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村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论文

时间:2022-09-11 11:29:34

导语:建设农村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建设农村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论文

一、坚持人文趋向,丰富文化内涵

1.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引导农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在经济开放性提升、利益格局多变、价值理念多元等因素的刺激下,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受到一定冲击,要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特色文化体系建设,首先应强化农民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认识,如以“村党校”方式分组农民进行新政策教育,通过文化汇演、剧团巡演等方式,宣扬真善美,以小戏、小品、快板等形式将新政策、新制度搬上舞台或编成“顺口溜”、“小歌曲”等,以刺激农民感受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活性、贴近性。

2.以可参可演的形式,深化农民的文化意识。

农民所参与的才是最实际的,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如乡镇在农耕后展开“消夏晚会”,节目由农民自己编排、演出;以模仿安徽黄梅戏、庐剧、山东梆子等农民喜欢的形式,组织县剧团下村演出;依托镇级文化站建立数字图书馆,将农业技术信息、文化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途径的探讨庞亚军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文化馆摘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分,是维护农民文化权益与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文化建设内涵、特色文化开发、农民素质提升、物质基础保障等四方面提出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途径,以服务于此体系建设与新农村发展。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途径动内容等纳入网络服务中。

3.以丰富多彩、新颖开放的方式,丰富文化内涵。

必须在坚持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以多元化的手段来丰富文化形式,深化文化的人文内涵。如村镇文化建设中,结合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人文故事组织当地民众演绎;结合当下流行的广场舞、牛歌、骑马舞等组织、设计娱乐形式板块;根据年龄段设计不同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如老年广场舞、青年健美操、小伙篮球赛等,使农村文化更有活力、更新颖、更具有魅力。

二、立足地域实际,开发特色资源

民族的才是国家的,自己的才是真正的。农村是人文文化、民族文化及历史文化的集聚地,是古老文化保存最完整、奠基性最强的地方,文化建设中应关注农村地域资源,尤其是历史性文化、民族性文化的开发。

1.进行地域资源开发,构建特色农村。

最传统、最古老的文化在民间,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尤要突出特色资源的开发,如借助一些农家文化,建立文化大院、文化书屋,以“老者讲学”的方式,鼓励农民传承本地、本族文化;注重古房子、古院子、古遗址的保护、修葺,根据乡村文化特色,建立特色文化大院;结合发生在本地的历史故事、传说、人物等进行文化资源开发,并承接我国“仁、孝、礼、理”等传统道德文化;将古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将结合,结合本地实际,在一些典型性的镇上,甚至是村子中建立特色化乐园,并对外开放,以实现文化的传承与链接。

2.以文化宣传为介质,打造农村品牌。

农村文化的特色性不但在于资源的开发,且在于特色文化所带来的特色效应,尤其是文化的外在交流效应及对农村特色建设的效应,这就要求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时要注重“把农民的文化推广于城镇”、“把乡村的特色文化推广于世界”。如以古文人、古迹所在村落为文化研究地,举办与此文化相对应的交流会、会展、论坛等,并吸纳外界考古、文化研究人员进入村落文化开发中;注重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协同开发,以“自然文化游”为主题,进行乡村旅游业建设,以经济带文化、以文化促经济,以村内文化使外界了解本方人情,以外界文化刺激村内文化更新,打造一个雅俗共赏、古新相映、韵味十足的特色村。

三、发挥先进作用,提升农民素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中坚力量是村干部、文艺分子等具有领导作用的先进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只有将全民调动起来,并充分发挥文化人才、领导者的组织、带动作用才能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1.关注文化人才的培养与运用。

村干部、文化人才尤其是基层文化人才在文化建设中起到先锋领导作用,相关部门、村委会等应以制度性管理、政策刺激、奖励激励、教育培训等方式,刺激先进者提升自身的文艺素养,将各方位的文艺人才吸引到基层文化服务中,并发挥其带头作用,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储备强有力的文艺人才。

2.全面提升全体农民的整体素质。

“全民参与、全民互动”的文化环境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条件,而全民素质的提升,则是此环境营建的基础,因此,在发挥先进者作用的同时,还应加强农民素质的提升,如以政策支持农民办文化大院、收集文化书籍、进行文化讲学等;以“分组制”将农民分成若干艺术小组,并以农民劳作、生活相关的节日活动组织农民分组汇演等。

四、调动多元主体,强化基础保障

相对于城市,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较为薄弱,尤其在基础娱乐、文教设施上建设力度较低,基础设施数量及质量均难以为民众娱乐、学习、文化共享等提供支持,难以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性保障。同时,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实现不仅仅在于农村、农民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如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卫生部门等多方力量的支援,尤其是政府的支持及边缘城市的扶植,这就需要充分调动乡镇政府、乡镇文化站等多方力量,以多元互动形式,来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

政府部门应在密切结合本地农民需求、经济水平、地域文化、风俗习惯等基础上,制定教化功能、建设方式、实施技术等方面的制度、政策、规划策略等,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方向性引导与支持。如通过实行统一化有线电视设置政策来增加有线电视入户,强化电视文化的作用;镇政府以村为单位,以村支书为信息获得中介,依据每一村落发展实际、文化实际,进行文化建设规划,如对面积较大、特色文化突出、经济较好、靠近城区的农村实行文化休闲战略,建立集文化、娱乐、居住为一体的文化休闲乐园;对农村文化继承者、宣传者给予奖励、政策支持等;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投入一定资金购置网络设备,建立“县县互联、镇下显村、村村各异”的文化信息共享平台,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增加网络用户,提升网络文化的共享性。

2.实现多元互动,提供多方面支持。

除了发挥政府作用外,还应充分利用其他可能性影响因素,通过多边力量的协调,进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农村借助城市为其提供文艺人才、设备、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着力进行农村阅读室、图书馆、活动中心等设施建设,同时,当地政府为其配置相应的图书、报刊、电脑设备等;教育部门强化人文教育,以学生汇演、学生带演等形式刺激农民参演,向农村阅览室提供书籍。

五、结语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其建设过程中,应坚持文化建设的人文导向,强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结合本土实际,开发特色化的文化资源,并以政府、农民、先进者等多方力量的发挥来支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而只有如此,才能在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优化新农村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效果,推动新农村持续、和谐发展。

作者:庞亚军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