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10篇

时间:2022-03-20 10:51:33

导语: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研究10篇

第一篇:攀岩运动在中学体育课堂的运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全民运动和教育改革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攀岩作为一种新型趣味的高效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攀岩从运动角度上来说,它是一种综合了健身、运动、体育竞技以及智慧教育等多种功能的高效运动项目,在现代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起到帮助中学学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增添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趣味性,以及锻炼中学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困难解决能力的多重效果。因此,现代中学体育教师应当深刻的认识到攀岩运动的教育作用,并且积极在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当中推动攀岩运动的尝试,从而有效地优化现代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攀岩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攀岩运动即人为攀登峭壁岩石的一种运动,在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中,攀岩运动更倾向于模拟攀岩这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安全性,它是一种刚柔并济,能够锻炼中学学生多种方面和精神层次上面的运动,因此,总的来说,攀岩运动在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当中,应用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锻炼和提高中学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是中学学生开展日常学习的资本,也是中学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基本条件,因此,作为中学体育课程的训练项目,其本身应当具备的就是要能够有锻炼和提高中学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能力。而攀岩运动的应用正好可以满足其中这一需求,攀岩运动在运动的锻炼角度上来说,它对于中学学生的肱二头肌、背阔肌以及心肺等身体器官和机能,都有着明显的锻炼和强化效果,长期坚持攀岩运动,中学学生可以有效地强化自身的身体各方面素质,并且拥有极其健康的体魄。第二,激发中学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现代社会这一高速发展的阶段,传统的中学体育课程训练项目,比如说“往返跑”、“踮脚跳”等,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中学学生的多方面需求了,中学体育课程的教学需要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和空气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吸引中学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而攀岩运动的应用正好可以满足其这一需求。攀岩运动对于中学学生而言,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征服欲和顽强的探索欲望,使得中学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当中渐渐地喜欢上甚至爱上攀岩这一体育课程运动,进而有效地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2.攀岩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步骤

攀岩运动是一项非常严谨,并且技术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当严格遵循以下几个教学步骤来开展攀岩运动的教学:第一步,注重基础理论讲解,帮助中学学生建立系统的攀岩运动概念。在让中学学生进行世纪的攀岩操作之前,中学体育教师应当先详细的向中学学生进行攀岩相关的各部分理论知识和技巧讲解,帮助中学学生建立系统的攀岩运动概念,从而有效地让中学学生知识攀岩运动需要那些技巧才可以正确的进行,同时也能够及时注意哪些操作是不当的,会危害他其自身的生命安全,这样中学体育教师就可以有小弟提前在中学学生心中打下预防针,保证攀岩运动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当中能够顺利的展开。第二步,体育教师做好演示示范。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攀岩运动作为一项实际的运动项目,中学体育教师不光要教学学生基础的理论和技巧知识,同时,中学体育教师还要更加重点做好示范演示,让中学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攀岩的实际操作规律。第三,学生攀岩练习。学生攀岩练习是中学体育课程攀岩运动教学当中最为关键一步,为了有效地保证学生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中学体育教师应当严格的保证好的学生的操作准确性和技巧性,比如说时刻观察学生“换手法”、“换脚法”、“交叉手技术”等技术操作是否正确,错误及时纠正。

3.攀岩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措施

攀岩运动即是一项综合了健身、运动、体育竞技以及智慧教育等多种功能的高效运动项目,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但是,它同时也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危险运动,如果中学学生在攀岩当中出现操作不当等问题,其很容易对中学学生造成伤害的,因此,为了有效地保证攀岩运动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安全的运行,相关中学体育教室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种措施,来有效地强化攀岩运动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应用的安全性:第一,充分地保证攀岩道具的安全性。攀岩运动在实际操作当中需要一定的道具辅助,比如说“绳索”、“手套”、“抓地鞋”等,这些辅助道具是保证中学学生在进行攀岩运动当中安全性能的重要道具,因此,为例有效地保证其安全性,中学体育教师再将其交到学生手里之前,应当提前做好这些安全道具的安全性能检查工作,从而有效地保证学生攀岩运动当中道具的安全性。第二,强化中学学生肌肉力量的训练。攀岩运动对于攀岩者的肌肉力量要求非常高,运动量也比较大,因此,为了有效地保证中学学生攀岩的安全性,中学体育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攀岩操作之前,应当提前对学生进行好肌肉力量的训练,从而有效地让中学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攀岩运动的要求。综上所述,攀岩作为一种结合健身、运动、体育竞技以及智慧教育等多种功能的高效运动项目,能帮助中学学生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增加教学趣味性,锻炼学生意志品质,教师应当且积极应用攀岩运动来辅助教学,从而有效地优化现代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作者:余晓东 单位:曹杨中学

参考文献:

[1]王安雷.攀岩运动在学校开展趋势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11期

[2]王安雷.浅谈攀岩运动如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12期

[3]张晓艳,路明晶.攀岩运动安全防范措施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第二篇:中学体育课程衔接性研究

摘要:本文对重庆市部分中学体育课程内容整体设计进行研究分析,体育课程衔接的问题是近期备受关注的课题。通过对重庆市部分中学体育课进行分析,发现初高中体育课程内容完全脱离,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同时提出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的相关建议,为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重庆市;中学;体育课;衔接性

