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培养实践分析
时间:2022-11-27 02:55:00
导语: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培养实践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校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和动作的学习和掌握,同时也要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整体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文章指出,高校要加强重视,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键词:体育舞蹈教学;高校;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中,体育舞蹈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实际的活动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体育舞蹈教学也是素质教育对高校开展教育活动的要求。在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虽然重视提升学生的素质,然而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或者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舞蹈需要人们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思想[1],因此,高校应重视体育舞蹈教学的开展。本文就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和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高校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时代的需求而进行人才培养。在传统的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多为被动地学习,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没有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对课程进行及时的调整。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采用言传身教的单一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的训练下,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知识的过程中很难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教师也没有为学生预留表达的空间,很多舞蹈动作都是无法改变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和引导者。在舞蹈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动作练习,这样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也无法灵活运用自主性、探究性或者是合作性学习方式,最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2]。此外,这种体育舞蹈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和自由,教师比较注重的是学生是否已经对舞蹈动作进行掌握、动作是否规范,然后根据刻板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点评,这就缺少开放性,也没有对动作进行调整。比如,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舞蹈编排的过程中,若是没有构建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氛围,那么就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舞蹈编排活动的动力和兴趣,在舞蹈动作练习中,学生就不能灵活运用创新性的舞蹈编排思路,从而降低了舞蹈学习的效率,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效果。另外,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若没有在教学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就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思维锻炼进行启发,导致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真正地学以致用,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高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
(一)创新能力的概念。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时代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指标之一。区别于常规的思维能力,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能够有效地重组学到的知识体系,同时以全新的角度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人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大脑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形成创新能力,能够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舞蹈是一门身体的语言艺术,它需要人们拥有较高的创新思维,若是人们在学习舞蹈过程中无法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将会直接限制舞者的发展[3]。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美的学习、感受和表现,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二)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1.兴趣化原则。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遵循兴趣化原则。也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进行舞蹈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舞蹈教学活动中去。若学生被动地进行舞蹈学习,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没有良好的空间环境进行创新思维的锻炼。若是学生能够对舞蹈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主动进行舞蹈知识的学习时,学生就能积极进行思维锻炼,独立思考,同时能重新对舞蹈进行调整和编排,不断扩展思路并进行实践,这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不断丰富教学方式,同时也要确保教学更加开放,学生能够对舞蹈学习更加热情、积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在教学中找准入手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差异化原则。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认知、家庭背景、学习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在体育舞蹈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从而让舞蹈教学活动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做到因材施教,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适应性原则。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教师还应遵循适应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变,同时形成合理的、完善的教学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设置的目标应该要符合学生实际的发展和成长,同时也能够在教学中发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舞蹈知识的基础学习时,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育舞蹈本身具有十分强烈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特点,所以教师应注意将舞蹈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动作进行统一和结合,根据体育舞蹈学科的教学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方式和模式,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手段,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从思想意识上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意识和思想上加强重视,同时也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尤其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加强教师的引导性,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全面发展。