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公共文化论文

时间:2022-11-25 02:59:54

导语:农村现代公共文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现代公共文化论文

一、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和目标要求

地区差距基本消除,中、西部和东部一样享有基本相同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社会阶层差距基本消除,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目标得到实现。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梦”。

二、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几项主要任务

推进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下面主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着重阐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抓紧抓好的深化改革几项主要任务。

(一)建立协调机制,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决定》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设施网络建设是硬件基本建设,是刚性要求。要建立协调机制,努力建设形成比较完备的国家、省、市、县、乡镇、村六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国家制定方针政策,提出目标要求,进行国家的投入;省市落实国家方针政策,制定地方法规和措施,保证建设经费;地市级进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和部署,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指导;县级建设好图书馆、文化馆并指导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努力形成级级相联、环环相扣的设施建设网络。特别要着重抓好农村基层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平台和设施网络建设。第一级是县级文化设施和场所的建设与服务。按照国家的要求,县应具备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化活动广场等基本设施。县文化馆要体现实用性、普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开展经常性的文化活动。图书馆要增添新书和报刊杂志,加强数字化建设,体现现代气息,改善阅读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和利用率。县城一般应具备有开展演艺、集会、群众文体活动的文化广场或礼堂,同时成为群众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此外,纪念馆,文物馆,博物馆和民俗馆等可依据自身的资源和条件来建设,不必样样齐全,但要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同时,县级要指导下级的文化设施建设,要注重以服务人口为依据,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配置标准。第二级是乡镇综合文化站的设施建设与服务。农村乡镇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长期以来,设施建设薄弱,欠账很多。一些地方没有公共文化设施,有些公共文化设施“空壳化”严重。乡镇综合文化站应建有图书室、放映室、培训教室等基本设施,有文化专干和相关服务人员。图书室要定时开放,设施不得挪作它用。广播室在农村具有特殊的功能,是农村中有较长历史的群众喜爱的文化传播工具,保留下来对传播本地信息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培训教室可与乡镇会议室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综合效应。有条件的乡镇,一般还应建有群众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的游艺室、健身房等。农村远程教育是现代新兴的文化服务设施,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诱人的前景,乡镇应加强管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决定》特别强调:要整合多种设施,建设好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因此,建设高质量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尤为重要。第三级是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与服务。村文化活动室在一些农村并没有普遍设置,已有的大多规模小,设施缺乏,利用有限。可以采取政府投一点,集体出一点,农民凑一点,把活动室建立起来,这样村文化活动才有基本的载体。村文化活动室可与村会议室、农家书屋、广播室等结合起来,成为农民开会学习、看书读报、棋牌活动的场所。由于农村居民的分散性和作息的不规则性,流动服务就成为十分重要的服务形式。这就要求建立从上到下的流动服务网络,配备必要的流动文化设施,多配置一些流动图书馆、流动舞台车、文化大蓬车等深入到各村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的服务瓶颈。

(二)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实施农村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决定》强调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不规范、不标准、不均等的问题突出,越到基层越差。一方面,政府对文化的投入不足,建设本身就不标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又存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问题。加大农村重大文化工程实施的力度,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以点带面,是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一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必须继续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是农村最重要的文化阵地,看电视、听广播是农民最日常、最普遍、最喜爱的文化娱乐活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实施多年,取得显著实效。“十二五”期间就是要重点解决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的覆盖,基本实现户户通,全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消灭“盲村”,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地区收看、收听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二是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必须深入实施。网络是现代最重要的文化工具,是发展最迅速、势头最强劲、农民最欢迎的农村文化服务形式。农村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是实现农村服务网络全覆盖,通过有线电视、直播卫星、通信网、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进入农村居民家庭,“十二五”期间入户率要达到50%。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村村建有基层服务点,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字服务。三是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必须保持强势。电影是在农村最早流行、深受农民喜爱的现代艺术,已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将实现农村流动银幕达到5万块,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数字电影,每学期农村中小学生观看两场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实现电影放映数字化。四是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必须全面推进。“农家书屋”是解决农民读书看报难、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为农民提供实用报刊、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它坚持政府扶持、社会捐助、统一规划、分头实施的方针,建立出版物更新配送系统,实现覆盖全部行政村。“十二五”时期,主要要进一步提高配送图书质量,建设一批内容丰富、服务规范、农民满意的农家书屋。五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必须不断提质。乡镇综合文化站作为服务当地农村群众的综合性公共文化机构,其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标准,配齐专职人员和相应的设备,针对乡村的特点和农民的需要,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提高农民的满意度。

