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化建筑外环境景观塑造原则
时间:2022-09-01 11:36:12
导语:当代文化建筑外环境景观塑造原则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文化建筑是体现一个地区人文元素的主要媒介,如果能够为文化建筑外环境塑造优质的景观,不仅能提升地区的人文内涵,同时能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为此本文归纳出文化建筑外环境的景观塑造原则,并结合南安市市民中心公共建筑室外工程设计作简要讨论,以期为闽南地区当代文化建筑外环境的景观优质塑造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文化建筑;外环境;景观塑造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人群对具备自然气息、景观优美的居住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一般而言,城区的景观主体为建筑主体的衍生,其建设目的是为了给市民创造和谐一致的公共活动场所。优质的景观塑造不但能美化居住环境,还能满足群众的精神需要,体现地区的人文元素和文化特征,因此,要重点掌握建筑外环境的景观塑造要点,了解为市民打造优美居住环境的方法与路径。
一、闽南传统建筑的文化背景
闽南地区的建筑文化以红砖文化最为知名,闽南语中将传统建筑称之为“红砖古厝”,“厝”即是房屋之意。闽南地区的古建筑有非常强烈的暖色元素,由于大量使用红砖建筑材料,闽南地区的建筑色彩非常明亮,空间层次也十分明确。之所以闽南地区的红砖文化如此突出,和闽南地区的地域环境有很大联系。闽南地区的粘土中含有较高的三氧化二铁成分,这使得闽南黏土在烧制成砖块后,砖块颜色多呈现为红色或者橘红色。闽南的传统建筑以这些当地烧制的红砖为主要材料,红砖厝也由此成为闽南传统建筑的知名文化符号。闽南的红砖厝以“出砖入石”为主要特点,在建造过程中将红色清水砖和白色花岗岩以混合堆砌方式聚合在一起,这使得闽南传统建筑色彩会被赋予一种变化程度高且色彩搭配十分和谐的新奇视觉效果。闽南红砖厝常使用清水墙勾缝作为处理外墙的办法,这种办法可以让外墙的线条和色彩被进一步放大,也使闽南红砖厝的暖色调风格更为统一,如燕尾檐和水车堵等,便是闽南传统建筑“出砖入石”技艺的集大成者,很好体现了闽南古建筑的文化特征和技艺特点。
二、文化建筑外环境景观塑造原则
1.文化性原则
在设计外环境景观时,需要注意景观设计是否能够彰显闽南地区的特色文化。在设计过程中,要以“运用外环境景观更好衬托出文化建筑的本土文化特色”为目的,利用外环境景观提升建筑的文化价值,起到巩固文化内涵、润色文化符号、宣传文化品牌的作用[1]。
2.人本性原则
因为文化建筑本身的特殊性,其服务的人群也变得多种多样,这就需要兼顾到不同的社会组成、不同职业、身体状况、年龄段等存在差异人群本身的实际需求,然后进行多角度、综合化的人性化设计,这样就可以让人们在建筑外环境之中获取多样的、便捷的、愉悦的、舒适的体验。
3.系统性原则
景观的设计需要贴合闽南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建筑互相搭配,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符号。故在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从文化建筑整体的文化意义表达角度出发,基于文化建筑所传递的文化含义,文化建筑具备的文化价值来系统性设计景观,让景观能在风格、色彩和文化主题上和文化建筑保持一致性。
三、南安市市民中心公共建筑室外工程设计
1.项目概况
项目公园场地南北长约440m,东西宽约465m,规划用地面积约为13.7万m2。该项目在上位规划中为文化设施用地和公园绿地,是市民中心项目片区的核心,旨在为市民打造一个休憩、娱乐的场所。
2.景观设计理念
设计主题以“海上丝绸之路”和“生态健康之路”为纽带,串联“源远流长”“昭如日星”“文娱主题”“春风化雨”“薪尽火传”“苍翠福山”,共同展示南安市的发展历程,四大主题区相对应博物馆与城乡规划服务中心、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图书馆,作为其功能的“延伸”,以不同的形式体现相应内容,起到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形象气质之作用,努力打造市民中心的中心名片。并且赋予了休闲娱乐、康体运动、科普教育等文化活动职能,以此来调动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努力打造集文化传承、生态涵养、人性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建筑外环境。
3.总体规划与设计
在设计市民中心室外景观的过程中,对建筑外环境所处的场地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完成建筑外环境的总体设计布局[2]。具体设计时,主要采用以形式多样的绿地形式构造景观,一方面是为了让景观空间环境更加丰富,另外一方面,可为生物提供集田园、林地、滨水、湿地等多样性功能于一身的生态环境,可有效保障建筑外环境的生态平衡性、多样性;为了能够塑造建筑外环境的形象以及突出文化建筑的特色,场地还设计了文化桥、文化广场等活动空间,可以为广大民众提供多类活动的承载空间[3]。
4.景观设计策略
