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在地勘单位的作用
时间:2022-06-24 11:11:57
导语:安全文化在地勘单位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我们地勘单位有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难免要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加大生产力度,如果只一味追求生产,不顾安全,这样就致使在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对策只有加大安全的投入以及管理,才能让安全与生产并存,因为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单位建立好优秀的安全文化,不但能够规范不安全的行为,还能统一好各群体的安全生产理念,使大家有着清晰的安全生产目标,并引导整个单位向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
要在地勘单位运用好安全文化的四项功能,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地勘单位以及什么是安全文化。地勘单位是地质勘查单位的简称,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地勘的定义可分为两种:广义地说,一般可理解为地质工作的同义词,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狭义地说,在我国实际地质工作中,还把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5个阶段,即区域地质调查、普查、详查、勘探和开发勘探。我国现有地勘单位有企业和事业之分。企业单位按所有制形式可分为国企和私企两类。事业单位按经费来源,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无论是事业型还是企业型,都在社会经济的浪潮中漂泊,不可避免要与同类型的单位进行竞争,而如何才能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安全生产则是重中之重,而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所以建立好单位的安全文化对于地勘单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给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被企业组织的员工群体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统一体,而企业安全文化具有四种主要功能,这四种功能分别是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以及辐射和同化功能。
一、地勘单位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地勘单位为什么要建设本单位的安全文化,因为安全文化建设的好坏与否与单位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安全文化建设的好,安全隐患的存在的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概率小;同样安全文化建设的不够理想,安全的隐患,事故的发生率都会有所提高,这说明地勘单位一定要建设好自己的安全文化,于个人、于单位甚至与国家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安全文化四项功能在地勘单位的运用
1.导向功能
我们地勘单位有自己的特殊性,那就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难免要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求发展,伴随而来的就是加大生产力度,如果只一味追求生产,不顾安全,这样就致使在生产过程中事故隐患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大;对策只有加大安全的投入以及管理,才能让安全与生产并存,因为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单位建立好优秀的安全文化,不但能够规范不安全的行为,还能统一好各群体的安全生产理念,使大家有着清晰的安全生产目标,并引导整个单位向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前进。
2.凝聚功能
地勘单位在商海中生存、发展需要物质基础;单位职工生存同样也需要物质基础来体面生活,而怎样才能得到更好的物资基础,那就是单位安全发展,做大做强,而职工也会同样得到丰厚的物质回报。所以建立好一个单位的安全文化,能够统一全体职工的思想,让单位与职工之间达成“我为单位,单位为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同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共同维护好单位的安全生产态势。
3.激励功能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在社会中都需要被承认的价值,“单位强则我强,单位弱则我弱”体现了单位和个人之间共同的利益关系。所以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职工需要努力建设单位,只有单位建设强大了,个人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安全文化激励广大职工不断丰富自己的安全知识,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并采用多种方法让职工参与到单位的安全建设当中去,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对表现好的职工给与奖励,加强职工对单位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观能动性,激励职工和单位一起共筑辉煌。
4.辐射功能
单位的安全文化体现了一个单位的形象,一个有着优秀安全文化的单位,必定是整体素质很高,合作伙伴很多、社会口碑很好,以至于相关单位需要学习、借鉴的单位,这说明通过建设单位的安全文化可以让自己增强竞争力,提高知名度,辐射并影响到跟自己有关联的其他企业、行业。这正是地勘单位所应该要做的事情,只要拥有了属于自己特色好的安全文化,在社会经济浪潮中就不会掉队。安全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用心去运用,运用好属于我们自己单位特色的安全文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全体职工对内有凝聚力,对外有张力,让单位在商海大潮中屹立不倒!
作者:董卫国 单位: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602队安全科
参考文献:
[1]余庆贺.构建四项安全文化确保矿井长治久安[J].中国煤炭工业,2010,(10):40.
[2]何正标.央企境外工程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以非洲地区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4,15(6):73-79
- 上一篇:校园文化与学生发展一体化途径探讨
- 下一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难点及应对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