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下的课间操文化传播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2-02-05 09:27:27
导语:阳光体育下的课间操文化传播与发展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现阶段的早操与课间操的内容及形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特色课间操作为一种新型的校园体育活动,借阳光体育运动的契机,在两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大课间活动,是集校园文化、传统文化、体育文化为一体的新的大课间活动。因此对于特色课间操文化本身而言,它是一个文化的集合体,是将多种文化糅合使之成为特色的一种文化。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课间操文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现今特色课间操文化的发展提出新的看法,旨在丰富校园文化,为特色课间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同时也为特色课间操在全国中小学中的推广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特色课间操文化;传播;发展
一、特色课间操概念
特色课间操是在课间操的基础上拓展而来的,在当今的学校体育中,将大众认知和感觉作为基点,对主体的个性、灵魂、气质及精神进行挖掘,用情感的概念,创作出的一种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的体育属性之和,并配合学校特色及需求,孕育新的大课间的概念。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结合学校体育特色或者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再者将地方文化或当前的流行元素进行糅合的一种新型课间操。
二、特色课间操的文化内涵
(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特色课间操是在广播体操编排原理的基础上创编出来的中小学特色课间操,将传统与现代进行了有机结合。传统的广播体操编排原理主要是根据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健身防病的知识和经验,具有较高的锻炼和实用价值。特色课间操则是从现实流行运动元素中提取的,具有鲜明特点和创新的一种运动。它所孕育的文化是一种在原始基础上的创新,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且对于中小学生大课间操体育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课间操的文化内涵也得到了更新和丰富,并逐渐形成特色课间操文化,且广播体操的形式跟特色运动项目的组合表现,也突出了课间操新颖独特之处。
(二)体育与文化相结合
课间操的创编同学科文化、道德文化和校园特色文化等相结合,反映的是整个校园风貌和校园精神。因此特色课间操文化必然包含了学校校园文化,利用校园文化作为创编视角的选取点,将体育和校园文化二者结合起来更能彰显整个校园的综合实力,同时也是作为宣传自己的一个窗口。正是各个学科、文化及社会文化的相互交融,使得当今课间操朝着特色创新的方向发展前进,课间操与体育的交融渗透,促进了课间操吸收多学科的内容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比较有特色的课间操。这种多元文化与体育的有机结合使得课间操更具文化特色,特色课间操文化本身也将变得更加饱满。
(三)体育与艺术相结合
特色课间操以操为主,以舞为点缀,充分发挥其优势,力求具有一定观赏价值,激发中小学生对特色课间操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达到身心愉悦的锻炼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学生身体本身、心理和情感的需要。中小学特色课间操将操与舞巧妙融会贯通,恰到好处的结合在了一起,使得人们对介于体育活动与艺术活动中间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关注,借助艺术的平台将特色课间操进行有效推广,进而使得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与此同时,体育与舞蹈的融合使得体育的发展更加完善,且体育的注入也使得舞蹈的创造内容更丰富,二者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三、特色课间操文化定义基于特色
课间操文化内涵的概括,可以将特色课间操文化定义为特色课间操文化是在传统课间操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将学科文化、道德文化、校园特色文化和艺术等相结合形成的特色文化,是多种文化的集合体,也是多种文化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
四、课间操文化发展现状
课间操的发展形势固然影响着其文化本身的发展,课间操发展历史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然而近年来,它在各大、中、小学校园的传承发展过程中却呈现衰落迹象。就课间操本身来看,主要表现为:学校重视力度不够,活动质量不高,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课间操内容单调,音乐陈旧。所有学生统一做一套操,没有按年级划分不同种类的操,且音乐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变化,学生在完成大课间操时没有激情;对于人数较多,场所条件有限的学校而言,完成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操很受影响,特别是在队列队形变化时,更是达不到应有的活动效果。这些一系列因素不仅导致学生体育锻炼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课间操的内容、形式得不到更新,其相对应的文化也得不到更新,文化的内涵也得不到充实,自然而然课间操文化也会随着时间的流失只能停留在最原始的位置,并且慢慢失去了开展课间操的真实意义。因此就当前发展形势来看课间操的开展形式及内容已不能满足于新的思想教育要求,创新现有课间资源是课间操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必经之路。
五、课间操文化发展新思考
半个世纪以来,广播操得以生存和延续,除了具有政策导向性外,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体机能的功效价值是无可厚非的。当前的课间操的内容及形式正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因此,创新课间操内容、形式,丰富其文化内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是课间操文化得以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特色课间操形成的根源所在。内容上整合现有的体育教育资源,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创编出了一系列中小学特色课间操并配以不同的音乐进行创新;形式上按照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结构甚至季节变化等等创新出一系列种类繁多的课间操进而丰富课间操文化内涵;时间上可以相对延长课间操的练习时间,让学生在时间中去熟悉动作,体会动作的生理作用,且时间延长不仅能保证学生做操的效率,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锻炼。总之要不断创新课间操内容及形式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在阳光体育下锻炼的快乐。
六、特色课间操文化传播路径分析
(一)明确特色课间操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科学合理地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与活动的组织形式,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富有人文气息的课间活动
从文化、生活和课程的角度将特色课间操不断推陈出新,丰富特色课间操文化,为特色课间操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借助学校平台、当地特色,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结合提炼,极大地丰富大课间的内容和形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完成好大课间操的创编工作。特色课间操可以依据学校体育特色,创编出不同群体喜好的成套动作,让大家都来运动。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某项课间操进行锻炼,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进而对学生体质的改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三)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不断创编出新品
创编大课间操在内容上要反映出时代要求,要不断钻研创造出新品,使大课间操的活动内容、形式得到更新、替换。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使得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及时的补充与更新,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步伐,为特色课间操文化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四)实施立体的、协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配套工程
文化的、生活的、课程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发展的大舞台,它所涉及到的项目应具有创新性、艺术性。特色课间操创作出一系列的融校园文化、体育文化、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各种课间操和大课间活动项目等。学生通过特色课间操的学习与运动,并根据自身的喜好,以个体或者社团的方式去创作其他项目的成套健身动作,并配上自己喜爱的音乐以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其他人,进而使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发展。
(五)做好课间操文化宣传工作
学校领导应充分重视课间操的重要性,重视课间操在实施全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且校领导及体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等活动形式将特色课间操进行一定的宣传跟展示,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组织不同年级或者不同学校间的特色课间操比赛,引起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重视,借此形式为特色课间操在当地乃至在全国大中小学的传播提供一个展现的舞台,让特色课间操文化得到更广泛的宣传与发展。
(六)以学生兴趣为基点,加强学生对特色课间操文化的认识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自然特色课间操学习的主体也是学生,且学生对特色课间操文化的理解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特色课间操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其文化传播的广度,因此,首先要加强学生对特色课间操的重视程度;其次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编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特色课间操,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特色课间操文化的理解且动作更容易掌握;最后集思广益,推陈出新,加大课间操的推广内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特色课间操的运动当中来。
作者:周静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智丽.特色课间操[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3-5.
[2]朴明华.对新时期创编中学大课间操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13).
[3]刁亚芳.推动阳光体育———创新校园大课间活动[J].文理导航(上旬),2010.
[4]陈颖悟.我国中小学课间操的产生———现状及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5.
[5]王隆华.阳光体育语境下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问题与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