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族文化在芭蕾舞艺术的运用

时间:2022-11-10 09:29:53

导语:浅析民族文化在芭蕾舞艺术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民族文化在芭蕾舞艺术的运用

摘要:芭蕾舞一直受到西方国家观众的喜爱,它优雅、高贵的舞姿也深受中国观众的欢迎。20世纪50年代,北京舞蹈学校芭蕾专业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在世界芭蕾舞艺术开始崭露头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芭蕾舞取得的成绩让世界瞩目。当今多元化发展日益明显,中国芭蕾舞将如何发展,中国民族文化芭蕾舞艺术的结合是否紧密,又起着什么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本文将从对民族文化概况的介绍入手,试着分析民族文化在芭蕾舞艺术中的运用

关键词:中国民族文化;芭蕾舞;运用

1中国民族文化内涵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生活,而生活中的种种又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因此,艺术也是对文化的一种表达。中国文化伴随着五千年历史的滚滚车轮而不断繁荣。中国民族文化有丰富的内涵,这是因为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各地的风土人情、民族习惯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的生活、文化和风俗习惯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的融合,共同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质文化,主要是指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另一方面是指精神文化,这种区别于物质文化的具体性,主要是指在一代一代人的传承下所形成的语言、文学、艺术、科技、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在很早以前,中国的艺术家们就开始探寻中国民族文化艺术与芭蕾舞结合的方法,将外来的芭蕾舞与土生土长的民族文化进行加工重塑,用民族文化的表达方式,结合民族文化的风格特点来创作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芭蕾舞艺术作品。这种形式不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简单填入,而是与芭蕾艺术融合后具有创新意义的产物。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积淀,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华儿女,同时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的发展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在借鉴的同时融入自己的风格,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淹没在历史中。中国民族文化的民族特色明显,如民族舞蹈、民歌、传统民间戏剧等,这种具有深深民族烙印的文化,往往让人更加能够了解历史的厚重和神秘,更能够感受民族发展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久久难忘。芭蕾舞艺术通过其优雅的舞姿表达的意境更加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性。中国的芭蕾舞艺术是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文化风格。它将西方的芭蕾舞剧的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让二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实现了融合,这种形式既是对西方芭蕾舞艺术的超越,同时也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再次创新。中国芭蕾舞艺术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一部芭蕾舞剧《鱼美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正式走入芭蕾舞艺术的殿堂,可以说这部剧是民族文化与芭蕾艺术结合的代表作品。

2中国民族文化在芭蕾舞艺术中的运用

芭蕾舞是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艺术类别。受历史发展的影响,芭蕾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风格多样的不同派别。芭蕾舞是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元素相配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舞台艺术,如众所周知的《胡桃夹子》《天鹅湖》《睡美人》等芭蕾舞剧作品。而与这些不同的是,中国的芭蕾舞剧是对中国元素的融合,它通过对中国舞、戏剧舞和民族舞的不同程度的结合而产生的舞台艺术,更加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如《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牡丹亭》等经典的民族芭蕾舞剧。中国的芭蕾舞剧是对西方芭蕾舞剧在内容、形式和情感表达上的丰富和创新,这对世界芭蕾艺术的发展也是极大的促进。中国芭蕾舞艺术在发展之初,就有学者对中国芭蕾舞艺术的长远发展表示了担忧,这是因为在中国芭蕾舞艺术的发展初期,主要是对西方经典芭蕾舞剧的模仿和传演,没有什么创新可言,直到《红色娘子军》的诞生,才彻底打破了这种发展困境,也让中国的芭蕾舞艺术家们为之一振,明确了中国芭蕾舞艺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让芭蕾舞艺术从“高冷”的冰美人,变得更加可亲可爱,被大多数观众喜爱、认同。《红色娘子军》之后,又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白毛女》诞生,这是对芭蕾舞剧民族性的深化,用中国民族的文化表达方式来展现芭蕾舞,使中国的芭蕾舞剧在艺术表现上更具感染力,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人物造型上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更加具有吸引力。芭蕾舞艺术与中国民族文化的融合经历了很长一个时期。经过无数芭蕾舞艺术家的努力,具有浓郁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芭蕾舞剧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并在世界芭蕾舞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艺术家们从中国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大胆选材,无论是古老的神话传说还是历史故事都能够通过芭蕾舞的形式展现给观众,让中国的芭蕾舞艺术不仅有保持了古典芭蕾舞的形式,同时还加入了民族舞、传统戏剧舞蹈的元素,中西合璧铸就了中国特有的芭蕾舞艺术形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芭蕾舞蹈团开始尝试演出民族芭蕾剧目,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中国芭蕾舞艺术虽然繁荣发展,但是想要在世界的舞台上站稳脚跟,通过喜爱中国的芭蕾舞剧进而爱上中国文化,这就需要一代代芭蕾舞者的不断传承和创新。因此,芭蕾舞教学就应该注重对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学习,让芭蕾舞者在学习阶段就从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了解它,喜爱它,进而表达它。在芭蕾舞艺术中加入中国民族文化元素,让中国民族文化与芭蕾舞艺术完美融合,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艺术,不仅是芭蕾舞艺术在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芭蕾舞艺术的创新性发展。除了舞蹈教学中要注意对民族文化的吸收和学习,在芭蕾舞剧的编创上更是少不了民族文化的参与。中国的芭蕾舞剧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是有目共睹的。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问题,当前不乏新的芭蕾舞剧作品出现,但是较之经典著作《红色娘子军》来讲,没有人能够撼动它的神坛地位。那么中国芭蕾舞剧想要发展、想要突破,就要把编创作为突破口,在编创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要有方向,针对不同的题材要有不同的角度,强调感情的表达。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芭蕾舞剧在融入民族文化时也要考虑时代特点,要与时俱进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引起共鸣。

3结语

芭蕾舞作为一项高雅的艺术门类,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观众去关注它、喜爱它。中国芭蕾舞艺术发展时间短但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瞩目。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芭蕾舞艺术要想得到发展,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是必然选择,因此,中国芭蕾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民族文化的吸收,使芭蕾舞艺术之花在中国民族文化的沃土上枝繁叶茂。

作者:刘晓甜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平.红天鹅:你到底能飞多远?[N].光明日报,2001.

[2]罗辛.芭蕾中国学派的创立及其近年来的创作实践[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2):11-16.

[3]王国宾.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6.

[4]王克芬,隆荫培.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320.

[5]陈湘.芭蕾民族化执着的追求者——记芭蕾编导蒋祖慧[J].舞蹈,1996(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