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与译者语言探讨
时间:2022-11-26 09:11:52
导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与译者语言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的瑰宝,而且是见证了数千年历史变迁的重要证据之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外宣英译及相关研究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非遗文化英译仍有待强化。本文将以雷州石狗文化为例,分析湛江非遗文化外宣存在的问题,分析译者语言服务意识和翻译伦理的关系,探究译者语言服务意识的培养,以求更好地传播非遗文化的精粹。
关键词:雷州石狗;翻译;宣传;国内外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久经岁月的洗礼,有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价值。雷州石狗因精湛的雕刻技术,雄厚的文化底蕴,被国人所知晓。雷州石狗是湛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对它的保护与宣传也是永不止步的。作为译者,应该在尊重当地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向国际宣传与传播非遗文化,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更好地弘扬民族文化。
1雷州石狗文化概况
1.1雷州石狗文化
雷州石狗是古代中国民间信仰之一,是雷州人民世代繁衍生息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更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雷州石狗有“南方兵马俑”之称,是雷州半岛上的一朵文化奇葩,它的造型百态千姿、神采各异、惟妙惟肖,且有漫长的历史、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风采,不仅如此,雷州石狗还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创作价值、宗教信仰价值等。追溯其历史,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属古扬州之地,历史上有“扬越之南”“骆越”之称。古代的骆越族即为后来的俚、獠、獞、猺、黎等族的祖先,骆越族有一只以狗为图腾的部落,秦汉时期被称作“槃瓠蛮”,交趾、合浦、儋耳是其聚居之地。他们自称为狗的后人,有崇拜狗的习俗。据资料记载,雷州石狗于2004年4月被批准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之一;2008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雷州石狗的现状
现存的雷州石狗数量较少,其踪迹需刻意寻找,往日里广泛安置于村路、巷头、门、由城波、田坑、水口、坟地的石狗已踪影难觅,有一些村落里甚至都没有了雷州石狗的踪迹。因为在“”期间,石狗被视为“四旧”而遭劫,许多石狗被砸毁,弃之深山荒野,有的湮没泥沙、河渠,难觅其踪,现在的年轻人对雷州石狗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见,雷州石狗的未来发展前景令人担忧,雷州石狗文化的宣传与传播迫在眉睫。
2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的英译
2.1译介学视野下的非遗外宣
译介学让不同的文化能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完成不同文化间的融会贯通,实现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译介简单地说就是翻译,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译介学主体,也就是译者。比如:在雷州石狗的翻译中,译者要充分地理解雷州石狗在雷州半岛的民俗文化中的信仰力量,然后再从翻译的过程中表现出形式。笔者认为,译者要具备双语的深厚功底,这样的译文会更加传神。其次,译介的内容。不一样的内容,不同的领域与翻译策略,数量与质量都会影响着翻译。非遗文化往往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唯有靠翻译搭起沟通的桥梁,方能让其蕴含的深厚文化被世界人所理解。比如:“雷州石狗”被赋予了“生育之神”“丰收之神”的寓意。笔者采用了替代法,雷州石狗也就是相当于托纳卡特库特利(托纳卡特库特利是阿兹特克神话中掌管生育、创造的神衹。他亦是丰收之神。)。接着,译介的途径。译者完成译介后,应该如何推广?笔者认为,可以用社交媒体平台或者有关的双语视频等方法来推广中国非遗文化。然后,译介的传播对象。非遗的外宣翻译主要是针对国外的人群,不同的文化、思想观念、接受程度,都会影响着外宣翻译的方法和途径,当然作为译者,也要根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点。最后,译介的效果,即传播的效果。是不是受众能轻易接触到非遗文化,不同水平阅读能力的人都能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有没有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这些都是要纳入考虑范围。
2.2非遗外宣英译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对我国的非遗文化也日渐重视起来。但是,我国非遗的翻译工作仍处于初级水平,要想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出国门,那么就需要将其翻译成不同国家的语言,并且要适应不同国家的理解习惯和思维模式。然而,非遗文化的翻译工作难度是极高的,因其自身的独特性,经常会在翻译过程中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经过翻译之后的非遗内容便失去了原有的意味。此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难题,至今仍未解决。如果失去本真的翻译版本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来,那么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位以及品质必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1]。
2.3外宣英译存在的问题
外宣英译的传播效果不佳,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文化难产生共鸣。雷州石狗,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他族文化中难以产生共鸣,如何在源语中进行译介,与受众之间产生共鸣,是译介传播的一个难点。比如:雷州石狗中的“麒麟”,笔者采用了替代法,翻译成“unicorn”,易于受众理解。二是本土文化干扰。译者在翻译时,在本族的习惯文化不自觉地强加到所学的语言中,而产生理解偏差。也就是译者没有发挥主体性,在译介传播时受到本土文化用法和思维习惯的干扰。译者应该采用目标语乐于接受的方式译介传播。
