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2-03 03:10:38

导语:体育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研究

一、高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学生主要以学习为主,每天的学习压力很大,学习内容也很乏味,学生每天从早坐到晚,枯燥单调的生活不利于身体健康。在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中,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让他们觉得心情愉快,头脑清醒,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提高健康水平。

二、终身体育意识的内涵

每次提到体育测试,大多数学生都是害怕紧张,想尽办法不愿意测试。尤其是女生800M、男生1000M跑之后会出现的剧烈身体反应,这表明大多数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由于学生一味地重视学习而忽略体育教育,认为锻炼身体浪费时间,所以学生没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就是让学生自主锻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依赖老师和其他人的督促与管理,可以根据体育器械,场地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方式锻炼。对体育锻炼有浓厚的兴趣,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科学的锻炼。

三、目前体育教学存在的缺点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这节体育课不上了取而代之的是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的习题课。高中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体育课课时本身就短,再加上大多情况下不上了或者自由活动,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这也就使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现在的体育课还是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篮球,足球,田径为主,不注重学生对其他体育项目的培养,这也是学生对体育课不积极的原因。然而学校为了维持早操和体育课,多以点名为主或者一些其他的惩罚手段。这使学生把体育作为一种压力,而不是愉悦身心的活动。学校里的体育器械还保持很据以前的样子,体育器械种类少,数量少,坏损的多,每次遇到刮风下雨天,学生就没与办法进行体育运动,这些因素的存在,不利于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四、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一)加强体育教育重要性的宣传

首先应该加强老师对体育教育的重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主导地位。教师应该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宣传终身体育意识,扩大学生对体育认识的知识面,经常灌输一些体育活动技巧方面和一些怎样防止受伤方面的小常识。并且体育课上,老师不应该放纵学生自由活动,应该与组织的安排一些比赛项目,使更多的同学参加进来,提高对体育教育的热情。随和教育的改革,老师应将新课标中的开放式教育引入到体育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平等互助,积极交流,老师在体育锻炼方面引导帮助学生,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坚持锻炼的意识。

(二)引入新的教学设备

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设备还停留在很久以前的样子,设备陈旧不齐全,学生对体育运动没有新鲜感,更不愿花精力在上面,体育课上,宁可站着聊天也不愿动一动,因此导致了体育教学质量偏低的问题。教育改革要求教育创新,体育教育也需要创新。学校应该加大在设备上的投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乒乓球,台球,游泳等的需求量都很大,而学校并没有这些设备和专业的老师,也就使学生失去了接触这些东西的机会也错过了学习这些体育运动的最佳时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非常重要,校园里应多设一些单双杠,还有大大的篮球场、羽毛球场,整洁的乒乓球案子,干净的游泳池等,让学生们走进校园就对它们心驰神往,念念不忘。课堂上通过老师的悉心指导,让学生们理论结合实践,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三)增加体育运动的吸引力

在高中,巨大的学习上的压力让学生感到身心疲惫,体育运动便是一个好的放松机会,将创造性教学运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根据学生的性格、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游戏,还可以将比赛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比赛具有竞争性,将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常识以比赛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这些做法可以激发大家的对体育教学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四)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课堂的主角

浓厚的兴趣是形成体育意识的基础,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是形成体育意识的有效措施。教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学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体育项目,再根据选择的活动自由结组,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在竞争中学会互帮互助。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亮点和存在的潜力,学校要重视运动会的举办,运动会上学生表现的舞台,在这里他们可以获得成就感,一份奖品不仅代表一份荣誉,还代表一份鼓励,鼓励更多的学生加入体育运动的行列。学校应大力倡导每天锻炼的习惯,并按有关规定,让学生们真正的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

现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全民锻炼,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国效力和服务的前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生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勇于创新的精神,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充沛的精神,而学生在体育教学质量方面普遍偏低,因而需要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纳入到体育课堂中,这不仅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薄国辰 单位:长春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