(三)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力度

《决定》强调提高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能力,指出:必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然而,在过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较普遍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投入轻效果、重供给轻需求、重形式轻内容的问题,其结果虽然耗费了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民却并不十分认可和欢迎。比如,政府有的供给与农民的实际需求脱节,不是农民所求所需所盼,使有些一厢情愿的投入“打水漂”;有的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法制讲座、精品推广,效果不如人意;有的节会、活动常常虎头蛇尾、有始无终;有的公共文化活动组织得轰轰烈烈,场面形式大,但内容注水,群众喜爱的实际内容少。文化,特别是公共文化,本是群众共同创造和享用的文化,如果脱离群众的需求和实际,其公共性和生命力就非常有限了。加大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力度,必须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解决供需脱节的矛盾。首先要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单位在公共文化产品创作和服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其服务能力。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应承担主要的责任,要深化改革,深入基层倾听农民呼声,完善公共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机制,提供适合农民需要的、对生产生活有指导作用的、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其次,要健全市场化提供机制,推广政府购买、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方式。对于农村的送戏下乡、送书下乡等服务,并非都要直接由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来提供,市场可能更能准确反映农民的需求。只要物美价廉,采用市场购买等不同提供方式都是可以探索的。再次,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形成良性竞争、多元互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决定》特别强调:“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社会组织与农民联系密切,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更大的支持。支持各种民办图书馆、博物馆在农村的发展,鼓励社会向农村捐赠图书、进行文艺演出,扶持文化企业以连锁方式加入基层农村网点建设等,切实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化发展。

(四)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决定》要求“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就像流动的血脉,保持着农村文化的鲜活性和持久的生命力。要按照“宏观布局、统筹指导、抓住重点、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努力形成点面结合、上下联动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和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为此,一要以村镇文化为载体,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如重大节庆的文艺表演、民间艺术活动、文艺比赛活动等。支持农村文化大户、文化能人、民间艺人等依法组织兴办各类文化团体,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二要加强政府的组织和引导,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经常化。要依托公共文化机构和单位,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经常化,组织好群众文艺精品在农村的巡演和展演,开展老年合唱、农民才艺表演等公益性文化活动。三要深入开展农村文化志愿活动。鼓励文艺工作者、热心公益文化事业各界人士以自己才艺为农民服务,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把服务活动送到农村。四要注重走与文化市场结合、互动的道路。无论什么时候、政府的投入,买单总是有限的,提供的文化服务也是有限的,而农民的文化需求总是不断扩充着的,要从根本上满足农民需求,还需要有市场的途径。不能把公共文化服务等同于“免费”服务,只要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服务就要大胆采用和纳入。五要特别加强文化人才和文化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需要一批有热情、有专业、有素养的文化人才和文化队伍。这支队伍应该具有各色文化人才,如组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专管干部、专业艺术人才、文化专业团体、专门服务人员、业余文化骨干以及业余管理人员、辅助人员等。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待遇和条件,稳定、培育和发展一支专兼相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

(五)明确功能定位,充分保护和挖掘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

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职责功能,是保护和利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决定》强调和要求“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尤其丰厚。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们身边的很多传统习俗、神话故事、民俗风情、民间工艺、村寨园林、古镇祠堂、风味餐饮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都在消失,甚至遭到人为损害和破坏,“乡愁”成为突出的问题。保持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必须深深扎根于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才会根深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无论从内容到形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只有与当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结合,才能为老百姓口授心传、喜闻乐见。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农村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农村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一方面必须注重保护,坚持“保护为主”,保护好当地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好农村的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其历史风貌、文物建筑、风土人情,防止损毁和破坏;保护好农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名录工作,加强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从以往单个性的项目保护,逐步走向整体性保护、科学保护和依法保护;保护好“聚族而居”的古村落文化、民间工艺、地方戏曲等,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延续和传承。另一方面,就是要深入挖掘,利用好当地农村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民族节庆文化内涵,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如汨罗龙舟节、潍坊风筝节、吴桥杂技节、凯里芦笙节等的开发利用就作了很好的示范。深入开掘文物建筑、风土人情、名人古籍,培育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等,增强农民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深入开发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如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工艺等,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服务。所有这些都可极大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夯实服务活动的历史和社会基础。

