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化与民族文化论文

时间:2022-01-26 02:13:28

导语:信息文化与民族文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信息文化与民族文化论文

1信息文化对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民族文化凝聚着民族感情、民族意识和民族的价值取向,增强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要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使人民群众更好地享有基本文化权益。以信息文化来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是指在民族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信息文化的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文化在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中的驱动作用、支撑作用和提升作用。

1.1信息文化有利于全民族文化创作更加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全民的参与。文化发展首先需要人才的保证,如果没有各行各业的文化人才出现,文化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而且我们所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民族性,来源于人民实践又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所以更加注重从老百姓中发掘文化人才,注重培养大众的文化创作队伍。信息文化的创作主体具有全民化的特点,从而保证了全民族文化创作的人才供应,通过广泛吸收各行各业的文化人才,可以培养出一只优秀的、大众的文化创作队伍,让全民族文化创作更加繁荣。

1.2信息文化有利于全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文化创作力得到充分展现是文化发展的标志,文化个性化发展为文化创作提供了新思想、新动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来源于全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发展。信息文化具有创作活力持续迸发的特点,借助于信息文化创作主体的全民化,它可以融合全民族文化的共性,也可以为全民族文化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让民族文化创作主体的文化创意持续迸发,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作品。

1.3信息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文化作品为民喜闻乐见可以提升全民的幸福感,提高全民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因为优秀的文化作品可以鼓舞人,可以为民众提供既反映现实生活,又可以为民众在社会转型期所遇到的困难与困惑提供解决方案。从结果为导向的视角看,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目的都是以文化创作成果为民喜闻乐见为落脚点,而信息文化创作成果为民喜闻乐见,因此也可以推论出信息文化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1.4信息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影响力和外交影响力,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是中国文化强国战略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提之一,也是我国文化实力彰显的关键。信息文化具有的文化影响力国际化和全球化特点,非常有助于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增进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过程中增强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全球影响力。

1.5信息文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需要在既有文化基础上的文化传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文化变革和创新。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增强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发展的历史,首先是文化传承的历史”。信息文化是一种与世界文化共同的传播与继承形式,通过这种共同的文化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就很容易地超出本国本民族的范围在世界上传播与继承,以至让中国的民族文化影响世界。

2以信息文化增强我国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注意的问题

信息文化作为信息社会的主流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信息文化在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和在加快扩大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和交往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信息文化也增大了全球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给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

2.1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它主要有四层含义:“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三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才能充分挖掘出蕴藏在人民群众中深厚的文化创造源泉,才能激发人民群众高昂的文化创造热情与活力。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同时,也让中华民族各族同胞心连心紧密团结在一起,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要求人民群众不断增强文化创造活力,只有不断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才能反映出人民群众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不断展现出人民群众的新风貌,在文化创新中有新的收获和喜悦,使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善于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中国信息文化的理论基础,成为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行动指南。所以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增强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全民族文化创造不能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2必须预防信息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伤害和挑战信息文化霸权是信息霸权与文化霸权的结合,它们共同为信息文化霸权主义的强势扩张奠定了基础。所谓“信息文化霸权主义”是指一些发达国家仗着自身在信息文化上的强势地位,借助于信息文化具有的文化影响力国际化和全球化特点,对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文化侵略和文化渗透,以达到让这些相对落后国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他们思想统治和控制的目的。俄罗斯信息学家A.B.斯克沃尔佐夫曾在论文《信息文化与国家安全》中提到:“对国家安全现代条件的理解与信息文化某些问题的解决有关。今天,我们社会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文化滞后。为了克服文化滞后,使虚拟现实概念适应信息活动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文化霸权主义确实存在,例如从信息文化流的方向来看,主要从西方发达国家流向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伴随着西方信息文化的流入,会使西方民族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文化的整体移入,从而压抑了其它国家原有的本民族文化的发展,随着信息文化逆差的逐渐扩大,很有可能其它弱小国家会失去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据有关数据显示“世界上2/3的信息来源于只占世界人口1/7的发达国家,世界每天传播的国际新闻有80%来自西方主要通讯社。西方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信息量是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100倍”。信息文化霸权主义之所以会产生,因为它是为西方发达国家全球战略服务的,它是为国家霸权主义服务的,它是想用文化统领世界,因为“霸权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成功地把自己的利益装扮成普遍的要求”。因此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预防信息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伤害和挑战。

2.3必须预防信息文化中其它民族语言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同化民族学家和文化学家经常说:“语言就是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有56个民族,据统计有13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消亡了,大部分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也会随之消失。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同时,必须注意加强保护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消失,必须更加警惕信息文化中其它民族语言对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同化。我们需要高度关注信息文化中强势语言对我国民族话语权的挑战,如托夫勒在《权力的转移》中指出,“世界已经越来越离开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中,他们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权,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达到暴力与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现在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中文母语正日益面临着被其它民族语言淹没的危险,守护中文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英文是信息文化传播的主要语言,使得西方学术界与新闻媒体的观点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在信息社会中形成话语霸权;另一方面,前些年在中国的外语热相继出现了重英语轻中文母语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中夹杂使用着大量外文,英文居多,并被人们引以为荣,逐渐成为风尚,特别是中国出现留学低龄化的倾向,更容易使中华民族的下一代在文化上与母语割裂,在交流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都会被西方文化所同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全民族文化创新等方面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所以在以信息文化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必须注意预防信息文化中其它民族语言对中华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同化,必须加强国民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必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作者:张坤晶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