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困境

时间:2022-06-14 10:52:34

导语: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困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困境

摘要:少数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地位。自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开放与发展。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文化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着许多问题。这篇文章旨在从文化开放的背景下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几点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文化开放;少数民族文化;困境;思考

自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自到都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出过指导性的建议与方针。进入新时代以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少数民族文化作为璀璨中华文化的组成因子,对文化的发展繁荣有着独特的贡献,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深度发展,文化的逐步开放,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除了面临着文化传承与文化开放之间关系的处理问题以外,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

1文化开放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困境

1.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文化开放之间的矛盾性。文化的开放下,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西式文化从经济开放程度高的沿海地区逐渐进入我国内陆和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面对着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传统手工食品、传统娱乐活动、传统住宅等等逐渐被现代化的带有西式风格的服装、食品、娱乐以及钢筋混凝土建筑所代替。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文化开放的今天更是变得迫在眉睫。然而文化开放是优秀文化的内在本质要求,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处于保护与发展的双重需要的状态下,尤其是在文化开放的今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然会受到现代性文化的冲击。因而,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开放发展是一对艰难的矛盾。1.2文化开放方便了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进一步冲击了民族文化。西方的文化扩张政策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方,尤其是在新一代年轻人当中更是不乏以西方文化作为标榜的,而且西方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渗透力已然形成了一整套较完备的体系。一方面,由于欧美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行性,使其拥有了在全球的话语主导权。欧美借助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以及其在全球的话语主导地位,把它们的“强势文化”向全球蔓延和渗透,对外输出他们的价值观念,企图以欧美的标准来衡量和改造世界。另一方面,中国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不同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中国还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意识形态上长期对立与冲突,在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欧美国家企图利用其“强势文化”的影响力来“软化”改变中国,最终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因而,在这种客观形势下的文化开放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处于两难的境地。在文化没有开放的环境下尚可在相当程度上阻拦于国门之外,然而在文化逐步开放的当今时代,文化开放不仅仅是方面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更是为西方文化的迅速占领打开了方便之门。1.3少数民族文化自身传播和影响力量弱小。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形成自己独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文化内质和外在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的大花园。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尤其是各省级自治区,多分布在祖国边疆地区,那里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地广人稀,人民群众多居住较分散,加上交通不便,民族内部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影响力的扩散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次,之所以被称为少数民族,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少数民族人数较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人数要少。人是文化传播中的直接因子,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集中体现在能影响的人数的多少与范围上,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天然的力量比较弱小。因而,基于以上的原因,少数民族文化的弘扬与扩散就显得非常困难,在中华全民族整体文化的表现中还处于劣势。

2文化开放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思考

2.1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发展的几对矛盾关系。第一,处理好文化开放与少数民族文化安全的关系。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当今时代意识形态危机的发展,文化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当前各国的各方面交流日益频繁,西方发达国家的作为强势文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文化开放以后,与社会主义文化相冲突的西方资本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通过各种显性与隐性渠道不断渗透进中国广大青年人头脑中。这种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在坚持文化开放中,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意识与清醒的头脑,时刻谨防西方文化领域的“和平演变”,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闭关锁国不适合时代潮流,“全盘接受”与“不假思索”也非明智之举。第二,处理好文化开放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同外来先进文化相比较,少数民族文化的竞争能力相对薄弱,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必定受到强势的外来文化的冲击。文化开放应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的原则,要谨记同志的“洋为中用”思想,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外来优秀文化为营养,辩证取舍外来文化,创新传统文化,形成独具中华风韵的新时代文化。第三,处理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现代化就是去除民族文化的糟粕,将民族文化的精华同世界先进的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民族传统文化作为长期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文化系统,无论是在个人思想意识层面,还是在社会生活当中都有着深刻影响。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进程中,应该始终重视提炼和汲取各族人民创造的优秀精神财富,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既保持民族优秀传统,又适合当代社会特质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体系。只要我们正确对待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分清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和落后因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实现古为今用、创新发展的目标。[1]2.2少数民族文化要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首先,民族文化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优势,形成自己的文化品牌。文化开放下,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极速扩张,仅仅依靠警惕与堤防是治标不治本的暂时性方针。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可知: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要想形成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标志性品牌,实现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中华文明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少数民族文化自身的竞争力才是根源之策。其次,不断加强建设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全球进入了一个新的媒体社会。我们要注重发挥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主体作用,在支持电视、电台广播等传统媒体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网络新兴媒体的发展。再次,推动文化对外传播的本土适应性。对外文化交流虽然要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但也要重视外国人民接受的人文环境,抓住广大受众的不同文化心理特征,采取因国家、因地区、因人而异的方法,对症下药。例如,在国外的本土社交软件上及时上传有利于宣传民族文化的短视频,照片,文章等等,并且要贴合年轻人的兴趣点,做一些搞笑或者搞怪的视频。2.3健全文化开放的体制机制,从制度上为少数民族文化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的对外文化的交流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与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在限制着少数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进一步破除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开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束缚,充分展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力与创造力,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活力来激发和带动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性活力。首先,要完善少数民族文化管理体制。首要的是推动文化管理部门职能的转变,过去政府在文化部门管得过多,限制太多,严重束缚了文化的内在活力,在经济领域政府开始转变角色,开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起辅助作用的方针。同样的,在文化管理上,也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转到政策调节。[2]其次,要健全少数民族文化的市场体系。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逐渐吸引了更多的企业、组织与个人的加入。对于外来投资本土文化产业的民间资本,政府应大力支持,甚至给予扶持。对此,政府应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起中央与地方、官方与民间、政府交流项目与市场运作、国内部门与海外阵地相结合的文化工作网络,形成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的对外文化交流新格局。[3]

参考文献

[1]宝音达.引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转型——以蒙古族文化为例[J].西部蒙古论坛,2014(3).

[2]潘峰.进一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EB/OL].sdxjw.dzwww.com/lvyj/whjs/201312/t20131217_9241936.htm,2013-12-17.

[3]张洁.关于我国文化对外开放问题的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

作者:关文婷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