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公共文化论文
时间:2022-05-12 08:45:18
导语:文艺创作公共文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文艺创作理念
长期存在的一些不良创作倾向仍然表现在我们的思想意识和工作方法中。一是对创作不重视、不作为,具体体现在不抓创作、不出作品、不培养人才,使文艺创作园地已近荒芜;二是创作机制“封闭化”,不从生活出发,不关心群众需求,只注重政绩需要和个人爱好,导致规划失当,效能缺乏。三是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地方对开展文艺创作的唯一出发点就是获大奖、争名利,还有的文艺作品基础尚不完善,便高投入、大制作,违背艺术规律,导致决策失控,投入虚高,成了劣质产品的“供应商”。这不仅无谓浪费资源,还会毒化一个地方的创作风气,重创发展信心。文艺创作是具有严格艺术规律的精神活动,坚持科学发展,努力争取不断创新,是推动文艺创作健康发展的自身常态。应该看到,抓文艺创作最根本的立足点是规律性,这是与抓其他门类工作最显著的区别所在。抓文艺创作不仅要扑下身子抓紧抓实,还要抓巧抓准,如果不遵从艺术规律,不以专业化水平和科学规范的方法措施来抓,创作是难见成效的。抓创作应该懂创作,要遵从艺术规律,绝不能一说要抓创作就口号连天、胡干蛮干。我们知道,开展艺术创作和生产当然需要必需的成本投入,但是艺术品质并不是金钱的代名词,对作品来说并非投入的钱越多,艺术水平和质量就越高。如果不按规律行事,只是急功近利地追求高投入、大制作,用钱来开路,最终可能投入越多、浪费越大。过去我们曾经为此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俯拾即是、数不胜数。从艺术创作自身规律来看,抓创作不仅需要积极态度和强力措施,还需要有耐心和定力,抓创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一如既往的坚持,长效机制的推动,大抓、善抓、巧抓,才能推进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
当前,文艺创作大环境并不尽如人意,文艺创作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都还处在冰冻期。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但文艺创作整体实力和创作成就并没有与时代步伐相向而行,而且在反向衰落,这种状况是对文艺创作不重视、不关心、不作为的直接回馈。长期以来,文艺创作领域严重存在着“口头上重视,思想上短视,政策上忽视,措施上漠视”的不良倾向。创作是一个规律性极强的文艺活动,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路径。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需要踏踏实实狠抓要素建设,切实建立良性发展的生态链条,把与文艺创作相关的构成要素、关联环节抓牢织密,才有可能产生实际效果。抓要素建设重点需做实七个抓手。一是抓政策引领。政策导向是促进文艺创作繁荣的基础,也是文艺创作的发展坐标,更是文艺创作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元素。如果缺乏政策导向,文艺创作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应加强政策引领,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理清创作发展思路,构建有效创作机制,为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夯实基础。二是抓发展规划。文艺创作人才和作品的长期匮乏,重点体现在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具体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的推进措施。社会中的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思想长期侵蚀文艺创作机体,使完备的文艺创作机制化为无形,严谨的创作规律被极端虚拟,规范的创作标准被严重削弱。三是抓队伍建设。人才是文艺创作的基础,没有人才的文艺创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艺人才是文艺创作的发动机,没有驱动力,就没有成果收成。要加强人才建设,在发展布局、在机制建设、在扶持措施上做实培养人才的基础工作,形成人才队伍梯次结构合理、门类配置齐全的文艺创作人才队伍,有效促进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四是抓创作成果。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没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的价值和作用就无从体现。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引领公共文化前进方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展示和形象表达。曾经在不同时代涌现出众多的优秀作品,激励着无数人们投身社会发展建设,成为公共文化前进道路上的精神航标。五是抓创作园地。文艺创作园地荒芜、作品发表困难也是导致文艺创作发展态势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创作者的文艺作品没有出路,产生不了应有效应,会极大地挫伤创作者的创造积极性。繁荣文艺创作,要积极创办常态化的文艺刊物,加强对文艺创作者的指导和辅导,促进对创作者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强化文艺刊物在出人才、出作品方面的初始性作用。六是抓传播推广。文艺作品只有在传播和推广中才能充分确立自身的价值,也才能最大化地展示自身的公共文化影响力,缺乏展示平台是制约文艺创作的最大障碍,仅以舞台艺术为例,发表难、上演难,已经成为发展死结,由于市场不兴,演出稀少,导致了导演没戏可导、演员无戏可演。作家很多文学剧本无法投排,排了也难以上演,会极大挫伤创作者的信心,导致大量创作人才流失。七是抓激励机制。文艺创作是“精神生产车间”,创作者自身的天赋和个人精神动力是出精品、出人才的重要基础。充分重视激励机制在文艺创作中的鼓舞和驱动力作用,把文艺创作者的视野最大化地扩展,创造性全方位地激活,文艺创作才能进入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快车道。只有坚持常态性举办文艺比赛和评奖活动,加大对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切实完善激励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的机制建设,文艺创作的繁荣态势才可预期。
三、构建繁荣文艺创作机制,提升公共文化水平
