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的价值

时间:2022-01-26 10:42:33

导语: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的价值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的价值

摘要:作为一种类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科学文化水平、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工匠精神、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培养。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提升学生文化底蕴和素质,对其他学科也可以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将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可行对策,助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关键词:高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

保证高职院校中语文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教育创新是关键。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学充分融合起来。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塑造现状

十八大以来,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但是,由于语文教学侧重于听说读写知识学习与实践,获得汉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及人文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侧重于不同文化形式的历史源流、发展演进、突出成就,并着重于成因分析和传承创新。长期以来,二者各行其道,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对于学生价值观塑造效果打了折扣。

(一)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充分

我们通过对高职学生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领域了解不多,对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内涵也是了解得不深刻,大多数呈现的是一知半解的状态。例如,学生并不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联系;不了解文化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不同层面;不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类型;对于古代思想学术、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传统节日时令、教育与职官制度、古代文学、古代书画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礼仪文化、古代科技成就、传统美德等所知肤浅;学生知道元宵节的习俗是吃元宵猜灯谜,但是却不了解习俗的发展历程和背后的故事;知道中秋节吃月饼的故事,却不了解背后明朝朱元璋称帝的具体情况;对于“十面埋伏”,“楚河汉界”只了解了人物,却不清楚其内涵。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普遍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不全面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偏离了培养目标,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岗位能力。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选修课或者学术讲座,但由于缺乏连贯性和深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认识不到位、理解不深刻。二是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虽然也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融合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路主要还是针对语文学科的教学,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主体性和重要性,导致虽然学习了传统文化,但是学生却是一知半解的状态。同时学生课后并不会主动归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因此并不能自我形成一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体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用于高职院校语文教育的必要性

“国民之魂,文化予之;国民之魄,文化铸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洗礼,是历史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这些丰富的语言文字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了解历史的一条通道,同时由于其包含了丰富的处世哲学,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取其精华,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来,帮助我们成长。例如,《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的言行,通过一问一答教会了我们很多的人生道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让我们知道了学习的方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通过了解古人的一言一行,我们知道了中国的作揖礼,懂得了尊师重道;通过学习诗歌,我们走进文天祥、陆游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爱国情怀,明白了家国大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是文化自信,上下五千年来的历史,一篇篇宏伟诗歌诉说的是中国的故事,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既是深植心底的骄傲与自豪,也是未来人生发展的指路明灯。在现阶段高职院校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很好地融入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来,具有良好的便捷性和可操作性。语文教材中诗词歌赋和古典名著通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例如在文学作品中收录了各个领域包含文学类、医学类、科技类等著作;诗词歌赋中李白、杜甫、屈原、苏轼等各位大家用他们的作品诉说他们的抱负和时代的故事;古典名著中能够学习到四大名著里面经典篇章,“刘姥姥进大观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诸葛亮草船借箭”等。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名家名作、相关时代背景与社会文化环境。特别是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更多是为专业服务的,为专业服务必然涉及该专业的历史沿革、专业思想、发展成就、文化成因,同时能为当代职业教育提供专业思想、专业技术以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诸多营养。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媒介,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能够提高他们个人的文化素质,提升文化底蕴,对于职业规划和事业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价值塑造途径研究

(一)高职院校层面

想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充分融入于语文学科教学中,还是需要完善好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要充分认识高职语文课程是非中文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人文性于一体而尤注重审美性与人文性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是人文教育核心课程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历史、自然等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知识精华,加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入到语文学习课程中来,并规范好教学内容和体系,能够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主体性和重要性,帮助学生梳理出完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体系,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体现高尚理想、人格力量及积极进取的精神内容和时代风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境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善于在生活中表现美和进行艺术创造。为此,还需要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和积极性,通过知识竞赛或者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过程中的态度和成果,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进步等。并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来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循序渐进,进行阶段性的优化。

