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论文3篇
时间:2022-04-16 10:32:57
导语: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论文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1.公共文化服务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政府的领导认为,所谓的基层文化建设就是对群众开展文化教育工作,就是办几次讲座,办几次培训,搞几次爱国主义教育,亦或请几位专家做一些理论演讲。其实,人们对于这些枯燥无味的“理论”并不感兴趣,这些形式的文化建设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现在,很多基层文化建设的开展模式大多是采用宣讲会、报告会的形式,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这种形式不能搞,但对于新时期的基层群众而言,单调陈旧的文化宣传手段已经不能够有效地引起他们的参与热情,并且有些文化设施、地点设置也不尽合理,并没有真正深入到最基层群众集中需要的地方,这种不合理布局,不仅会让一些公共设施形成分配不均的状况,而且对于居住地较偏远的群众也不能够起到文化宣传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教育的传播效率。
2.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服务形成矛盾。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生活质量的整体提高,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加,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日益高涨。但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确十分贫乏且内容单一,缺少吸引力,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举一个十分简单的例子:在一些城镇或乡村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每当有人去世,就会有一些迷信低俗的歌舞节目出现,而且现场会人头传动,热闹非凡。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这是由于人们的精神生活极度空虚,出现空白。人们需要文化,需要艺术,需要我们用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来填补他们的精神空白。这种现象正是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挑战。老百姓并非是真正喜欢那些低俗的民间文化,很多人是不得以而观之,他们同样喜欢高雅艺术,每一次省市剧团送戏下乡演出时出现的那些热烈场面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吗。
3.文化队伍建设的滞后和管理体制上的僵化。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基层文化服务部门因条件差、待遇低、难以营造招揽人才的良好氛围,导致人才流失,出现专业文化人才断层和年龄老化现象。仍以我县为例,县剧目工作室、县文化馆、县淮海剧团,这些单位和部门人才难得。原因是这些单位专业性强,对人才要求高,且人才培养周期又长。所以一旦断层,这些问题绝不是三五年能够解决得了的。这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各地文化馆、站大同小异,正式专业人员编制偏紧,业务人员也不足,往往是很有艺术造诣的人才进不来,没有艺术细胞且派不上用处的人硬是往里塞,而且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就塞了进来,甚至连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都不知道。其实,任何部门和单位,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人才任何事情都办不成,办不好。尤其是近年来,由于文化单位的福利待遇所限,人才流通渠道又不畅,因此就形成了基层文化单位——尤其是专业性强的单位,难以对人才产生吸引力的现象。目前,在管理机制上还未建立起规范统一的管理形式以及良好的协调机制。在具体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事不分、管办不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宏观调控乏力,所有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机制的形成和人才的进出。
4.地方特色文化意识淡薄。基层群众长期处于相对闭塞的环境中,富有特色的文化建设才能够激发出他们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带动他们学习、工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文化建设品质方面,可以在特色文化中加入现代化的文化建设元素,结合群众自身特点来开展文化活动。例如,政府可以举办“文化节”、“文化周”等活动,通过加强友邻乡镇的沟通,达到和谐的宣传气氛。据笔者统计,在一个具有若干个村的小镇上,若是举办邻居节活动,参与人数能够达到70%以上,形成“大工程、小切口”的局面,小举措也能够达到全面建设基层文化的作用与效果。笔者仍以我县为例,响水先后举办了八届文化艺术周,每届艺术周活动都能幅射到村镇社区及民间文艺团体,效果十分明显、有目共睹。
5.文化活动内容单一。政府进行文化建设并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讲座、演讲比赛等层面,可以通过招募、引进等形式,向外界寻求多种文化资源。据统计,以讲座形式开展的文化活动,群众的参与率不足20%,通过对这些群众的调查得知,大部分讲座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且讲座的互动性不强,观众在台下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而在举办文艺演出时,群众的参与率能够达到90%以上,远远超出了讲座的效率。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些地区,一些思想上较为先进的领导已经开始以微电影、微电视、服务机关和企业联欢会的形式来加强文化方面的交流。钱花得不多,效果却很显著。我们响水在这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微电影已进入群众文化的视野,系列微电影《不倒翁》已拍摄完成,而且受到组织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这样一来,政府部门就能够直接感受到文化建设方式不同带来的效果。因此,在文化建设方式上,文化部门应该加强创新,越是新颖的文化活动就越能够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如开展社区文化、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等。推进文化建设的网络化、网格化与信息化,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来丰富文化建设的和内容。
6.优化管理意识不强。目前,街道和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各自为政,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质量等都十分混乱。街道和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价标准浮动较大,没有相对统一的指导规范。因此,要实现文化建设标准化、优化管理、资源共享,是建立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当务之急。应积极探索文化设施管理新模式,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以政府为指导的市场运作模式,通过外包经营等方式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和群众的参与率,使之发挥应有的效用。
