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衙署建筑文化论文

时间:2022-01-26 01:07:19

导语:清代衙署建筑文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清代衙署建筑文化论文

一、绥远城将军衙署

(一)绥远城将军衙署的历史沿革自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绥远城建成,将军衙署就成为清朝在北部边疆的最高行政机关,对周边地区军事和政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清朝的一百七十二年里,清廷共任命七十九位将军在此驻防。1911年清朝统治结束后,将军衙署依然是绥远地区行政中心,但随着行政机构的变更而多次更名。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将军府”;民国三年(1914年)更名为“都统公署”;民国十七年(1928年),更名为“省政府”;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侵占绥远地区,将军衙署挂牌“蒙疆联盟自治政府”;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后挂牌“省政府”旧称。1949年至1954年间,绥远省人民政府入驻将军衙署办公,54年后,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及检察院先后进驻办公。80年代后文物部门接手管理。

(二)将军衙署的建筑概况绥远城将军衙署建成之初,占地3万平方米,有房屋132间是我国现存保存规模最大、现状最好的武官衙署。200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绥远城第一任将军王昌是正一品建威将军,所以将军衙署是按照清朝正一品封疆大臣的建筑标准营建的建筑,呈汉式衙署式布局,砖木结构建筑,六进式院落。整个建筑群体由纵向的三路建筑群组组成,其东跨院主要设置库房、马房、厨房等后勤体系,西跨院以贮藏图籍、文书等及衙署寺庙为主,中轴建筑群组则是绥远城军政事务核心所在。建筑物本身受清廷所定严格的制度限制,有清一代没有进行改建、扩建,民国后建筑群经历了多次的改建和修葺,但主体建筑群依然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将军衙署文物保护范围内的清代建筑遗存主要包括主体院落的照壁、府门、仪门、大堂、折房、回事处、官房、印房、二堂、箭亭、客厅、三堂东厢、西厢、东跨院傅作义礼堂。主体院落各堂配厢房、耳房,各院由阿斯门相通。一进四院,逐级升高,粗梁大柱、青瓦屋顶、古朴大方,雄伟森严。

1.照壁位于将军衙署府门对面,长24米,高4米,厚1.5米,使用大青城砖砌成。照壁正中镶有“屏藩朔漠”四字横匾,此匾长150厘米,宽70厘米,匾上书楷书“屏藩朔漠”,上款为“光绪十六年清和月榖旦”,下款为“绥远城将军克立”,匾为青石制成,涂有墨色。该匾是绥远城将军克蒙额于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题写。“屏藩朔漠”是说保卫北部边疆的意思。

2.府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步架,大木悬山式构置,每间各辟一门,属门钉板门形制。两侧有八字形影壁布列左右,池心砖雕。在大门的顶部,一对“吻”高高翘首在两端。它呈龙头鱼尾形,龙口张开露出厉齿,双目圆睁。正门前有一对青石狮子,左雄右雌,雕刻精美。

3.仪门位于府门内侧中轴线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步架,大木硬山式构置,明间辟门,左右两次间为门卫及内外传达通报用房,仪门东西两侧随墙置侧门(阿斯门)各一个,仪门只有将军等首脑及迎送重要贵宾方能开启,一般官员只能从侧门出入。

4.第二院(大堂、折房、回事处、印房、官房)大堂,又称正堂、公堂,是举行典礼和重要政务活动的场所,是将军衙署的核心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八椽架,布瓦顶悬山大式建筑,建筑面积为279.45平方米。大堂之前为“月台”,是新官到任时举行“望阙叩恩”之地。折房,是绥远城将军的僚属誊写奏折、履行上传下达职能的部门。回事处,又称“文秘处”,是将军衙署的典吏整理日常往来文件、档造册的办公处所,属大堂的西厢房。官房,负责官吏以将军指令的名义对绥远城管辖范围内的各部门、地方负责官员指示。印房,内部机构之一。掌管都统印信,办理章奏文移,协办各项事务,并兼管恩赏银库事宜。

5.第三院(二堂、箭厅、客厅)二堂,是绥远城将军日常办理公事的区域。面阔三间,居中有暖阁,两侧有次间,分别为将军在公务之余翻阅案卷及与僚属商讨政务之处。清代绥远城许多重大的决策实出于二堂。箭亭,负责人称为“枪箭营官”,根据将军的指示安排一年的武备事宜,并具体操办一年两季的阅兵活动。将军衙署守卫人员的主要兵器也存放在这里。客厅,是来访客人等候将军召见的场所,有客前来拜访,由门卫将帖子传至内宅,拜访之人在客厅等候。

