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溪聚落建筑文化探究
时间:2022-01-28 10:59:21
导语:塘溪聚落建筑文化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 要:本文通过探析福建省泉州市岵山镇塘溪传统聚落的建筑文化与聚落形态特征,从实地调研,理论研究与规划方案方法框架中,论述塘溪聚落的社会形态,村落布局特征,建筑特色以及细部装饰等方面,并对传统聚落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期望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为今天的创作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聚落;建筑文化;乡土建筑
1引言
塘溪村传统聚落是闽南地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之一,已列入第二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塘溪村位于岵山镇西南角,地势西高东低(图1)。塘溪古聚落空间格局完整,有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闽南,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精美石雕、砖雕、木雕、泥雕的李家大院——福兴堂;有至今仍保存完好,全部石砌的清代炮楼;有富丽堂皇千年古佛庙——西陵宫、三清宫;有50多座古色古香的百年古民居;有一百多株百年以上的荔枝树;有元明时期留下的古寨——吴坂寨;是研究闽南地区丰富多样的建筑艺术宝库。此外,塘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丰富,保护完整,反映了居住、祭祀等各方面的人文内涵和地方文化传统。
2塘溪聚落的社会文化表征
2.1耕读传家
塘溪历来就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传统聚落,耕作是当地人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在传统社会中,耕虽可致富,读方可荣身。这点在许多古厝与祠堂现存的对联中就可见一斑(图2):福兴堂:“遵祖宗二字格言曰勤曰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人间千百年世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崇德祖宇:“先代贻谋由德泽,后人继述在书香”;“绵世泽莫如积德,振家声还是读书”;儒林堂:“儒席堪称贤子弟饶诗书气,林峦拱翠佳山水当书图看”;诸如此类的勉励子孙耕读入仕的楹联在聚落内的传统建筑中比比皆是。对联集中反映了古代一些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以“耕读传家”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耕读文化”。在耕读文化的熏陶下,岵山镇1909年就已设立了具有第一所具有现代教育意义的培英小学(现塘溪小学)。
2.2崇宗敬祖
即对宗族祖先的敬仰,崇拜和祭祀,是中国人传统信仰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更是闽南传统文化的核心。塘溪是全镇人口最多的村,村内生活着淳朴、勤劳、善良的陈姓、李姓、吴姓、邱姓、杨姓、苏姓、颜姓族人,现七姓共聚居于塘溪和睦相处。村中设有崇德祖宇,杨后狮宗祠,每逢重大祭祀,举族同聚,摆宴欢饮。此外村内主要的节庆活动,像岵山镇的荔枝丰收节(图3),连同日常聚会都会在这里举行,这里已经成为塘溪人日常起居的中心,已经迁往外地的人也都会习惯性地回归到此处,以示对祖先的尊崇。
2.3多元共融的宗教信仰