7.文化专业队伍建设力度不够。需要不断夯实人力资源基础,认真实施人才培养工程。一是造就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专业人才队伍;二是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三是建立一支适应新时期文化建设需要的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建立健全基层文化馆、文化站和镇(街道)文化机构的工作岗位规范,逐步实行工作人员从业资格制度。搞好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与服务,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化主管部门只有进行正确的指导与引领,增强广大民众的主体意识和凝聚力,才能全面提升基层文化建设自我服务的能力。以上这些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和对基层文化建设、服务工作的思考也许还不成熟,但他至少可以说明一个基层文化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也希望能够给予我们的基层领导和同行们一些启示。
本文作者:徐宁
第二篇
一、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加大免费培训辅导覆盖面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有关免费精神,在场馆全面免费开放后,充分发挥公益文化场馆公益培训功能,逐步加大免费培训力度。特别加强了进城务工人员、未成年人、下岗工人等弱势群体的艺术培训。开设培训班400余个,并在上城、下城、西湖等六个主城区和滨江、下沙两校区分别设立了8个免费培训基地,培训学员6千余人。为满足不同层次的群众文化需求,开设了“湖畔讲堂”,邀请杭州名人、学者前来授课。通过公开课的形式,把杭州的人文历史、文化精髓传授给市民,提升市民的文化品味和素质。与杭州市学联联合举办了10期小学至大学的在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艺术修养培训班等,参加免费培训人数近万人次。
二、发挥品牌活动特色广泛开展城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的受众面和群众参与率。根据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和加快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精神,为丰富城镇乡村家庭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杭州市文化馆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欢乐农家”乡镇文艺会演。活动通过层层发动、选拔,分区比赛、集中展示,80余个乡镇、街道参加此赛事,参与活动人员达万余人。此项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各文化馆和乡镇文艺团队的积极响应。两年一届的杭州市“风雅颂“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已经举办六届,它以广场舞蹈的形式,把杭州最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集中起来进行展演,搭起一个富有杭州地域特色的文化展示平台,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风采,并先后培育并推出了一大批优秀民间艺术节目。其中,萧山《河上龙灯盛会》、临安《横街辫辫龙》、《临安手狮》、淳安《人偶旱船》都曾在中央三套《万家邀明月一起过中秋》特别节目登台亮相,使杭州的民间艺术得到很好的展示。为进一步打造文化名城文化强市,繁荣杭州市群众文化生活,发掘培养歌唱艺术人才,杭州市“三江歌手”大赛自1987年举办第一届起,已经举办了二十一届,2013年将举办第二十二届“三江歌手”大赛。此赛事是杭州群众文化的品牌项目,历年来涌现出了胡小娥、吕薇、庞龙等优秀歌手,使他们走向国内和国际音乐舞台并成为中坚力量屡获殊荣,“三江歌手”大赛更培养了数以千计的“草根”歌手和大众“民星”,近年来该赛事还面向城镇化进程中的进城务工者、农民工举办专场比赛,为繁荣群众文化声乐活动,促进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大力推进群文运行机制创新发挥基层文艺团队亲民效应
杭州市文化馆自2008年起推行群文集约化一体运行机制创新,通过“一网(杭州群文服务网)、一团(杭州群星艺术总团)、一体系(群众文化团队评级体系)”三个平台的打造,形成三级联动、区域共建、运转有序、服务高效的群众文化工作组织运行机制。在杭州群文网上设立配送服务平台,上挂免费服务菜单,以全市乡镇街道、社区和部分单位、驻杭部队等为服务对象,设立基层服务点,由杭州市文化馆在约定的时间、地点向基层服务点实行免费配送。配送服务菜单主要包括演出和培训辅导两类内容,演出服务菜单中包涵由政府采购的12个演出团队24套节目,100余位艺术专业的老师。至2012年底,杭州市文化馆已设立436个群文配送基层服务点,为基层群众送演出2108场,送培训辅导200余次。杭州市文化馆加强对基层群众文艺团队的管理,加大对星级团队的扶持力度。对全市130余支星级团队进行考评,评出五星级群众文艺示范团队119支。从星级文艺团队中推选出12个精品节目参加杭嘉湖绍“文化走亲”演出任务及13区、县(市)的文化走亲任务。组织以基层文化活动基地、进城务工人员活动点、未成年人活动基地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文化下基层活动和淳安、建德等较偏远乡镇的文化下乡任务。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服务关乎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幸福指数,是现代社会地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杭州市文化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发挥出了一些作用,但仍需不断推进与完善。正如今年世界文化国际会议的主题“?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样,文化,同样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城镇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关系到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同样意义深远,需要群文工作者不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只有这样,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才会蓬勃有序的发展,新型城镇居民才能充分享受到现代城镇文明和传统文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无穷乐趣与享受,新型城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增强,才能发挥好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本文作者:王蓓工作单位:杭州市文化馆
第三篇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述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职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最基本的三点社会职能:第一,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和文化艺术作品创作是社会文化理论发展的主要方法。第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传播促进公民文化素质水平上升。第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实现城乡文化协调统一发展,缩小文化差异。(2)新时代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由信息科技引发的世界文化的大范围交流和融合,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基本环境存在两大特征:第一,人口流动的增使公共文化服务的群体更加复杂;第二,由于公民素质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2时代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评述