2.4外宣传播的渠道
一是依托媒介技术[2]。非遗文化在传统传播方式下给人们带来的经济利益微薄,不足以支撑开销,这也使许多非遗文化的传承在年轻人手中的较少,传承面临断流的危险。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数据传播快,依托媒介技术,能更快速,范围更广地传播非遗文化。二是利用手机App[2]。利用多媒体社交平台,如YouTube、FACEBOOK等受众使用的手机App,也可以成为以非遗为内容的延伸性传播平台。三是在课程教学和文化活动传播。比如在海外一些中文学校,增设非遗文化的课程,举行非遗文化活动,体会中国文化的魅力。
3译者的语言服务意识
译者是连接两地文化的桥梁,而语言服务意识则是指译者对自己的语言服务的对象有明确的认识。也就是,作为译者要对传播受众、服务方式等有清晰的认识。译者,即原文的读者又是译文的作者要明确传播对象,在选择用词上,要尽可能地符合目的语国家的阅读习惯,也就是要有语言服务意识,这样才更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这就要求译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发挥译者主体性。袁莉(2002)主张译者是“唯一的主体要素”,陈大亮(2004)“认为译者是唯一的翻译主体”[3]。笔者认为,译者就是要在充分了解源语后,基于目的语受众的阅读习惯下,在翻译活动中发挥出主观能动性。二是译者要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源语与译语所展现出来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之间的联系。翻译生态环境是制约译者的最佳适应的多种因素的集合[4]。三是译者要以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翻译原则进行翻译活动[4]。也就是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发挥中心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合理地进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以及其他维度间适应性转换[4]。译者,在“原文-译者-译文”的关系中是起着中心枢纽的作用。因此译者的语言服务意识非常重要。
4译者语言服务意识和翻译伦理的关系
根据黄友义先生在“三贴近原则”的基础上总结出外宣翻译需要遵从的两条原则:“第一是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努力跨越文化鸿沟;第二是熟知外国语言习惯,防止落入文字陷阱。”文化差异与语言习惯的确成为英汉互译之间的障碍,但是如果译者明确了翻译的目的以及要实现的目标,那么想必这已不是问题所在。首先,有效衔接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文化负载词在跨文化翻译过程中,要明确它对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是否起到一定作用,并且译者是否已把握其中文化负载词所蕴含的意义,重要的是能否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等。其次,译者应该明确源语和目的语的差异。汉语重意合,偏重逻辑性;英语重形合,多使用连接词,因此译者在翻译外宣资料时应考虑到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式结构和衔接手段上的差异,可以适当增加或删减主语和连词,从而实现语言从意合到形合的转换。最后,译者应做到在不曲解原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外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若译者在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涉及四字成语的典故时,可在充分了解汉语意思的前提下,用相关注解以英语的方式表达出来,如“九耳呈祥”thedogwithnineearspresentauspicious,在雷州话中,“九”与“狗”同音,“九耳呈祥”也可以理解为“狗耳呈祥”,这样解释既可以令外国受众了解中国非遗的文化底蕴也能展示石狗文化的意义。再者,如“初一、十五”,指的是中国的佛教中的十斋日,即“thefirstdayandthefifteenthdayofeachmonthinthelunarcalendar”,whichalsoknowastheBuddhism’sfeastoftendays.
5结束语
从译者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要忠于原文不曲解其义,另一方面也要摆脱绝对忠实等翻译传统观念的束缚,更重要的是,以实现翻译初衷为宗旨。通过上述的阐述,采用增译、直译、音译等变通策略展示出译者语言服务意识,从而凝练出最具表达性的信息,唯有如此,译者语言服务意识与雷州石狗文化的非遗外宣才能译出特色,再者借助地方文化的有效传播,进而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刘立勇.译介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15):176-178.
[2]高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内容的手机APP传播研究[D].西安:西安工程大学,2019.
[3]陆道恩.译者主体性视觉下民族非遗文化“走出去”英译研究——以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3):68-71,83.
[4]吴慧娟.译者的适应与选择—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材料英译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4.
[5]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对外大传播,2004(9):4-6.
[6]宋婷.非遗文化译介传播新探索——以池州傩为例[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7,32(2):13-18.
[7]薛梦晨.基于孔子学院平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效果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9.
作者:梁斯敏 李丛立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外国语学院
-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职业教育研究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0非物质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