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分析
时间:2022-01-28 09:21:52
导语: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于城市空间建筑设计也在逐渐加强;城市建筑是时展最好体现,所以如何将城市这个大空间,结合城市要素,进行现代化的设计,使其城市面貌蕴含强烈的建筑文化,成为了城市意象研究的重点。对此本文就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结合文化学和人类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见解,希望可以促进国家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
关键词: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建筑文化;审美文化
建筑是人们生存的必然产物,是打造成城市意象的基础;而要想通过建筑文化来打造城市空间结构以及城市意象,应当充分的了解建筑文化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对于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文化的影响,并通过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文化自觉和城市的精神面貌。
一、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此
(一)建筑文化差异
1.建筑结构方面
我国传统建筑,在建筑结构上以木质材料为主;在建设上多采用以梁柱为主的支撑系统;以单一的建筑结构为单位进行群组,建筑组合形式,结合街道、边界、区域、节点以及建筑标志,形成一个大的城市空间;同时这个空间,还会以古代建筑理念,以中轴对称、协调等建筑文化进行空间扩展;并且整个建筑空间,多以形状规矩的方形为主;对于建筑外观处理,使用的颜色多以白和红、黄为主,具有一定的个性和特色;建筑风格多以柔和、实用、简捷的建筑为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活态度,表达出生活的和谐和安逸。而西方建筑文化使用的建筑材料多以石质材料为主,以墙柱为支撑系统;并且完美的诠释建筑力学,在建筑设计上大胆、精密;在建筑空间上,西方建筑不是运用的横向发展,而是垂直向上发展,讲究立体、建筑面积和高度,追求建筑的大胆和自由;外观处理使用的涂料多以白、灰为主,显现出一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对此西方建筑建筑风格给人的感觉是庄重、不可侵犯的。
2.建筑因素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注重的是时间因素,主要是以单一建筑组成的群体组成为主,以中轴线进行布局;时间因素体现的最浓厚的就是居室的分配,以及对于建筑形成的观念;人们始终相信建筑是人们的劳成果,对此建筑都是以实用为主,并且都是相同风格,讲究南北向或东西向,建筑变化不大;对于居室的分配,也是以历史文化中的孝道为主,进行居室的合理分配;而西方的建筑文化注重的是空间因素,因为西方国家始终相信建筑是由神的旨意所决定的;并且建筑的技术、理念以及材料都比中国的先进,对此西方建筑比中国的建筑在外型上更加的独特和夸张,每个建筑都有一定的特色和个性。
3.人类审美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为主,逐渐形成的名族特色;我国从古到今,都是以临近和平相处,互相帮助的原则,所以建筑单位都很近;并且对于建筑的审美,注重虚与实,以及建筑的线条等,从而感受到强烈的建筑文化和民族特色。而西方的建筑风格,也充分得体现出了西方国家人们的个性、独立、有思想、观点的个性;并且建筑材料多以石质为主,面积较大,寓意着他们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尤其是一些雕塑建筑,与周围的建筑风格不同,更是体现了出了西方国家人们的宗教信仰、特立独行以及开放的生活观念。
(二)形成建筑文化差异的原因
形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原因,多数是由地理环境、自然背景、生活方式、宗教性信仰、政治文化以及历史文化传承有关。中国的地理环境中,森林木材居多,受到古代人们使用木材的影响,石质材料搬运不便,发展不是特别的迅速;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以农耕为主,生活作息规律,追求和平;并其生活环境是冷热交替,为农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东方国家的宗教信仰信念不是很强烈,对此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文化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当时的政治文化比较封建,等级制度严重,人们的生活方式较为规律,政治思想较为统一,所以建筑风格没有大的波动,并且建筑特点相同。而西方的这几点因素与东方截然不同,对此也就有了现代建筑文化的差异。
(三)中西方差异影响
