雕塑风格的创新”之“创新”需立足于深厚的文化基础,这种立足不是具象的传承也不是文化符号的单一化拼接。应该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特色文化的重构和深挖。从这个视角反思雕塑风格,立足于积极的继承才是更好的创作。真正雕塑风格的形成和可以称作风格创作来自于传统元素、区域特征和社会流行元素的深刻理解与全方位结合。所以,时下陕西雕塑风格的根性问题是值得反思和讨论的重要问题。
二、区域文化影响下的雕塑景观的可能
1.区域文化的雕塑内涵。区域文化往往是三大视域之下的特殊性体现:地理视角下的独特性,历史视角下的传承性和时代视角下的当代性。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就会诞生多样的文化形式,因此不同的文化形式就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撰写不同的历史。[2]因此,受地缘特征的影响区域文化是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力量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这既代表了区域文化的内涵概念也阐述了区域文化的内部构成。是区域文化作为当地各种文化形式的母体和载体,又是文化各种形式和各种方向发展的源动力。雕塑活动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化体现方式,其作者的内心活动往往贯穿于整个雕塑创作的全过程。作者的内心驾驭着各种材料,在材料语言的基础上,用每一个细节去体现自己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环境中所受到的刺激,这种刺激在艺术表现的方式之下其实是雕塑家内心世界的具象表现。[3]人类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动物,立于社会文化中的创作去思考和表达真实与非真实的存在,就是雕塑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雕塑的表达形式,不论圆雕、浮雕等形式语言还是神、人、物等符号载体。或者实像、意像、抽象等表达方式,[4]都源自不同的区域文化给予的特定文化属性。这些文化属性结合作者的本能、人性、欲望、物质、社会、精神等,就会成为雕塑创作永不枯竭的创作源动力,同时也是驱使艺术素养能够视觉呈现的创作冲动。[5]有时候甚至可以上升到生命的雕塑,从而让雕塑附于生命。成功的雕塑不但是艺术创造的概括和体现,也是文化的概括和提炼,更是作品对时代、区域和文化的一种再生成、再记录和再创造。2.区域建设的雕塑优势。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已经变成区域经济建设的重点和区域文化建设的重心。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景观生态建设变成一项重要的艺术创作课题。雕塑是美丽乡村景观生态建设的指示性符号,具有地标性和指向性对提高建设辨识度和文化内涵都具有重要意义。[6]雕塑景观既是新农村建设的装饰景观也是农村环境的美化景观,既是当地独有人文风貌的体现,又是传承区域文化的直观艺术形式,优越性独特且无法替代。区域文化水平和人民精神面貌的独特性,使区域文化雕塑往往具有“型塑”和“精神指向”的双重效果,践行着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文化自信。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遗产元素,都是雕塑景观创作素材库和资源库。而且从这种根性资源成长而来的雕塑风格充满了艺术张力和生命力,让作品吸收与传承之间,民俗与文化之间,艺术与环境之间相互渗透并发生联系,增加了地缘人民的文化认同也打造了独具区域特征的地标文化。[7]在“绿水青山即是金山银山”的背景下,在如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和文化内涵提升的问题上,在区域建设的指引下,雕塑与区域环境的融合,对人文文化、社会环境、精神风貌等方面承载和阐释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雕塑风格形成中的区域元素
1.雕塑整体建设与区域文化的融合互动。区域文化背景下的雕塑风格有着独特的区位文化特点,但雕塑风格的形成却与区域规划格局与雕塑设计有一些不同。区域文化影响下的雕塑特点由众多综合因素构成,区文化雕塑群、街道和公园、当地气候、历史脉络、风俗习性、饮食生活等都对雕塑风格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陕西西安地域文化:明城墙、护城河、钟楼、鼓楼、大小雁塔、回民街,特色街边小店、民间工艺品、石刻雕塑等,都饱含着三秦文化。[8]区域文化的个性化呈现也是地域文化是区位旅游和文化周边发展的重要动力,这种IP效应的打造是名片式的。陕西多个区域雕塑文化都成为了非常宝贵的经济模型,为区域雕塑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成功范式。区域雕塑文化,对国家历史文化起到了非常大记录和推动作用。在现代融合中西双方的雕塑艺术特点,使区域雕塑文化更具特色和国际化,各国雕塑作品,不仅代表自身区域文化影响影响下的独特构成,也是代表着世界雕塑范式的进步和发展。[9]尤其是在中国因为多样的区域文化多种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多朝代的历史文化,使中国大部分区域都拥有独特区域文化风格的雕塑群。而且往往一个文化脉络之下的雕塑群的形成,就代表了一种文化传承下来的雕塑面貌和风格。而这种雕塑群中各自间的区别和联系就代表了一个泛文化圈的特点。循环新生态,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让文明价值变成一种发展内驱力。“作为历史的存在,每个人都具有受到民族的和地域的历史所限定的侧面。