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龙江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联系
时间:2022-06-17 10:33:31
导语:论黑龙江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联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文化影响
黑龙江位于中俄交界处,同样也处于两国文化交流的边疆地区。在这一地区探讨俄罗斯文化对黑龙江文化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因此专门收集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人群的信息,信息显示出俄罗斯文化在中国50岁左右的中年人,甚至是35岁以上的青年人心中,仍然有着比较深刻的影响,原因在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苏联处于友好邦交的关系,两国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很多制度都以苏联为榜样,这种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之间的发展,更加有利于两国人民在文化等领域互相学习。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以后,与世界各国接轨,所以由最初只学习苏联政策转变为向世界各国学习优秀制度,在这一时期,欧美等国又发展迅速,所以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多以欧美文化为学习的主体,对俄罗斯文化尤其是俄语了解少之又少。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思想积极的知识分子努力下,一大批苏俄文学的著作被介绍翻译到中国,让进步的中国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人们对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高尔基等文学家的作品都有一定的了解,时至今日,部分经典名著节选如《安娜•卡列尼娜》《海燕》等仍然是中国许多高校教材的必修课文。人们听过俄语歌曲,但是仅仅局限于一两首歌曲,例如《红莓花儿开》《喀秋莎》等;只有极少数人看过例如苏联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著名电影《静静的顿河》(ТихийДон)等。在我看来,这些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双方的文化交流逐步地陷入低谷,所以俄罗斯的当代文化艺术并不为现代的中国人,尤其是30岁以下的青年人所熟知。对于吃俄餐,大部分人还是有过经历的,例如大列巴、黄油面包、红菜汤等;至于工艺品,许多人买过例如小镜子、套娃等相对来说价格低廉而且具有代表性的工艺品。至于语言方面,只有极少数的人可以用俄语交流三十分钟以上,这部分人群大多是到俄罗斯务工或经商的,由此可见,为了今后更好地了解俄罗斯文化,我们应该加强语言沟通能力。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它的版图占了亚洲陆地的1/3,但是无论是俄罗斯的发源地还是政治中心却都在欧洲,因此,自俄罗斯文化产生之日起,就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性。这种大国特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了俄罗斯人民“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又“自尊心很强”和“大国主义”的性格。俄罗斯气候寒冷、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种自然条件使俄罗斯人民形成了“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俄罗斯寒冷而又漫长的冬天给人们造成了生活的负担和精神的压抑,所以很多俄罗斯男性又“嗜酒无度”。正是因为特殊的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使得俄罗斯一直徘徊于东西方文化之间,在这种徘徊中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形成了兼容东西方文化的多样性。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北部边疆与俄罗斯接壤,所以我国人民与俄罗斯人民在性格方面又有许多相似之处。对于“对未来俄国文化在黑龙江发展报怎样的态度”的问题,10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会融合中国文化发展”。这些可表明我国人民对两国的友好发展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而且也都愿意了解更多的俄罗斯文化,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促进两国人民往来、沟通,文化的发展同样会促进经济的建设从而带动两国发展更加和谐、深厚的外交关系。
对黑龙江文化受俄罗斯文化影响的看法
俄罗斯是世界的大国,同样俄罗斯文化也在世界文化当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推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之所以黑龙江文化能够受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地域优越性、自然环境条件、历史变迁等诸多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文化传播形式的多样性,例如军事战争、宗教传播、人口迁徙、商业活动等。对于黑龙江文化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点谈起:首先,在语言方面,黑龙江有很多词是由俄语音译而成的,比如:“大列巴”(大面包)“马迭尔”(摩登的、时髦的意思)“俄特克”(俄罗斯酒精饮料)“布拉吉”(带花边的连衣裙)等。这些词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在黑龙江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在黑龙江爱国作家萧军的《下等人》中有“伍德克”(一种俄国底层劳动者常饮的酒)、“巴斤克”(俄国皮靴),这些现象无一不体现着俄罗斯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影响。其次,在饮食方面,由于便捷的地缘优势,黑龙江饮食文化深受俄罗斯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很多地方都开了俄式餐馆,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街上就有“中国四大西餐厅”之一的华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梅西餐厅。在很多地方也有俄式咖啡厅、冷饮厅、酒吧,里面的装饰都是源自俄罗斯风格,俄式红肠、大列巴、伏特加都是在中国比较流行的俄式饮食,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购买的食品。而且大列巴、红肠、黄油、酸黄瓜、鱼子酱等已经成为了黑龙江居民饮食中的特色,人们认为老字号的红肠、大列巴配上酸黄瓜永远都是黑龙江居民不可替代的美味佳肴。饮食文化也是俄罗斯文化对黑龙江文化影响最大的部分。然后,在建筑方面,黑龙江的许多建筑都充满着俄罗斯情调,到处散发着俄罗斯文化的魅力,尤其是素有“东方莫斯科”美称的哈尔滨就是最杰出的代表。哈尔滨的建筑风格更是凸显俄罗斯风情,哈尔滨是在殖民统治时期受外强的干预而引入外国文化的,在城市建设、建筑风格以及街道命名上都是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在中央大街、尚志大街等街道上矗立着各式各样具有俄罗斯风情的建筑,例如斯大林公园、果戈里大街、一直沿用的霞曼街、马迭尔宾馆等。索菲亚大教堂更是其中的典范,它现在已经成为哈尔滨市的一级保护建筑,享有“哈尔滨建筑艺术馆”的美誉。最后,在宗教方面,俄罗斯的宗教以东正教为主,哈尔滨东正教堂的出现,主要是随着中国东清铁路的建设由俄罗斯移民带来的“文化移植”现象。文化铁路沿线的建设为东正教的传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许多东正教徒通过铁路将东正教带入我国,从1899年8月1日在哈尔滨香坊修建的圣尼古拉教堂开始,沿中东铁路一线,已经有40余座东正教教堂,在建设教堂的同时,俄罗斯还派往中国许多传教士,时至今日,在黑龙江的许多地方仍然可以看到东正教教堂的遗址以及少数的东正教教徒。俄罗斯东正教在黑龙江的传播,使得东西方宗教之间有了很好的沟通和渗透。总之,在黑龙江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俄罗斯文化的影子,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应牢牢把握住俄罗斯文化在黑龙江文化中发展的机遇,以此促进两国友好往来。在当下的背景下,我们应该看到在中俄关系得到改善的同时,两国的文化也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局势,中俄都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历史,两国文化交流无疑会增添了两国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也会因此丰富各自的文化内涵。
本文作者:李明依焦玲玲工作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 上一篇:演员的文化底蕴对表演的重要性
- 下一篇:音乐美学的文化阐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