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发展研究

时间:2022-06-07 11:23:33

导语: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发展研究

通过免除基础服务项目收费,延长开馆时间,拓展了服务空间,很好地发挥了公共图书馆的潜能,在创新服务领域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1年,图书馆全年接待社会各界读者223.72万人次,举办各类活动624次,外借图书97.81万册次,解答咨询22.53万次,新办理读者证5.36万个。

特色馆藏丰富在发展民生、奠定关注基础、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理念之下,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把打造特色馆藏和演绎特色服务,演绎为实施普遍均等、服务至上的另一主题(1)创建信息服务联盟,深化服务层次。为搭建全省政府公开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整合全省政府公开信息资源,省馆与13个地市图书馆签订了《黑龙江省政府公开信息联盟协议书》。带动全省各级图书馆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深化公益课题咨询服务,进一步拓展了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开服务新空间。(2)打造精品讲座,培育龙江文化品牌。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创立的《龙江讲坛》,秉承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办讲方针,推出了一个又一个贴近听众、脍炙人口的精品讲座,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又一场文化盛宴。(3)建立“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黑龙江分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是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之后,文化部、财政部在全国实施的又一项文化惠民工程。黑龙江省图书馆以优质的服务业绩和创新技术的应用,被列入“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试点。2011年1月,在黑龙江省图书馆挂牌成立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黑龙江分馆”。从此,全省各地区级公共图书馆,都能免费共享国家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4)不断完善网络技术,专网覆盖全省。作为“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试点省份,黑龙江省图书馆共享工程中心完成了全省50个市县区中心VPN专网建设和硬件配备,已形成由“全省图书馆自动化集群管理系统”“全省远程监控技术管理系统”“全省图书馆视频会议系统”“全省VPN专网”“全省IPTV电视点播平台”构筑的五级服务网络,技术应用创新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为全省数字图书馆网络建设奠定了基础。(5)拓展数字资源服务深度和广度。黑龙江省图书馆作为“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在构建全省共享工程基层网络服务体系,打造地方特色资源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全省共建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129个,乡镇服务点429个,社区文化中心、活动室服务点186个及自建基层服务点69个,与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合作共建村基层服务点9054个,提前实现了农村基层服务点的全覆盖。全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已形成规模。

作为全省图书馆界的“龙头”,黑龙江省图书馆不断完善图书馆功能,突出公益服务特性,承载着全省数字文献资源采集加工、镜像存储、传输服务等职能。该馆立足资源引领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发展,加大了数字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完善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现已购建、自建书目数据37190条,供全省57个成员馆编目数据应用;承担向全省免费共享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总量已达74.5TB,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我省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内涵。(6)建设总分馆制“流动图书馆服务体系”。总分馆制“流动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实现“公共文献资源共享”的创新服务模式。从2008年起,黑龙江省图书馆启动了全省流动图书馆工程,陆续在全省边境县、贫困县、农垦分局、重点旅游景区建设流动分馆。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实现省、市、县三级财政分别设立建设资金,分级投入,分级建设。省图书馆将建设50个流动分馆,各地市级图书馆要建设20个以上流动分馆,县区级图书馆要在乡镇、村建设15个以上流动分馆。(7)创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加大古籍保护工作力度。黑龙江省图书馆2007年创建了黑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作为全省古籍普查登记中心和培训中心,负责全省的古籍普查登记和培训工作。为实现古籍分级保护,黑龙江省古籍分中心省古籍保护中心,组织了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经专家按国家申报要求进行审核,省中心将10家单位130种古籍,申报至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目前尚待批复。

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潜能遇到的问题

馆舍面积不足面对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新的发展战略,省馆的馆舍设施、硬件设备落后,差距较大。现馆舍仅3.3万m2,功能设计偏重传统的纸本图书借阅服务。数字文献资源的采集加工、整合存储、传输服务设备不配套。在数字化信息时代,黑龙江省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已落后于全国发展水平。随着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建成使用,全国多个省份陆续建设了10万m2的省级图书馆。黑龙江省成为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试点省后,建设“省数字图书馆”更加迫在眉睫。这项工作已得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人员不足图书馆存在的动力是大众对阅读的需求。尽管各地、各类型的图书馆在阅读需求、对象与文献类型上有差异,但对定位于为普通市民提供服务的图书馆来说,读者群对传统图书馆纸质文献借阅的需求仍然是很大的,以黑龙江省图书馆为例,寒暑假、法定假日每天到馆人次可达5200余人次,图书借阅量很大,夏季每天12h开馆,仅有数名工作人员在这些岗位上工作。全年365天开馆,赶上工作人员轮休有时窗口每班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同时还要身兼多职,如为读者组织各种服务活动、解答参考咨询、完成课题服务等工作。

经费不足经费不足,导致发展不平衡。由于我省各地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着地、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由于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地、市、县级图书馆每年的购书经费少得可怜,更谈不上更新设备。因此,设备简陋、自动化程度低,是许多县级公共图书馆普遍存在的问题。黑龙江省图书馆每年购书经费500万元。其中,购中文图书经费300万元,数字资源100万元,余下为报刊等其他经费。书报刊价格每年上涨约20%左右,加上新书补充费、网络使用费等,资金非常困难,流动分馆更无专项经费。而相邻的辽宁省图书馆和吉林市图书馆,每年购书经费超过千万元。经费不足的另一表现,是临聘人员经费没纳入年度财政预算。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发展探索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可持续发展,关键要解决发展理念问题。黑龙江省人口密度较大,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管理、服务和发展上,确有和其他省份不同的难点。

加强政府主导意识首先要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主要体现在政府对自身职能或责任的准确定位,从政策高度认可并履行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的责任主体地位。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大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任务。离开政府的主导作用,公共图书馆事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应以政府为主导,各级政府担负着引导公共图书馆事业未来发展的重任。

发展经费保障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只有政府财政支持做保障,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模式才能更加完善,服务更加良好,效果更加显著。在符合中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发展政策的前提下,各级地方政府要全力支持,按实际发展需要保证经费,并逐年划拨用于流动图书馆建设的专项经费等,才能保证我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政策法规保障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政策和法律;公民文化权利的保障,更要依靠国家的好政策支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标志着我国包括图书馆事业在内的公共服务文化事业进入了制度化、法治化发展的轨道。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建设,要以《公共图书馆法》为依据,逐步构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反映出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决心,及对文化民生的真正解读。我们期待各级政府能从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条件的大局出发,抓住发展机遇,真正解决问题,改变窘迫状况,为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者:高海燕单位:黑龙江省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