当前,对于部分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已成为社会关注课题。由于初中、高中阶段学生身心的特点,如何进行有效的衔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并结合自身从事多年体育教学实际出发,分析部分中学体育教学的特点,探索高中体育与初中的衔接,希望能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课程特点及选定规律分析

1.初中体育课程分析。初中生正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11岁-15岁),身体各器官和组织趋向成熟,尤其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强。这个阶段的学生正是速度、力量和耐力发展的敏感期,体能也迅速增强,为学生学习运动项目技术和技能提供了基础。应当注重的是尽管学生身体处于急速发展期,心智及某些素质并没有同步跟上,尤其男女区别较大,如: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性情比较急躁,思想叛逆,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区别对待,科学引导。初中生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定型,许多项目都是刚接触,处于初步了解的阶段,因此,初中体育多为普及开展各项目,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各个运动项目。然而,现目前重庆市初中体育课程内容完全被中考内容固定,初中学生每天的体育课基本都是跳绳、实心球、立定跳远及体能练习,完全背离了教本教材的要求,也不符合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要求,没有完全体现体育人文的特点。初中体育教本教材内容是以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田径等基础项目为主要学习内容,根据地区差异还可以将当地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目的活动体验,培养学生自信心,在获得基础的技术技能的同时,也为形成体育生活习惯。

2.高中体育课程分析。初中阶段学生接触了大部分基础的运动项目,对大部分运动项目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也能从这些项目中体验到快乐,这就为学生形成项目爱好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许多高中学校根据项目和学生的特点都实施了选项教学,许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行专项学习。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仍然还处于发育的后阶段,尤其是心智成熟趋于接近成人,能够理解终身体育的意义,这对于学生参与体育的习惯、能力的培养是有正面促进作用的。但是,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繁重的文化学习任务,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和锻炼。

(二)课程内容分析

1.初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的差异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与高中体育教学相比,最显著的差异除教材内容的增多和深化外,就是初中涉及到中考的问题,对学生来讲,高中在体育基本知识、理论学习方面的要求更高。在课程性质方而,初中与高中体育课程都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从课程目标上看,初中主要针对中考项目比较深化和重视,高中体育课程在划分上更加具体。

2.初中体育课程内容到高中固定必修内容和选项教学相结合。随着新课标的要求,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要从必修向选项过渡。初中体育课程内容中考必修的固定项目和内容,学生对一些项目的学习并无兴趣,但还是要学习,造成部分学生虽然学习,却没有深入掌握这些项目的技能内涵。到了高中阶段,教师要把握好这一变化,有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项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项目的学习中,真正至少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形成终身体育人的思想理念。

(三)影响重庆市中学体育课程衔接性的因素分析

调研发现,部分学校高中已经开展了选项课程教学内容,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设的项目多以三大球为主,在其他项目方面开设的并不理想,然而初中还是多以中考项目为主,然而在教学课程安排方面初高中还是存在脱节的现象。其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把田径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初中体育教学由于受到中考的牵制,在课程安排方面难免会背离教本教材内容,还是有大多数完全中学初中部开设了其他项目教学内容,结合中考项目进行教学,也有一定的成果,虽然间接性的影响到了中考成绩的效果,但是更完善了学生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一旦学生从初中到高中后,主体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特别是高中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程度到达了比较高的层次,取决于他们的主观认知。他们在理性上的价值参与意识起到了主导作用,在这个阶段合理的安排教本教材,结合实际情况,完善教学衔接,因为学校体育教育衔接中最主要、最积极、最关键的主观因素取决于这个阶段。本阶段的学生对体育教育的主体参与意识和主体参与行为已经基本结合,这是学校体育教育衔接过程中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在驱动力。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忽视的还有少部分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这也是初高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体育教育衔接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这部分学生由于初中阶段为了能够考入理想中的高中,导致他们负担过重,从而讨厌体育锻炼,必然影响今后对体育锻炼的厌倦。高中体育教师有义务帮助这部分学生从培养参加体育活动兴趣、爱好着手增强他们的非理性情感参与意识,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过程的情感体验、选择、内化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主体参与意识。学生对竞技性的球类项目比较感兴趣,由于社会大环境影响下导致的结果,比如现目前的足球热、篮球热等分不开的。在体育教育衔接中,在开课项目教学内容的衔接上提供了参考依据。而学生对田径类的跑、跳、投等及体操中的单、双杠项目的选择少,是很值得重视的,这些因素的影响对于初高中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的衔接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这是应该引起体育教师加倍注意扭转的一种倾向,在完全中学体育教育的衔接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水平是各校普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使学生主动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在各级体育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方针的正确导向下,大多数学生对体育教育在理性上的价值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对体育的参与行为比较自觉,这是学校体育衔接中的积极因素、主导因素。但不可忽视的是,还有少部分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的学生,这应当是体育教育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也是影响学校体育教育衔接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2.目前在初高中体育教育的衔接上,影响其顺利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表现在中考项目对初中体育教学任务的影响,使初中体育课程脱离教本教材,其次,学生文化学习的负担过重和场地器材的不完善。

3.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主观意识表现突出,在对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反映出较强的主观性,球类项目、竞技性项目等体育活动是男同学的主要选择取向,这对教学内容的改革、选项课程的设置提供了参考。

(二)建议

1.对中学体育教育的衔接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应该得到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的法律保证。建议在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的同时,应加强对体育衔接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对初中课程内容提出实践教学要求,在完成教本教材内容的同时,强化中考规定项目,强调高中体育教学不能脱离教本教材内容,在教本教材的基础上实现选项课程教学,强化提高初中阶段学习和掌握的教学内容,实现合理衔接。