建筑是很多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结合不同区域的文化和生活环境所成立的,对此中西建筑文化本应具有一定的不同性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全球化,导致建筑全球化,使其本土建筑文化不清晰,没有建筑特色,对于名族文化的传承具有一定的阻碍。人们受到不同程度的西方潮流因素的影响,对于建筑的审美观点,产生严重的分歧;使其国家的建筑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矛盾。对此合理的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同时,重点突出民族文化和本土建筑的象征意义,帮助人们调整审美观点,并引其大众的文化自觉是非常有必要的;从而赋予城市新的精神面貌。
二、建筑文化差异的解决办法
(一)数字的象征性表达
中国人因为具有浓厚的民族精神和历史文化传承,在人们的审美观点中,常常借物烘托思念、吉祥或是祝福,尤其是在建筑中,人们经常用数字象征着阴阳、时间因素等;像古代宫殿的建筑,常常会用四根立柱,象征着一年四季,在宫殿的中央,用十二根立柱,代表着一年十二月或是十二个时辰等;尤其当时的政治现状是以帝王为主,而数字九,不仅是帝王之数,在很多建筑中,广泛的应用,其中建筑的九仗,就是指帝王的地位,至高无上,高不可攀的帝王之威。
(二)通过建筑装饰
无论是古代建筑,或是现代建筑,都非常的重视对于建筑外围的装饰。久而久之,人们意识到建筑装饰是建筑文化体现的重要部分,并且会借助一些古代文化标志。像传统符号等,并且修饰的方法也是灵活多变,不仅没有显得突兀。反而将建筑文化表达的非常清晰。同时,也夹杂着浓厚的民族精神,从而不断的突出东方建筑文化。同时,也不断的提醒大众的审美观念,从而进行良好的文化自觉。但是大多的建筑装饰都是以建筑结构为基础,讲究建筑和谐、统一、立体感强烈,对此都是以中轴线进行建筑装饰,从而加深建筑美感,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建筑装饰,对于建筑文化象征性的表现分为祝福、吉祥意义以及文化礼节制度的意义。其中象征着吉祥的建筑装饰,像古代建筑中应用到的神兽或其他的动物,以及文字像福、喜等;植物如松柏的长青、花朵的高贵等。等级制度象征性的表达,则是对于建筑结构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建筑整体效果的,像门洞、屋顶等不同形式的建筑,结合象征性强的事物,使其建筑装饰象征的意义更加明确。
(三)建筑颜色的象征性表达
建筑经常运用颜色进行象征性意义的表达,其中颜色的运用,是以自然环境、审美观念、等级制度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进行参照并结合的,从而使建筑文化表达的更加形象和准确。如:建筑中常用到的黄色琉璃瓦,其是象征着金色的灵魂、生命等意义;蓝色琉璃瓦的应用,是为了衬托天空的颜色,充分的借住自然因素,象征着和平、质朴;而建筑中经常用到灰、白、黑的颜色,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精神向往以及阴阳五行,进行建筑以及颜色应用的;阴阳五行对应的颜色是青、赤、黄、白、黑几种颜色,其中黄色位置居中,象征着主要位置,也就是帝王统治的意义,也是帝王所在建筑的专用颜色,所以黄色是古代宫殿或是现代重要场所建筑所用到的建筑颜色;青色常用于屋檐等建筑位置,以天地颜色为建筑颜色,所以青色象征着宽阔、统一的意义;灰色因为沉闷,在建筑中象征着稳定、安逸;而白色在古代中,有不吉祥的象征意义,其中多以平民建筑使用,又因为白色象征着质朴,随着封建思想的退去,和平时代的推进,白色也被现代的建筑广泛应用;黑色在阴阳无形之中代表着神秘宗教信仰,并且有水可以化解火灾的意义,所以经常被用在诸侯、大臣的建筑结构立柱上,而红色用在帝王的宫殿柱子居多。
三、以人类审美文化价地角度突出建筑文化
基于人类的审美文化,来突出建筑文化。并以此来引起大家的文化自觉和审美要求: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结合大众的审美观点、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趋势建筑。同时,在突出建筑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带领大家提升审美文化;然后,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对于的人们的影响,以及城市空间形态对于人们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精神。
(一)城市空间结构对于人们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利益,对此城市公共空间,逐渐的成为了人们开发利用的物质产品,像商品生产一般;在利益的诱惑下,城市建筑空间俨然已经失去了文化审美的价值,不仅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没有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随着城市空间结构演变速度的提升,以及交通、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步伐、节奏也逐渐加快,从原有的身心体验逐渐演变为视觉体验;甚至城市建设,也把很多传统的建筑环境、建筑标志翻新代替,使的人们的城市意象比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形成有一定的差距。
(二)提高人们对于城市建筑文化的审美研究
