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阅读空间研究

时间:2022-05-22 11:13:52

导语:公共文化服务阅读空间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公共文化服务阅读空间研究

[摘要]阅读空间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场所,主要用于文化知识获取、文化价值观塑造、文化休闲娱乐等多元文化活动的开展。特色阅读空间与图书馆相比,在创办主体、运营模式、建设目标上均呈现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社会力量参与特色阅读空间建设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资源配置,促进城乡间文化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快农村现代产业的发展,减少城乡文化空间发展的地缘差距;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着力构建符合城乡群体需求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特色阅读空间;文化资源分配;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模式

近年来,特色阅读空间已经成为公共阅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形式独特、功能多样及文化服务先进,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渠道,受到社会的广泛青睐,对其展开的学术研究也方兴未艾。所谓特色主要体现在空间建设、服务业态和服务目标的创新上。从已有的建设经验来看,特色阅读空间主要包括书店、美术馆、民俗馆及图书馆等公共场馆,体现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联动和组合,同时也具有组织的完整性和独立性,重点强调不同社会群体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共享。特色阅读空间日渐兴盛和发展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体现,对城乡居民的精神家园构建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一、新时代特色阅读空间呈兴起之势

特色阅读空间主要是指由政府或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社区独自创办或合办,在一定空间范围或区域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社会(区)公众提供公共阅读、流通借阅、艺术赏析等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开展阅读推广、艺术交流、教育培训等公共文化活动的新型开放场所。[1]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提出新时代特色阅读空间建造活动,在公共文化领域作出积极探索和尝试。特色阅读空间建造过程中,政府担当民生义务和责任的同时接受社会开放性监督并逐层放权,各方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贴近百姓需求、社会效益优先、文化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等原则,充分发挥多方力量的协同整合效应,致力于打造百姓身边随处可及的图书馆,培养公众的阅读爱好和阅读行为,提高公众文化素养。从物理空间设计来看,新型特色阅读空间主题风格多样,或诗意古朴、或童真烂漫、或雅致文艺,提供舒适且富有韵味的文化活动空间和丰富的书籍资源,为读者打造多方位的服务供给模式,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于阅读空间的针对性需求和服务,间接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化和专业化,从内涵上间接推动社会民生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二、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内涵及特征

特色阅读空间作为知识交流、文化传播、休闲交友、社会包容的书香空间和独立的组织机构,兼具“以文化人”“以书育人”和“以情怡人”的文化功能,从创办主体、业态融合、目标追求等方面进行了多元化创新,具有多层次内涵和特征。1.政府、市场、社会协力合作,形成创办主体多元化。文化体系运转中必不可少三大因素是政府、市场资本、社会力量。这些多元行动主体在特色阅读空间建设过程中试图通过文化服务投入产出广泛的社会满足效应,以文化创造性增生范式,积极规避自身局限,发扬资源和功能优势从而达到文化服务的效益最大化。新时代背景下,主体多方合作创办的特色阅读空间在面对社会群体的选择时,能在服务管理效率和服务多样化方面体现较大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可以避免因某一方失灵而导致的公共文化服务缺位、管理缺失,进而引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生态系统不均衡。二是引进社会资本,激发和提升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参与率和贡献率,建立成果共享机制。三是优化结构主体,开源节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效率。从各类主体的建设目标和建设路径来看,政府、市场资本和社会力量根据自身定位,形成特色阅读空间管理三角生态系统,共同发挥自身的管理和文化组织功能。政府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守护者,以综合考虑空间均等化、普及化布局,提高文化服务的城乡覆盖率为主要目标;市场资本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产生,偏重商业盈利,倾向于差异化布局,公众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消费偏好自由选择服务类型;社会力量更加具有“社会性”,偏重社会责任,倾向于空间的亲民性、网络化布局,在深入农村基层等特定区域的情况下更加灵活、更具潜力。2.服务内容“业务混搭”,促进特色阅读空间功能多样化增值。目前运行的特色阅读空间,大多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打造概念式阅读体验,其综合设计往往烙上深深的文化烙印;唯美的空间设计,从感官和心理上不断提高文化体验者的愉悦感。比如,坐落于北京宣武门内大街抄手胡同内的“繁星书吧”;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旅游联谊中心创办的集收藏、展示、阅览于一体的美术专业图书馆——金彩艺术图书馆;曾经发现甲骨文的社区文化地标——甲骨文•悦读空间等,这些特色阅读空间是创意思维引导下人文与艺术结合的典范,其主要业务涉及图书免费借阅、新书展销,然而吸引人们的更是阅读分享、主题展演、培训实践等拓展衍生性文化服务,极大提升用户的审美体验和精神上的共鸣;空间重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输出,以不同视角吸引各类群体关注,具有高雅艺术性的同时,增添了优雅鲜活的色彩。同时,阅读空间伴有咖啡简餐等生活服务,保证读者身心的舒适度。可见,特色阅读空间的产品不仅仅是商品,也是特殊的公共物品,有较强外部性和衍生性,业务内容从文化到饮食,其范围包罗万象,服务内容的“业务混搭”在提升阅读空间功能多样化方面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3.公益与经营双重价值构建,加强社会与经济发展目标的统一。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目标具有公益和经营双重属性。尽管从特色阅读空间运行情况看,普遍把公益服务放在突出位置,实行公开免费开放、不设门槛限制并提供免费借阅、公益讲座、文化交流等服务;大部分特色阅读空间还配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组织学校、社区、老年人等各种社会群体参与公益阅读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另一方面,特色阅读空间的建设和发展也承载了文化生产力功能。近年来,随着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市场机制的调节,公共文化事业服务在社会力量的参与和辅助下,不断激发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的经济创造力。特色阅读空间的公益和经营双重价值驱动为社会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价值,促进社会和经济目标的统一。

