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应然与实然

时间:2022-03-13 09:46:31

导语:高校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应然与实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应然与实然

[摘要]西藏高校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生动诠释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不仅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或手段。而且还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中华体育精神以及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西藏高校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实然困境与应然策略进行研究,旨在为西藏高校培育中华体育精神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华体育精神;西藏高校;应然策略;实然困境

1981年,中国女排夺得世界冠军,她们刻苦训练、艰苦奋斗、为国争光的精神让人们动容,全国上下兴起一阵学习“女排精神”的热潮。“女排精神”激励着人们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热潮之中。它用精神的力量矫正人们的行为和目标,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它既是中华精神的象征,也是体育精神的反馈,更是中华体育精神的真实写照。随后,人们将“女排精神”演进成中华体育精神,并概括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中华体育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体育独特性和民族精神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之际就强调“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西藏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相对薄弱的地方,如何在西藏高校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是一项重要的思想政治课题。2018年10月15日致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贺信犹如一股春风,极大助推西藏高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在此背景下,培育和践行中华体育精神更是摆在西藏高校建设的突出位置。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承文化,以此为契机,带来西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对培养西藏高校大学生中华体育精神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大有裨益。

一西藏高校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实然困境

(一)缺乏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环境。根据笔者和课题组调研的结果显示:西藏高校尚未对中华体育精神进行教育和培育。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西藏高校地处祖国边疆,与祖国内陆的联系相对较少,这就阻碍了中华体育精神在西藏高校的传播和交流;二是西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大型体育比赛举办的机会较少,大学生现场观看体育赛事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无法真正感受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三是西藏高校学校体育教育相对匮乏,学校体育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培育,缺少对西藏高校大学生体育精神及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目前存在“重技能教育,轻精神层面的培育”现象;四是西藏高校领导尚未理解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没有将中华体育精神运用期中。缺乏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环境和现实土壤,是造成中华体育精神在西藏高校培育举步艰难的重要因素。(二)缺少中华体育精神的实践土壤。中华体育精神关键在于实践,目前西藏高校缺少中华体育精神的实践土壤,突出表现在西藏高校学校体育教育的滞后。体育设施的完善是西藏高校进行体育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只有拥有了完善的基础体育设施,才能够保证体育锻炼的进行和体育精神的培育。根据笔者的调研发现,在西藏的高校中,足球这项体育运动普及程度高且实施齐全,但其它如排球、乒乓球、网球等方面开展相对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健身需求,造成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存在单一性,且不能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使部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降低,无法建立大众化、持久化、现代化的体育锻炼体系,无法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培育中华体育精神。且在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过程中西藏高校就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西藏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培育中华体育精神方面不能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实践土壤。(三)西藏高校学校体育制度有待健全。西藏高校健全的体育规范制度同样是保证西藏大学生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基础,只有制度的规范才能够保证中华体育精神有序地推行。根据实地调研发现,在西藏部分高校中,学校对中华体育精神提及很少,且没有完善的体育规范制度,对方面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缺少制度保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未能将本校实际体育情况与体育运动和体育知识的普及结合起来,其体育文化体系制度不够健全,造成求大于供甚至于空缺的现象;二是教学模式的老旧、中华体育精神的提及少,未能跟进社会的进步而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绩效考核当中,无法激起老师的积极性,应试教育仍然存在于西藏部分高校,无法促进中华体育精神培育工作的实行;三是体育课程在西藏的部分高校占比仍旧很低,体育规范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学生对体育的不够重视,对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欠缺,不能使学生培养出热爱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更加难以在体育运动当中培育中华体育精神。

二西藏高校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应然策略

(一)发挥中华体育精神在西藏高校建设中的作用和功效。中华体育精神传承着我国的优秀传统,如“武德”当中的尊师敬道、诚实有信等行为,以及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放在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也同样可行。通过体育运动与其体育精神相结合的过程感染学生,不仅提升的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成功塑造了他们的优秀品格,并在锻炼与学习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延伸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当中。举行团体的体育赛事,以展现队友的团结互助为主,体现赛事的公平公正,同样充满竞争意识,只有在赛中团结配合、积极竞赛才能取胜,这样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受到了其体育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不知不觉间就提高了大学生团结互助和拼搏进取的精神,成功地体现了“以体育德、以德育人,”,从而使中华体育精神扩展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公正、友善”之中。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反复强调了体育的重要性:“动之以营也,此浅言之也;动之以卫国也,此大言也。”学校应把学校体育与爱国主义二者结合,应宣传“动之以卫国,”铭记血的历史,当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时,是每一个体育人的骄傲与自豪,中华体育精神的含义中就有爱国,理应将爱国主义与大学的体育锻炼结合,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其爱国主义,树立体育也可强国的观点,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的同时也不忘体育锻炼。(二)加强中华体育精神的教育环境和实践土壤的培育。体育基础设施的落后其主要原因是资金的不足,当前突破资金的障碍才是保证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根本。因此,西藏高校应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国家的政策倾向等优势,从多渠道、多方面争取国家上、社会上、个人上的资金支持,促进本校的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之前的不足与落后,为大学生培育中华体育精神提供良好的环境。(三)健全西藏高校培育中华体育精神的学校体育规章制度。西藏高校对于培育中华体育精神存在欠缺的原因是其体育制度体系不够完善,加之在西藏部分高校中领导的不够重视,没有提出相关科学的制度体系,也会造成老师的消极,使对体育教育的积极性降低,让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于应试教育这种模式中。西藏高校应该完善好学校中的体育规范体系,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将体育锻炼、体育知识、体育精神合理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旨在健身现代化的体育教育课程,同时推广体育教学的创新,在体育课程的绩效与教师的考核结合在一起,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加大体育课程在所有课程中的比重,以促进学生养成天天锻炼的习惯,以此更加便于学生在锻炼中培育中华体育精神。

参考文献:

[1]朱亚成.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17(2).

[2]朱亚成,刘凯.中华体育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5(09).

[3]张立顺.论中华体育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7).

[4]赵元吉,吴兆红,王凌云.现代学校体育:体育精神的培育与健康教育的弘扬[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1).

作者:朱亚成 蒋星 单位:西藏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