塘溪人既供观音佛祖,又祀道教与民间信仰诸神,还信鬼尚祀求巫,凡事求神拜佛,崇拜灵魂神、自然神、庶物神,从天庭阳界到阴曹地府的各路神明。像西陵宫内主要供奉吴公祖师、清水祖师;三清宫内重奉武安尊王、司马圣候。现在每逢佛诞,节日很多民众和信徒还会到这里祈福和祭祀(图4)。这些信仰中除了基督教外,其余的神灵信仰在村内老百姓的心中是融合在一起的。人们一般不问神灵归属哪个流派,只要灵验即可。
3塘溪聚落布局特征
塘溪聚落处于盆地之中,地势西高东低,山多田少且多为梯田。利用自然环境因素田地、河流、山体、森林等因子作为聚落边缘的识别物。塘溪始建于民国初期,自西往东,热闹非凡的塘溪街位于村中。村民居住地集中在小姑溪上流两溪中间,依山傍水,住宅又多朝向家族田地而建,甚至形成围合关系。这样能保证农耕生活最重要的资源——肥沃的土地,形成背山面田的有利格局,又与水系形成“分而不离”的关系。除了比较繁华的商业街地段建筑密度较大形成枝状,其边缘地方仍以“住宅围田”式的基本组团。村内陈姓人数最多,属小岵南山陈氏一世祖陈优道之裔孙陈崇德,于明初从小岵铺上圳尾迁入塘溪,繁衍至今21世。民国19年(1930年)陈氏族人建成长120m的下街,顶街、下街统称为塘溪街,成为当时岵山最繁华的集市。建国后至90年代,与茂霞街一起合称和塘街,联系和林,茂霞,塘溪。和塘古街成为岵山古镇最重要的交通性道路,其余道路均可由此派生出去,整体街巷体系呈现出一个“枝状”的街道格局。随着经济发展,土地制度改革,当地人拥有更多的田地和发展空间,于是在古厝周围建造新的现代居住房。聚落不断发展又逐渐形成了带状和团状的“散村”式形态(图5)。
4塘溪聚落建筑特色
4.1平面布局特色
塘溪传统建筑种类多样,主要以民居为主,还有宫庙,祠堂,骑楼等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其中民居和庙宇宗祠有着相似的布局和型制,而且很多民居和祠堂合一,为本文以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测绘考察,由于地处泉州,属于闽南传统建筑官式大厝平面型制,前埕后厝,其平面讲究中轴对称,以厅堂为核心组织建筑空间,左右对称,主次分明。中轴线上的单体根据开间的大小被分为三间张或五间张,五间张的布局在当地尤为普遍,即通常所说的“一明四暗”的布局(图6)。其原型是三间张双落厝(二落一院,平面为口字型的四合院),在此基础上横向加横屋形成护厝,纵向加多进深的厅堂,还有的在建筑加后包。平面由原来的“日”字型变“目”字型,而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有祭祖,敬神的功能,一般设有神龛或供奉历代祖先的牌位,家族中有重大的仪式也一般都在此举行。护厝与主厝其余空间在功能上通常为居住起居,主厅堂前的中庭一般是所有天井中最宽敞,铺设也最讲究的。因而以厅堂为核心地位——向心、内聚的空间,在纵向和横向上扩展更大规模。
4.2建筑形象特色
从立面上来看,塘溪传统建筑反映的是泉州地区明显的红砖文化特色。其建筑色彩鲜明,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以塘溪村内崇德祖宇为例,其是当地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该厝正面墙体以青石为基础、白石为墙裙(图7),红砖身堵,水车堵白底彩绘装饰,彩绘以典故,瑞禽,花草为主,较新。屋顶三段式,中间高,两侧低,屋脊由中间向两边平缓起翘,“燕尾脊”做法;屋脊上施以灰塑与彩绘。而民居除了主厝采用分段式的燕尾屋脊外,在护厝的山墙面通常采用“马背山墙”(因形如马背弓起之故)马背形式多种,造型依风水的五行分为:金(形圆)呈线条滑顺的单弧状、木(形直)呈较陡直的单弧状、水(形曲)由三个圆弧构成、火(形锐)由多个反曲面形成、土(形方)顶部呈平头状(图8)。
4.3红砖、青石、白石
从墙体的材料来看,塘溪村内的古民居正面多以红砖(多为赭红色)为主,台基和墙裙一般采用白石和青石,屋顶则用闽南山区的灰瓦。不同于泉州沿海地区的鲜艳红瓦。侧面墙体则分段砌筑,背面墙体根据所在位置的方向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材料,位于醒目位置的大多数使用红砖,而相对于不显眼位置的通常使用分段式砌筑或者夯土白墙。在泉州红砖文化的影响之下,整个塘溪聚落内的红砖色彩偏暗显得沉稳,厚薄和大小尺寸多样。红砖、白石施工工艺做法讲究,在砖墙底部台基之上,用白石加工成的条石勒角,勒角上用整块大白石板经细加工横竖砌筑裙堵。在裙堵顶面用红砖砌筑堵框,镶边线框凸出或凹进墙面,或素平起线均可。分段砌筑的山墙根据地方特色,一般采用卵石,三合土和砖三种材料砌筑:先在勒脚以下部分用卵石砌筑成卵石矮墙,在其上又用三合土夯实为土墙,然后大约在一层楼面上的位置砌筑红砖墙体。这样构成的卵石,三合土,红砖墙体既能够有很好的承重结构,同时又能起到防潮保暖,坚固美观的效果。
