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文化的主导作用探索

时间:2022-12-24 10:31:41

导语:慈善文化的主导作用探索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慈善文化的主导作用探索

本文作者:张英陈洁茹工作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慈善理念的生成与培育是慈善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政府应倡导和谐健康的慈善文化理念,努力培养全社会的慈善意识。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慈善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慈善理念应融中国传统慈善理念和社会主义道德为一体,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统一,与人道主义精神、现代财富观、社会责任感等相融合的现代慈善理念。政府要加强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宣传,加大对慈善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规律研究的投入,注重现代慈善理论的研究,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理念的内核,形成全社会的共识。慈善观念不仅仅靠恻隐之心,更需要相应的教育塑造和文化养成。根据2005年《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的精神,慈善文化建设要纳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部署和规划。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弘扬慈善文化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把慈善纳入到公民道德塑造的范畴,培养公民对慈善事业的情感,引导他们加深对慈善事业的理解,提高他们参与慈善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慈善文化的舆论环境。目前,我国公民的慈善意识不断增强,社会捐赠数额上升。2006年社会捐赠总额首次突破100亿元,对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2008年南方部分地区雨雪冰冻灾害及汶川特大地震引发捐赠热潮,社会捐赠总额突破1000亿元,创历史之最,有力支援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慈善捐赠总量与人均捐赠数量仍相对较少,特别是“郭美美事件”后,社会公众的捐赠热情锐减。总体上看,公民参与慈善事业的程度不高,慈善意识在全社会尚未普遍形成。据有关调查显示,大约28.8%的人不知道有中华慈善总会这一组织,有62.9%的人不知道自己居住的省市是否有慈善总(协)会,只有不到三成的人表示会对陌生人进行救助。很多人虽参加过捐款捐物活动,但主要捐赠渠道还是通过政府号召、单位或学校组织,而“经常主动捐赠”的人数很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主要是政府的责任,普通人起不到太大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碰撞激烈,一部分人迷失在物质利益中,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因此,要培养慈善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是有效途径之一。政府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通过树立慈善典范、开展慈善活动、进行慈善宣讲等方式,在全社会弘扬慈善美德和互助友爱精神,让更多的人明白慈善不是施舍,而是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社会责任。通过在全社会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唤起人们内心的共鸣,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慈善文化建设的潜能。

慈善文化建设应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这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所必需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尤其全社会没有一部总的慈善事业大法,慈善事业得以实施与发展的依据和保证缺乏。政府应加快推进立法工作,为慈善文化的建设和慈善事业的发展创设完善的法治环境。加快慈善立法,不断完善涉及慈善事业的各类法规。民政部《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06-2010年)》和《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都指出,要依法推进慈善事业,为发展慈善事业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必须推进有关发展慈善事业基本法的研究制定工作,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慈善募捐的主体、慈善募捐的监督机制、慈善事业的主管部门、慈善捐赠活动的程序,明确捐赠人、受赠人和受益人的权利和义务等。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事业法》,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基本的和战略的定位;各级政府应积极出台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地方法规政策,形成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多层次的法规政策体系。逐步确立完善的慈善税收制度和政策体系。通过提高慈善捐款税收的比例,实行凡是向慈善组织捐赠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政策,确实让广大的捐赠者能享受到免税的好处,调动全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积极性。就激励企业捐赠而言,200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把捐赠扣除比例从原来的3%提高到12%,相对于美国、俄罗斯的10%,在国际上处于中上水平。但目前企业并不积极参与慈善事业,这说明税收政策的积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政府还应从大力宣传企业免税政策、保障税收政策实施的统一化和公平化、简化捐赠免税程序等三方面入手,建立制度保证,完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捐赠的积极性。政府应通过使用行政手段、税收手段让慈善不仅利他,而且利己,在体制环境上给慈善事业提供良好的待遇和合理的运行机制,使捐助者能够得到来自社会舆论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及监督制约机制。形成和完善包括政府监督、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和媒体、公众的监督与评估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监督制度,以此建立健全慈善组织的约束制度。在财务制度方面,应当确立捐赠财务的追踪、反馈、公示制度,提高慈善捐助的透明度;在行业自律方面,确立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加快行业自律制度的建设,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定期审核评定慈善组织的资质并确立起慈善组织内外部的监督机制。政府要让募捐、捐助、评估、监督等机制健康有序地运转,通过法律和政策让民众明白政府倡导、鼓励什么行为。

慈善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财力、人力、物力,这需要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合理分配慈善文化建设资源,为慈善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将慈善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整体规划,进行总体部署。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大对专项慈善惠民工程的投资。要运用主流媒体,公共文化场所等资源,在资金、频道、版面、场地等方面为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慈善文化的精品力作提供条件。推进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慈善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政府用于慈善文化建设的资源来自全体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享有平等的慈善文化建设资源和服务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因此,政府要把统筹城乡居民之间、区域之间、高低收入群体之间、各层次受教育水平者之间的慈善文化建设资源和服务作为推进慈善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做到各群体平等享受慈善文化建设资源,公平接受慈善文化教育、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打造慈善文化建设平台。慈善组织机构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其运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慈善文化建设的理解和支持力度。目前我国慈善机构数量与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且大多分布在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一级。截止2009年,我国的基金会为1843个,慈善组织的从业人员不到两万。而美国的慈善组织超过100万个,从业人员则超过900万;英国比较活跃的慈善组织超过16万个,从业人员有60万。因此,政府要鼓励发展慈善机构,开放民间组织从事慈善的空间,理顺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确立民间为主政府为辅的慈善机构运作格局。2008年,总书记在中华慈善代表大会上指出:“慈善事业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从战略高度揭示了发展慈善事业的当代意义。推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加强慈善文化的现代化建设,通过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慈善意识,广泛开展慈善文化建设的道德实践活动,形成积极的慈善事业心理积淀。因此,政府应成为慈善文化建设的主导和保障力量,通过确立慈善文化建设原则、倡导和谐慈善理念、建立相关法律保障、合理分配文化建设资源等途径全方位推进慈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