2.充分利用现代媒体、社会环境与时代风尚,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体育是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观念,自我健康投资的观念和科学健身的观念。真正把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更好的衔接起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3.初高中阶段的教本教材是循序渐进的,从初中初级球类、武术、体操、健美操等教学内容到高中阶段的不断强化,加强了这些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进一步的扩大学习的围度,强化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实践应用。从教本教材上来看初高中的教学内容达成基本衔接。建议加强初中体育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在教学内容上扩大“视野”,使篮球、足球、排球、健美、健美操、网球、羽毛球、武术等教学内容出现在初中课堂,摆脱初中只以中考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怪圈,使学生能够参与和体会更多的体育项目的学习机会。

4.体育教育是学生在学习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衔接的最关键时期,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力是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也是生存的资本。从而应该养成自觉、经常、终身科学锻炼的良好习惯。

作者:张琦 单位:重庆市合川中学

参考文献:

[1]苏彦浩.与高中体育新课程相衔接的高校体育课程分析[J].学周刊,2013/13。

[2]程明.高中体育向大学体育过渡衔接问题的研究[J].才智,2013/O6。

第三篇: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比较关注和重视体育课程教学;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都纷纷涌现出来,实践表明,中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能够调到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营造体育学习的良好氛围,为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本文笔者根据自身从事中学体育教学的实践,通过实际教学案例为载体,侧重分析与探讨将游戏科学地融入中学体育教学之中的价值与具体实施策略,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进而促进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益与质量。

一、游戏合理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的思考

1、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年龄不断增长,但是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却在不断下降,从相关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一直不变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到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部分体育课堂逐步演变成学生的自由活动,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无法实现,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作为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喜爱上体育课堂。实践表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机插入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利于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例如,在排球垫球的教学活动中,长时间的练习垫球,学生容易产生疲劳而失去兴趣,教师可以设计竞赛性质的互相垫球小游戏,这样刺激了学生内心竞争意识,激发了学生体育课堂参与的兴趣。

2、利于深化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于体育项目中标准动作的训练,不断提升与发展身体健康素质,学生标准动作的实施来不开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直观化的思维方式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对抽象化的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这里仍然一排球垫球教学为例,部分学生难于理解理论知识,在垫球练习中,不少学生垫球的动作不标准(弯腰不屈膝现象、手腕垫球现象……),教师可以创设“错误与正确大比拼”的小游戏,呈现出学生存在的各种错误,让学生做“裁判”进行纠错竞赛,根据错误现象,再次呈现标准动作,让学生在对比性质的游戏活动中充分理解、掌握标准动作的要领。

3、利于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德育目标的落实与渗透

中学体育新课标已经明确的要求:体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而且要有意识、有针对性的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进而实现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发展。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较好的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教学目标的渗透。例如,体育教师在室外教学中,设置“两人三足”的体育小游戏,将全班学生构成两两小组模式,用布绳绑住甲同学的左脚和乙同学的右脚,这样两名同学就构成了“三足”的状态,每组通过三只脚前进,各组比较运动快慢(比较各组谁率先到达规定的终点);第一次开始比赛时,多组学生都不能适应三只脚走路的情况,速度缓慢、半路绊倒的情况都有发生,体育教师进行了必要的指导:“每一小组两位同学互相探讨下如何保持步伐的一致性,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协作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前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再次进行“两人三足”的比赛,整体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组的协调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学们都惊讶于自身的进步;体育教师最后进行了总结:同学们,通过这样的体育小游戏可知团结的力量的是巨大的,大家日后的学生和生活中都应该注重良好的互动合作……;可见,这种体育小游戏在教学中的灵活运用,巧妙地深化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体会团结他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了课堂德育目标的渗透与落实。

二、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游戏选择具体策略的思考

1、从中学生的身体机能出发,合理选择体育课堂游戏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学生身体器官尚未发展成熟,体力活动应该注重“度”的把控,作为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应该从学生身体机能适应的角度出发,创设一定负荷量的体育游戏,果断丢弃消耗体力过大的剧烈运动的游戏,这样才能真正让体育课堂小游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在必要的情况下,男生与女生的游戏活动也可以分开进行,能够有效促进全体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2、从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出发,合理选择体育课堂游戏

课堂教学形式的选择关系到课堂教学目标落实的效率,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体育小游戏的选择应该符合课堂教学内容,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进行足球传球动作的教学时,设计的游戏中应该注重足球传球技巧的融合;在篮球投篮动作教学中,投篮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应该蕴含于游戏之中;大量的实践表明,体育游戏的创设都要以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为支柱,若脱离这样的主题,单纯的为了“游戏”而“游戏”,让“游戏”喧宾夺主的体育课堂,这样的体育课堂是低效的、本木倒置的课堂,失去体育课堂教学的意义与价值。总而言之,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巧妙的创设“游戏”进行教学,极大地优化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推动学生身心健康的提升与发展,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构设体育游戏运用于中学体育课堂之中,进一步推动中学体育新课改的各项目标的落实。

作者:何曙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李新德:浅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2015(15):203.

[2]薛俊芬: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评价[J].亚太教育,2015(14):89.

[3]李洪涛: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8):153.