(1)兼容并包的整体规划市民中心室外景观的设计以兼容并包的整体规划为策略之一,将主体建筑与地形结合,采取公园化、景观化的场所营造构思,以呈现绿色、开放、灵动为建筑姿态的主要设计理念,依据主体建筑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的“相互渗透”设计思路,通过延续与重塑建筑文脉的手法,实现“商业活动”、“公共服务”、“自然山水”的三元融合,达成兼容并包的景观营造,具体内容包括:①建筑形态的延续与重塑。主体建筑平面形态为环形,室外景观的设计延续“环形”平面形式,形成“内庭环—建筑环—广场环—水系环—步道环”的五环总体平面形态,并在局部边线与景观节点的设计中进行形态的强化与重塑;②建筑色彩的延续与重塑。建筑的主要色彩为砖红色系,在景观的色彩设计中,延续了砖红色系作为主要色彩,并搭配灰色系共同组成为景观主题色彩。在建筑外围广场的铺装设计中,主要使用灰色系的搭配为主要色彩,在内庭的铺装设计中,则大量运用了砖红色系作为主要色彩,搭配少量灰色系,与外围广场的铺装色系形成呼应;③建筑文化符号的延续与重塑。建筑以闽南古民居为文化符号,采用了红砖作为外观形式,并通过屋顶的起翘,形式古厝燕尾脊的屋顶文化。红砖元素通过浮雕景墙的材质等方面得到延续与重塑,古厝燕尾脊的元素则在科普景观小品节点处表达,平面形式相连且错落,犹如起翘的古厝燕尾脊。(2)延续在地文化的场所营造通过对闽南在地文化的分析归纳,主要提取出4类设计元素,分别为历史文化元素、海丝之路元素、非遗传统元素、城市特征元素。历史文化元素提取民族英雄郑成功的代表经历,通过浮雕景墙为载体,描述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事件,用画面形式展现闽南地区的著名人物事例。海丝之路元素提取“丝绸”为设计元素,设计海丝文化桥,寓意海丝之路作为场地中各类人文元与设计主题融合过程中所起的纽带作用;提取海浪元素设计张拉膜景观构筑,结合夜景灯光的设计,让游客宛若置身海洋,再现古代海丝之路;提取珍珠元素,设计台地读书会节点景观小品,结合夜景与景观水面,形成“海上明珠”的奇特景色,寓意项目建成后能够成为闽南的“明珠珍宝”等。非遗传统元素提取国家级闽南蔡氏古民居营造技艺,设计文化景墙,再现闽南地区的古韵风华;提取国家级英都拔拔灯元素,设计内庭滨水木栈道的夜景照明,蜿蜒的栈道结合灯带犹如拔拔灯的灯阵长龙;提取竹编元素与锡雕元素等设计景观小品、景观休闲设施等。城市特征元素提取龙眼之乡的龙眼元素、市树的柳树元素,作为绿化种植设计中的重要绿植;提取柳叶元素设计艺术廊架等。(3)人性化的开敞空间设计针对市民中心的建筑特性以及周边环境考虑其受众,以本地市民为主,其中老年人与儿童居多,少量外地游客。项目利用行道树将绿地与道路隔开,对内运用硬质广场与水面形成相对开阔的空间,创造更多的活动场所。通过布置互动性较强的娱乐设施和观景休闲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景观的建筑功能设计上充分利用现场现有高差,设计叠水景观,提升水景的多样性,并设置观景栈道,提供不同赏景视角及自然教育的休闲平台,同时设计台地观景台,并设置艺术廊架、休闲座椅、名人景墙等,打造一个赏、学、憩、游一体多功能观景台,为大众创造更多的活动场所。通过布置互动性较强的娱乐设施和观景休闲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活动需求。有针对性为其提供人性化开敞空间,供人们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体验,可为建筑外环境注入更多的活力[4]。(4)雨水调节策略利用绿地、花园、植草砖、透水性铺装等“海绵体”配套设施作为雨水调节的主体,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依托雨水管理网络系统,促进建筑外环境内部的雨水实现自然循环以及自发调节的目标,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5]。雨水收集采用屋顶绿化收集雨水模式,建筑外环境内部的广场以及主要道路均采用透水铺装,将雨水快速排走以及汇集,并对地下水进行有效补充,借助生物滞留地将水排到湿地以及中心水体,对活水进行过滤净化。通过屋顶与地表径流对雨水进行收集,再借助浮岛以及生态草沟对水质进行改善,将雨水储备到蓄水池,以备不时之需。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得以稳步提升,大众对文化建筑的功能设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文化建筑外环境景观设计中,设计者要遵循设计主题和设计理念,在保留文化建筑文化价值的同时,提升建筑的人文性。借助景观延伸设计,让文化建筑成为城市名片,为城市的文化宣传提供更有力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章华立.浅析园林景观设计与园林植物保护[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3(11):1-2.
[2]许艳.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J].艺海,2020(04):80-81.
[3]韩贵红,周治成.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与环境塑造研究——以郑州万科美景魅力之城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0,No.831(01):36-39.
[4]贺喜源.浅析现代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创新运用—以阜阳岳家湖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风景名胜,2020(1):0205-0206.
[5]黄文龙.小型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的几点思考——以南安市主城区为例[J].绿色环保建材,2020,No.166(12):85-86+89.
作者:周江龙 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上一篇:农业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 下一篇:农村水利建设质量与安全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