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文化传承的建筑创作策略
时间:2022-01-28 09:46:22
导语:基于建筑文化传承的建筑创作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我国城乡地域建筑文化丧失的危机以及中央大力倡导发展中华文化的契机,作为建筑创作最主要的主体———建筑师,如何应对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本文以历史文化名城淮安为例,说明淮安在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几点问题,阐述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如何实现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并提出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创作时应注意的几个策略。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作;地域建筑文化;传承
中国地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是各民族几千年不断积累和传承的结果。建筑作为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载体,本身就是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的物质外化的一种手段,它所展现的建筑形态及其文化表征极其丰富,各民族所创造的地域性传统建筑在其所处的独特地域环境背景下更是多姿多彩,成为中华民族的血脉、人民精神的家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实施“三淮一体”战略之后,淮安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建筑粗制滥造,城市面貌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地域建筑文化存在逐渐消失的危险。作为扎根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师,面对当今建筑设计界浮躁的现状,必须静下心来,从淮安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入手,吸取和传承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并运用于建筑设计创作中,创造有地域文化特色内涵的新建筑,弘扬淮安的城市地域特色文化。
一、淮安地域建筑文化
1.地域建筑文化内涵。所谓地域建筑文化是指具体的空间地域和文化在建筑中的反映,包括生活方式、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等长期作用形成的生活模式与建筑形成的特定关系,它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对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以文化研究为切入点,分析建筑文化的历史成因及地域传统建筑要素的内涵,包括聚落形式、建筑形制及细部形态等方面的要素。2.淮安地域建筑文化。淮安位于江苏中部、黄淮平原之间,具有3000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是运河沿线一颗璀璨的明珠,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有“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美誉,成为运河经济时代都市繁华的典范。早在1986年,淮安就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淮安境内地域建筑文化遗产众多,主要有以下几类。(1)以府衙、河漕总督府署、榷关等为代表的官式建筑。淮安地处黄淮与江淮平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处于我国南北交界线上,是我国古代南船北马的交会点,重要的军事重镇;因此,决定了淮安在我国古代重要的行政地位。目前,淮安有我国仅存的保护较好的府衙建筑之一的淮安府衙,因运河重要地位而设立的漕运总督公署、河道总督署遗址,淮安榷关、钞关遗址,因漕运需要设立的清江漕船厂,清江浦丰济仓遗址等等;这些地域传统建筑的规格很高,也从侧面说明淮安古代在全国的行政地位,故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美誉,俨如省会城市。(2)以运河沿线的聚落、古镇为主的民居建筑。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南北方重要的交通大动脉,对我国古代南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交流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淮安是大运河的关键地段,明清两朝,淮安城市发展也逐步达于鼎盛,从末口到清口,夹岸50余里,有淮城、河下、板闸、钵池、清江浦、王家营、西坝、韩城、杨庄、码头、清口等十余个城镇,夹岸数十里,街市栉比,形成以运河为纽带的城镇链[1]1。清代淮安的经济发展达到了顶峰,在乾隆时期人口已有54万,胜于苏州[2]48。淮安传统名居建筑主要散落于大运河两岸的古城、古镇之中,现存比较完整的河下、码头及下关等地,以河下民居聚落保存最完整;大量名人故居隐现其中,有刘鹗故居、吴承恩故居、沈坤的状元府、谈荔孙故居等等,还有一些私宅园林建筑;现存传统民居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少量是民国建筑,不少现在尚有人居住。(3)此外,还有一些庙宇建筑、运河景观等。庙宇建筑有慈云寺、清江浦清真寺、惠济祠、观音庵、安淮寺、陈潘二公祠、河神庙等多处。运河景观包括运河水利设施、河岸景观等,如大运河、洪泽湖大堤、清江大闸、清口水利枢纽、淮阴船闸、武墩渡口、龟山御码头等。3.淮安地域建筑艺术特征。淮安的地域建筑文化主要建立自大运河贯通之后,是淮安人民在几千年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特殊的地理优势,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在建筑上也有明显的反映。特别是明清运河地位的提高,淮安逐渐成为运河沿岸重要的商埠,南来北往的大批商人定居于淮安,给淮安带来全国各地不同的建筑文化,并渐融于地域建筑文化之中。总体而言,淮安传统建筑以明清建筑居多,建筑风格既有北方建筑的典雅,也有南方徽派建筑的精秀;建筑多木结构框架,外墙三面砌筑青砖,正面木雕花窗门,屋顶灰瓦,室内青砖铺地,风格较古雅。沿街的民居则以“上宅下铺”“、前店后坊”的面貌出现,结构上以二层小楼为主,街面上用条石铺路,条石下面为下水道,街两头往往竖有牌坊,街中有的还建有过街楼,形成淮安独有的街市场景[3]177。
二、淮安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中的问题
