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内容在旅游英语翻译的呈现

时间:2022-12-01 08:54:23

导语:民族文化内容在旅游英语翻译的呈现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民族文化内容在旅游英语翻译的呈现

摘要:近年来,全域旅游这种新型旅游模式在各地生根发芽,迅速发展。全域旅游促进了多个产业的融合,实现了对传统旅游业的转型与升级,在这一背景下,全域旅游英语翻译也受到了高度关注,在实际的翻译环节,为了确保翻译更加的精准,需要将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其中。文章分析了全域旅游英语的特点,分析全域旅游英语翻译中民族文化内容的缺失原因,探讨民族文化内容在全域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呈现方式。

关键词:民族文化;全域旅游;英语翻译

全域旅游属于新型旅游观念,即将旅游行业作为优势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与升级,对区域内部的各类资源进行配置、整合,以实现多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在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此后,全域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并衍生出旅游+体育、教育、康养、城镇化等新的业态,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全域旅游的发展吸引了更多外国游客,在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下,全域旅游英语翻译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具体翻译过程中,需要在其中融合民族文化内容,使翻译更加精准、传神。

一、全域旅游英语的特点

(一)全域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

全域旅游英语是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从语言学领域来看,语言最终都是要应用、要被人理解的的,语言的本质是一种交际工具,全域旅游英语其最终价值在于帮助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克服语言表达障碍,实现顺畅、自由的交流。全域旅游英语的要求比英语本身更高,具有特殊的指向性,如,全域旅游英语更加侧重于旅游资源的讲解,旨在为游客疏通理解误区,满足文化共情。全域旅游英语更加的专业,不仅会频繁应用习惯用语和专业术语,也会涉及补税、退税、出境商品、纪念品等内容。

(二)全域旅游英语的风格特点

从全域旅游英语的风格来看,需要充分尊重倾听者,考虑到其感受,满足基本的交际需要。在全域英语翻译中,需要高度关注行为礼节指导、礼貌用语内容,在翻译时,需要以谦逊的姿态来传达内容,让倾听者感受到被尊重。同时,全域旅游英语应当是愉悦、轻松的,需采用通俗易懂、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不能过于刻板,否认很难让倾听者产生信任感。

(三)全域旅游英语的文化特点

全域旅游英语的文化融合种族信仰、文化底蕴、旅游目的等内容于一体,其文化繁杂又丰富,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储备。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译者要具备扎实的历史、人文背景。另外,旅游者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和地区旅游者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译者要对跨文化交际有全盘理解,主动掌握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人文历史、文化背景,以精准的传递全域旅游内容。

二、全域旅游英语翻译中民族文化内容缺失的原因

(一)翻译不全引起的缺失

在全域旅游英语翻译中,由于翻译不全引起的民族文化内容缺失问题十分常见,由于译者翻译不完整,没有充分考虑到背后的文化内容,就难以将全域旅游中的文化体系呈现给外国游客,无法达到预期翻译效果,也会影响民族文化内容的普及。

(二)人才缺乏引起的缺失

全域旅游英语翻译对于译者的综合能力有着更高要求,全域旅游还是一项新生事物,对于全域旅游翻译人才的培养,也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为学习者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职业训练。由于训练上的缺失,导致译者对全域旅游背后的民族文化内容不够了解,不能很好的翻译出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意义,这也是影响全域旅游英语翻译质量的文化短板。

(三)翻译方法不当引起的缺失

翻译是一门艺术,在翻译环节,为了达到理想的翻译质量,需要根据全域旅游内容的特点来选择科学的翻译方法,受到经济、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文化名胜数量众多,译者面对翻译资料,常会忽视其中的文化内容,在翻译时,如果方法选择不当,或者未通盘考虑到各种问题,就会影响翻译的精确性。

三、民族文化内容如何在全域旅游英语翻译中呈现

(一)夯实学习基础

要将民族文化内容精准的传递至全域旅游英语中,译者需要具备扎实的学习基础,让全域旅游英语的翻译可以做到日常化、简单化。就目前我国全域旅游的发展来看,尽管我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政策扶持,但全域旅游作为一个新生概念,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一些经典的场景介绍和警示牌中,经常可看到语法错误。如,在有的景点中,标识着“export(出口)”,实际上,在英语中,export是外贸出口的意思,用于建筑景点、公园出口的指示牌,很容易让游客产生误解。因此,译者必需掌握公共英语,能够结合语境来应用句式、单词,否则,翻译出的内容会适得其反,特别是针对公共指示牌、景点的翻译,都需要与背后的文化语境契合,对于一些特殊的内容,可加入注释。对待全域旅游英语翻译任务,译者要认真、严肃,在翻译前,主动查阅资料,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反复推敲后才能确定疑问,不能含糊敷衍。对于用词、词性的选择,要仔细,避免出现语法失误,这是译者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译者要主动提升知识素养,如,如果译者提前掌握了动物、林业的相关词汇,就能够为林区景色的翻译提供便利,如果专用名词的储备量过少,也会对翻译质量产生影响。