第四篇: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前言

传统的体育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大胆地尝试“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把体育游戏充分地渗透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因此,明确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定位和指出体育游戏应用方式方法,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提高教学质量。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长春市第十八中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体育游戏教学模式与常规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的效果。

2.2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长春市第十八中学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体育游戏体育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体育教学方法。两组学生的体质均达标,同时进行三个月的对比观察。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两组学生身体素质对比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两个班级的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实验前,铅球、立定跳远、长跑、肺活量,四项衡量指标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两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指标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3.2实验前后两组受试班级身体素质指标对比对两个班级的身体素质指标进行分析对比,在铅球项目中,两组受试班级的身体素质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实验组为7.692,对照组为7.417,上涨了0.275;在立定跳远项目中,身体素质指标变化幅度居中,实验组为2.099,对照组为2.0000,提高了0.099;而在长跑项目中,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在身体素质指标上呈现减少的状态。总体来看,实验班身体素质指标有所上升,对照班身体素质指标也有所上升,但是两组班级的身体素质指标差别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3实验后两组受试者社会适应能力对比

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对照组学生的社会能力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明显看出,实验组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均分数为36.612分,处于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状态;对照组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平均分数为33.100分,即代表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状态良好。实验后两组受试者社会适应能力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实验组的社会能力的增强客观说明了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所提高。

3.4实验后两组受试者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对比

体育游戏要求学生实时参与其中,积极参加团体活动,这就会对学生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前者的平均值为26.812,后者的平均值为22.099,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积极情绪上,体育游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虽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不具备必须存在的明显优势。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消极情绪与对照组学生的消极情绪对比中,试验组为11.149,对照组为13.514,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消极情绪上,体育游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体育游戏以游戏为目标,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提高,对照组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这就说明,体育游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体育游戏尽管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不具备明显的优势。

4.1.2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实验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对照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相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体育游戏不仅为学生锻炼身体、增进娱乐,也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体育游戏具有明显的优势。

4.1.3对学生情绪的影响

实验组学生的情绪与对照组学生情绪相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在对学生情绪影响方面,体育游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综上所述,体育游戏的运用不仅能丰富中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更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能真正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

4.2建议

(1)灵活的教学方法与多种体育器材相结合。(2)注意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要与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体育游戏的难易与学生身体状况相适应。(3)注意体育游戏的组织性、纪律性、公平性和安全性。

作者:刘佳 丽娜 单位:长春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成泉.浅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4(30).

[2]桂姗姗.体育游戏在青少年业余网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4.

[3]李正,张艺清.浅析新课标下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搏击(体育论坛),2014(10).

第五篇:中学体育实心球教学研究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是初中体育课的内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对投掷实心球的兴趣呢?我们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1.替换器材法:中考投掷实心球使用的是2KG的,对于初接触实心球的同学来说,有些困难,难以完成正确投掷动作,就会形成砸球和跳投等动作。一旦形成这些错误的动作原型,想要纠正就非常困难,部分身体素质相对差的学生更是会很快失去兴趣和信心,我们不妨在初学阶段,用各种“轻、小”器材代替实心球,比如用纸球、排球代替,用“头顶象棋、硬币、沙包”等形式去初步建立正确完整的投掷动作。这些练习方式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获得远度的这种自信氛围中为学习实心球打下了基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游戏法:实心球的传球游戏。场地器材:篮球场或者足球场上,实心球八个。方法:男女生分开,各分成四路纵队,每队人数相等,队员前后相距一米左右,每队排头队员双手持球从头上后摆传给第二人,依次传到排尾后,集体向后转。再从排头持球从胯下传给第二人,依次传至排尾结束,先传到为胜。规则:(1)听哨音开始。(2)传球动作不能变。(3)球在哪里掉的就从哪里捡起重新开始。

二、加强身体素质训练

1.上肢力量训练:实心球最终是通过快速挥臂、甩腕将球投掷出去,所以加强上肢训练很重要。加强上肢力量的训练方法很多,平时上课过程中我也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单人:俯卧撑、拉单杠、爬行、举哑铃等。双人:叠加俯卧撑、弓箭步转体推手、旱地拔葱等。这些方法简单,持之以恒的训练会达到理想效果。

2.加强腰腹力量训练:实心球投掷的核心动作就是“背弓”,它承担了力量的传递。如果学生能很好地完成“背弓”动作,很好很快地完成收腹动作,从而带动整个鞭打的速度,形成较快的出手速度,那么实心球投掷的成绩也会有所提高。所以加强学生的腰腹力量,加快学生收腹的速度势在必行,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有效方法去操作:仰卧起坐、收腹跳、悬垂举腿、两头起、俯卧收背、双人仰卧抛接球等。3.下肢力量训练:整个实心球投掷动作是从下肢蹬地、送髋开始,我们说下肢力量是实心球的根基,根基不稳,实心球投掷过程就会不稳,必然扔不远。如果学生下肢力量训练好了,那么根基就稳,蹬地、送髋有力,而且实心球投掷完下肢力量到位就大大减少了犯规的几率。加强下肢力量训练的方法很多,简单的介绍几种:单人:单足跳、蛙跳、跳台阶、负重蹲起、收腹跳。双人:按肩蹲起、拉手单腿蹲起、面对面对掌后举腿等。