三、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面对目前广大农村的“空心化”、“边缘化”的加剧,加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紧迫。为此,文化改革发展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思路和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决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构建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政府必须明确责任定好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公共文化服务是基本民生,本来就是以政府部门为主来提供的。各级政府必须在深化改革中,强化和落实政府责任,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上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必须承担好第一责任。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使之不能赢利、不能缺失、不能厚此薄彼。在现代市场经济利益分化、多元化的条件下,唯有政府才能超越局部利益,把公共利益作为首要价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中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3]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衡量政府治理能力和决策水平的重要标志。政府应全面主导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服务内容,以及人才、技术和政策保障等各方面的工作,负责协调整个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其次,政府必须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第一位的工作。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第一位的工作。虽然文化产业也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但在基层农村它不是主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消费市场的活跃,以及文化产业对农村经济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热情高涨,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决不能由此而削弱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第一位的地位。投入是目前兴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政府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要实施财政支文“三个高于”的要求,确保每年财政支文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其中用于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高于上年。确保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更多地投向农村文化建设,确保重点文化建设工程的资金需求能够到位。再次,政府必须发挥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第一推动力的作用。政府的工作水平,直接决定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基本民生,纳入议事日程;组织上要加强领导,明确领导人、责任人,有专人负责专门抓;工作上要强力推进,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把工作抓紧抓实;政策上要全力支持,实行政策倾斜,给予资金、人才和技术各方面的保障;考核上要有硬指标,分解和明确具体的任务,列出时间表,保证如质如量完成。

(二)坚持改革创新

《决定》强调,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是推进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出路。要着力抓住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发展模式的创新,真正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科学发展。从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工作思路而言,要着重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在工作路向上,实现从实践推动为重点向政策制度建设与实践推动并重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实际工作,初期主要在于实践推动,但当前则更需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以科学制度作保障、以科学方法来推进。一方面要注重在实践中探索规律,总结实际工作中的好经验、好作法、好模式作为实践的指导;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探讨,着眼于制度建设,政策支持,进行顶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二是在设施建设上,实现从以“建”为重点向“建、管、用”并重转变。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展很快,农村基本文化设施已初步覆盖,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施亟需改革创新,不能“只盖庙,无和尚”。应在进一步优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在“管”和“用”上下功夫,实现三者并重,提高设施建设运转和服务的效能。三是在公共文化供给上,实现从“单向输送”向“双方互动、供需对接”的转变。以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主要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输送供给,农民只能被动照单全收。这就需要建立农民公共文化需求的表达、信息反馈的机制,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方式进行创新,实现资源配置的科学化、高效化。四是在工作方式上,实现从抓“点、线”为主向抓“点、线、面”并重转变。“十一五”时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点、线”的方式,注重重点突破,由中央到地方“一竿子插到底”。但这容易造成地方“等、靠、要”的思想。今后,应在继续抓好“点、线”的基础上,强化“面”的工作,以“点带面”、“以线连通”,整合基层文化资源,使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到全体农民。五是在体制机制上,实现从增量改革为主向增量与存量改革并重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动力和活力不足,关键是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够。增量改革还是体制内的敲打,存量改革才是对体制的突破。必须加快推进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政府要增加投入,单位要转换机制,增强活力。同时要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提高服务意识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水平。

(三)坚持统筹兼顾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薄弱、最复杂的领域,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实行政策倾斜和重点支持。《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保基层、强基础、建机制”,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一要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均等,城市无论公共文化资源的配置和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享用都占有绝对优势。实现城乡统筹,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要求城市要通过赠予设备器材和文化产品、共享文化资源、开展业务合作、培训文化从业人员、进行工作指导等方式,对农村开展对口支援,帮助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同时,城市要引导和鼓励企业事业单位、民营机构、私营企业主、外资项目等,采用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二要统筹区域公共文化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差距。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区域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均等。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就应结合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实施不同的支持政策,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推动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以财力重心下移为重点,加大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省向县一级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农村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财政保障制度。三要统筹各方面的文化资源,提升综合利用的效能。要调动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的积极性,整合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来源,强化配置力。比如,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整合服务“三农”的文化资源的力量,出版部门应大力开发出版服务“三农”的图书,实行优惠,或免费送书到农村;报刊要办好农村版和地方报,使报刊更好更直接为农民提供服务;广播电视要办好为农民服务的频道或专栏,多拍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广播剧;电影、剧团要多组织到农村进行经常性的放映和演出,提供受农民欢迎的文化服务。四要统筹近期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实用高效的持续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发展中要特别关注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后劲,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一时的短期行为和效果。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充分调动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提高农民自我创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只有当农民自创、自建、自办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和主力时,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从根本上扎根并成长壮大起来。

