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2-01-08 10:58:14
导语: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脏”,不仅具有独特的生态净化功能,而且由于其多样而独特的景观在生态旅游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黑龙江省是一个湿地旅游资源大省,湿地面积大,种类繁多,风景优美,生物多样性丰富。可以说,它具有发展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独特自然条件。文章在描述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概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黑龙江城市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建议。以促进黑龙江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湿地资源,打造湿地旅游品牌形象,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湿地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所谓城市湿地公园,其实是城市公园的一种类型。城市公园的开发建设起源于西方,英国利物浦市在1893年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公园,即伯肯海德公园。城市公园贴近自然,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一方回归自然的角落,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城市公园的类型与风格也逐渐多了起来,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游乐园等等,城市公园逐渐成为集休闲娱乐、旅行游玩、文化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经济文化综合体。近年来,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的指导下,黑龙江开始探索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深度发展,这是对黑龙江丰富湿地资源的科学利用,是自然资源禀赋转变为社会经济价值的途径之一。但是,立足于生态优势探索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坚持科学性、可持续性、适度开发的原则,要以资源为导向,以保护为底线,以特色为卖点。
一、黑龙江湿地旅游资源及特点概述
(一)黑龙江湿地旅游资源概况。黑龙江是我国湿地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黑龙江依托湿地资源大兴生态旅游业,开发出湿地旅游观光等多种具有一定特色的旅游产品,据统计,黑龙江的湿地面积占全国总湿地面积的八分之一,共有五百五十六万多公顷,而且其中自然湿地率的占比接近百分之十二。面积广大的湿地面积,为黑龙江生物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我国约为95%的保护动植物都可以在黑龙江湿地中见到,除此之外,大量的湿地面积对涵养黑龙江辖内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截至目前,黑龙江已经开发的湿地公园或者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八十七处,其中湿地公园五十八处,湿地自然保护区二十九处,整体开发数量上居全国首位[1]。(二)黑龙江城市湿地资源的特点。首先是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出的文化多样性。很久之前,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便有了湿地的影子,人类从湿地中获取鱼类等食物,并在湿地这一相对特殊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形成了民俗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发展至今,湿地这一自然与人文两种元素相互交织的载体上,已经衍生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商品文化等等文化类型,多种多样,多姿多彩,而文化多样性得益于湿地的物质生产功能,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湿地调节大气组成、水分构成、净化环境等等功能,为人类社会文化的形成奠定了最基本的局部地域环境。其次是湿地造就了多样性的景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湖泊与河流等旅游水资源纵横交错,黑龙江全域内大小河流有数千条,流域长度超过五十千米的河流就有一千九百多条,“三江一河”更是久负盛名。其二是河湖流域的沼泽、芦苇地和泥炭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这些水陆交接处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复杂的生物区系构成了一个不同于其他旅游资源的生态环境,而这种不同便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三是围绕人工湿地与湿地保护区所形成的旅游景观资源,除了自然湿地,黑龙江的水田,水库和水渠等等是人工湿地亦是湿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围绕自然湿地、人工湿地所建立起来的湿地保护区,更是推动了以湿地景观为核心的多景观体系的构成。最后是以湿地为家园的多样生物。湿地涵养环境的同时,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憩息的家园,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现有近七百种湿地高等植物,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如红豆杉等;此外,黑龙江动物多样性在全国排名前列这与湿地动物的多样性有着紧密关联,三百多种湿地脊椎动物将湿地作为自己繁衍生息的家园,其中三分之一是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多样的动植物,给湿地景观增添了无限的生命力,更为湿地公园的开发点缀了灵魂。
二、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开发导致湿地资源污染严重、数量减少。当前,黑龙江对于城市湿地的开发正处于粗放式向集约式过渡期,而之前因为湿地的开发缺乏有效法律的约束,单方面追求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使得湿地资源受到严重侵害,最主要的表现便是湿地的生态环境被污染破坏,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粗放式的过度开发与人工干预,还有不科学的管理让黑龙江的湿地数量急剧缩减,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文化多样性载体、动物多样性家园的丧失,这种难以恢复的结果给后期对湿地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虽然,现在黑龙江已经认识到对湿地进行保护式开发的重要性,但是在保护式开发模式推进的路上依然面临很多阻碍,譬如湿地开发管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让湿地的保护式开发依然存在很多体制上的漏洞。