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9-26 09:13:37
导语: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SWOT分析法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安德鲁斯于1971年提出来的,SWOT是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的首个英文字母缩写。本文将尝试运用SWOT分析法对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内外部条件进行探究,以提出一系列具有甘肃民族特色、符合甘肃实际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和建议。
一、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资源优势。甘肃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区域,从先秦至魏晋北朝时期的西戎、氐羌、大月氏、匈奴、鲜卑,到隋唐宋元明清的吐蕃、党项、蒙古族、回族、藏族,都曾一度或长时间生活于陇原大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甘肃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除伊斯兰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外,特有民族文化以及以花儿、道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最为典型。(二)品牌优势。甘肃民族地区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外还有较好的文化品牌认知度。甘肃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而形成的民俗民居、民族歌舞、服饰等孕育了甘肃特有的民族风情。在甘肃现有的45个民族中,世袭长居的就有11个,独有民族3个。多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劳动中创造的砖雕、木雕、石刻、皮影、剪纸、刺绣、器乐、曲艺、民间舞蹈、“花儿”对唱、宗教音乐等民间民俗文化,都将被精心保护、扶持发展。(三)政策优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落实到甘肃具体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支持甘肃的发展总体要求等重大问题上突出了文化因素,而且在《意见》中,就甘肃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提出具体的指导措施,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扶持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一)文化产业意识不强。甘肃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诸多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以长期的封闭性为代价的,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水平低,在发展甘肃民族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人们将文化产业等同于文化事业,只看到其公益性而看不到文化的商品性和产业属性,对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发展潜力缺乏认识,基层政府在看不清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发展文化产业更是缺乏积极主动性,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二)投融资体系不健全。由于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多以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旅游业等表现形式为主,规模小、范围小,目前还没有形成较好的产业链,基础还比较薄弱。加之甘肃的民族文化资源相对集中的地区处在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贫困地区,贫困是产业发展的阻滞。因此,大多数文化企业的资金来源于政府的投入,且资金有限,根本不能满足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文化产业人才匿乏。甘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持是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基础,民族技艺传承采用的是父子传承,师徒传承。而随着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年轻一带的远走他乡,民族民间手工艺的后继无人,是发展和保护民族产业迫待解决的问题。另外甘肃虽然具有很多民间工艺人,能工巧匠,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知识文化水平十分有限,不能将自己拥有的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这也阻碍了甘肃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机会分析
(一)国家战略发展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对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在金融、教育、财政科技方面都有巨大的投入,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从政策倾斜、战略规划、产业布局等方面强化对西部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扶持。(二)西部发展文化产业战略规划的推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甘南州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临夏州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盛世伊园”建设等几个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相继提出,为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三)“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甘肃处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路段,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举足轻重,甘肃将从过去相对封闭落后的后方变成面向西部欧亚各国的一个前沿。借此良机,甘肃省政府陆续出台了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和文化产业建设方案,着力发展招商引资,推动本地文化企业走出去。
四、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威胁分析
(一)其他省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挑战。甘肃的民族文化产业与邻近的青海、宁夏、西藏等民族地区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存在一定的同质性,受到来自这些地区的竞争压力。而在发达地区的北京、上海、陕西、四川等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形成了对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冲击和威胁。(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甘肃各地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不断变迁。汉族主流文化的强大影响,少数民族文化有逐步淡化和消失的趋势,而有利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民族习俗和禁忌也不断打破,民族文化传统面临流失,少数民族的文化开始失去它固有的特色。
五、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上面的SWOT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甘肃省民族文化产业虽然有一定基础,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仍处于比较落后的局面,因此笔者对于甘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与突破形成了几点策略思考。(一)处理好传承与开发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遵循产业发展的规律,甘肃民族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开发应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使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利用回归传统,回归民间,扎根生活,进行有效合理的开发。(二)处理好公益性利用与产业化经营之间的关系。对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开发中,往往会过于追求产业性经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民族文化的社会性公益性利用。面对这种问题,甘肃政府在民族文化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应当将公益性利用与产业性经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政策规制实现文化产业化的有序发展。(三)处理好原生态与变异性之间的关系。文化在创新中传承、传承中创新,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甘肃政府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既能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生产出优秀的文化产品,还要通过延长完整的产业链支撑实现文化产品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以打造富有深厚民俗内涵与民俗精神的文化品牌。
作者:薛磊 单位:兰州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马东平,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思考——以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文化产业为例[J],开发研究,2009.06
[2]白嘉菀,民族文化产业SWOT分析研究——以平凉市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7.03
[3]孙杏花,解亚萍,陆怀平,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以甘南、临夏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7
[4]谭伊茗,王国兴,基于SWOT分析的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2.09
[5]方莎,基于SWOT分析的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
[6]刘姗,刘德龙:民俗文化产业开发要处理好三个关系[N],新华网,2015.11.16
- 上一篇:论河北省网络文化发展特点
- 下一篇:民族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