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关联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02-05 09:21:24

导语:学科关联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学科关联下的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摘要:随着中学体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融合不断的显现出来,本文分别从“健康教育、理科课程、文科教学”三个方面与中学体育的关联角度进行分析探究,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重点阐述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广泛性、普遍性和重要性,突出体现中学体育教学在整个中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由体育学科的探究引申至其他学科的发展,从而实现全面提升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体育学科在中学课程教学中的独特性。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健康教育;理科;文科义务教育

与高中阶段的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中学学校体育课程从课程论的角度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设置的目的、目标,课程实施的标准,实施的要求与过程等都跟以往实行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阶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多角度体现出来的。近年来,随着中学体育教学改革以及新课标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学研究的深入,体育课程及其教学研究已经不阈于体育本身,相当多的教学研究者开始从整个中学学科群体的角度关注体育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体育课程在传统意义下的教育意义被丰富和突破。本文拟就学科关联视角下的中学体育教学进行初步探索,旨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读者的关注与深入探究。

1从健康教育的视角看,体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不仅

锻炼提高学生生理素质,在健康素质指标和心理素质上有极大的提高与改善近年来,学校课程设置中增添了很多以往课程体系中没有或不曾重视的内容,其中,健康教育就很值得关注。有些学校将健康教育单独作为课程实施,编写了相应的教材,有些学校将健康教育融于其它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其实,一生的健康其实就取决于一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而中学阶段是成长阶段,体育锻炼习惯与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同时也应视为健康教育的有机部分。健康教育中的很多内容与体育有着极强的关系。一方面,体育课中的田径训练与其它体能训练使学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从肌肉、骨骼生长状态、心血管系统血液循环功能、生理器官的协调性等诸方面特征都会有所改善,这正是健康的身体所要求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代体育课程的价值不仅直接体现在使受教育者锻炼了身体,优化了生理指标,更大的价值在于让锻炼的个体培养、形成对其一生作用巨大的良好体育锻炼习惯与体育意识。教育界就这个问题上的认识虽然今年有巨大进步,但是实践中存在较大的落差,有些地区的教育实施者、管理者对此认识的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全国各地初中升高中的升学与毕业测试以及各地的中考方案中近年纷纷增加体育课程测试,并将测试结果折算成一定分数计入中考。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其中一些统计资料显示,很多学校为了应付中考,在毕业年级九年级阶段才针对考试的体育科目进行突击体育训练,而非考试测试体育科目则被忽视,同时基础年级如七年级、八年级的体育教学则被忽视。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在使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面对现在独生子女占学生大多数、绝大多数家庭对子女比较娇惯的现状,中学教师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这种难教不仅是体现在各个科目课程内容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中。大多的数学、物理、化学教师感叹现在的学生学习缺少刻苦钻研的精神,稍微遇到难题就等待教师的讲解,很多学生从初中一年级起安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反复灌输而非自己的独立探究;对于考试失败的挫折感难以排遣,不能忍受教师正常的善意的批评,只能接受表扬与捧场,否则便出走、缺课或轻生等;不习惯与他人有效合作,在合作探究学习中这方面近几年各地教育界有着惨痛的教训。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我们觉得很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体育改善心理健康,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增加解决问题的可能。例如:在1500m长跑的体能训练中,有很多学生最初很难坚持到终点,教师分别可以通过从逐步提高跑程(400m、800m、1000m、1200m逐步加大)或逐步提高平均速度(限时跑,1500m从10min限制到8min、7min、6min……)等训练要求加大训练量,这样让学生心理上体会到锻炼的艰难,磨练了意志,同时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与成就感,为进入新项目的体育锻炼提高积极心理状态;体育教师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球赛,集体项目的球赛价值在于培养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实际上也为其他课程如语文、英语、数学、物理等的合作学习培养了合作意识与合作范式,提高了合作学习中个体的心理素质。体育比赛中“重视过程而非仅重视结果”的参与精神其实也能有效提高学生抗挫心理素质,一场球赛输了,是嫉妒对手、回避比赛结果还是正视结果重振旗鼓?凡是积极参加过体育锻炼的学生都不难作出正确选择。事实上,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这种积极的认识可以有效迁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中,特别是毕业班,面对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平时学校的各类教学考试,排名的波动、成绩的波动、重难点的掌握状态反复都是需要很好的抗挫心理能力。而这可以通过积极的体育锻炼培养起来。

