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民居建筑文化论文

时间:2022-09-11 11:44:20

导语:古镇民居建筑文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古镇民居建筑文化论文

1双洋古镇的总体概况

1.1村落选址布局

双洋镇区位于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当中,周边群山连绵起伏,绿水(员当溪与石坑溪)萦绕其间,镇区傍水发展而来,周边是宽阔平坦的良田,一直绵延至山脚下。双洋镇区背后有主山为靠,两侧有山势较低的护龙,前有宽阔的农田为明堂,员当溪与石坑溪蜿蜒流过,远处又有一些不高的小山包,恰好成为朝案。这样的地理环境正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最佳的人居环境———山环水抱,负阴背阳的风水格局。双洋充分利用了这种地形,在乡镇南边的麟山上建塔,形成了传统社会中有利于“发科甲”的布局。

1.2传统建筑分布

双洋镇区由城内、城外、东洋与西洋四个村组成。城内村为宁洋老县城所在地,城周建有城垣与城门,城内原设置有县署、兵营、坛庙、街市、亭塔、桥等,一应俱全,现仅存文庙大成殿与关岳庙、先农坛等。由于生活、生产、交通等方式的变化,城内村整体风貌破坏比较严重,古城的风貌基本丧失殆尽,仅保留了少数古建筑单体。目前古镇整体风貌保留较好的主要是东洋与西洋村。东洋村位于城内村的南部,西洋村位于城内村的西部,三个村正好各位于二水交汇的三面,形成犄角之势,隔河相望。东、西洋村的建筑布局比较疏朗,民居之间一般隔以田畴,鸡犬相闻,充满了田园野趣。道路是随着民居的发展自然发展起来的,蜿蜒曲折,充满了变化。

2双洋的文化底蕴与民俗风情

2.1耕读为本,重农轻商的理念

在以前“耕读为本”、“耕读传家”是绝大部分双洋人最主要的人生哲学。正是这种“耕读传家”的人生理想使得双洋人形成了崇儒重教的风气。传统社会双洋建有文庙一座,不少家族都设有学堂用于培育本家族子弟,其中以占地面积约480m2的赖氏学堂最为有名。不仅如此,各家族族产中有族产用于奖励考取功名的族人,特别是考中举人、进士、贡士的,还在祖祠大门口竖立石条旗杆加以旌表。科举废除后,各家族有族产的小学毕业生,可领取一定的“书香谷”,参与祭孔时,也可领回一斤祭肉。

2.2崇宗敬祖

祖先崇拜,亦即对自己祖先的敬仰、崇拜和祭祀,这是中国人信仰中最重要的内容和形式。双洋人也不例外,当地分祭祖、祭墓两类:祭祖多在古七月半或十月半举行。祭祖时集全姓男丁祠堂拜祭,由族中长辈充礼生唱礼、读祭文。祭毕聚餐,吃剩余物按丁分回。祭墓是祭扫已捡了骨骸,经择地砌石用三合土做成,有墓台、墓碑的祖墓。此外,双洋保留较强聚族而居的传统。各姓族纷纷在城区建祠堂,祠堂供同姓人居住,原来住在乡下的,也多往城里迁,并多在同一角落建屋定居。东洋村吴姓人聚居毗连的三座大院;姓赖的聚居号称“上赖”、“下赖”两座大院;林姓则在东洋尾建屋聚居。西洋村的赖姓、郑姓的住屋也都建于邻近。这种聚族而居的格局,无疑加强了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家族认同。

2.3宗教信仰的多元性

双洋百姓信鬼神,但没有皈依一定的宗教。民间除崇拜祖先外,天有“天公”、地有“土地公”、田头有“民主公”、山有“山神"、水有“龙王",几乎生活在神鬼主宰之下。古时,家人生病,少问医吃药,多抬菩萨来家,请神汉跳神乞药。在宗教活动中,影响最大的是道教的道士。道教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由职业道士为人驱鬼、镇邪、消灾、超度。此外,尚有土生土长的宋代名道士曹泗(香寮人),被尊称为“曹泗公”,有“不怕宁洋人,只怕宁洋神”之说,这“神”就指“显赫"的曹泗公。1883年基督教传人宁洋城,建立宁洋堂会。1902年教会在下桥买下原是加工茶叶的茶馆,做礼拜堂,1925年在此办私立维新小学。宁洋教会属闽南基督教北溪支会不时有美籍牧师前来巡视、布道,基督教在双洋、赤水、安坑、徐溪发展有部分信徒,总计不上百人。