6.第四院(三堂、东厢、西厢)三堂和四堂原是将军的内宅,民国十三年(1924年)这两处建筑被大火烧毁,于当年重建,现仅存三堂。三堂在民国时期作为历任绥远省军政首脑的办公室。东、西厢房是将军家眷住的场所。

二、绥远城将军衙署建筑文化分析

(一)将军衙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和研究价值清廷在全国范围内设有十三处由将军驻节的驻防城,现今只有黑龙江将军衙署、伊犁将军衙署和绥远城将军衙署有建筑遗存。伊犁将军衙署现今只有厅堂、台榭、曲径、回廊等部分建筑和附属文物遗存了下来。黑龙江将军衙署古建筑基本已经破败不堪。绥远城将军衙署能够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主体建筑已属不易,虽然几经改制,但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忠实地记载了当时当地的最高建筑技艺,亦是当时当地最高财富的象征。衙署建筑具体信息及建筑功能分配,在现存古文献中很难见到十分明确的记录,各地清代方志中有关衙署的记载也不尽详细,将军衙署的留存现状如此完整,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古代官衙建筑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将军衙署是清代武官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由于官僚机构的不断膨胀和建筑匠师技艺的提高,古代官式建筑基本院落发展趋势是由单体演变为多进,由一路扩展为多路。其具体的形制、体量、装修、彩绘等也日趋复杂,并且在明清社会后期明显地体现和遵循了“前堂后室”“左文右武”等特色。清朝官式建筑在继承明代建筑工法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满族文化元素,形成清朝的建筑风格。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廷工部颁布《工程做法则例》,对清代建筑的建筑规格、体量、材质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记载。将军衙署严格按照这一法则建造,可谓是清代武官官式建筑的典型代表。

(三)将军衙署整体空间布局表现了宗法礼制和等级思想衙署院落的中轴线由悬山式的主建筑(大堂、二堂、三堂、四堂)组成,分其左右的其余建筑为等级较低的硬山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低小简单,这种明显的反差,体现了将军权力的至高无上,中轴线纵长深远,更显示了衙署建筑的尊严华贵。大堂是举行礼仪的场所、二堂为将军的办公场所,三堂、四堂为将军的内宅,院落布局显现了典型的“前堂后室”(即大堂、二堂办公场所,三堂、四堂为内宅),各建筑从开间数量、台基高度、屋顶形式、彩绘各个方面都严格按照衙署的等级规制建筑,构成了森严的内在秩序,封建社会的宗法礼制和等级制度在建筑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将军衙署是“绥远方式”的历史见证将军衙署在民国期间三十七年的历史,一直是绥远地区的政治中心所在地,保存了这一阶段诸多的历史信息。特别是董其武将军作为绥远省主席在此办公时,一手发动了绥远“九·一九”起义,使绥远地区免遭生灵涂炭,这种方式被同志称为“绥远方式”。将军衙署院内目前依然保存有“傅作义礼堂”“味莼轩”等民国建筑,“三堂”是当时董其武将军的办公室,现在作为绥远“九·一九”起义专题展厅,详细展示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将军衙署在这一时期留下了重要的历史信息,是“绥远方式”的重要历史见证。

(五)衙署取暖设施展现了当时北方官式建筑的文化特色有学者认为,火炕是女真民居的建筑风俗,清代后开始在民间延续至今。2003年9月份,将军衙署博物院工作人员对四进院的西厢房进行维修时,发现了衙署清代的地热灶工程。该地热灶位于院内的西厢房:地下环绕一尺深的着火道,残存火灰和火焰烧过的痕迹。火道延伸至厢房正门走廊两侧,设有两个灶口。灶内添加燃料和清理灰烬,引风助燃的风道均设在室外其他地方。火通过火道加热,热力辐射弥漫至内室,既暖和又干净。地热灶是北方官式建筑所具有的特色,故宫里也有类似的结构,其建筑构思和设计之巧妙让人叹为观止,有学者认为它是地暖的雏形。将军衙署是清代边疆制度、清代衙署规制、清代衙署建筑制度等的综合产物,是全方位反映清代绥远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其建筑工艺与建筑水平都可以代表清朝当时的官式建筑最高水准,是中国建筑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作者:王国庆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