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建设分析
时间:2022-03-13 10:14:45
导语:学校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建设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从发展趋势、深化改革、质量保障及国际经验4个方面阐述了我国体育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背景,并结合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形势任务,研制了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可以说,此项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资助的研究,全面、高标准地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在问题、对策、建议等方面指出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育需要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提质量、强内涵。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育延续着单一的专业发展思维,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呈现出单一专业发展逻辑,缺乏整体性思维和统一的标准。“体育专业国家标准”坚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从培养目标、规格、知识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平台,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经费等方面,规范进本要求,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以职业为导向,从素质、知识、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培养。该研究将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课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我校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建设为研究对象,从学科基础知识体系、专项核心知识体系、专项实践三个方面的融合与运用角度出发,从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活动方式、课程环境与支持体系、课程实践等方面进行理论构建。主要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归纳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课程观。本研究以“后现代课程观”相关研究成果作为我校体育舞蹈专项课程观形成的理论依据。具体理论内容为:(1)目标向过程的转向。(2)多尔的4R课程观,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与严密性。(3)“后现代课程观”在课程相关要素及其关系中的体现。即包括教师、学生、知识和课程本身以及这4个要素相互关系而产生的问题。研究中的体育舞蹈专项课程观认为,该专项课程应不仅仅一门技术的学习与训练,而更应通过运动项目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起到对学生的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即“人”的教育作用。使学习者通过运动项目技术技能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与练习,梳理并形成自己的专项技术结构逻辑;通过对运动项目专项特征的深刻理解,获取更多有深度的文化知识;通过专项技术、艺术知识体系的科学理论化成果,将其他与训练、教学、编排、科研相关的知识进行贯通性学习和运用。最终通过该门专项课程的深入学习,获得技术科学、生活哲学、艺术审美、市场规律等方面的理解,让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高等教育毕业生,并在此过程中收获探索、终身学习的能力。(二)课程目标。查阅各个专业院校培养方案、大纲、教案等文件可知,体育舞蹈专项课程的目标,一般被定义为以培养学生表演、教学、编排及科研能力为主,具体为参加体育舞蹈竞赛、进行体育舞蹈剧目编创、实施体育舞蹈教学与完成科研任务,这一包含我校在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看,该培养目标在各个方面,均可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知识内容的更新,具体将在课程内容与活动方式中进行分析。从课程目标的影响因素: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及学科体系来看,学生的剧目编排、教学设计为最终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的能力。而表演能力则是学生作为理解专项特征最基本的,也是最原始的能力。毕竟,不会跳却会教的情况,实属少数。没有一定量专项技能实践身体动作的体验积累,也就无法对运动控制理论,对项目技术理论、对项目文化内涵有深刻的理解。而科研能力多为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随着专业建设从体育类转入舞蹈表演类,大部分院校对科研能力的要求也转向了毕业作品的编创。因此,本研究认为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应以编排和课程设计能力为最终目标,以运动技术技能、艺术感受力为基础,其课程实施过程将以对学生进行体育与艺术观的教育为文化背景。(三)课程内容与形式。专项课程内容与形式,是本研究认为课程建设中最需要改进的部分。这也是课程建设中的知识体系部分。什么样的知识可以作为课程内容?正如斯宾塞的自问自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文件显示,在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中,达到高度认同的标准有7条,其中一条是“在学习和发展动作技能过程中,能够应用运动概念和原理”,这一标准是帮助学习者应用认知能力来辅助动作技能的学习和完成,这包括应用来自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生物力学以及动作技术的学习和表现的科学概念。