此外,在保护式开发的实际管理中,一些地方注重形式上的保护,并没有充分考虑湿地水生态系统、生物体系以及景观文化体系的综合恢复,甚至有些地方在湿地公园中建造了污染、破坏环境生态的项目设施,让保护式开发流于形式。当然,从近些年来黑龙江所采取的措施来看,对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式开发的步伐正在加快,湿地生态环境安全壁垒基本构建成功,在后期,积极统筹调整城市湿地的开发利用方式,避免粗放、盲目、破坏式开发,会消除城市湿地公园旅游产业文化发展面对的很多消极问题。(二)开发缺乏地方特色。如今,全国各地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之间的竞争已经走向白热化阶段,同质化的旅游景观、旅游产品的开发已经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整个市场发展而言,本就有着地域生态优势的黑龙江应该走特色化开发路线。但就目前来说,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在产品开发设计、还是运作管理模式上都缺乏足够的地域特色。具体表现在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主要基于对湿地自然景观的开发,而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景观及其产品的开发还不够全面,获取不了市场消费者更多的关注。因为,就湿地自然景观而言,仅仅停留在观光游览的层面,并没有给游览者更多的体验性和沉浸感,产品缺乏人文底蕴且单一同质,让人感到黑龙江的城市湿地公园与其他地方的无异。
三、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
(一)可持续开发原则。从自然资源角度来说,湿地生态景观系统是脆弱的,一旦破坏修复将是困难的,因而,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湿地景观的原有面貌,避免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污染与破坏。以湿地景观为载体所构建的旅游文化体系,更要科学规划,将人文元素与湿地景观进行良好的结合,从而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坚持保护式开发的理念,维持湿地现有的环境承载力,既让湿地实现经济社会价值,又不破坏湿地的生态功能,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二)综合效益原则。湿地不仅仅是一个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综合体,而且人类社会还从湿地中持续获取各类资源,如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等多种用于生活生产的资源,可以说湿地是人类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的资源保障。当然,从湿地中获取资源创造经济价值并不是毫无节制的,而是必须立足于上述的可持续开发原则之上,珍惜湿地资源为我们创造的所有,因为只有维护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才能保持湿地巨大的社会与经济价值,如此才是发展的长久之策。故而,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坚持综合效益原则,而不能为了单纯的社会经济效益置湿地的自然生态价值于不顾,生态、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效益才能够提升旅游文化产业长久的竞争力。(三)特色性原则。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独辟蹊径,充分且综合利用独具特色的地域人文元素,为湿地自然景观注入精神灵魂,从而为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最主要的是通过人文元素的利用在湿地公园中打造具有观赏性的特色景观、构建地域特色餐饮住宿等公园服务体系,增强公园的吸引力,以文化内涵与自然内容为共同卖点,提高特色旅游的品牌知名度,将特色资源发挥到极致,树立起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的旅游文化形象。
四、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做好城市湿地旅游产品群的设计与开发。城市湿地公园最终以旅游产品为存在和表现形式,因而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是公园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所在。要促进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围绕湿地资源及以湿地为载体形成的多元文化体系大力开发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旅游产品。重点是湿地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湿地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和湿地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深度发掘湿地上或者周围的历史文化,讲好历史故事,做好文化传承,在增添湿地公园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将湿地公园与地域民俗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把民俗文化的元素融入公园建筑等景观当中,或者结合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开发城市湿地公园特有的旅游文化纪念产品[2],除此之外,旅游产业的发展还离不开餐宿服务的支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湿地造就了黑龙江特有的饮食文化,将来自湿地的动植物产品变成特色旅游美食,会是一大亮点。(二)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大保护开发的力度。粗放式的开发模式被实践证明不符合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所以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将湿地的生态效益放在首位,保护在前,开发在后,开发与保护并重。具体可通过林地、湿地恢复,国有林场改革,法律法规完善,社会宣传等方式来营造出一个重湿地保护的社会环境,形成公众保护、公众监管的社会氛围。当然,相关政府部门在湿地公园开发中可以结合“湖长”“河长”等湿地管理方式探索湿地生态旅游与开发管理新途径,加大开发力度,将保护落实到位,力争将黑龙江打造成城市湿地公园文化旅游的新坐标。
五、结语
黑龙江有着丰富而珍贵的湿地资源,发展城市湿地公园旅游文化产业有着卓越的生态优势,但是之前粗放的开发对湿地资源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在之后的开发中,要坚持正确的原则,科学开发、特色开发,打出黑龙江城市湿地公园旅游的名牌,发挥出湿地的自然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隽殊,吕秀玲.黑龙江省湿地旅游发展初探[J].现代商业,2014(11):48.
[2]石长波,徐艳红.黑龙江省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J].对外经贸,2016(09):59-60.
作者:杨丽娜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上一篇:传统村落文化艺术景观研究
- 下一篇:乡村生态旅游文化传播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