1.街道;街道是城市空间、城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虽然是一个交通通道或线路,并且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道路建设对于城市意象的重要性,其街道一直是城市建筑布局设计以及空间形态发展的有利依据;而且街道的建设装扮直接反映出城市的精神面貌。对此具有明确指明道路或具有辨识度的道路,是非常容易形成城市意象的,从而有效的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2.边界;城市边界是指城市结构的边围,也是区分区域的线性中断,同时也可以通过延展或是连接形成新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意象。3.区域;区域指的是城市平面,同个范围里具有相同特性的分区,也是构成城市意象的重要元素;将城市区域内的指定的环境范围进行明确的区分,像商业区、行政区以及工业区等,因为具有相同的建筑文化,对此给人一种形象、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审美。4.节点;是区域的抽象表达,是人们生活的交汇点,或是城市建筑的连接点,以及一个小的单元,总之是城市大空间中的一个点或段;是可以通过城市空间节点,进行美化的,或是建立多个典型的城市节点,使其人们在节点,可以明确自己的位置,明确周围的标志建筑、环境。从而通过城市建筑更加了解到城市空间形态。5.标志物;标志物可以作为城市的代表建筑或是区域内的参照物,可以是一座建筑、商店、山峰或具有代表性的雕塑等,像悉尼歌剧院或比萨斜塔等。并其多数的标志物都是在城市中心,同时也是交通、购物等的中心。对此人们可以通过参照物,明确自己的位置,不仅突出建筑文化,也为城市空间结构指明了方位。对此,对于大空间城市意象的构造,可以通过的具有特色的建筑物,并且在高度上独树一帆,以便人们通过日照斜影判断方位;并且标志物的建筑风格,要与周围建筑物不同,或是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赋予历史文化、神秘意义等,使其被人们的熟记,从而有效的保证城市空间结构的文化价值。
(三)城市意象形成研究
城市意象的形成,离不开建立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街道、边界、区域、节点以及参照物,这几个条件对于城市意象的构造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将这五种重要因素按照结构性质分为点状结构,以及节点和标志物;线性结构分为街道和边界;面状结构主要指区域要素。虽然这几种结构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但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要素之间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也是城市建设的主体结构;对此这几种元素之间会相互影响和推动发展,同时也会互相制约和阻碍。而城市意象是将这几种元素,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并由专业人士结合当地的生活习俗以及建筑学、人类学以及大众的审美文化进行协调和统一,尽量的避免几种元素之间的阻碍影响,使其几种构成城市意象的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合理的进行城市建设。
综上所述,对于大空间公共建筑城市意象的分析,是通过中西方建筑文化的对比、建筑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确定人们建筑设计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然后通过本土建筑的象征意义表达形式进行分析,从而引起大众的文化自觉,最后回归本质,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对于城市大空间中的城市意象进行分析,从而带动群众的审美文化和文化价值观念。
作者:王静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美.基于场所营造的文化建筑综合体公共空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陈治邦.历史文化名村中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比较研究及当代借鉴[D].北方工业大学,2014.
[3]秦豪.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性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4]罗丹.城市滨水建筑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表达[D].西南交通大学,2011.
[5]阳作军.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演变及趋同性的规划对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
[6]刘永刚.关于城市区域景观改造与公共建筑设计相结合的案例分析———社区图书馆设计[J].设计,2013,11:67-68.
[7](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华夏出版社.2001.04
- 上一篇:大学数学教育中翻转课堂的运用
- 下一篇:数学文化对大学数学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