2从理科课程的教学视角看,体育课程教学丰富了理科教学素材,增添教学管理积极因子

理科课程的教学改革越是深入,教师们越是感到教学素材的重要。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是理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研究的对象,其中的规律正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真理。如何汲取大自然及人类自己文明长河中“几朵可爱的浪花”,丰富课堂教学?这是很有价值的教育行为。体育活动正是“可爱的浪花之一”:2.1体育活动中的现象可以成为理科教学的素材。如,初中物理中探究:为什么有些足球运动员能够提出所谓“香蕉球”?为什么走动中投篮比固定位置投篮更难?为什么篮球瘪气后在太阳下晒过后会坚挺一些?不小心压瘪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能够鼓起来继续用?为什么给篮球用方便小气筒打气时气筒很快会热起来?高中数学中引用的体育用品造型:足球是二十面体;绕在杆上的链球绳逐步展开,链球划过的渐开线……。2.2体育活动中的规律是理科教学的重点。体育活动中有很多令人回味的细节,在体育教学中成为“定式”,如:跑步时的姿势、投篮的姿势、乒乓球推挡削球与拉弧圈球的姿势、排球扣球的要领等……,这些动作要求固然重在训练,形成无意识的习惯,这是体育教学任务之一,但是,如果学生搞清楚这些细节的科学道理,那么无论对体育训练还是对理科教学本身都是大有裨益的,对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对于理科学习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在此姑且引用两道典型的理科问题,它们都巧妙紧密联系了体育活动的特点,吸引学生思考:问题甲,已知排球网的高度是H,半场的长度为L,小明跳起扣球的位置距离中间的排球网水平距离是h,他跳起扣球的位置高度是,试问如果不论他用多大的速度水平扣球,发现球要么不过网,要么冲出对面半场边界。那么,h、H什么关系?问题乙:高山跳台滑雪令观众怦然心动,运动员飞扬的姿势表达出人类对挑战极限的美好渴望。运动员脚与滑雪板固定后,以一定的初速度从跳台水平飞出,接着在空中飞行一段,最后落在雪面。如果已知运动员的质量、初速度、斜面倾角,你能求出空中飞行时间吗?能计算出水平飞出位置与落点位置间的距离吗?

3体育活动为文科教学提供了传统文化因素、科技文化与社会心理文化的素材

3.1体育活动为文科教学提供了传统文化因素的素材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重新发现,其实古代人类就已经发现,生活需要体育活动作为心灵润滑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多有体育活动的描写。如《水浒传》中描写的就有:蹴鞠(足球雏形)、相扑、摔跤、射箭等,此外还有类似拳击与田径等体育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这些体育活动中的人物动作的描写,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作为刻画人物个性特征的动作进行文学描写分析,透过动作描写,可以抓住人物的心理变化与思想变化。指导学生精读这些章节,可以让传统文化的基因植入成长期的学生的心灵。中国古人在传统文化中还很讲究“精、气、神”的养育,这也渗透进了中国古代的体育文化中,如:围棋活动,不仅在于输赢之分,更在于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历史上谢安在淝水之战中闻敌情处惊不变,气定神闲继续下围棋这一细节就传为历史佳话。今天的语文教学中,在文言文的学习材料中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传统体育活动与传统体育文化也是语文教学需要传承的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基因。3.2体育活动为文科教学提供了科技文化的素材文科教学的内容庞杂,涉及面广,文化的多元积淀注定了这一点。科技文化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在历史教学中有,在政治教学中有,这是因为科技活动已经是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类历史活动的重要内容,而政治研究的方方面面脱离不了科技发展的约束。同样,体育活动中蕴藏的科技文化也是文科教学的内容之一。奥运会上,游泳运动员的成绩提高离不开游泳衣的高科技应用,各种先进的比赛设施、管理设施、服务设施都是凝聚了大量科技文化的作品,它们在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中亮相。在文科教学中如果要解读奥运会的文学描写、经济政治历史意义,其中的科技文化就是不可回避的。3.3体育活动为文科教学提供社会心理文化的素材文科教学中近几年日益重视社会心理文化方面的教学素材运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分析某类社会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比如:某政治教师在思品课堂教学中展示了这样的体育活动画面:一场足球国际比赛,拉拉队热情挥舞道具,队员激情比赛,突然,一个有争议的进球引起骚乱……,随后教师出示问题:“请你分析这样的场面出现,提出你的看法。”此外,对于假球、假赛等丑闻背后的社会心理文化分析、对于比赛的结果与金钱之间的关系站在社会文化角度分析等都是很好的文科教学素材,鲜活生动,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得文科教学不再是读死书。

4小结

从上述可见,在多个学科视角下看待体育课程教学,会让体育教学获得新的动力,也会开拓其它学科的视野。当然,体育课程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其实远不止上述的内容,笔者只是初做分析,更进一步分析有待后来者。

作者:王党生 单位:河南工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1]季浏.论面向学生的中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J].体育科学,2013(11):28-36.

[2]蔡志强.体育新课程改革中的难题及其突破策略[J].体育学刊,2013(05):76-78.

[3]刘江.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学习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2012(03):13-15.

[4]张泽宇.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学习兴趣的探索[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S2):127-128.

[5]李勋,蔡世昌.对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解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4):46-49.

[6]孙卫星,吴军霞,孙乳波.生命教育———体育的本质体现[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8):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