三、掌握正确投掷动作

1.握球、持球:教参上给我们讲解的一种“八字”握球法(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掌,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形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握球时掌心尽可能贴好球,略空出,手指尽可能张开持住球。如果掌心完全空出,手指没有张开持住球,球出手以后很容易脱手,角度偏高,从而形成只有高度没有远度的结果。

2.出手角度:(1)出手晚、角度小、太低:投球时低头,挥臂往下砸。正确的动作应该是投球时不能低头,眼看前上方。我们可以两人一组投掷时,要求他们看好了对面的伙伴进行投掷,不要养成低头看地面投掷的习惯。也可以让其对墙进行投掷,在墙上画好标志线,让其看好了标志线进行投掷;投球时,肘关节过早下降,导致出手时角度太低,没有形成抛物线。这个时候我们要多做徒手动作,如果还是出现肘关节过早下降现象,我们可以帮助其托一把,让其体会正确的降肘时机。或者是由于球的重量问题,手臂力量不够,这个时候我们就以轻代重,让其形成适宜的出手角度。(2)出手早、角度大、太高:有些学生由于紧张,手臂还没有挥至头顶前上方就早早地将球投掷出去,导致球只有高度没有远度。或者在投掷的过程中过于合理角度掌握不到位,这个时候可以通过提醒或者是标志线的方法让其调整好角度,将球往上的同时往前进行投掷。学生一旦建立适宜角度概念,并且能够通过反复练习,出手角度偏高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从而顺利地提高实心球的投掷成绩。为了达到理想的实心球投掷成绩,光靠适宜的出手角度是远远不够的,实心球能否被掷远,出手速度是关键,出手速度一定要快,怎么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投掷出手速度呢?首先,我们要有一个较长的出手距离,物理学上物体运动的距离越长,产生的动能越大。同理,如果我们可以拉长我们投掷实心球的用力距离,再提高我们出手的鞭打速度,那么整个出手速度一定是很快的。所以,练习时学生做背弓动作,形成一个鞭打动作,肩关节打开,手臂尽量外展往后伸,拉长了用力距离。但是不是背弓的幅度越大越好,头抬的越高越好,部分同学反而会因此动作不稳而影响其投掷成绩。其次,最后用力关键还要靠全身协调发力,也就是一个完整的用力动作,理论上是从下往上发力,下肢蹬地、送髋、收腹、送肩、挥臂、甩腕,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完成合理的最后用力,形成好的鞭打动作,形成快的出手速度,投出理想的成绩。实心球完整的投掷动作,其实动作不是很复杂,但是初中阶段的孩子由于处在身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第一时间很快很好地掌握其动作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关注不同的学生,耐心讲解、示范,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学生在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条件下,更好地掌握完整的实心球投掷动作,同时培养了勇敢、团结的良好品质。

作者:张佳佳 单位: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海明.提高实心球成绩的练习方法.体育教学,2006(05).

第六篇:中学体育教学创新探讨

初中生富有青春活力,加之学习压力较大,因此体育课在初中生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较高。体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改善课堂教学氛围,确保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文章首先指出了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随后简述了教育技术在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中的作用,最后就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推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创新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安排不合理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没有得到彻底消除。尤其是在中学阶段,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升学中取得好成绩,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校,都更多的关注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对于体育、美术等科目,则缺乏同等的关注,把作为学生身体锻炼的重要方式———体育排除在外,大大忽略了国家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出的学生个个身体素质欠佳,抵抗能力下降,身体的健康机能不平衡。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校的课程表上,每周仅安排了1~2课时的体育课。学生每天的活动量极少,身体素质也远远达不到国家标准。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青少年近视人数每年以8%的比例递增,体重超标的学生也普遍存在。除此之外,每到大型考试临近,体育课被其他课程挤占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学生的体育课时得不到保障,体育教学活动也很难按照教学计划展开。

2.教学观念不先进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往往只注重追赶教学进度,而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此外,学生只能学习基础性的体育理论知识的观点是不对的,体育由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两方面组成,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不然很难借助体育课堂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

3.教学设施不完善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体育器材,这是提供良好体育教学环境的基石,任何体育教学内容的开展都离不开此。目前对于多数城市中学来说,由于资金相对充裕,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日常体育训练的需要,但也存在着不均衡性,有的地区经济发展好,基础设施建设好,自然能够给体育教学提供更充分的条件与保障。但是在多数乡镇或农村中学,由于办学条件比较艰苦,因此校内体育设施的建设、体育耗材的准备都达不到标准。例如在开展网球教学时,由于校内网球场地有限,很多学生只能在场外观看,没有真正接触和训练的机会,这样就很难真正达到预期的体育教学目标。

二、教育技术在创新课堂教学理念中的作用

1.教育技术有利于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上述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学体育课堂的质量,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行教学改革。从理论上来说,教育技术仍然注重课堂教学,但是与传统授课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教育技术致力于教学环境的营造和教育资源的开发,实现了体育课堂中“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如果体育教学能够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就能够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进而以此为出发点,提前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因此,教育技术在推动体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教育技术有利于促进教学理念实践中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强,我们在开展中学生教育工作时,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倡导多元智能理论的践行。例如,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有的同学喜欢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的激烈运动,有的同学则擅长越野、马拉松等耐力性运动。体育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基本参考,结合教育技术,并考虑学校硬件设备、气候条件变化、学生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在参与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身体,释放内心的压力,提升教学质量。