4.4建筑细部及装饰
塘溪古民居装饰手法主要有:石雕,木雕,灰塑,泥塑、剪贴等。装饰精美,雕梁画栋。例如厅堂的梁枋、托架、门扇格扇、灯梁都均有雕刻和彩画;雕刻细腻、彩画装饰美轮美奂。其中泥塑、剪粘是中国闽粤台地区传统建筑上特有的装饰构件,其所反映的题材则多是民间喜闻乐见、广为传话的一些内容,比如,吉祥纹样、神话典故、诗词楹联、奇灵异兽等。利用这种富有哲理内涵的图案来寄托美好理想,使得传统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达到统一。塘溪聚落内装饰精华都集中体现在福兴堂——李家大院中。在建筑入口处(图9)两侧石壁雕刻的镂空人物、戏剧人物、人物战车形状生动、雕刻精美。厝内的柱都为石柱,其柱础、柱头,甚至柱身上也都布满雕刻,这些石柱材质坚固,经久耐用,从结构功能上讲不仅是受力抗压的构架还是防潮防水的构件。其中石作窗户雕刻最为精美生动、人物刻画栩栩如生、题材丰富。而木雕主要在厅堂檐廊以及大门凹寿、天井两廊屋顶的梁架上次要承重构件,具体常见于斗拱、狮座、瓜柱、随梁枋、圆光、吊筒、雀替、门楣、门窗、隔扇等地方。在李家大院内,圆光与狮座用樟木等木材制作,雕刻的戏剧人物山水,生动灵活。另有屋脊、防溅墙、水车堵、山尖规尾等施以泥塑装饰,它以灰泥作为主要材料,利用它本身的可塑性,添加其他的蛎壳灰(或石灰)、砂以及棉花(或者麻丝)和一定糯米浆按比例混合而成。可以在屋脊上现场制作,也可以提前预塑。灰泥干硬后质地细腻,光泽亮丽。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溅墙的造型处理中,层叠式变化丰富,比例均衡雕刻精湛。闽南传统建筑上独特装饰构件,又称“剪碗”(嵌瓷、剪粘),这种装饰流行于闽南地区和广东的潮汕地区,具有浓厚的粤东闽南装饰特征,塘溪也继承了这种建筑装饰手法(图11)。剪粘是一种铁丝扎成骨架,用糖水或糯米水作为粘凝材料塑成相关坯体,然后民间匠师用彩色碎瓷片粘结各种形状的小片,组成了相关神话人物、动物、花草在灰泥上形成的一种艺术品,在阳光的照射下富有光泽。这些建筑细部装饰与建筑构件功能相统一,反射出当时当地的社会伦理教化对人们生活与心理的影响,体现了塘溪居民祈求吉祥平安的社会心理,也体现了聚落较高的建筑水平。
5结语
塘溪聚落内的传统建筑保存完整,布局独特,结构精巧,装饰工艺精湛,融合了闽南地区建筑文化特征,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亟待保护与传承。其蕴含的地域文化和内涵也值得今后的借鉴。
作者:赵晓樱 唐颢磊 单位:福州大学建筑学院
参考文献:
[1]邹德秀.中国的“耕读文化”[J].北京:中国农史,1996.第61页.
[2]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M].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02.第100页.
[3]李华珍.湖头古镇聚落空间形态初探[D].福州:福州建筑工程学院,2008.第190页.
[4]陆元鼎.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5]高鉁明,王乃香,陈瑜.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6]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 上一篇:探析艺术展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下一篇:图书馆海疆公共文化服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