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究

时间:2022-10-22 10:34:28

导语: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旅游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探究

摘要:相较于安徽博物馆的文创的日益蓬勃,安徽的旅游文创产业发展则稍显滞后。要改变这种现状,安徽旅游文创产业发展应深入挖掘徽文化内涵,从创意入手凸显典型的地域特征,让文化传承成为潮流。

关键词:文化;安徽旅游文创;创意;设计

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逐渐兴起,安徽文创产业也逐步发展壮大。受“故宫文创”的影响,作为全国首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安徽博物院在文创产品上也不断推陈出新,品种丰富多样。依托馆藏精品文物,安徽博物院研发出画魂玉良、红色记忆、文房雅集、青铜古韵、缤纷生活等九大系列千余种精致典雅又贴近生活的文创产品,不断深挖藏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借助文创产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相较于安徽博物馆的文创的日益蓬勃,安徽其它文创产业的发展则稍显缓慢,甚至可以说相对滞后。最突出的典型代表就是安徽旅游业的文创产品开发。调查报告显示:游客对于购买纪念品是有相当大的需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审美的提高,以往以功能性和实用性为评价标准的产品也随之改变,这就要求文创产品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要有不同的指向性,设计师要设计出侧重创意、质高品优的旅游文创产品,真正改变当下安徽多数文创产品缺少设计元素、不能反映安徽独特地域特色和人文风情的现状,并在产品的文化内涵、设计风格和创意理念方面下功夫,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基于前期的调研数据,我们认为在安徽旅游文创产业中,以“徽文化”为文化基点,借鉴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经验,以安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为探索点,探索安徽旅游类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

一、源于文化主题,挖掘徽文化内涵

随着安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游客对景区的赞誉和对旅游纪念品的吐槽形成了鲜明对比。安徽的旅游产品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当地的特产,如茶叶、笋干、各色糕点等。第二类是格调不高的当地纪念品,如书签、环保袋、棉织物等。绝大多数产品缺少创意与设计元素,与文化的传承毫无关系。第三类是各类陶瓷、桃木手串小件,这类的小物件充斥于全国各大旅游景点。上述三类旅游产品均不符合当下文创产业发展的趋势,满足不了消费者对高品质文创产品的要求。为了改变安徽旅游业文创市场的尴尬状态,我们认为应秉持文创产品源于文化主题的原则,深入挖掘徽文化内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1]近年来,安徽省政府强调徽皖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并对此给予大力支持。无论国家层面还是省厅层面都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特别重视,并以不同形式进行宣传。安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徽学研究如火如荼,成果丰硕。作为安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旅游业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如何在文化复兴的大潮下挖掘徽文化内涵并注重文化的传承,是安徽文创的首要解决问题,它关乎未来安徽文创产业的兴衰。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过:“故宫要吸引更多的公众、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吸引年轻观众,必须用年轻人的方式。”[2]可见,故宫文创的成功为安徽文创产业提供了借鉴。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按照特定消费人群的需求设计,即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如何推广并宣传省内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和徽文化,都是文创工作者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从创意入手,转化创新,凸显典型的地域特征

