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时间:2022-10-31 04:24:45

导语: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一、苍南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1.领导重视,有效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苍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制定出台了《苍南县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开展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决定》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文化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明确要求把文化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特别是县文化事业专项预算经费从2007年100万元增至今年的1500多万元,增幅达15倍)。同时,我县成立了县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文化工作发展建设,及时协调解决工作存在的问题。

2.加大力度,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为积极推动乡镇文化中心建设,新建了一批基层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为群众开展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和便利,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其中,县图书馆新馆已于2011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苍南影城多厅影院改造已经完成;县文博馆、县人民大会堂(剧院)工程已经结顶,争取年内投入使用;县城中心湖文化广场工程中心湖已初具雏形,周边配套正在抓紧完善;县广电中心、县城购书中心、海西文化产业创意园等工程已完成项目立项和选址。

3.精心组织,推动文艺精品创作生产

近年来,我县以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为工作中心,制定出台了《苍南县文化精品项目扶持奖励试行办法》,安排专项资金扶持文艺创作生产,力推一批富含苍南元素,彰显苍南特色的精品佳作,增强“苍南文化”影响力。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我县共有30个作品获全国性奖项,56个作品获省级奖项,97个作品获市级奖项。

二、苍南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和措施

虽然,我县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如: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较低,文化事业经费财政投入人均指标较低,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文化产业大而不强,行业整体利润低,文化遗产开发缺乏人才和经验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研究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我县将突出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

财政投入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苍南是省定经济欠发达县,虽然县委、县政府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从不吝惜,每年文化事业专项预算增幅名列前茅,但由于起点低,绝对增加额与发达地区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随着群众文化需求的快速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完善,对财政资金的需求也在快速增加。

2.要提高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

近年来,我县公共文化设施日渐趋多,但总量仍然不足,人均指标偏低,且公共文化设施开放使用率不高。为此,我县要根据省、市有关文件,努力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强化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免费开放。并进一步完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场所周边环境整治,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文化阵地的功能。

3.要进一步丰富农村社区文化活动

一些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缺少互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我们将逐步要求每个社区建立自己的业余文艺表演队伍,通过资金补助、技术辅助、硬件支助等手段推动农村文艺队伍的建立和表演水平的提升。

4.要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我县文化产业以印刷业及相关产业为龙头,总体上在文化产业系统中处于底端,严重影响着我县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品位提升。引导印刷、礼品、台挂历、文具用品继续走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重点打造“一园三区”文化产业品牌,即要建设浙南(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印刷包装工业示范区、文具礼品生产示范区、台历挂历加工示范区等三个基地。积极创建印刷业创意设计、工艺改进、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平台,为印刷业的提升提供专业化的创新和创意设计服务,提高印刷产业的附加值。

5.要加强文化遗产开发工作

我县对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宣传推广力度弱。我县在抓好文化遗产保护面上工作的同时,重点推进矾矿遗址申报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和金乡古城保护开发,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力求探索出一条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路子。恳请省政府组织专家赴金乡调研考察古城保护开发工作,召开浙南抗倭体系研讨会,进一步梳理明晰我县抗倭历史和金乡古城开发思路。

构建覆盖苍南县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断地总结经验、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和持之以恒,不断提高河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文化服务。

本文作者:朱强工作单位:温州市苍南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