教师要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过程中,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从而不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二)不断改进和创新体育舞蹈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作为一门艺术,舞蹈也不断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舞蹈具有丰富多彩的种类、内涵、动作和形态等,在发展的过程中舞蹈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如果教师只使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则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也无法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通过舞蹈艺术的学习,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创新能力,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从不同角度,尤其是从多样化和艺术化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深入研究和挖掘教材内容,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方式的总结,找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并进行客观分析,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内心认可舞蹈学习。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合理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舒适、轻松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维发散,锻炼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舞蹈编排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舞蹈动作进行创作。在舞蹈动作进行还原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情感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不仅体现舞蹈的技巧,同时也能够展示优美的动作,确保编排的舞蹈既能够保留传统的特点,同时也能够包含现代的审美观念。在舞蹈编排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同舞求异,异舞求同”。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锻炼,让学生在思考舞蹈动作和作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学习,对传统舞蹈进行改编的过程中应该要保留舞蹈动作的精髓,然后进行创作。比如,在学生练习常规的古典舞走步时,可以让学生创新练习圆场步和漫步走;练习蒙古族舞蹈时,学生可以创新练习平步走;练习芭蕾舞走步时可以练习左脚起、绷脚迈步走[5];最后,与传统的走步方式相比较,谈感受。根据不同的舞蹈类型和表演场合,学生可以对舞蹈动作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真正做到舞蹈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舞蹈虽然是一门艺术,但是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的关联性,舞蹈中的内涵和很多要素都是从生活中提取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训练学生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这能够为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表现平波荡漾或者是波浪翻滚的舞蹈动作时,首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思考,仔细回想生活中一些湖泊或者是江河中在有风和无风状态下的情景,对平波荡漾和波浪翻滚的形态进行观察,然后思考如何能够在舞蹈中展现出这样的形态,从而创作更加优美的动作,以更好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6]。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积极的观察,尤其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在观察的过程中将这些人物和事物进行共同点的分析和总结,思考如何通过舞蹈动作对现实生活进行精炼提取,对舞蹈姿势进行美化。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达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目的。此外,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组合创新、角色置换或者是参加竞赛等方式进行舞蹈动作的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能够将自己观察总结到的事物进行整合,在舞蹈动作上进行创新,从而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增加学生舞蹈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在创作过程中充满自信。(四)面对面进行舞蹈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采取面对面教学方式,也就是在特定的舞蹈练功房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就体育舞蹈的套路和舞步演示,并对基本动作和表演动作的详细介绍,对其中需要注意的动作事项和要领进行详细分析,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动作练习,教师进行观察和指导。学生之间进行配合练习,能够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不同的舞蹈类型具有不同的舞蹈特点和风格,同时这些舞种之间又紧密相连,学生在学习中应对这些舞种特点进行分析,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掌握舞蹈动作和要领,能够在原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使表演更加完善。1.在舞蹈动作排练中培养创新能力。在练功房进行体育舞蹈的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很多舞蹈动作,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能够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动作进行创新和改进,不断形成新的动作造型。比如在展示华尔兹时,学生可以对动作进行创新,舞者可以先向前走两步然后向右转,在向左转之前可以添加踢腿的动作,从而展示更加流畅、完美的舞蹈动作[7]。在舞蹈动作的创新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散思维,不断对动作进行想象和创作,同时也能够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从而提高创新能力。2.在舞蹈音乐感悟中培养创新能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在舞蹈展示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衣服着装,掌握优美的舞蹈动作,同时也要对舞蹈音乐有所领悟。例如,伦巴应选择抒情的音乐、探戈选择刚劲有力的音乐、华尔兹选择优美的音乐、桑巴选择热情奔放的音乐、恰恰选择活泼欢快的音乐等,学生在舞蹈动作的练习和展示过程中要注意对舞曲节奏的把握。然而,由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的不同,其对动作掌握的程度也不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舞蹈的练习时,应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舞蹈情境中,对舞曲进行理解和感悟,从中更好地诠释,调动自己的创新思维,根据舞曲进行舞蹈动作的创新。3.对体育舞蹈教学的整体评价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应改进并完善舞蹈教学的整体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并支持教师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在舞蹈学习中培养创新能力[8]。教师在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改进并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独立的档案创建和管理,并对学生的情况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对舞蹈动作积极编排创新,然后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舞蹈技能和表现、审美观念、综合素养进行评价,确保评价体系更加完善、适宜和全面。
总之,在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系统的、长期的工作,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加强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不同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从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其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得到训练,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能够对自身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4]魏巍,陈慧军.高职院校的体育舞蹈教学策略[J].艺海,2015(2).
[2][5]李斌.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意义及策略[J].明日风尚,2016(15).
[3][6]杨辉.创新能力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培养[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5(3).
[7]张静.多角度解读少儿体育舞蹈教学与成人体育舞蹈教学的差异[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5(3).
[8]蒋莹.体育舞蹈教学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人才资源开发,2014(14).
作者:高杨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 上一篇:田径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
- 下一篇:高校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调查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