三、社会力量参与特色阅读空间建设运营模式

社会力量参与特色阅读空间的运营模式主要从融资渠道、运营管理、业态选择、资源整合、资本分配、营销方式等方面分别体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其中分担的责任、发挥的作用。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引入社会资本和社会化管理使得特色阅读空间更加充满文化活力和创造力。近年来,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创办的特色阅读空间正在逐步增加。在政府监管的前提下,社会资本独立运营和市场化机制作用越来越明显。1.特色阅读空间的融资渠道和资本分配。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是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主要资本来源,一般特色阅读空间的融资渠道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对空间场所和软硬件设施进行主要投资,通过竞标和委托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进行运营和管理。二是社会力量主导模式,在市场机制调节下,将具备实践操作能力与运营治理能力的社会主体纳入公共阅读空间的社会“大循环”,阅读空间建设与运行均以私人为主,政府通过政策支持和一定的经费补贴进行合作和监督。三是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共建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就项目进行谈判,通过半官方的组织进行协调沟通,合理分担项目的投资和运营,这种“分权模式”促进了文化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权限向地方和民间组织扩展,社会力量参与下的特色阅读空间融资渠道更加灵活、自主。文化基本建设投资和国家投资之比每增加1个单位,城乡物力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降低0.2672单位,[2]社会资本的增加和投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管理资金的重要筹措来源,是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均衡配置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资本分配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此处主要指组织运营盈余的去向问题。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领域在加入社会力量之后,其权限开始一步步转向社会,文化市场和大众也开始获取影响文化生产和服务的权利,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和提升。以公益性为主要运营原则,在特色阅读空间的运营盈余用于保持组织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将多余资本更好地用于组织再建设,形成资本的良性循环和乘数效应,不但扩大了文化服务效用也为文化经济发展创造了契机。2.特色阅读空间的空间分布和资源整合。社会力量主要包括企业、行业协会、基金会、学校、科研机构、非营利性组织等多种主体。在社会的参与下,特色阅读空间分布呈现分散的网络化结构,弥补了公共阅读空间服务区域和服务时间的短板,使得公共阅读空间广泛存在于社区、街道、公园等居民生活区,不仅仅局限于城市精英、白领,也惠及乡村居住群体,把服务延伸到城乡各个角落,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力作为。特色阅读空间的空间建造注重造型设计,具有唯美、现代、时尚、精致的特点,虽然空间不大,但会带给人们心灵和精神上的愉悦,提供高质量的公民整体文化享受,创造和谐美好的人文环境。无论从具象的地理空间还是抽象的精神空间来看,特色阅读空间是社会对于多样化文化需求产生的文化创新服务新业态。长期以来,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一,用于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预算编制和政府投入存在客观性差异。特色阅读空间除了政府投入外,还包括来自社会和市场的相关资源。根据组织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把各种资源优化配置,在自我管理、自我成长和自我约束等方面更加具有核心竞争优势,使其能更好地寻找资源和区域社会需求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3.特色阅读空间的业态选择和营销方式一般公共图书馆面对的受众广,主要提供图书借阅业务,知识免费开放获取,业务形态比较单一。社会力量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资金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等,更加了解用户需求,因此创办和运营特色阅读空间时,往往根据区域环境和社会需求,除了图书的借阅服务外还附加了其他文化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复合性发展;特色阅读空间走差异化道路,每个空间均有侧重点,如书法、戏剧、舞蹈、美术、茶道、文玩鉴赏等,空间特点呈个性化定制的“图书馆+”模式,以崭新的方式和差异化手段与公共图书馆进行服务互补和资源共享,共同构建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在不断提高自身服务和产品质量、自身声誉的同时,积极利用组织本身具有的公益性这一特色为组织拓宽营销范围,有效克服资本的逐利性,维护公共文化的公益性、服务性和便民性,进而可以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