2.4节庆习俗

双洋主要的节庆习俗与中原地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也有与众不同的地域风俗,比如正月初九,初九为天公生日,各户有杀鸡、蒸年糕敬“天公”,这天不可挑尿桶浇菜,恐招天怒;立夏日,家家户户立煮面条吃,传说立夏吃面壮身骨;立冬,农户都打糍粑敬土地神,并且相互赠送,以庆丰收;冬至,户户用糯米粉搓丸,泡红糖汤水来敬祖。此外,当地还有迎龙灯、舞炮龙、迎竹马、舞狮、采茶灯、花船、踩高跷等民俗活动,遵循传统的红白喜事的种种仪式礼数。

2.5民间文艺———汉剧团

双洋人喜爱汉剧。1914年城内北门清末拔贡吴世杰创办“大罗天”汉剧班。由老演员赖魁玉、杨地教戏,有30多位农民参加。1923年因故散班停演。至1927年,老演员曹天兴带头捐出大米一石,再组班学戏。除原来“大罗天”老演员外,又吸收一批新人,聘请龙岩人林景前来教戏。戏班更名为“新景天”。后因地方动乱停止活动。抗战胜利后,龙岩汉剧老艺人林阿发(丑角出身)流落双洋定居。一批爱好汉剧的青年,每人出大米5斗,请林阿发教戏,“大罗天”、“新景天”的老演员参加辅导,至1949年才停止活动。新中国成立后,以原来汉剧班基础,组成“宁洋业余汉剧团”。1959年改称“双洋公社文工团”,1960年文工团改组为“文工队”,恢复汉剧演出。“”开始后,剧团行头被烧毁,直至1979年仍由吴厚坤负责恢复汉剧活动,更名为“双洋汉剧团”。1982年剧团整顿后由陈国盛任团长,并吸收10位初中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学戏。从“大罗天”到“双洋汉剧团”历时半个多世纪。在双洋,汉剧没有中断失传,曾出现过新老演员四代同堂演出的景象。汉剧是双洋古镇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现在已经被列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双洋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分析

3.1宫庙建筑

文庙创建于明隆庆三年,明万历六年(1578年)改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同治六年(1867年)陆续重修。该庙原占地面积3000m2,由泮池、戟门、两庑、大成殿、先师殿、崇圣祠与明伦堂等建筑组成。现文庙大部分建筑都被改建为小学校舍,仅余大成殿。大成殿坐东朝西,建筑面积400m2,面阔五间,进深14m,重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土木结构,四周回廊,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檐下施以彩画并鎏金。“大成殿”的匾额做成八字三开间的形式,其上覆以小重檐歇山顶,翼角飞翘,比较精美。屋顶上以嵌瓷为饰,色彩鲜艳,造型生动。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2书院建筑

旧时私塾有“家塾”和“村塾”之分。村塾是村里人合办的,家塾是姓族自办的。如东洋的赖厝、吴厝,西洋的赖厝、邱厝都在住宅边附建“学堂”,供子弟读书之用。赖氏学堂为西洋重要的学堂,坐北朝南,大门偏在东南面。中轴建筑由下厅、天井、大厅、正厅、后土、围墙组成。大厅前伸出一个拜亭作为学生学习之处,天井中种百年铁树、茶花,环境好。外墙漏窗精美。宅内厅堂为墙体承重,构造简洁,但拜亭的构架极为精美。拜亭五架抬梁,与厅堂前廊的双步檐廊联为一体,施以减柱造,空间较宽敞;减柱部位做成垂花柱,瓜柱、穿枋、随梁枋、坐斗与斗拱的雕刻都很精细,很有艺术表现力。该宅屋顶飞檐翘角,脊中红砖透雕各种纹理,天际轮廓线十分优美。柱础为镜鼓状,简洁大气。挡溅墙部位的彩绘也很细腻,色彩鲜艳。