3.教育技术有利于重视学生学习诉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要求中学体育教学应当至少完成三项任务:一是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二是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三是融入情感,培养价值观念。这三项任务既相互联系,又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当前中学教育对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关注。无论是在体育教学还是其他科目教学中,只有真正转换师生关系,才能让教师聆听学生诉求,掌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而帮助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三、运用教育技术推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创新的策略

1.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树立全新教育理念与英语、数学等科目相比,体育课堂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动作,甚至需要体育教师多次亲身示范,才能帮助学生掌握其动作要领。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有效教学资源的最大化价值,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团体性体育活动的形式,来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体育教学的难度,另一方面也能够在体育教学中,使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为进一步提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2.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对学生而言是新鲜好奇的象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的刺激,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其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教师讲解是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首要环节,而观看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学生感知技术动作的主要过程。但是,很多技术动作是在高速奔跑、迅速跳跃的过程中瞬间完成的,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很难把这些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而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可以直观展示并多次回放,让学生清楚了解动作的分解过程,从而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3.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创设完美教学环境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水平,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了解学习内容,分解教材难点、重点,多次完美展示技术动作细节方面,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利用软件建立资料库,搭建师生间资源共享的沟通平台。在新课改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和执行中,如能科学合理地应用教育技术可化抽象为具体,便于突破教学难点、重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会促进体育课堂教学尝试更多实践活动去探索创新适合新课程、新教材的新模式。

四、结语

不可否认的是,受应试教育、传统观念、学校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学体育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中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学校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身体条件,注意运用恰当的教育技术,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模式、教学观念的创新,为进一步推动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和参考。

作者:刘大岗 单位:苏州市第三十中学

参考文献:

[1]蒋成文,罗红琴.浅谈中学体育课简易器材的开发———从旧饮料瓶、绳子的有效利用说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6(07):131-133.

[2]蒋伟志,张向晨.江苏省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3):109-111.

[3]王晓飞,李学勇.浅谈中学体育课运用体育裁判训练法进行品德教育[J].中学课程资源,2014(21):164-165.

第七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与对策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其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品质。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呈下滑趋势,体育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简要概述了我国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对策

一、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呈现出整体质量不高的现象,难以实现高效教学。中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是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较敏感,很多学生进入中学后对体育课的兴趣逐渐减淡,特别是女生,导致中学体育教学质量难以达标。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缺失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极大的关联,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自我为中心,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分析课堂教学,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体育教学逐渐失去兴趣,无法保障教学质量。

二、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

1.学生积极性不高

中学生对体育缺乏积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学生对竞技体育倍感压力,体育教学缺乏新鲜元素是学生兴趣低下的根本原因,很多学生对体育运动有抵制情绪。第二,教学方法存在弊端。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基本依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很多学生对体育课感到厌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学生对体育缺乏了解,教师教学水平较低

中学生对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学生基本上是通过电视了解体育的,他们对体育没有正确认识,如健康知识、科学锻炼方法等,理论教学严重缺失。同时,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也没有向学生渗透相关知识,致使学生对体育缺乏明确的认识。且很多体育教师不积极拓宽其知识面,开展体育活动时比较散漫,毫无目的性,通常运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逐渐降低。

3.学生运动能力较差

学生运动能力较差也是对体育教学兴趣不高的原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忽视体育教学,致使学生无法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造成其运动能力低下。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认为体育课就是玩耍,常常敷衍了事,不能认真完成体育教师指定的教学任务。

三、改善中学体育教学的措施

1.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的教学现状,体育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以及手段,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兴趣,提升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例如,某教师在传授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时,对导入环节进行了创新,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一位篮球明星,并阐述喜欢他的理由。很多学生对教师的问题非常感兴趣,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导入,在课堂未开始前就增强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意识,从教学一开始就奠定了良好的学习基础,能够有效提升整节课的教学质量。

2.加深学生及家长对体育的认识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学生关注较少,没有意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致使很多学生对体育认识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渗透体育学科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配合教师完成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体育运动,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强化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加深了解。体育教学活动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学生与教师的鼎力协作外,家长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向学生讲述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并且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的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3.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中学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酌情开展体育活动,由浅到深逐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例如,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前跑步,使学生快速进入体育运动状态,然后安排训练量较小的运动,帮助学生逐渐提升自身的运动机能。教师应该转换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分析体育教学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确保师生平等对话,了解学生所需,开展适合且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增强体质,提高教学质量。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教学弊端,导致其教学质量无法提升。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原因,并针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中学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高鹏举 单位:苏州市第十六中学校

参考文献:

[1]刘璐.影响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

[2]王彦会.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学周刊,2013(24).

[3]杨楠楠.中学体育教学中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7).

