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生背景的公共文化论文
时间:2022-11-26 11:07:34
导语:基于民生背景的公共文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基本情况和经验
(一)各级领导对基层文化建设更加重视。先后把“加强基层文化服务和建设”、“文化惠民项目进镇村社区”等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市县相继出台了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在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重点推进。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绩效考核内容。(二)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成果丰硕。一是农家书屋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全镇已建成农家书屋17家,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二是广播电视由“村村通”迈向“户户通”。广电覆盖率、电视无线发射覆盖率均达到100%,有线电视村村通率达到99.9%,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全镇新投资20多万元建设尤溪县图书馆沈塔分馆和东城分馆,各藏书3000余册,并通过与县图书馆联网化管理,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并投资70余万元新建一个500多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站内设有体育健身房、多功能活动厅等8种功能厅室;全镇各村居均建有文体活动室,活动室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已进行全面提档升级,以便进一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服务辖区居民。(四)基层公共文艺表演团队日趋活跃。近年来,全镇各项文化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方兴未艾。每个社区都建有文艺团体,共成立了朱子艺术团、大埔山歌舞队、百姓歌舞队、旭日红广场舞队、彩玉广场舞队、欢乐大鼓队、爱在人间天堂舞蹈团等20多支专业文艺团队,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五)基层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亮点频现。沈塔社区组织原国有企业氨厂文艺骨干退休职工成立了百姓歌舞队和银龄歌舞队,借助这两个平台用方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写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快板、三句半和相声、小品等形式,如山歌《改革开放暖人心》、歌曲《沈塔社区新面貌》、《家和万事兴》、快板《十八精神放光芒》、《六合彩第一歹》和相声《吹牛说大话》等等作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渗透到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各级对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仍有偏差。文化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满足于扶持基本成型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却不愿投资偏远落后乡村群众亟需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有的片面认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参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热情不高等等。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的力度和深度。二是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基层公共文化活动需要资金支持,但由于其公益性质,资金成为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在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尚未形成之际,政府有限的资金不能满足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资金投放比例上看,对文化工作的投入远远达不到实际需求。三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发展不够均衡。从设施建设空间分布上看,基础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上级规定标准;城区多数居委会缺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基层文化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没有较好的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功能。四是制约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的体制性矛盾仍然存在。乡镇机构改革后,虽然都有文化站编制,配备了站长或工作人员,但这些人员大多身兼数职,平时大部分时间被抽调到其他岗位从事专业之外的工作,真正用在文化工作上的精力很少,专人不专职现象较为普遍。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普遍业务技能不够高,缺乏应有的专业水平和管理经验,村、社区文化专业人才更为缺乏。
三、对策和思路
(一)狠抓工作落实,强化文化建设绩效考核机制。把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抓,明确提出“抓文化就是抓民生”,将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体系,纳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坐标中,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以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共同提高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二)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实施文化普及和提升工程。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光靠县乡财政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府加大对镇村级文化的经济投入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家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机遇,全面实施文化普及和提升工程,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15-20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启用文化中心、新文化馆、新图书馆,加快镇村文化广场建设,积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和城市文化内涵。(三)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服务能力。大力打造“社区艺术节”文化品牌,充分利用八一、国庆、中秋等重大节日,广泛开展自编、自演、自娱的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培育民间艺术团体等新型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对具有地方特色和重要艺术价值的原创艺术产品以及民间艺术生产、传播给予扶持。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四)整合人力资源,加强队伍建设。新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成后,必须配备相应管理服务人员才能保证设施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建议通过人员整合、招募文化义工等措施,实现乡镇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村居文化大院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到位。研究制定新措施,调动专业人才创作积极性,激发创作热情,既要多出精品,又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加强民间、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没有文化就没有健康民生,文化是民生之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任重道远,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蔚彩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城关镇政府
- 上一篇:国企副主任竟聘演讲稿
- 下一篇:民俗旅游文化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