笔者所在的东莞市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都较为迅速的一个城市。东莞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大型的商业型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经济发展为东莞的人口组成带来巨大的变化,目前,东莞常住人口中有70%来自外地,而每年出国、去港澳台地区发展的人口又占很大的比例。人口的流动和东莞本身的文化习惯产生巨大的冲突,为此,市属各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发展。(1)体系内部结构更加完善。从2011年开始,东莞市文化部门针对农村和城镇文化服务设施配比不平衡、文化服务覆盖不全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部结构不完善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和建设。投入13.3亿元进行市、镇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要的建设成果体现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兴起和服务内容的健全方面。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3年,东莞市在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的联合支持下,投资9.7亿元进行农村网络覆盖建设和图书馆建设,并以市区、街道为单位,耗资3.6亿建设文化广场、博物馆,并为已有的图书馆配备电子阅览室和先进的图书查询设备。据2013年11月的《南方日报》报道,目前东莞市已经基本建成了国内一流的、较为完善的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文化服务覆盖率达到100%。(2)体系内部服务人员素质得到提高。除了公共文化体系的服务设施建设之外,在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方面,东莞市还重视对文化服务体系内部的服务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公共图书馆服务、公共文化广场的维护和街道文化服务的组织,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服务范围,而在以往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中,由于服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专业性文化服务(文化宣传、艺术作品创作和展示等)水平较低,使得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服务的效果也很低。面对这种情况,东莞市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服务人员进行了严格的素质培训,主要针对各文化场馆的管理和人文服务水平以及文化宣传服务的组织形式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如,提高图书馆流通部服务人员的素质,扶持文艺作品创作比赛等,这些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东莞公共文化服务的软实力。(3)服务更具有针对性。由于东莞的经济发展模式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成为东莞的常住人口,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部分又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这些流动人口的普遍文化素质水平都不高,又因为常年在外打工,使他们远离家乡的文化氛围,面对异乡的文化和风土民情,外来务工人员总会出现“不适应”的感受,久而久之,容易形成由文化交流不畅造成的生活幸福感低的问题,这对东莞社会发展极为不利。针对这种状况,东莞市开展了大批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区分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关爱;建立“新莞人人才培育与扶持机制”,促进农民工和城市文化之间的交流;积极组织各地方文化宣演和才艺比赛,帮助外来务工人员了解东莞文化和民俗特征,使他们快速融入东莞文化生活中。
3未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趋势
(1)突出文化的传承。文化是随着社会和经济在不断发展变革的,但文化又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经过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加工而展现的。因此,无论是哪个地区的文化,都负有“传承”的责任,一方面,将以前优秀的文化因素、文化理念继承下来;另一方面,在新的社会现实要求下,实现文化因素、文化理念的传播和改进。以东莞为例,作为粤剧之乡、龙舟之乡,单纯重视现代文化艺术的宣传而摒弃传统文化,会使东莞整体文化建设失去根源,没有特色。因此,在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应该更加突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2)重视文化的融合。经济发展必然会促进人口的流动,像东莞这样吸收大量外来人口、依靠外来人口发展城市经济的地区,不仅应该重视对外来人口进行本地文化宣传,同时也应该重视研究其他地区的文化特征,以便更好地为“新城市人口”提供贴心的、人性化的文化服务;另外,文化交流早已不仅限于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在出国人口多、外商企业林立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还需要扩大文化服务的范围,重视文化差异和文化融合,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公民提供合适的文化服务。(3)促进公民的“自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说到底是服务于公民的、促进公民文化素质提升的社会性服务,站在公民自身素质发展的角度上思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应该是单纯的政府行为,要尊重公民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权利,就应该鼓励公民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实现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自给自足”。未来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动态发展的、活跃的文化发展过程,如何促进公民的“自主建设”是政府文化服务部门应该考虑的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面向社会全体公民的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服务,包括文化服务设施和文化服务传播和传承各个方面。东莞目前作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点单位,在服务体系结构建设、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东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未来建设,应更重突出文化的传承、更重视文化的融合并应该想方设法促进公民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
本文作者:陈小敏工作单位:东莞粤剧发展中心
- 上一篇:教育改革路径反思
- 下一篇: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状况分析
精品范文
10公共卫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