文创就是文化创意,即通过创意来更好地宣传文化,并达到一定的盈利效果。(一)从创意入手,转化创新。“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3]上述中央文件表明,安徽旅游业文创的发展之路需要秉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念,将徽州的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性转化,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当代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来拓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光影纸雕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首先,我们有必要梳理光影纸雕的历史传承。第一,古代纸雕的传承。纸雕起源中国汉代,是一种以纸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艺。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虽形态各有不同,但从未间断。甚至在古时女儿出嫁的陪嫁中除了箱柜摆设、床上用品、服饰及梳妆等物品外,压箱底的还有纸雕艺术品“样本子”。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制作,这种民间技艺逐渐没落,但在插图媒体中仍有广泛应用。现代的光影纸雕的传承根基在古代纸雕。第二,中国剪纸艺术的承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俗活动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剪纸中平面构成的要素,诸如对称、对比、变异等构成法值得借鉴和应用。光影纸雕借鉴了传统剪纸技术,力求以雕刻的形式将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在现代的光影纸雕设计中,以期将其发扬光大。第三,皮影戏艺术的再现。皮影戏俗称“灯影戏”,2011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皮影戏是以蜡烛或其他光源照射兽皮或者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民间故事。如图1所示,光影纸雕承继皮影戏中灯影(灯光)的运用,并将皮影戏中一层纸板或兽皮增加至7~10层,利用层数达到立体效果。可以说,光影纸雕这种艺术形式是古代纸雕、剪纸、皮影的结合再现,是古代中国纸雕、剪纸、皮影在现代的创新性的发展。无独有偶,光影纸雕的发展并不仅限于国内,印度艺术家DeeptiNairandHarikrishnanPanicker夫妇也利用纸雕与光影呈现了充满丰沛创造力与奇幻风格的光影纸雕作品,据说是光影纸雕最早的创作者。光影纸雕灯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剪纸艺术与皮影艺术在光影纸雕中都有所体现和融合,既保护了传统的民间艺术,又结合了当代的光影效果,使文化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可以说,光影纸雕从中国窗花剪纸、皮影等传统艺术脱胎而来,成为独具风格、自成一派的现代艺术样式。(二)凸显典型的地域特征——以《光影安徽》系列为例。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名山、秀水、古村落以及深厚的人文积淀蜚声海内外。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报告中也指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安徽高职院校教师,我们力求为建设美丽安徽、打造“大美安徽”贡献一份心力,创建另外“光影安徽”工作室,师生倾力打造“光影安徽”品牌文创产品,提炼具有典型地域特征的元素,将自然景观转换为经典图像,再现安徽的自然及人文景观之美。1.将自然景观向经典图像的转换。迎客松是安徽黄山景区的典型代表,其在黄山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倚青狮石破石而生,树龄近千年,为黄山“四绝”之一。其一侧枝桠伸出,如人伸出一只臂膀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而著名。如图2所示,《光影安徽•迎客松》运用的古代元素——窗棂与祥云,与峭壁上的迎客松、黄山山体及仙鹤构成了典型的图式。漫山遍野的黄山松依旧迎接雨露,拥抱阳光,苍翠挺拔,隽秀飘逸,这便是黄山松不屈不挠、逆境而生的精神。经济的发展有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青山绿水、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举措。《光影安徽•迎客松》将徽州的黄山、奇松、仙鹤融为一体,一方面让观者欣赏、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提高生态保护的意识;另一方面用迎客松灯展现了自然造物的魅力,通过黄山松精神鼓励处在人生低谷的人们在面对逆境时依然顽强拼搏。2.提炼徽州古建筑元素,再现人文景观之美。徽州古村落及其中的徽派建筑是来皖旅游者的必游之地。徽派建筑最典型的特征莫过于马头墙,又称防火墙。就是基于马头墙的寓意和功能,以窗棂、祥云、马头墙的组合向游客展示徽派建筑的典型特征,借助光的魅力再现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与力量。3.非遗剧目与自然景观结合,弘扬传统文化。黄梅戏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来,是一种集说唱、音乐及舞蹈等为一体艺术表现形式。如图4所示,《光影安徽•黄梅戏》借用宫灯、窗棂、圆门等古典元素构建了黄梅戏的经典舞台。圆门中加入安庆的天柱山作为舞台背景,暗合黄梅戏的主发源地安庆;表演剧目为黄梅戏中的名段《天仙配》,主角为董永和七仙女。借助黄梅戏的吉祥物“安安”与“倩倩”(董永与七仙女的卡通版形象)预示年年平安、吉庆美满。表演者在安庆地域俗称“戏伢子”,黄梅戏的剧种语言凸显了安庆的方言特色。众所周知,在现代文明进程中“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浪潮席卷而来,黄梅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如何保护与传承历史留存下来的这一珍贵文化遗产显得尤为重要。《光影安徽•黄梅戏》将安庆的自然景观天柱山和黄梅戏融为一体,希望旅游者既能欣赏名山,又能不忘名剧;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传承了中华文化。

综上所述,“光影安徽”纸雕工作室承继中国传统文化,将民间剪纸的图案和色彩纳入到“光影安徽”系列文创产品中来,并从芜湖铁画与通草画中借鉴一二,以通草纸为材料设计《光影安徽》的背板,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光影艺术文创产品,宣传安徽之美与中国之美。就材料而言,《光影安徽》系列作品比之前的《丝绸之路》系列有了较大的突破,采用纯手工制作方式,以安徽的地方文化和特色为主题,以现代艺术光影纸雕技艺制作一系列光与影、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创产品,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结语从安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看,安徽旅游文创产业有待进一步提升。除去文中所述的文创产品质量有待提高之外,地域特色尚有待加强,市场亦有待进一步拓展。此外,由于受到体制、人才、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还存在一定困难,比如文化创意的产业增加值偏低、发展规模有待提升等。政府层面对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与投入尚显不足,相应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上述问题需要政府、旅游部门主管、文创产品设计者等多层面携手予以解决。安徽旅游业文创产业的发展需立足于安徽,深度挖掘徽文化内涵,彰显地域特色,才能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使该产业步入长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

[2]王彤玮,米冬梅.故宫文创产品设计解析及借鉴意义研究[J].知识-力量,2018(1).

作者:魏伟 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