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22-06-30 10:55:05
导语: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体育舞蹈作为艺术类高校学术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体育舞蹈教学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迄今为止尚未形成系统、统一的教学大纲,并且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因此,我国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较为随意。该文通过对体育舞蹈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在分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创新
1体育舞蹈相关概述
19世纪20世纪,英国在维也纳华尔兹舞蹈的基础上,进行了体育精神的有效融入,通过对传统舞种的进一步规范和标准,逐步形成了体育舞蹈这种新式舞种,一时之间成为欧美等国人们所追捧的舞种之一。体育舞蹈与传统舞蹈不同,通过人体关节变化,进行各类难度不一动作的完成,从而展示出舞蹈者娴熟的舞技和优雅的体态,这种热情奔放、浪漫奢华的舞种,旨在增强舞者的身体素质,提升舞者的社交能力。
2高校体育舞蹈教学问题
2.1专业审美意识不强研究发现,我国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这门课程的时候,仅仅将其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而并未通过审美眼光去审视。部分学生在高中时期学习体育舞蹈的真正意图是为了顺利考上大学,进入大学之后,依然将体育舞蹈作为一门课程,没有融入审美意识。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学生更是抱着一种试一试的心态,部分学生仅仅将体育舞蹈作为自己锻炼身体的一门学问,并未从审美艺术的高度去看待体育舞蹈。如此一来,高校学生在体育舞蹈表演过程中,只是扮演着表演者的角色,其艺术表现力、审美艺术并未表现出来。
2.2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体育舞蹈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和普及仅仅十几年的时间,体育舞蹈专业教育高校数量并不多,该方面的教育培训类人才凤毛麟角。目前,绝大多数艺术类高校在体育舞蹈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所指派的教师并不专业,有的教师仅仅学习过相关理论知识,有的教师“半路出家”,并未掌握体育舞蹈的真正精髓,专业教师非常少,部分教师身兼数职,教学过程力不从心。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舞蹈类人才需求量随之增加,而高校普遍面临这方面人才的短缺问题,学生与教师数量比例严重失调,造成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大幅下降。
2.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对于体育舞蹈这门学科而言,对基础设施、教育场所、教学环境的要求标准相对较高,一个狭小、凌乱的表演场所与一个宽敞、整洁、优雅的环境相比,其效果将截然不同。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在体育舞蹈方面的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教学场所、教学环境层次不齐,很多高校连最基本的体育舞蹈固定练习场所都没有,甚至将室内排练放到室外。学生原本对体育舞蹈这门课程十分感兴趣,但是看到这样的场所,不少学生甚至会产生退出的想法。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势必会给教师和学生造成身心压力,不利于体育舞蹈教学效果的提升。
2.4音乐、服饰配置不全由于体育舞蹈作为体育、舞蹈、音乐的统一融合体,所以体育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将三者融为一体,并进行服饰的有效搭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艺术类高校在体育舞蹈这门课程教学中,基本上是以单纯的舞蹈为主,并未将音乐与舞蹈有效融合起来,也没有进行相关服饰的搭配,表面看起来单调无味,无法传递出体育精神和舞蹈韵味。例如:在国际体育舞蹈竞赛过程中,男舞者身穿燕尾服,脚穿皮鞋,女舞者身穿长裙,脚穿高跟鞋,在优雅的音乐节奏下,表现出男性身体阳刚之气和女性身体柔美典雅。
3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3.1增强专业审美意识
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内部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待体育舞蹈的认识不足,将体育舞蹈视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未意识到体育舞蹈的艺术性特征,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从某种层面来讲,体育舞蹈作为体育、美育的结合产物,并且作为体育、舞蹈双重交叉学科。因此,我国高校在体育舞蹈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对体育舞蹈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专业审美层面,增强专业审美意识。可以说,体育舞蹈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需要在表演过程中表现出艺术性、专业化特征,这就必须要求表演者具备专业审美意识,专业审美能力直接关系到最终的表现成效。所以,高校教师和学生必须高度重视体育舞蹈这门学科,增强自身审美意识,提升体育舞蹈的表演能力
3.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尚未形成系统化管理体系,造成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较低,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普遍欠缺,直接影响到体育舞蹈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高校必须将体育舞蹈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纳入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方案中,进一步加大政策激励成效,适当给予体育舞蹈专业人才一定的政策优惠和报酬补偿,并提供自由、舒适的办公、生活环境,让体育舞蹈专业教师能够长期服务于高校。与此同时,要对在职体育舞蹈教师实施定期专业化指导与教育培训,邀请行业专家与资深人士前来高校指导,给予专业教师针对性的辅导,有利于体育舞蹈教师专业化技能的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高校要为音乐、舞蹈、体育等相关专业教师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外部环境,让音乐、体育、舞蹈专业教师能够在工作之余,相互之间进行专业课题的探讨与研究,高校也可以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大会的组织召开,让担任音乐、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师能够全部参与进来,共同进行体育舞蹈专业课题的研究和探讨。
3.3健全和完善体育舞蹈基础设施
对于高校体育舞蹈教育教学而言,基础设施、环境条件、教学场所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体育舞蹈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保障。高校通过为学生提供优雅、舒适、安逸的学习环境,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体育舞蹈表演能力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艺术类院校在校学生数量逐年攀升,日益增多的学生人数与教育资源、基础设施供应不足形成强烈反差,比例的严重失调给学生学习体育舞蹈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笔者认为,我国高校必须重视对体育舞蹈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将体育舞蹈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纳入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案中,并有效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中。与此同时,要结合高校资源利用实际,加大内部结构转型和资源优化配置力度,充分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通过不断改造、升级,来解决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教师、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3.4加大音乐、服饰配合力度
体育舞蹈本质上作为音乐、体育、舞蹈的集合体,所以在表演过程中,必须有效融入音乐、体育、舞蹈、服饰等元素。音乐作为舞蹈的烘托者;体育作为舞蹈的精神力量;服饰作为舞蹈的精髓和灵魂,四者缺一不可,只有将音乐、舞蹈、体育、服饰等元素有效搭配起来,方可体现出体育舞蹈的艺术精神和精神力量。目前,我国高校在体育舞蹈课程开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形体训练,整个训练过程以舞姿、舞步为主,从而忽视了音乐的烘托和服饰的点缀。如此一来,学生无法感受到音乐的节奏美和服饰的质感美,体育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相脱节,服饰搭配不合理,严重影响到表演者和观众的审美情趣。因此,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音乐来烘托现场气氛,并要求学生着装统一,身穿与体育舞蹈主题相吻合的表演服装。如此一来,学生能够随着美妙的音乐起舞,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体育舞蹈学习之中,充分感受到体育舞蹈的艺术气息,有利于体育舞蹈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作者:闫亭亭 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亚楠.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教育与学生动作表现能力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3):122-124.
[2]詹中辉.体育舞蹈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价值研究的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158.
[3]李文作.我国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与对策的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3):94-95.
- 上一篇:体育舞蹈与排舞、健美操的对比
- 下一篇:浅谈语言与体育舞蹈发展的关系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