第八篇: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面对新课改下的学习目标,如何抓住新课标的理念实质、提炼改造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丰富多彩,更具有实效性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发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问题:

一、关于乐学的问题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个别地区出现了玩“快乐”的误解,助长了“假教学”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追求体育课堂的“快乐”,在课堂上运用不恰当的音乐和游戏,表面上看学生乐了、出汗了,以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这种华而不实的教学并没有交给学生什么。体育专家毛振明指出:“我们现在的体育课一味地追求快乐而出现了假教学的现象。”个别教师没有理解快乐学习的概念,歪嘴和尚念偏了经,才出现了“假教学”的现象。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不是来自外在的表现,而是对某一个动作技能掌握后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掌握了动作的基本要领并能实现锻炼身体,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二、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

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的灵魂,它直接决定教学方法的设计。在教学中笔者主张从“低级重复”到“精教、简教”。在教学中针对内容的多少和优劣去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教学内容多和难,就要将该内容分解化、简单化、趣味化;教学内容少和易,就需要克服低级重复的习惯,“精教、简教”。比如,垫子技巧前空翻教学,这个内容比较难,在教学中采用动作分解练习可降低难度,学生容易接受;而单手肩上传球动作技能的学习比较简单,不需做重复练习法,体育教师要精教、简教。总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动脑动手,在比赛竞争中掌握动作要领。低级重复只能使学生厌学,枯燥无味只能让学生倦怠。另外,笔者主张针对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兴趣。要提供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参考,以适应学生因身高、体重、智能、运动动机、运动经历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运动,在生理上获得快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学到新知识并在运动技术上有所提高。

三、关于学生教育问题

现在的学生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多怕脏,怕吃苦,怕流汗,不爱参加体育锻炼,更不喜欢上体育课。社会教育给了学生安逸享受的大环境,使个别学生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凭个人喜好,心情好了多学,心情不好不学;家庭因素使大多数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家长要求不高,希望学校和老师不要给孩子压力,只作为一个保姆看着长大就可以了;学校怕担责任一味迁就学生。这也难怪,学校要听从于社会要求、规定,所以学生的发展和教育越来越难。有人称之为“教师的职业为高风险职业”,这的确是不争事实。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要通过努力改变我们的小环境,要转变一个人就必须去转变其思想,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用优质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学校要重视体育课,给予硬件和器械的支持,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可提供教学效果。作为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不论社会、家庭、学校对体育教师如何评价,体育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创造条件,提高个人素养,努力转变这种社会现象,让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不再是难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中来。

四、关于体育教育中的安全问题

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课外活动和运动训练,课外活动不让学生动,谁还愿意参加运动训练?对于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隐患,教师应该重视,但学生体质更不能忽视,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与否。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战争,我们扛不起枪,跑不动步怎么办?因此,体育教师要想办法改变体育课上好多项目不能上的问题,要克服困难,不能以安全为借口,随意放弃一节体育课而掩饰自己的不足。做一名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在每一节课的教案中要有运动安全保护的措施、方法,这样我们不但可以上好体育课,而且还有自我保护伞。学校也要大力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担负起体育安全事故的责任,用一定的校纪校规来约束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校闹”现象拒之于校门之外,给我们一个相对安全的校园环境。总之,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有很多困难和压力,存在很多问题,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勤动脑、勤动手,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用实际行动为体育教学工作和教育事业尽职尽责。

作者:靳阔 单位:庄浪县南坪中学

第九篇:拓展项目在中学体育课堂的运用

摘要:户外拓展运动深受人们群众喜爱,本文主要阐述拓展项目现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拓展运动项目;体育课堂

1问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团结协作的品质。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愿望,可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业压力很大,每天都在教室和自习室里学习,很少外出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要用以身体训练为主的体育课堂达到这些目标确实不容易。而对于拓展训练项目来说,它能够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发出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交往方面的品质特征,这样就会找到很多切入点,去实现这些目标和愿望。

2拓展运动开展的现状

近几年,户外拓展项目在各地区发展很快,每个城市都有了一定规模的拓展训练公司和专业的训练团队以及相应的训练场所。有的地方形成了人民群众自己独特的活动形式,这些户外运动具有形式多样、人员参与面广等特点,其中一些团体已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如远足登山,城市徒步走等活动,都有固定的人群参与,能够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活动。

3拓展运动在体育课堂的作用

这样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运动形式如果能够应用到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来肯定会给予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变化。在2010年我校开始派教师到北京参加拓展教师的培训,现有国家二级拓展师7人,2011年秋季开始逐步尝试在体育课堂中开展拓展项目,几年过去拓展项目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确实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丰富教学内容。拓展项目有很多种,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大项:高空项目、场地项目和水上项目等,作为课堂教学主要的体育课来说一般以安全系数比较高的场地项目和室内项目为主以及一些小游戏,适合的场地项目有动感颠球、盲人方阵、动力火车、爱的传递、雷阵、孤岛求生等,室内项目有驿站传书、不倒森林、、激情节拍、信任人椅、齐眉棍等,对于传统上以田径、体操、武术和球类项目为主的体育课来说,内容增加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项目。

3.2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锻炼意志品质,现在学生每天多数时间都在学习,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和时间都很少,而拓展项目是将一些社会生活中的情境以运动项目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反复实践,直到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一般是不参与解决的,必要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提示,多数情况教师是在观察项目的进展如何、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安全情况等。例如做孤岛求生时,老师布置完任务提出要求后,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老师要观察哪些学生能够承担指挥大家的使命、不同学生在项目当中的作用、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不能做、不要有危险的动作等。学生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直到成功地完成任务,这是对决心和意志力的挑战,达到“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心理体验。

3.3增强集体凝聚力和协作能力。拓展项目多数都是团队体验项目,需要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件事情上,有的项目是“N-1=0”的原则,有一人没完成任务,整个项目就是失败的,如电网和毕业墙;有些项目必须全体同时参与,每个人的作用没有主次之分,只有大家步调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如:动感颠球、齐眉棍等,团队当中有一人不认真积极对待项目,都会影响整个活动的结果。