淮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着众多的传统建筑文化遗产,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与艺术价值,但却并没有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在城市早期的开发建设中,许多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即传统的街区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给城市带来无可弥补的损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在这里生活、学习、工作了近30年,对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以下是淮安地域建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几个问题。1.早期城市建设中忽视了地域建筑文化。城市早期开发建设是以大量居住建筑和商业建筑为主的,而这些建筑的销售是以现代化、国际化为卖点的,并且这些现代明亮的建筑与城市原有陈旧简陋的老城区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强烈的对比,使得政府、开发商、市民及建筑师们失去了对城市原有地域建筑文化价值的思考。结果导致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缺少地域文化特征的、夸张的建筑造型的出现,城市建筑文化也失去了地域特色,陷入“千城一面”的境地。2.政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不可否认,近年来政府及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发掘;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有效解决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问题。政府从财政投入、引入社会力量、成立专门的部门等方面,做了很大工作;项目也进行了论证,大量的专家也请了,很多房子、街区也改造了,结果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社会文化、经济价值,老百姓心里也不认可。这都说明政府的相关管理、立法工作及运营、操作流程等还存在很多问题,部门之间职责、权利不明,很多工作流于表面,没有发挥应有的效能。3.对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和投入不够。地域建筑文化有着特定的文化语境,这给建筑创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城市的管理者及公众缺乏必要的地域文化知识,特别是城市中从事建筑创作工作的建筑师和规划师们,都是接受的现代建筑教育,脑子里并不缺少现代建筑造型、现代建筑技术,但是对于地域建筑文化的了解远远不足;导致在面对传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的实践时无所适从、茫然不知所措。由此看来,政府应该加大对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投入,培养一批本土的建筑师队伍和深入了解地域建筑文化的本地专家学者,使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得以可持续发展。
三、淮安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策略
近几十年,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建筑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同时,全球化也导致了建筑业面临地域建筑文化逐渐衰落的危机。吴良镛先生对此忧虑地指出:“繁荣的建筑市场中的设计竞赛,广义地看,是科学技术与经济实力的竞争,也是地域文化的竞争。……有人说21世纪竞争将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对建筑来说,颇为确切。中国建筑师理应熟悉本土文化,才能赢得这方面的竞争……”[4]1建筑师在进行地域建筑创作时,必须充分认清地方建筑文化,深入研究地域传统建筑,才可能更好地在建筑创作实践中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应对策略。1.挖掘地域建筑文化内涵。淮安地域建筑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深入研究其地域文化的精髓,提炼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元素,创新地运用于新的建筑设计中。2.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延续。在一些特殊的历史地段、街区及聚落进行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使新建筑延续传统地域建筑文化,注意保存新老建筑的风格的统一,延续传统地域建筑风貌。3.对地域建筑符号的抽象变异。建筑是一种由各种不同意义的符号构成的物质形态,它通过历史积淀形成的形式向人们传达建筑的精神内涵,反映出一定社会形态对物质世界的主观影响[5]135。在建筑创作时对传统地域建筑元素加以抽象与变异,运用现代技术与材料,并合理地融入新的建筑中,从而使新建筑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
总之,一座具有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城市,是这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地域建筑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同样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不断更新;建筑师在设计创作时必须深入挖掘传统建筑的价值,并将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融入其中,才能真正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6]161地域建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对于城市特色文化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建筑师在现代建筑设计创作时必须要立足于地域传统建筑文化,真正地深入研究地域传统文化,总结地域建筑经验,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为国家大文化的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丁晓红 胡海洪 单位:淮阴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倩.大运河淮安段文化遗产地位解读[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2(2).
[2]孙云锦.光绪淮安府志(卷二)[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
[3]李诚.江苏淮安古民居保护探索[J].文物建筑,2010(00).
[4]吴良镛《.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总序(一)[J].华中建筑,2002(6).
[5]徐健生.关中传统民居的地域特色及其现代传承初探[J].华中建筑,2012(9).
[6].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 上一篇:浅谈通勤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设计
- 下一篇: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学生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