(二)明晰文化内涵

我国历史悠久,在全域旅游产业中,大量的词汇、语句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对于外国游客,很难理解单一词汇背后的真实含义。如,我国有一些历史事件,“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是以事件发生的日期来命名,直接采用数字的形式来翻译,外国游客很难理解,针对此类问题,译者在翻译时,需要通过注释的方式来解释事件的内容和发生原因,让外国游客可以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人文情怀。另外,在汉语中,还有一些概括性讲述,如“儒家思想”“中国梦”,如果直译,会让外国游客不明所以,在翻译时,可利用适当的注释来帮助外国游客来理解。此外,在我国的全域旅游文化中,还有一些与名人名言相关的成语、词句、谚语、题词等,如,“云深不知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这类内容不适合采用直译,需要予以适当的讲解和注释,并插入与名人相关的介绍、诗句,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达到共情。另外,有一些专有名词,也是译者需要关注的内容,译者需要掌握背后的文化元素,根据时展将其转化为适合的语言,用新时期的眼光进行解读,在传递文化内涵的同时,与新时期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如,在“养心殿”的翻译上,尽管其名称简短,却有着深远含义,在翻译时,可先采用直译法来翻译,再根据实际功能进行意译,通过适当的处理,让外国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理解,打破了中外文化之间的隔阂,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丰富内容传达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即便是同一类的名词中,其背后也有微妙的差异,如,在水的描述中,根据水的形态,有江、河、湖、海等;在山的描述中,有岳、峰、山、峦等,在全域旅游英语的翻译中,也必须要考虑到这一微妙差异,如果将同一个类别采用统一的方式来翻译,很难让外国游客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妙,也影响了意境的传达。针对此类内容,在翻译时,需要保留基础词汇,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进行翻译,如,在“寺”和“庙”的翻译上,两者是有明显差异的,“寺”多为官用,“庙”为民用,在翻译时,需要保留其原有名称,精准传达其中的文化意蕴,突出内容的微妙差别。

(四)合理进行取舍

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一般是为了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他们很难直接感受深奥的文化内涵,在全域旅游翻译时,如果过于关注文化渲染,力求让游客明确其中的每一个点,难度非常高。因此,在全域旅游英语的翻译上,需要注重取舍,明确翻译目的,合理采用翻译方法,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如,古人在邀请客人做客时,会提到“寒舍”,其背后表达的是古人的谦逊,而“寒”有多重含义,在翻译时,就不需要面面俱到的翻译,只要为游客传达这种谦辞即可。另外,在一些景色的介绍上,会涉及诗句和成语,如“鸟语花香”“娇艳欲滴”等,在翻译时,可采用直译法,再注解大致的含义。针对此类内容的翻译,需根据游客的接受能力来确定,进行适当的文学渲染,避免大量使用华丽的辞藻堆积,这反而会喧宾夺主。

(五)打破文化壁垒

在全域旅游的翻译上,需要尊重传统文化,以更多的渠道来传播传统文化,在为外国游客翻译内容时,译者不仅要介绍相关的风土人情,还要挖掘风土人情背后的历史文化元素,纠正外国游客的错误认知。在涉及一些敏感词汇时,会出现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译者要提前预判这种情况。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天子的化身,代表尊贵的形象,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阴暗的,在关于与“龙”相关的景点翻译上,译者要关注这一文化差异,消除中西方文化差异给外国游客带来的误解。另外,在翻译少数民族文化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回族为例,他们信奉“猪”是远古祖先,不食用猪肉,在翻译时,也需要介绍背后的文化背景,引导游客尊重当地习俗。

四、结语

全域旅游的翻译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旅游英语的翻译中,如果出现失误,就会影响全域旅游的品味。为了精准的翻译全域旅游英语,一方面,要发挥出政府的牵头作用,改进翻译错误,规范翻译语言,改善翻译面貌。另一方面,译者要认真学习,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丰富文化素养,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来提高综合能力,为全域旅游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淼.跨文化意识下旅游景点名称翻译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30-33.

[2]吴晓娟.旅游英语翻译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03):-.

[3]谢瑶.浅谈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8(04):1-1.

[4]朱晓博.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04):8-1.

[5]李宗瑾.旅游景点英语翻译的跨文化意识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8(05):78-7.

作者:杨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