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下艺术特征及美学思考
时间:2022-09-03 04:15:12
导语:区域文化下艺术特征及美学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针对山西省黎城县区域的布老虎手工艺--“黎侯虎”的发展脉络、艺术特征、传承机制进行调查和分析,立足于区域文化视域的角度,运用田野调查法和分析归纳法,探究黎城县地区布老虎手工艺的形成、特征、发展即交互影响的内在规律,并结合山西布老虎手工艺术所承载的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对黎侯虎艺术品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使其在传承上得以创新,让黎侯虎流传千年的非遗民俗文化活跃在文化历史舞台。
布老虎手工艺的存在源于民间百姓对虎的崇拜。关于虎崇拜最早可以追溯到伏羲期间,人们把虎作为生命保护神和繁衍生育之神。民间百姓根据老虎的特征制作成各种老虎玩具,用来看护婴儿,陪伴婴儿。山西布老虎的种类繁多,尤其以黎侯虎、潞王虎、侯马布老虎最为典型。其中高秋英做的“黎侯虎”在1998年被国家邮电部用为虎年生肖邮票图案,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代表中国形象的民间手工艺展品展出,它不仅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黎城县地域概况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北部,是太行革命老区,地处京冀豫三省交界,被称为山西省的“东大门”。该县属太行山腹地,四面环山,地形复杂,但黎城县交通十分便捷,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金三角”。该县县境气候环境独特,气候温和,自然风光壮丽,有“上党小江南”之美誉。黎城县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通过“靳家街古文化遗址”可知,在新石期时代古老的黎城土地上先辈繁衍生息,文明历史悠久,具有众多人文景观。黎城县百姓不断的改造自然与其斗争,留下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催人奋进的不朽精神,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黎城人民民性纯朴,风俗敦厚,勤劳善良,忠厚朴实,生活富裕。人们对于业余文化生活的兴趣浓厚,最终产生了民间特色、本土情节的本地域文化--黎侯虎。它具有时代色彩是历史进程和抗争环境的缩影,是吸收了布老虎手工艺的文化元素和黎城灿烂悠久的古老文化产生的。
2黎侯虎的演变发展及艺术特征
2.1黎侯虎的发展演变史。据历史记载上黎城曾经是一座古国,2006年在黎城县西关村发现了一座西周古墓,在挖掘工作中,出土了一件玉石虎。据考证,这件玉石虎是当年黎侯国君的陪葬品。这件玉石虎的发现不仅证明了虎形器是古黎国民众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仰的重要特征,且从另一侧面还间接证明了《左传》和《尚书》中提到的“西伯勘黎”这一故事的可信度。商纣王通过举办黎城声势浩大的阅兵仪式,达到让各地诸侯进贡的目的,但东夷首领拒贡并背叛商。他们认定灭商之前不把黎侯国灭掉,将后患无穷,由此有了“西伯勘黎”的典故。周文王带兵亲征,然久攻不下,伤亡惨重,进退两难时,谋士献计称,传闻玉石虎保平安,有灵气,谁持此物谁有优势获胜。于是周文王让武艺高超的勇士假扮黎城百姓,趁乱盗玉石虎。有此信物,士兵气势高涨,一举将黎侯国攻克,黎侯国改朝换代。民间传闻,违背天意,残杀了众多黎民百姓,没多久,周文王等人相继病逝。后来,为了顺应天意,周武王将逃亡的黎侯国君请回并归还盗走的玉石虎,其国君死后将镇国之宝玉石虎随葬。而百姓为了纪念玉石虎和黎侯国君,用不同材料制作成各种老虎取名为黎侯虎或黎国虎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古到今,黎城百姓上至耄耋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都对虎喜爱有加,黎侯虎历经数千年岁月的更迭、风雨的洗礼变成了一种民俗文化,源于黎城人民的生活又高于生活,寄托百姓祈求富裕发财、家安事顺、功业兴旺、避邪除妖的美好愿望以及百姓对大自然的主动性,对环境的融合精神和对生活的热情,以及乐观和幽默,显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追求。2.2黎侯虎的艺术特征。2.2.1黎侯虎的造型特征。不过,我国布老虎手工艺既有差异也存在一定的共性,辟邪的猛虎多用于民间的玩具布老虎、虎头帽、虎头鞋等,将伤人的猛虎画的亲近,形成心理的祥和和安全感。其中最典型的布老虎具有三大一小的造型特征--嘴巴大、脑袋大、眼睛大,躯干小。黎侯虎布老虎极具山西当地艺术特色。