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创作与公共文化论文
时间:2022-04-08 04:13:14
导语:文艺创作与公共文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牢固树立正确的文艺创作理念
文艺创作是具有严格艺术规律的精神活动,坚持科学发展,努力争取不断创新,是推动文艺创作健康发展的自身常态。应该看到,抓文艺创作最根本的立足点是规律性,这是与抓其他门类工作最显著的区别所在。抓文艺创作不仅要扑下身子抓紧抓实,还要抓巧抓准,如果不遵从艺术规律,不以专业化水平和科学规范的方法措施来抓,创作是难见成效的。抓创作应该懂创作,要遵从艺术规律,绝不能一说要抓创作就口号连天、胡干蛮干。我们知道,开展艺术创作和生产当然需要必需的成本投入,但是艺术品质并不是金钱的代名词,对作品来说并非投入的钱越多,艺术水平和质量就越高。如果不按规律行事,只是急功近利地追求高投入、大制作,用钱来开路,最终可能投入越多、浪费越大。过去我们曾经为此获得的经验和教训俯拾即是、数不胜数。从艺术创作自身规律来看,抓创作不仅需要积极态度和强力措施,还需要有耐心和定力,抓创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立竿见影,需要一如既往的坚持,长效机制的推动,大抓、善抓、巧抓,才能推进艺术创作的健康发展。
二、抓牢做实文艺创作要素建设
当前,文艺创作大环境并不尽如人意,文艺创作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都还处在冰冻期。虽然时代在不断进步,经济社会在快速发展,但文艺创作整体实力和创作成就并没有与时代步伐相向而行,而且在反向衰落,这种状况是对文艺创作不重视、不关心、不作为的直接回馈。长期以来,文艺创作领域严重存在着“口头上重视,思想上短视,政策上忽视,措施上漠视”的不良倾向。创作是一个规律性极强的文艺活动,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路径。促进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需要踏踏实实狠抓要素建设,切实建立良性发展的生态链条,把与文艺创作相关的构成要素、关联环节抓牢织密,才有可能产生实际效果。抓要素建设重点需做实七个抓手。一是抓政策引领。政策导向是促进文艺创作繁荣的基础,也是文艺创作的发展坐标,更是文艺创作出成果、出人才的重要元素。如果缺乏政策导向,文艺创作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应加强政策引领,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理清创作发展思路,构建有效创作机制,为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夯实基础。二是抓发展规划。文艺创作人才和作品的长期匮乏,重点体现在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具体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的推进措施。社会中的浮躁心态和急功近利思想长期侵蚀文艺创作机体,使完备的文艺创作机制化为无形,严谨的创作规律被极端虚拟,规范的创作标准被严重削弱。三是抓队伍建设。人才是文艺创作的基础,没有人才的文艺创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艺人才是文艺创作的发动机,没有驱动力,就没有成果收成。要加强人才建设,在发展布局、在机制建设、在扶持措施上做实培养人才的基础工作,形成人才队伍梯次结构合理、门类配置齐全的文艺创作人才队伍,有效促进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四是抓创作成果。文艺创作的根本目的是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艺作品,没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文艺创作的价值和作用就无从体现。优秀的文艺作品是引领文化前进方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展示和形象表达。曾经在不同时代涌现出众多的优秀作品,激励着无数人们投身社会发展建设,成为文化前进道路上的精神航标。五是抓创作园地。文艺创作园地荒芜、作品发表困难也是导致文艺创作发展态势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创作者的文艺作品没有出路,产生不了应有效应,会极大地挫伤创作者的创造积极性。繁荣文艺创作,要积极创办常态化的文艺刊物,加强对文艺创作者的指导和辅导,促进对创作者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强化文艺刊物在出人才、出作品方面的初始性作用。六是抓传播推广。文艺作品只有在传播和推广中才能充分确立自身的价值,也才能最大化地展示自身的文化影响力,缺乏展示平台是制约文艺创作的最大障碍,仅以舞台艺术为例,发表难、上演难,已经成为发展死结,由于市场不兴,演出稀少,导致了导演没戏可导、演员无戏可演。作家很多文学剧本无法投排,排了也难以上演,会极大挫伤创作者的信心,导致大量创作人才流失。七是抓激励机制。文艺创作是“精神生产车间”,创作者自身的天赋和个人精神动力是出精品、出人才的重要基础。充分重视激励机制在文艺创作中的鼓舞和驱动力作用,把文艺创作者的视野最大化地扩展,创造性全方位地激活,文艺创作才能进入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快车道。只有坚持常态性举办文艺比赛和评奖活动,加大对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切实完善激励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的机制建设,文艺创作的繁荣态势才可预期。
三、构建繁荣文艺创作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文艺是面向社会的,文艺作品的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只有深深植根于生活,投身于大众,深入人心田,文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文艺才能营造自身的繁荣景象。要构建繁荣文艺创作的工作机制,政府的核心作用不可替代。进一步提升政府在繁荣文艺创作活动中的政策推手作用,夯实文艺创作发展基础,完善运行有效的发展机制,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有效的发展路径。抓机制建设一是要具常态化,二是要看长效性。常态化就是要经常性、定期化地组织开展文艺创作活动,长效性就是要抓机制建设、抓要素建设,按照文艺创作自身规律性,统筹文艺创作要素的各个环节,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三心二意,要有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需要有巨大定力作支撑。由于诸多的历史原因,过去在推动文艺创作方面,没有坚持常态抓,人才培养没有做到长期性,导致创作成果愈来愈少,优秀人才愈来愈匮乏的严峻态势。机制缺失是创作短板的重要推手。当下的文化体制设置和运行方式上呈现出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局面,圈子意识比较浓厚,行业之间相互隔离阻碍了资源整合效应的巨大发挥。有的创作作品找不到生产单位,而有的生产单位虽然“等米下锅”却又苦于没有作品来源,这种资源信息不通畅,资源配置不对等的现象,由于缺乏联通机制难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对接、合理利用,使创作资源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输送到具有需求的生产平台,从而导致创作资源的巨大浪费。文艺创作需要通过发挥机制的“杠杆”效应,达到文艺创作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创作效用的巨大发挥。
四、编制文艺创作人才发展规划,疏通人才成长的建设通道
抓创作、出作品,首要问题是抓好人才问题,没有优秀的创作人才作基础,一切美好的艺术畅想最终都将成为空想。人才是文艺创作的第一要素,离开了人才谈创作无异于是“纸上谈兵”。当下亟需克服文艺创作中“重使用、轻培养”、“重功利、轻规律”、“重宣传、轻基础”的现象。“人才荒、作品荒”是制约文艺创作上水平、上台阶的关键因素,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文艺创作的发展瓶颈。
作者:唐健春单位:四川省文化馆
- 上一篇:果茶局民生工程工作汇报
- 下一篇:果业工作综合考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