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分析
时间:2022-04-16 10:38:26
导语: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首先是一种公共产品。关于公共产品,保罗•萨缪尔逊给出了比较精当的解释,他认为“纯粹的公共产品或劳务是这样的产品或劳务,即每个人消费这种物品或劳务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种产品或劳务的减少”。根据上述对公共产品的描述,所谓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就是满足农村地区文化建设需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当前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主要有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报刊、互联网、文化演出、图书等。先进的思想要想在人的头脑中扎根就需要文化产品作为中介。同样,要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必须向农民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产品,而新农村建设作为国家的长期发展战略决定了其公共性。
二、当前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1.供给总量不足
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依托于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供应体系,而农村公共文化供应体系的运行需要各级政府给予政策的倾斜和物质上的支持。由于我国各个地区间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因而在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上也出现不均衡的情况。首先是城乡不均衡,文化资源集中于城市,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应不足。其次是地区不均衡,各个地区的农村也存在着差异,东部地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2.供给质量有待提高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在总量上不足,文化产品的质量也有待提高,供应质量体现在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的文化需求。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应上没有能够准确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虽然向农村提供了公共文化产品,但是不符合农民的文化口味,受不到农民的欢迎。另外,虽然农民的文化需求有一致性,但是由于地域特点、经济条件、文化层次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农民对农村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存在着差异性,呈现多层次的特征。然而现在农村文化供应还没有能够完全适应这种需求特点,没有建立畅通的需求信息反馈渠道,没有能使农民的心声能够及时、顺畅、准确地传达到文化产品供应者那里去。
3.供给缺乏制度保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广大农民也不例外。这就要求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设施应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完善。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调查发现当前很多地方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普遍缺乏制度的保证,首先体现在文化产品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文化产品创新缓慢,其次,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管理粗放,缺乏维护,导致文化设施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
4.供给模式单一
一般说来,纯公共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而对于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则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由政府和私人混合提供。依照上面所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虽然属于完全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作为主要的供应方。但是政府财力投入的领域很广,对于农村文化产品的投入很难做到完全满足实际的需要,因此,需要个人或者其他组织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应中来。但是在现实中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应渠道单一,政府在文化产品的供给中占有绝对地位,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社会资本参与度不够,这就导致了农村文化产品供应的不足。总之,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制约着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满足,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解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认识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们才能找到破解之道。造成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主体是政府,所以政府的资金投入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关键性的因素。尽管我们的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资金投入力度,但是由于资金投入依赖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资金的总量和结构存在极大的问题,不能够满足农村文化建设的需求。在中央财政层面,文化建设资金主要流向城市而不是农村。另一方面当前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资金多依赖于地方政府财政,这就使得各地农村的文化产品的供给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在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因而文化建设开展情况较好,文化产品供应相对充足,而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能力较差,税费改革以后这些地区的财政收入减少,没有充足的财力来保证文化建设的开展。
2.某些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决议,对农村文化建设作出了专门的部署。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但是有一些地方政府缺乏正确的政绩观,在工作中唯“GDP”是从,对于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没有清醒和科学的认识,没有深入群众,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没有将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纳入政府日常工作当中来。一些地区在做农村发展规划的时候并没有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内容。这就造成了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应制度建设滞后,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3.供应主体一元化
当前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应主要有政府承担,这是由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性质决定的。但是于此同时,这种供应的模式的效率难以得到保证,有的时候政府投入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如果全部依赖政府的投入,这无疑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其他方面的建设。合理利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积极性应当是一种可行的补充模式,然而现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
四、解决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增加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总量和质量,破解当前公共文化产品供应困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具有公共性的特征,这就意味着向农民提供优质无偿的文化产品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政府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的主导地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和把握:(1)充当农村文化产品的供应者,制度的建设者和完善者政府应当对当前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农产品的供应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要改变以往只重视文化产品的外部输入,重视资金和资源的投入,要大胆进行创新与改革。创新和改革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创新,要将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应模式由产品供应向制度供应转变,建立和健全一套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产品供应模式和制度,从而实现农村文化产品数量和质量上的增加和提高,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进步和发展。(2)发挥自身优势,但同时也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首先应该转变认识,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贴近实际,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当前有很多群众自发的、非营利性的群众文化组织,具有贴近老百姓的优势,但是由于自身力量有限,其所提供的文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极为有限。这样民间的公共文化供给者与政府就形成了互补的关系,具备了合作的可能性。政府要在资金上向那些民间的公共文化供应者进行倾斜,在政策上基于适当的倾斜,以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另外民间文化产品生产单位还面临着人才缺乏的困难,因此,政府还应当在人才上给予民间文化团体以支持,以便使它们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促进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3)将宣传政策与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并重过去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的目的在于对老百姓进行政治宣传,使他们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觉悟,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人的文化需要是日渐多样化,以往的单一的、功能性的文化产品并不能满足人们形形色色的需要。人民当前需要的文化产品应当立足于现在社会,具备现代性的特质,也就是我们所讲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产品。因此,农村文化产品的供应应当既注重政策宣传的功能,又要以培养现代化人格为目标,从而为农村基层自治提供相应的文化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民主的进步与发展。
2.实现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渠道的多元化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发展,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已经成为人们群众文化产品主要的提供者。与此同时,我国的各类非政府组织也发展迅猛,在这其中就有很多群众性的文化组织。正是这些社会力量与政府一道成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主体。政府应当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给予其他文化产品供应主体足够的重视,给他们提供资金、技术、政策上的扶持。我们还应当充分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建设农民文化的热情,实现农村文化产品的自给。3.充分尊重农民在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党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满足人们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大力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并提出了增加农村服务总量来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在这里,文化产品的总量是指有效的需求的满足而并非单纯数量上的增加。因此,要形成有效的需求必须尊重农民在文化产品供给中的话语权,尊重他们对文化产品的批评和建议,尊重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评价机制中的作用,由农民自主的对文化产品进行质量评价。最后,要尊重农民在文化产品供给中的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农民对本土文化产品的创新和生产,而政府则应该在财力和物力上加以支持,在政策上加以倾斜。
五、结论
发展农村文化,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关键在于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符合他们真正需求的、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公共文化产品。尽管我们的党和政府对这一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的供应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地分析,下定决心,我们就能够彻底解决当前的难题,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的发展。
本文作者:王红阳王俊工作单位:复旦大学
- 上一篇: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论文3篇
- 下一篇:高等教育改革顶层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