(四)坚持农民主体

《决定》旗帜鲜明地指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农民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和受益者,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农村公共文化必须服务农民,同时也要依靠农民。农民是推动农村文化发展繁荣的基本力量,蕴藏着极大的创造精神和参与热情。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从引导农民参与来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要着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由“盼”文化向“办”文化的转变。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广大农民经济上富起来了,吃穿不愁,求知、求乐、求美成了农民的普遍要求和期盼,不仅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当代农民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要俏”,需要通过文化美化生活,追求时尚,使自己生活更加丰富美好;“要笑”,需要享受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和文化服务愉悦身心,笑逐颜开,活得开心;“要跳”,需要唱歌跳舞,参与文娱和体育活动;“要闹”,需要热热闹闹,通过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痛快地抒发感情;“要造”,希望得到公益性文化的学习和培训,造就新的素质。这就要求政府与群众上下结合联手办文化,将期盼和需求变成现实。办文化,农民要唱主角,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政府官办,没有农民自办,是缺乏持久生命活力的。如果只“盼”不“办”,有要求,没行动,繁荣农村文化就是一句空话。二是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过去主要是“送”文化的形式,如送戏下乡、送科技下乡、送电影下乡等为农民服务。这种送的形式不仅要保持并加大力度和覆盖面,同时要更注重“种”文化的形式。即在农村“种”下公共文化服务的种子,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农村文化之树不断生根、开花、结果。“送”是引导,“种”是根本;“送”是短期,“种”是长远;“送”是雪中送炭,“种”是锦上添花。“种”文化首先要培育农村文化人才。由农村自办文化必须有人来办,有较专业、农民欢迎的文化人才。要重视和培养各类文化人才,如农民演艺人员、画家、歌唱家、文艺创作人员、民间艺人等。同时,要积极培育新型农村文化团队主体,支持农民兴办各类文化团体,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夯实基础。而且,还必须建立农民自办文化的长效机制,使农村文化活动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三是由“借”文化到“掘”文化的转变。农村文化活动不能只简单借用或复制城市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而应该深入开掘本土的文化资源和项目,保持农村文化的本色和特质。现在我国许多农村的文化建设大体上就是模仿城市文化的套路,把城市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搬到农村来。城市流行什么,农村也追逐什么;城市热衷什么,农村也力推什么;城市忘记什么,农村也缺失什么,造成城市、农村文化建设“一窝蜂”、“一斩齐”的现象。比如,放电影,把都市白领喜欢的电影搬到农村;把城市的娱乐文化、休闲文化、对歌星的追逐、搞笑等也搬到农村;把明星演唱、歌舞节会等也简单移植到农村。这固然有紧跟城市、追逐时尚,缩小城乡差距的一面。但总体上,由于缺少乡音、乡风、乡韵,农民对此并不认同和感兴趣,很难在农村流传。要改变这种状况,一定要由“借”文化转到“掘”文化上来。事实上,各地农村都有深厚、数不清的文化资源、项目、名品等可供开发、挖掘和利用。如开发本地的文化资源,剧目、歌舞、年画、风情、习俗、工艺等,形成特色文化产品,可以大放异彩;开发挖掘文化项目,如白族的对歌、土家族的哭嫁、藏族的锅庄舞等等,不仅农民需要,也会广泛吸引具有乡愁情结城里人;开掘本地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如晋商的诚实守信、辛劳勤奋,浙商的经世致用、义利并生,徽商的励精图强、不畏艰苦,粤商的自由开放、务实创新等,可形成本地独特的文化软实力。四是由“乐”文化向“用”文化的转变。农村公共文化具有娱乐和教化等多种功能。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对其教化育人功能重视不够,而文化的娱乐功能被放大。过度娱乐化、休闲化的文化成为目前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文化被诠释为乐一乐、笑一笑、闹一闹,轻松一下。比如,一些经典无人问津,流行通俗文化却大行其道;歌厅、卡拉OK室、娱乐室、棋牌室、洗脚城等遍地开花、人声鼎沸,而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门可罗雀、形单影只;低俗表演、搞笑文化、网吧电游充斥农村街头,但严肃文化、经典剧目、高雅艺术在农村少有市场。因此,提升农村文化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努力实现由“乐”文化向“用”文化的转变。文化的根本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文化的教化功能,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娱乐功能是直接的、表面的、形式的,而教化功能则是实质的、内在的、根本性的。农村文化建设的娱乐功能是不可缺少的,否则难以吸引农民参与;但仅仅娱乐是不够的,必须牢记其根本,充实文化内涵,用文化教化人、培育人,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素质。

作者:周正刚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