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特色阅读空间发展策略

随着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构建与发展,虽然社会力量在公共阅读空间建设方面的积极性逐渐凸显,但是由于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仍主要聚集在城市,农村相对较少,存在同代之间分配不公平问题。有研究者提出一种以社会和文化建设为主体,以建设“低消费、高福利”生活方式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思路。[3]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呼唤着文化体验空间的城乡均衡发展,特色阅读空间向乡村蔓延必定是一种趋势,如何在文化资源配置、空间区域分布及群体参与等方面实现均等化,减少由于文化参与机会不足而造成的民族文化精神贫瘠是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1.文化资源分配均等化,促进城乡文化资源自由流动。目前,城市和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供给量、供给形态及供给品质结构不均衡,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农村特色阅读空间的图书购置、场所建造、电子设施等硬件资源的建造和改造升级;加强制度优化,用先进技术和齐全的人力配备保障软件资源的充足;农村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资源搜索能力和资本创造能力,发挥自身优势特长,主动走出去、引进来,学习城市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先进经验并引入为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鉴赏样式和项目,构建富有特色的公共阅读空间发展模式,振兴乡村文化阅读。同时,国家需要研究制定城乡特色阅读空间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各类决策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评估机制,以科学、公平、合理的原则,加快城乡特色阅读空间的统筹规划和布局,确立特色阅读空间城乡均等化发展的分类分区标准体系,制定准入和考核标准,实行优胜劣汰,走精品化发展道路;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建立城乡联动的文化结对帮扶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搭建公共文化资源流通平台,加强城乡文化生产要素流通和分配,形成城市向乡村的辐射效应,保证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回应;探索城乡若干主体间协同、开放和整合的特色阅读空间均等化建设新模式,实现科学有效、精准惠民的公共文化服务。2.阅读空间区域发展均等化,促进城乡文化空间平行发展。目前,特色阅读空间主要集中在人口集中、经济富有活力的城市,而农村的特色阅读空间数量不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公共阅读空间分布不均衡的主导因素。因此,首先需积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现代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特色阅读空间在农村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减少因为资本差异而造成公共阅读空间的“贫富悬殊”。其次要积极推进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与城市接轨,在科学规划指导下,因地制宜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对于阅读和文化活动的需求,使农村居民摆脱“没文化”的标签。最后要优化城乡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加快农村文化产业与新兴产业科技的紧密联系,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公共文化事业协同发展,解决农村阅读文化建设短板。3.阅读群体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阅读经历和文化体验。根据群体地域性差异,调查城乡常住群体的年龄、性别、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形成需求导向,创新按需供给的特色阅读空间建造模式;建立需求表达和满意度反馈机制,逐步提升特色阅读空间的实际使用率;通过社会“自治理”和群体“元治理”方式,传递和增强城乡居民的参与意识,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对接,提供高效率、高质量和高产出的绿色可持续文化服务,构建共生治理的特色阅读空间治理新模式;让每个特色阅读空间最大程度地发挥知识传播和文化交流功能,吸引更多的城乡居民进入空间,汲取文化知识养分,强化群众人文内涵素质培养。国家在调控方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均等化的制度机制设计,积极引导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关注农村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切实保障城乡居民阅读权利。

五、结语

人类对于生活的满足感取决于外生的客观事实以及其对外生客观事实的内生感受。特色公共阅读空间所拥有的业务功能特性及人文环境的独特创造方式,更加有针对性服务于各类社会群体的不同需求,在公共服务方面使得城乡居民更加具有选择自由度。同时,社会力量以灵活的方式参与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大大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普及率,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松.城市公共阅读空间概念、发展定位和运行机制研究[J].全国商情,2016(32)

[2]杨林,王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非均衡配置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J].宏观质量研究,2017(3)

[3]薛毅.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68-69

作者:童莹 单位:宁波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