黎侯虎布老虎表面看是两个老虎雌雄同体,背部由一块布风之裁剪、图案正好吻合一阴一阳,相辅相成,美好的寓意是阴阳共生、生生不息。黎侯虎的主要特征细分为五大类,整体造型独特。一是短、粗、胖、圆,虎虎生威,显现出一种简约美和质朴美;二是黎侯虎虎体纹饰简洁大方,色彩清晰生动,表现出特有的亲和力;三是雌雄配对,阴阳结合,表现了我国古老的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育观念;四是重神似而不求形似,表现了老虎的内在精神状态;五是蕴涵深厚的文化内涵,呈现出鲜明的地方民俗特征。造型简洁大方,憨态可掬,黎侯虎造型比较立体、具有深厚的寓意,将长辈对孩童的爱意、期望、祝福用针线密密麻麻的缝进黎侯虎中,期盼为小一辈可以祛灾避难、健康成长。2.2.2黎侯虎的色彩元素。色彩可以表达不同的物象,渲染感人的氛围,既是视觉传达的重要因素,也是象征地域文化的特定符号。在色彩的选用上,除了以民间常用的黄色或红色为基础,黎侯虎的用色还要更为丰富化。黎侯虎的主要色调是红、黄、蓝、绿等颜色,一般都彩绘布制作,通过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大面积的高纯度的色彩对比,装饰绘画风格较为浓烈,作品不仅服务于民俗生活,具有强烈的中土气息,更具有特有的象征意义,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红色表达喜庆,具有辟邪除崇、治鬼御魅的文化寓意。大地土之色,代表尊贵和神圣。扎根在百姓心里的万物之灵的思想,高秋英前辈和绣娘们将对大自然的崇拜用以线的形式表达,她们质朴的感受和想象赋予了黎侯虎灵魂。采用冷暖对比和互补等手法,以红色绣线为主色调,搭配蓝色、绿色并用金色、银色点缀,彼此呼应、重叠、并置、交错,产生华而不俗、形态各异的布老虎。
3黎城区域特征对黎侯虎传承的影响
在制作布老虎时不同地区的百姓会将各自地域的文化和审美习惯融入其中,从而创作出的作品极具当地艺术风格特色。黎侯虎在区域特征面临上传承困境,由于年轻人对针线不感兴趣等问题无法得到继承,相关从业人员数量的减少,传承人出现断层;其次是流水线式的机器化生产使黎侯虎的传统工艺遭到破坏,批量生产的黎侯虎布老虎缺少传统文化特色;政府重视力度不够,社会环境整体缺乏传统工艺保护意识;受地域经济发展不均衡、落后的观念和经济导致黎侯虎发展受限。对此现象,首要任务是发掘并保护黎侯虎。首先,通过新媒体直播、广告等形式丰富宣传手段,让大众了解民间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次,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指出和鼓励文化传承与创新,多种模式培养传承人;最后,结合消费升级的时代背景和流行趋势进行创新,以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发创意衍生品。采用多种策略手段来对传统文化及其手工艺制品进行传承保护,让黎侯虎手工艺重新绽放在历史舞台上。
4结束语
西区域布老虎手工艺的发展基于地域文化和历史沿革,而艺术源于生活又不等同生活,揭示生活的本质同时在形式上又有所创造。民间艺术创造活动的产物--黎侯虎,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突破创新,具有极高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体现老百姓日常诉求更传递真善美。纵观黎侯虎衍生历史、奇特的造型、丰富的文化内涵,浓缩了黎城民众的文化传承,体现了黎城区域独有的文化特色,是根植于山西人民心中的艺术。被誉为:“中国第一虎”的黎侯虎,保护和传承创新是当下的难题更是重中之重的环节。在信息化、多远化的当今时代,面对国内外大量的艺术品,如何传承、发扬黎侯虎手工艺,值得深思。首先需要挖掘和可持续发展珍贵的黎侯虎文化遗产,防止其文化遗产消失灭亡,然后有关部门加强对黎侯虎民俗的保护,营造保护氛围,提高百姓保护意识,共同珍惜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王苏陵.黎侯虎•中国第一虎[M].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
[2]刘岩妍.“黎侯虎”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10):156.
[3]杨恩举.布艺黎侯虎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发展[J].山西档案,2017,(05):153-155.
[4]袁玲.山西黎城黎侯虎形象的设计分析与应用[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02):93-97.
作者:刘子阳 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 上一篇:民俗体育文化旅游发展困境与破解
- 下一篇:区域文化传承对雕塑风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