文艺是面向社会的,文艺作品的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深深植根于生活,投身于大众,深入人心田,文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文艺才能营造自身的繁荣景象。要构建繁荣文艺创作的工作机制,政府的核心作用不可替代。进一步提升政府在繁荣文艺创作活动中的政策推手作用,夯实文艺创作发展基础,完善运行有效的发展机制,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有效的发展路径。抓机制建设一是要具常态化,二是要看长效性。常态化就是要经常性、定期化地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活动,长效性就是要抓机制建设、抓要素建设,按照文艺创作自身规律性,统筹文艺创作要素的各个环节,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三心二意,要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需要有巨大定力作支撑。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过去在推动文艺创作方面,没有坚持常态抓,人才培养没有做到长期性,导致创作成果愈来愈少,优秀人才愈来愈匮乏的严峻态势。机制缺失是创作短板的重要推手。当下的公共文化体制设置和运行方式上呈现出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圈子意识比较浓厚,行业之间相互隔离阻碍了资源整合效应的巨大发挥。有的创作作品找不到生产单位,而有的生产单位虽然“等米下锅”却又苦于没有作品来源,这种资源信不通畅,资源配置不对等的现象,由于缺乏联通机制难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对接、合理利用,使创作资源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输送到具有需求的生产平台,从而导致创作资源的巨大浪费。文艺创作需要通过发挥机制的“杠杆”效应,达到文艺创作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创作效用的巨大发挥。
四、编制文艺创作人才发展规划,疏通人才成长的建设通道
抓创作、出作品,首要问题是抓好人才问题,没有优秀的创作人才作基础,一切美好的艺术畅想最终都将成为空想。人才是文艺创作的第一要素,离开了人才谈创作无异于是“纸上谈兵”。当下亟需克服文艺创作中“重使用、轻培养”、“重功利、轻规律”、“重宣传、轻基础”的现象。“人才荒、作品荒”是制约文艺创作上水平、上台阶的关键因素,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文艺创作的发展瓶颈。文艺创作不仅需要发展导向,更需要政策推动。无法想象文艺创作可以不在引领和推动下自由发展、自行繁荣。支撑文艺创作繁荣的不是由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位领军人物可以完成的,它是需要一批人,一个群体,而且是一支结构合理、梯次优化的人才队伍集群。推动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要从宏观规划入手,层层切中要点,有效推进发展。从政策层面夯实作品产生的基础和打通人才上升的通道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切实让政策充分发挥出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的“孵化器”的作用。应该大力实施好文艺政策推进计划、文艺创作发展计划、优秀作品提升计划、文艺人才培养计划等重大的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形成相互匹配、彼此衔接的政策支撑体系,以此来破解“人才荒、作品荒”的魔咒。尤其是要强化对人才培养规划的组织实施,建立常态化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采取短期集训与长期学习相结合,高端深造与基础辅导相补充,学历教育与岗位轮训相衔接的人才培训(培养)措施,可能改变当下人才、作品双失的不利局面。切实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把深层的原因查找到,把机制程序完善好,把工作措施落实好,推动文艺创作和人才建设步入正轨。首先,抓创作首要的问题是夯实基础,在培养后续新人方面,在抓社会普及方面要下功夫、出重拳,才能为造就优秀人才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其次,是要抓巩固,要切实规划建设公共文化创作人才信息库,采取留住老人(专家)、稳定中人(骨干)、帮扶青年人的方式,构建老、中、青的创作人才梯队结构,通过发挥老一辈创作人才“传、帮、带”的作用,加强对后辈人才的示范和引领。再次,是要抓提升,有规划、有目的的加快青年后备创作人才培养和选拔,为文艺创作繁荣提供积极的人才储备。
五、优化创作环境,为创作者提供基本的创作条件
今天的社会常态与文艺创作领域的实际状况显得极不协调,与过去相比较,现在整个社会群体的公共文化素质愈来愈高,而文艺创作人才却愈来愈少,社会经济水平突飞猛进,而艺术成果却愈加稀缺。除开社会现实,这与创作发展观念与政策措施是不无关联的。从文艺创作规律来看,创作既需要灵感激发,也需要生活积累,不是说创作者想什么时候创作他就能够什么时候开始创作,也并不是说我们想要一个精品他就能立即创作出一个精品来。能否创作出好作品,不仅需要创作者的勤奋和付出,还需要创作者的经验和技巧,更需要创作者的激情、眼界、智慧和天赋。就文艺创作的自身规律而言,从事文艺创作工作需要一些必备条件,它不象“修房造屋”、“挑水种地”式的机械劳动。充裕的创作时间、良好的精神状态、开阔的眼界是创作者开展文艺创作所俱备的心理条件;而开展创作交流研讨、提供学习深造机会、创办作品发表园地、搭建作品展示平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文艺创作者经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有的创作人员缺少创作时间,有的创作人员没有学习深造的机会,有的创作人员创作成果缺少展示平台,有的创作人员生活生存面临困难等,无一不是文艺创作良性发展的制约因素。充分发挥在岗在职中青年骨干创作人才的积极性,为他们出作品、出好作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资助。优秀文艺作品对社会的引领作用和其具有的社会价值是人们竟相追捧的重要推手。但是,创作优秀文艺精品是具有自身规律性的创作生产方式,需要进行科学引领和符合规律的潜心创造,决不是一朝一夕可见成效,也不是一声令下便可速成,更不是“抓革命、促生产”式的可以“大干快上”的事情。尤其需要明确,并不等于一抓创作就能取得成功,也并不意味着一抓创作就能出精品,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不抓创作一定是没有精品的。文艺创作作为精神创造活动,它的成功具有很多不确定性,也具有风险性。一部文艺作品从初创到成熟、再到成为精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有时投入与产出并不一定成正比,这是艺术活动自身规律性始然,也是文艺创作的魅力所在。文艺创作只有在创作者的创作成果真实地反映生活,并与审美心理产生和谐共振,才能取得精神创作活动的真正成功。
作者:唐健春单位:四川省文化馆
- 上一篇:会议纪要标准格式专题15篇
- 下一篇:会议纪要范本专题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