3.4实现自我自信心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是和成功的次数成正比的,成功的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强,学生在经过动脑动手,克服困难完成项目后,不仅仅给他们带来成功的喜悦,而且是自信心的一次超越,让他们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不退缩,勇敢的面对问题,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4注意的问题

4.1项目选择要适宜,根据学生的人数、年龄、男生女生差异等因素选择项目和分组,低年级学生可选择游戏为主的游戏项目,这样的项目指挥调整能力要求不高,力量要求不强。而年级大的学生经验多适当安排一些需要体力、智力相结合,并且有一定难度的项目,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斗志。由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些项目不能男女生同时做,比如电网,举托过程中,学生会觉得尴尬,影响参与度,所以尽量不做,如果要做也要男女生分开。

4.2每个项目在一个班级重复次数不要太多,多数拓展项目给人新鲜刺激的感觉,做多了学生就没有了新鲜感;有些项目的解决方法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旦捅破就会觉得非常简单,失去神秘感,所以拓展项目不是体能训练,不要过多重复,对于一个班级一个项目做一次效果最好。

4.3时间安排要有伸缩性,教师课前要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推断,对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要有应对方法。如果项目完成较快,要有备用的小项目或游戏,保证课堂内容的充实、圆满。

4.4体育教师要有很好的观察力和应变能力,能够善于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活动进行过程当中的关键点,以便帮助学生一起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对于课堂当中产生的消极怠工、互相埋怨等情绪,要能给与及时的疏导和鼓励,使学生都能够重新振作起来,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来,顺利的完成任务。

4.5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多数情况拓展项目在体能和技能的训练上是明显不足的,因此,在体育课堂中应用拓展项目,教师要将拓展项目和原有体育训练项目相结合,发挥各自的特点和长处,保证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通过以上分析,本人认为在体育课堂中应用拓展项目是可行的,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认真备课,课后做好反思,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要集思广益多研究,创造出操作性更强,更加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体育课堂项目。

作者:赵春波 单位:本溪市工读学校

参考文献:

[1]常会丽,于海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5.14(5):4~5.

[2]欧喆,朱舰.体育游戏视野下拓展项目分类特征研究.体育世界(学术),2015.7第7期.

[3]孟刚主编.户外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9~30.

第十篇: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引言

体育运动是中学生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定影响。在新时期应该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尤其是一些对运动环节要求不高,易于锻炼学习的体育运动形式,更应该要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推广,使得学生可以接受更多的锻炼。比如足球和篮球,是学生在日常业余活动最常见的两种运动形式,能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得学生逐渐完善自我,提高精神生活的层次。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必须要积极加强这些问题的解决,以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水平。

2体育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体育是一种放松身心、锻炼身体和心理素养的运动,有很多种运动形式,比如有氧运动、激烈的运动,不同的运动形式可以对学生的身体进行不同的锻炼,比如慢跑可以锻炼学生的心肺功能、篮球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等。在中学教育过程中,体育运动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更多乐趣,因此很多学生都喜欢体育课程。体育课程的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运动的本质和乐趣,从而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学习、去生活。随着中学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加强了体育教学的投入,比如配备了更多教师、为体育课程安排了更多时间,对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一定帮助,但是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依旧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虽然被纳入到体育教学内容中,但教学方式还是显得比较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内容都是一些竞技性比较强的,比如篮球运动、足球运动等,但是这些运动对场地、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较高,有的学生对篮球和足球这种运动量较大的运动掌握程度并不高,而且外界场所有时候也不能满足学生进行该项运动训练的需求,因此使得很多学生不能进行运动和训练。再比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讲解体育基本动作和战术,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只会掌握一些运动技能,并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对生命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带来的作用。

3体育教学的策略探讨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中学体育教育是提高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过程,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由于中学的体育教学理念陈旧,因此教育中各种理论性内容依旧是主要教材,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在中学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各种传统理念的改革,加强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应用,在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要对中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掌握,对他们平常比较喜欢的体育运动、体育游戏等进行利用,从而使得中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到各种体育课程中来,能够提高自己的体育运动能力。比如有的学生喜欢体育比赛,体育比赛也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锻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体育比赛的运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3.2为体育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

为了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育,即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进行锻炼和实践。比如篮球运动是一种很常见的运动形式,但是学生对很多篮球运动的要点和规范动作并没有真正掌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教师的观察,发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为了给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则应该要对体育教学场地进行完善,学校应该要着手建立专门的体育场馆,在体育场馆的建设过程中,应该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场馆的规模、区域划分等,从而使得场馆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能容纳更多学生同时进行训练。比如可以建立综合化场馆,学生可以在场馆内进行多种体育运动,而且不同学生聚集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也能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和运动潜能被激发。

3.3加强课后实践教育

体育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要让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中实现随时随地地练习,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对这些不足和缺陷进行弥补。因此,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课堂教育,还应该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让学生在课后可以对各种体育知识进行巩固,对各种体育运动进行尝试。比如在课堂之外也能组织一些活动,给学生普及各种运动,如网球、健美操等运动,也应该要在学生群体中不断普及,让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运动形式,而不只是学习传统的足球、篮球等运动,从而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度不断提高。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更高,体育运动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进行锻炼。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要积极加强体育教学的创新,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断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

作者:庄云磊 单位:乌恰县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郑坤泽.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祖国:教育版,2014,(5).

[2]薛宏.中学体育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20).

[3]徐广柏.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