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的实践

时间:2022-12-02 10:11:24

导语: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的实践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的实践

快乐体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乐趣,在运动中激发个人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性,它具有教育性、趣味性、情境性、激励性、实效性等五大特性,其核心是促进学生诸多能力和谐发展。快乐体育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建立有趣、形象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的提高。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结合“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通过运用多样化的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高,是当前体育教师的最佳选择。运动与快乐相结合,能让体育教学事半功倍,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针对每个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多样且多变。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在体育课程上就会针对性地学习篮球技术,但有的学生觉得学篮球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不一定要达到多高的水准。快乐体育教学理念的引入,能很快适应当前体育教学内容,促进体育教学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快乐体育教学理念颠覆了师生单向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快乐体育教学的引导下,学生能从体育课堂中获得趣味和快乐,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学生自发性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能真正从体育运动中获得快乐。传统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很难体现出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快乐体育理念的引入能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最终使小学体育教学达到“寓教于乐”的终极目的。

践行快乐体育,实现快乐教学

快乐体育不光是要学生“乐”学,还要让他们在学中受教。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能,还要教授很多运动技能。教师要将技能知识的学习与玩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长期“整齐划一”的课间操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进而滋生逆反心理,在课间操活动时“自由发挥”,达不到课间操的锻炼目的和效果。教师需要将“快乐体育”贯彻到课间操活动中,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遵循课间操的设计特点—好看且具有活力,编排出一些新型课间操,让课间操的形式多样化,充分发挥其锻炼效果。此外,快乐体育教学中还拥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有效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当前,相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来说,体育课程的时间安排相对较少,不利于学生锻炼身体。这种情况的应对办法主要是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家庭化的体育活动,这样不仅不会耽误学生的在校学习,还能增强家庭亲密感。比如现在个别学生有肥胖问题,单纯利用有限的学校体育课堂时间进行锻炼达不到很好的改善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在课外、假期多陪伴孩子一起进行体育运动,可以打打球、跑跑步等,多参与一些有氧运动,从日常生活中改善学生的状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长期运动习惯,从而全面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在进行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始终贯彻“快乐体育”理念,推动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此外教师还应采取鼓励等方式进行教学,通过鼓励学生,让学生积极学习,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学生彼此之间互相观察的方式进行有效分析,自行剖析体育技术的重难点问题,实现学生对整个课堂学习的有效把握。比如在体操教学课上,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鱼跃滚翻与前滚翻两者间的区别,教师需要有效联系学生的旧技术和新学习的技术,并对两者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刻把握。将“快乐体育”引入小学体育课堂,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制定适合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让每个学生“乐学”“好学”。有效的教学引导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以愉悦的心情面对体育课堂,锻炼自己身体,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各项体育技能,从此爱上体育课、爱上运动。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体育课程更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把“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全面提升体育教学课堂效果,使小学体育教学方式具备趣味性和多样性。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发展特点,灵活运用各种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自由、快乐,从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者:姚超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信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