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大学生民族文化调查分析

时间:2022-11-14 10:13:37

导语:学前教育大学生民族文化调查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前教育大学生民族文化调查分析

【摘要】在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更是成为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大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上非常值得让人深思。而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是社会教育事业的重要群体,将来主要从事幼教事业,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社会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肩负着育人育才的重任。因此,本文选取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法,对民族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并在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

本文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民族文化认同现状调查,并在调查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建议。此次问卷随机发放了450份问卷,回收了420份,有效问卷415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8.8%,样本信度和效度都很高,有研究价值。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整理,从而得出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的认识与态度。

一、民族习俗的传承看民族归属

由于民族之间不同的民族习俗,导致在不同的程度上影响着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各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态度是影响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在民族习俗的问题上,多数大学生对自身民族习俗都有着积极的的认同态度,但是却出现了在行为的分离。例如:在填“本民族最具特色的节日、饮食”时,90%的大学生都能说出一个或两个自己民族的节日和饮食,例如:汉族的特色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汉族特色美食水饺、汤圆。苗族特色节日苗年节、姊妹节;特色美食酸汤鱼、姊妹饭。侗族特色节日芦笙节、六月六;侗族特色美食牛鞭、腌鱼。他们对民族习俗持有积极的认同,但是从其行为来看,他们对习俗的遵行并不积极,比如对于“学习开展的民族文化活动您会参加吗”回答中,45%的大学生表示从不参加,34%的人表示偶尔参加,只有21%的人表示经常参加。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民族习俗的认同上,出现了情感和行为的分离。

二、从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看民族归属感

任何一个民族都是离不开自身文化,民族的产生需要共同文化的支持,有了民族文化才有民族的产生,所以民族认同是以文化为出发点的。各民族成员对自身民族故事、英雄及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程度体现其民族认同。在填写“您知道的本民族英雄或民族故事”这一问题时,85%的大学生能说出至少一个民族英雄或故事,这些民族英雄和故事都是我们值得去学习的民族文化。但在对“您是否了解本民族文化”问题调查时,有68.5%的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处于不了解状态,26.5%的学生对民族文化了解一般,只有5%的大学生比较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以上调查就说明,虽然多数大学生能说出一两个民族英雄和故事的名字,但他们对其中文化的了解情况不理想,其民族认同处于较弱状态。

三、从民族身份认同及民族间的交往实况看民族认同

1.民族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一个人对自身民族的认同,对民族身份的自信。封闭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交往时会促使个体在亲近本民族成员时,有意或无意地疏远或排斥其他民族的成员。在“您是否乐意被人知道自己的民族身份”问题中,62.5%的人非常乐意别人知道自己的民族身份,有百分之21.5%的人觉得无所谓,有16%的人不乐意别人知道自己民族身份。这就表明,在对待民族间交往的问题上,多数大学生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自身的民族身份。但以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积极性做比较时,少数民族学生的表现更为积极。2.民族间交往实况。根据调查得出,大学生在对待其他民族成员及其文化时,表现出较为充分的理解、尊重,在填写“您认为哪些民族比较难相处”时,92%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比较难相处的民族同胞,8%的大学生认为有个别民族同胞比较难相处,例如:回族、瑶族土家族等比较封闭的民族。在问到“您在与其他民族成员交往时是否有困难”时,46%的人表示“不困难”,另有38%的人表示“一般”,有9%的人表示“比较困难”,只有7%的人表示“非常困难”。通过以上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们与他族同学相处融洽度较高。为进一步加强彼此民族文化认同感,高校可以加强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为大学生们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黄秋燕.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状况研究——以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J].今日中国论坛,2013,(01).

[3]杨柳新.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04).

[4]高承海,安洁,万明钢.多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05).

[5]尹辉,王孟娟,郭彧斌,刘怡春.多元文化背景对内地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研究——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J].学周刊,2014,(13).

[6]桂署钦.《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10).

[7]徐明祥,皮建华,王艳梅.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实证研究——六阶段文化适应学习发展模型构建[J].红河学院学报,2016,(01).

作者:周月穗 吴高美 单位: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