但目前国内高校能够开设这一课程的师资却不足。运动项目在技术理论中的运动控制与学习原理、运动技术知识原理、运动表现理论、音乐结构知识等,均是以科学为基础的知识内容。而体育舞蹈作为舞蹈表演学科的艺术表达、内涵诠释、舞者个性、风格等方面,则是基于技术和运动科学理论之上的表演学、艺术学、文化学乃至哲学等人文学科复合集成知识。(四)课程环境与支撑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和体现,课程质量高低,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社会的现实需要。专项课程建设实施的重要基础,则是每所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及相关学科的科学和人文学科氛围。这也对我校跳出技术技能的、狭窄的体育或舞蹈专项教学,提出了更加综合,更加符合高等教育质量整体层次提高的文化要求。我校开设的艺术学学科,必须以强有力的艺术学理论背景氛围为大学科的支撑,以此作为每个小专业发展的根基和源头。这需要大学科尽快创造并开始在艺术学领域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之路,在此基础上,更要沉淀出本校对艺术学学科理解的特色发展主打方向,在专项课程建设中,具体实施,为本校学生人才培养提升质量特色,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课程实践与特色。在近一年大学一年级我校专项班的实践过程中,几乎每节课都在现有教学大纲和教案的基础上,寻求课程内容的创新点和内涵性。曾经枯燥、被动的专项技术训练课程,显得在课时上有不足,即讲解时间与学生自己练习,教师观察并进行动作分析,由此与学生共同深入技术动作质量或探索编排和设计,并体验各种可能性的时间会相互挤占。造成对教师凝练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能力的进一步要求,也对学生专注课堂,形成逻辑思维,自我训练和体验能力提出进一步要求。显然,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但却必须及时克制由于发散思维造成的过于重视“头脑风暴”,造成身体训练实践不足的情况。由于本项目在理论上试图以我校大学3年全部的体育舞蹈专项课程为建设改革对象,因此,目前尚未总结出实践过程的足够反馈资料。即,此项目的实施将在多大程度上,对专项学生的专项培养质量形成了具体哪些方面的促进作用。也就暂时无法验证其实施的影响作用。研究团队将在后续时间中,持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以促成项目形成在实践方面的更显著成果和作用。该研究成果的特色在于,将知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相融合,将运动技术的科学原理与舞台表演艺术理论,整合成体育舞蹈项目专项课程体系的知识体系。可以说,对我校本专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而,也期待能够对其他专业院校相同及相近专项起到启发作用,将运动控制理论与运动技术训练相结合,试图将体育与舞蹈教学中的经验谈,转变为知识谈,将技术训练转变为人才培养与教育。使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极大程度地从现有教育经历中获益。对我校专项课程建设中的课程构建理念是本研究的重要建树。体育教育专业中传统技术课程教学与训练,正经历着“体能”训练作为基础训练的渗透于改变;舞蹈表演专业中注重表演艺术性,但缺乏人体科学运动控制的相关知识,而本研究的课程理念恰以科学性为基础,以艺术性为目标,以最大程度的融合为目的。具体课程内容、形式、教学体系等均在此基础上处于可变化调整的灵活状态,因时、因人而异,即教学有法,法无定法。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与重塑也成为教学相长的最好说明。
三、结论与建议
(一)课程观。我校体育舞蹈专项课程观以对学生的“人”的教育为主,试图在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匠人精神”。通过该门专项课程的深入学习,获得技术科学、生活哲学、艺术审美、市场规律等方面的理解,(二)课程目标。体育舞蹈专项课程应以编排和课程设计能力为最终目标,以运动技术技能、艺术感受力为基础,其课程实施过程将以对学生进行体育与艺术观的教育为文化背景。(三)课程内容与形式。理论知识以体育舞蹈技术动作质量理论为基础,结合体育舞蹈国际通用评判标准,以相关表演、编排、教学设计为跨学科知识学习。实践知识的获得,以大课主题讲习、项目任务完成形式进行,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回课”程序,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单独指导时间。(四)课程环境与支撑体系。我校开设的艺术学学科,必须以强有力的艺术学理论背景氛围为大学科的支撑,以此作为每个小专业发展的根基和源头。在此基础上,更要沉淀出本校对艺术学学科理解的特色发展主打方向,在专项课程体系建设中,具体实施,为本校学生人才培养提升质量特色,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五)课程实践与特色。在近一年大学一年级我校专项班的实践过程中,几乎每节课都在现有教学大纲和教案的基础上,寻求课程内容的创新点和内涵性。曾经枯燥、被动的专项技术训练课程,显得在课时上有不足,即讲解时间与学生自己练习,教师观察并进行动作分析,由此与学生共同深入技术动作质量或探索编排和设计,并体验各种可能性的时间会相互挤占。造成对教师凝练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能力的进一步要求,也对学生专注课堂,形成逻辑思维,自我训练和体验能力提出进一步要求。显然,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但却必须及时克制由于发散思维造成的过于重视“头脑风暴”,造成身体训练实践不足的情况。由于本项目在理论上试图以我校大学3年全部的体育舞蹈专项课程为建设改革对象,因此,目前尚未总结出实践过程中的反馈资料。即此项目的实施将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的专项培养质量取得了哪些方面的促进作用?也就暂时无法验证其实施的影响作用。因此,研究团队将在后续时间中,持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以促成项目在实践方面取得更显著的成果。
作者:陈灿 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 上一篇: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教学改革研究
- 下一篇:生本理念下公共体育课堂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