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中的地铁文化研究

时间:2022-12-23 04:03:50

导语:城市文化中的地铁文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城市文化中的地铁文化研究

本文作者:冯明兵工作单位: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地铁文化的本质就是一种城市文化,这就确立了地铁与城市的依存关系。地铁正在将过去远离都市的一些地方变成城市,这一变化的结果必然会带来人口、资源的重新聚集、调配和迁移,进而又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社会活动、文化思想的巨大改变,这即形成了新的城市文化。从这个意义来说,地铁不可能改变其公共服务属性而脱离城市孤立存在。然而换一种角度来看,地铁所代表的人类智慧和科技文明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使城市变得更加宜居、丰富和美好。这是由地铁所创造的新的城市文明。其中,地铁文化对城市文化的价值体现为:(1)既是城市文化的物化形态,也是城市文化精神形态的存在方式。只要搭上地铁,就能看到最真实的巴黎!

这是《巴黎地铁杂货旅行》一书封面上的醒目标题。书中由地铁线路串起的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巴黎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学会了关照城市的另一种方式———地铁文化。显然,地铁文化之于城市,不仅是它所代表的现代交通文明,还在于它已经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承载一个城市文化的绝佳舞台。文化是一座城市最具活力和魅力的品质所在,它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城市精神、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等诸多特质,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建筑形态、行为制度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地铁文化。地铁拥有大量的人气聚集,既封闭又具流动性,这些都为城市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浓缩了都市生活的缤纷色彩,承载着快乐和忧伤,也交织着梦想与希望”[1]。也因如此,世界各国优秀的城市地铁都将这一人类巨大的公共资源倍加珍惜并施以利用,通过在地铁中溶入浓郁特色的城市文化,使地铁成为展示和传播自身城市文明的窗口。如世界最早的伦敦地铁,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各种不同年代建筑风格的车站,从早期的砖石拱形结构,到后期的纯钢铁结构,再到现代的钢化玻璃站台等。这些车站记录着100多年的地铁建设历史,展现出一个城市建设的沧桑变化。而地铁车厢里超过半数以上的乘客读书或看报,那份闲适与从容,也成为诠释伦敦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又如巴黎地铁,俨然成为艺人们的流动舞台,随处可见手持手风琴或吉他,或携带音响的艺人,让人们时刻感受到这座“浪漫之都”浓郁的艺术气息。由此可见,地铁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反映着人们对地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其既是城市文化的物化形态,也是城市文化精神形态的存在方式。(2)既是城市文化的创新形式,也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创新手段。尽管地铁诞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然而对于许多地区和城市而言,依然是城市现代化的一种新生事物。作为城市发展的产物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地铁为城市开创了新的文明:地铁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交通环境,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质,塑造了新的城市形象。它为城市带来了快捷便利的交通文化,立体交通体系的时空文化,通畅文化,发达社会的象征文化等[8]。

因而可以说,地铁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一个城市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城市文化,但总体而言,都是继承前一种文化的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地铁文化显然也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相对于城市文化,地铁文化的形成、完善与发展要快速得多。地铁文化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人为影响较大,可塑性较强,这些都为地铁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此,利用地铁文化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已成为许多城市重要的创新手段。如西安地铁2号线北大街站,名为《百变》的文化墙将深浮雕的现代女性形象与浅浮雕的华丽唐装并置重叠,强烈的材质对比和时空交错感将“文化穿越”做到了极致,为西安这座古都增添了现代活力。又如,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成熟,近年来一种新型的“智慧型”轨道交通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上海、北京等城市正积极响应“智慧型”交通系统的建设。这一成果势必更大地惠及城市生态,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由地铁文化推动的城市文化创新,不仅可以重新认识和发现城市文化的魅力,还在地铁文化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中给城市带来新的文化创造,促进城市的文明进步。(3)既能成为城市文化的标志,也可创造出城市文化的新范式。城市文化是极其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城市在长期的发展中会形成与众不同的城市文化。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丰富的世界。受不同城市文化的影响,地铁文化也会呈现出独特的样式和面貌,带有各自城市文化的独特印记。如台北地铁最“人情味”,上海地铁最“国际”,成都地铁最“休闲”,广州地铁最“民主”,南京地铁最“人文”,等等。这些地铁文化或已成为各自城市文化的一个标志,如果再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打造,或许能为各自城市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范式。例如,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兴建的莫斯科地铁,造就了极富特色的车站建筑、装饰以及浓厚的艺术氛围。这些造型各异的建筑,美妙绝伦的壁画、浮雕、雕刻、灯饰等,均出自前苏联时期最杰出的建筑大师和艺术家之手,由于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近乎苛刻的要求,使得地铁具有了永恒的、超越时空与国界的魅力”[9],使莫斯科地铁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铁”,“地下的艺术宫殿”。可以说,令人惊叹的地铁艺术无疑代表了莫斯科的一种文化范式。然而,对我国大多数城市地铁来说,成为一种文化范式还需付出不懈的努力。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代表一种理论体系,是一种公认的模型或模式,也是一个共同体成员所共享的信仰、价值、技术等等的集合[9]。由此可见,要想成为一种文化范式,地铁文化应形成一套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的理论体系,其核心的价值理念要获得公众的普遍认同,要有可供借鉴的成功案例。以南京地铁为例:南京是一个拥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都城,十朝古都的历史与文化无疑是这座城市最大的骄傲。2005年地铁建成之初,南京地铁1号线便专门辟出10面文化墙,用以展示南京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这一国内创举得到了广大市民和“十运会”嘉宾的赞誉。2006年,南京地铁又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建设“人文地铁”的品牌战略,提炼形成了地铁文化的核心———“驰载人文、身心直达”的价值理念。经过几年的建设,南京“人文地铁”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它透过地铁环境、行为、制度和理念等各个层面反映出来。如开行“人文号”、“诗歌号”、“低碳号”、“青奥会志愿者号”列车,创建“糖果车站”、“和谐车站”等品牌车站,打造“昆曲进地铁”、“音乐楼梯”等品牌文化活动等,使南京“人文地铁”真正成为南京乃至江苏的一张文化名片。

如果将交错密布的地铁网络比作城市的“血管”,地铁所承载的正是一座城市的骄傲———文化,也只有文化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活力所在。如何把握好地铁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如何进行地铁文化的创新,如何推动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真正解决还需地铁建设者、管理者和参与者的不断实践和探索。希望对地铁文化概念及其文化价值的探讨,能引起人们对地铁文化中深层次结构、要素的更多思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建设高品质的城市地铁,进而建设更宜居和美好的城市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