(二)教师层面

教师拥有良好的文化知识的基础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就中国的教育体系而言,每个学生从开始学习一直到大学阶段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文化基础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相对薄弱,但所受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非常接近的。教育者先受教育。如果高职院校的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自身底蕴不足,基础不牢,他们很难吸引到学生,也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兴趣。除此以外,耳目一新的教学方式和灵活应变的教学能力也是教师的另一重要方面。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要避免出现重复内容的学习,在教学内容上面要注重创新,通过观看视频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文物的珍贵性时,可以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改变单一授课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帮助大家理解,加深认识。另外,传统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高职教师可以将课堂搬出教室,搬到图书馆、博物馆,甚至可以与学生社团结合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辩论、文学经典朗诵比赛,对经典人物进行角色扮演等,通过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有趣的文化活动可以让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他们从沉闷的书本上走出来,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广阔天地。

(三)教学层面

1、提升教学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材中通常选取的是经典文学作品,学生通过平时自行阅读经典文学,了解其表达的内涵,学习其写作手法,可以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果。提升文化素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通过常年累月的潜移默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会一点点提升,知识面会逐步扩大,思维方式也会有所改善,对于未来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2、引导学生学习优秀文化,提升精神品格

对高职语文教学来讲,老师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予以充分分析,挖掘其中的优秀文化元素,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有效同和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同时,教育教学活动还不能仅仅止步于此,还需要尽可能予以拓展,将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学生,转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能够有空间选择教育。所以,这就要求高职语文教师除了进行教学活动,还需要将学生的语文知识面不断扩充,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活动,对古代优秀的文章予以阅读品位,吸收其中的精华知识,品读其中的人文精神,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事实上,通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流传至今的古代文学作品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尤其是古文中倡导的家国情怀、传统孝道、修身养性、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品质值得传承和学习。

3、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习兴趣

纵观当前高职语文教学现状,还存在教学效率不足,传统优秀文化无法有效传承的现状。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予以不断改革,坚决贯彻新课改精神,摒弃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方式,深入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了解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兴趣不足的内在因素,探析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在教学活动中,做好因材施教教学,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对自身教学的方法、理念和思维不断更新。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标准也在不断提升,不仅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16需要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学生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仅仅拥有一定的技能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习中要自觉提升综合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语文老师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提升,为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不应该以应是标准开展教学活动,必须积极转变语文教学思维,将语文教学的力量充分发挥,统筹安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断激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教学时应该依托高职院校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有机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

(四)开展实践活动,提升人文素养

1、了解传统节日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这些节日也有特殊的含义,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尤其是很多传统节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是古人劳动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事实上我国古代作品中有很多和传统节日相关的作品,对这些作品予以品读,能够实现传统节日的深层次认知,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目前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中国传统节日在慢慢的消亡,很多人在传统节日时表现的和平常日没啥区别,反倒是在西方节日时大张旗鼓,因此传承传统节日则显得非常有必要,不仅可以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还能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实现更好的效果。

2、了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我国是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共有56个民族,各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且独具风格的风俗习惯。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汇聚在一起,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所以,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比如,蒙古族中的《江格尔》这一文学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之一。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自觉融合传统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实现自身知识的不断丰富,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予以了解和学习,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大有裨益,全面促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繁荣发展。

3、传承优秀礼仪文化

我国古代对礼仪非常重视,其中礼仪文化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我国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礼仪文化灿烂绚丽,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传统礼仪中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同时还对人们行为约束,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传统优秀礼仪文化在当代也不断延续发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礼仪文化。但是纵观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却没有重视到培养学生礼仪的重要性,没有相应的培养规划,导致一些学生缺乏礼仪意识和思想,形成了唯我独尊、娇生惯养的性格习惯,学生自身也没有意识到人际交往中礼仪的重要性。所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不断重视传统礼仪文化的教学,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相应的传统礼仪知识和思想,引导学生尊老爱幼、礼貌待人,助力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知识,不断提升学生的相关礼仪内涵,这对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激发社会文明意识有较强的助力。同时,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对礼仪知识深入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实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是用言语可以诉说的,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不是用文字可以表达的。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我们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充分融合,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助力学生成长。对此,作为高职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真切的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科学有效的将传统文化教学融合语文教学活动,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眭婧敏.高职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

[2]李文杰.新媒体时代高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创新探讨[J].魅力中国,2018(34).

[3]刘旺,屈中正.破解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边缘化的对策[J].文学教育(下),2015(6).

[4]孙玉娟.浅析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

[5]白智童.中华优秀传统茶文化融入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福建茶叶,2020(12).

作者:康国文 石岩 白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