在往昔交通不便的时代,地域的限定往往决定着艺术的种类……”[10]这样文明驱动之下使雕塑变成了一个镜头,记录了陕西的历史和生活变迁。因此雕塑的直观表现形式既代表这一个区域文化品格;又代表这一方人民的精神状态和面貌,为人们提供了归宿和寄托。2.区域文化影响下的景观雕塑创新。区域文化影响着雕塑文化品质提升。时至今日,陕西城镇化的极速发展,区域文化的不断变迁,使人们生活的文化环境发生着目不暇接的变革。反思趋同化、空泛化的雕塑怪相,使人们认识到文化内涵和区域特征才是景观雕塑的生命,中国精神、民族品格、思想碰撞、社会文明这些元素都从各自角度阐释了景观雕塑的创新动力。“文化是脆弱的,任何过分地计划、控制和指导文化的企图都会将其扼杀”。[11]当代雕塑的传统化、区位化主要有以下特征:一、从传统雕塑中吸收语言和经典元素的创造性的转化;二、区域文化元素体现的多民族交融文化的变体应用;三、从社会环境元素中的时代因素、政策因素、需求因素的转化应用。景观雕塑的创新发展与雕塑家个人素质密不可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雕塑家艺术水平和创作动力,尤其是艺术家对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感知力是雕塑作品生命力的核心因素。雕塑家不但要有高超的创作水平和塑造技法,更要拓宽政策解读能力和多种类认知水平,了解规划、消费心理、艺术心理、符号学、地理等相关门类知识,将自身提升到“厚人文素养、宽知识领域、高技术技法”的全面艺术从业人员。创作出一大批有生命、有价值、有指代性的的高质量雕塑作品。同时要饱含时代使命和文化振兴的责任担当,创作中要有“家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既不能一味地坚持小众审美做一些看不懂的作品,也不能迎合经济市场做没有生命价值和消费艺术。“优秀的城市雕塑具有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陶冶人们情操的作用,有的甚至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时代的标志。”[12]区域环境影响着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又感染着每一个人,只有艺术家置身其中,去感知和感受身边的多维变化,才能将自身的技艺在作品中得到深化,创作出时代特色鲜明区域特质明显的优秀作品。
本文通过分析陕西区域文化与雕塑的相互影响和联系,对区域文化的雕塑风格与文化内涵进行了深人分析。从而为进一步探讨城市雕塑趋同化、庸俗化的现象驱使我们在对陕西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继承中进行反思,同时提出探索地标性的雕塑风格在区域建设中的迫切需求。区域建设需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长远规划,与文化和民族认同等需求融合,并作为时代背景和新文化建设的先头兵而存在。区域文化如何繁荣、和具有辨识度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而引起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雕塑风格和模糊与淡化,特色的消失,符号的淡化是区域发展的悲哀也是未来区域建设的警示。因此,陕西区域雕塑文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充分研究政策,在区位整体布局、环境规划、新老地区雕塑的风格关系等问题上进行针对性考虑,使区域建设、雕塑、文化三者形成良性的叠加式发展。时代背景下的新型雕塑风格、理念和技术一定要在继承与延展,创新与承载方面找到新老雕塑风格的内在关系。重构具有时代性和区域特点的新型雕塑文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引入科技和时代元素让市场和发展为雕塑风格重新定位。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廖仁静,李倩,张捷,等.都市历史街区真实性的游憩者感知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J].旅游学刊,2009,(1).
[3]纯艺术创作中雕塑的消费化和虚拟化(下)[J].薛问问.现代城市研究.2002(04).
[4]中国当代具象雕塑转型研究(1990-2000)[D].尹代波.上海大学2019.
[5]语言的嬗变[D].任日.中央美术学院2014.
[6]侯建伟.公共雕塑艺术载体在乡土文化传承中的核心价值体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7]殷波.乡村振兴的文化意义——潘鲁生教授新著《美在乡村》简评[J].山东社会科学,2019.
[8]刘昊.城市雕塑风格对城市特色塑造的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
[9]姜雪.俄罗斯雕塑风格对哈尔滨城市雕塑造型的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10][日]今道友信.《东方的美学》.三联书店.1994.
[11]刘天府主编.共铸辉煌(二)——2008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论文集.长春:长春出版社.
[12]陈晓丽.“致词”.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作品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作者:杨磊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
- 上一篇:区域文化下艺术特征及美学思考
- 下一篇:区域文化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