3.3民居建筑

双洋古镇原有明、清两代民居建筑百余座,现存七十多座,多为清中、后期所建,也有一部分为民国时期的建筑,分布在城内、城外、东洋、西洋村四处,其中尤以东洋、西洋两村,是古民居建筑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民居群落。这些为数众多、保留完整、不同时期的古民居,与其他大量留存至今的公共建筑群一起,较为清晰地折射出双洋古建筑结构特征与历史演变进程。

4双洋古镇的建筑特色

4.1民居建筑平面布局特色

现存的双洋民居从平面布局上看其主要的民居建筑类型为合院式民居。双洋合院式民居根据开间的大小,有两房一厅的叫“三间起”,四房一厅的叫“五间起”。厅下有天井,左右各有一至二间低于厅檐的小厅,称“东厅”、“角间”。天井以出建围墙,置大门。也有左右两侧多加护厝的。清代建的大院,厅坪外加横厝,设两重大门,大厅有前厅、后厅两进,坪有前坪、后坪,以及后土、围墙等,后土与围墙多为圆弧形,形成了前方后圆的平面格局。这种占双洋古镇传统民居的大部分民居,“光厅暗屋”为其特色,即中间厅堂宽敞明亮,为奉祀祖先、神明及会客、婚丧嫁娶的场所,往往是整个建筑的主体部分,以其体量的高大和地位的突出,明显地成为整体中的重点和核心。左右各两间为卧室,从属于主体部分,房门悬布帘,以屋顶小窗或槛窗取光,室内较暗。各部分之间高低错落,大小相间,纵横交叉。

4.2民居建筑构造特色

双洋民居结构有反映了中国传统的木构架的典型特点的两种形式:抬梁式与穿斗式。部分大型民居或宗祠一般采用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民居型的民居则多采取抬梁、穿斗穿插式构架。双洋民居内部多以以木结构为主要的承重结构,斗拱与房梁接榫无缝,外围围合的墙体只起围护作用,基本上不承重,体现了“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这种木构架主要采用抬梁、穿斗穿插式的做法,以穿斗式做法为主,主要承重柱落地,而不承重或承重较轻的次要短柱则采用抬梁式的做法,构造手法极具地方特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民居往往在门厅中使用木构架承重的做法,而在厅堂或护厝中采用硬山搁檩的做法,直接将檩条搁在山墙上,以墙承重,仅在厅堂的廊檐部位实用抬梁式的木构承重的做法,这样可以节省木材。

4.3民居建筑细部装饰特色

双洋古镇民居建筑注重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砖雕、灰塑、彩画装饰随处可见,尤其是民居建筑之中的木雕装饰,数量众多、题材丰富、技艺精湛,难能可贵的是多数保存完整,人物及动物形象等破坏极少。双洋民居细部装饰中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其铺地。民居中细部装饰较少使用砖雕与石雕,而砖雕也只是偶尔出现在民居门额上以及屋脊上。双洋民居内部装饰中木雕体现了较高的建筑艺术水平。其典型的做法以世昌堂为例,门厅为“凹兜”式,一对垂花柱精美;门厅内明间五架抬梁,减柱造,瓜柱、斗拱、穿枋木雕精美。厅堂为墙体承重,厅堂前廊檐进深三步,施抬梁式构架,廊檐与厢廊中间以小披檐过渡;廊檐下的瓜柱、随梁枋、穿枋、挂落、雀替等部位透雕、浮雕、镂雕花草瑞禽、人物典故等,并施以彩绘,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而两侧小披檐下各施一对垂花柱,垂花柱、穿枋上的木雕生动,特别是那一对鳌鱼吐瑞透雕形神具备。窗扇上雕刻草龙盘成的“寿”字纹,构图巧妙。脊梁,太师壁上的月梁状额枋、雀替、坐斗与丁头拱等部位的雕刻与彩画也十分精美。(2)铺地铺地是双洋民居细部装饰中一大特色。自院门入口开始处就会发现用鹅卵石精心拼砌的铺地,在雨坪与天井的中间部位往往拼砌出各种装饰图形,如四碗菱花、“万”字回纹、铜钱纹以及连方纹等纹理,十分精美。

5结语

双洋古镇建筑群文化内涵丰富,其体现出来的耕读文化、宗族文化、书院文化、聚落文化、乡土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在当今信息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需要清醒地了解自身的地域文化,以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外来文化信息的冲击,尊重地域文脉的真实传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保护我们的地域文化特色。

作者:何璐珂肖壹丹单位: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